《圆觉经》学习
“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圆觉经》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设计,为更有效传播
INEWS / 讲法节录
《圆觉经》147讲(字幕版)| 自然法师

随堂教材: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147堂课

大众先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放掌。

再看经文:「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喔、佛告清净慧谛听,喔就是心中念念至诚纳受,就是谛听喔不但至诚,他那个心里面,那个心中的所有的行者的发心,就是根本现在每个念头的,根本的首领,根本统领,所以「谛听」两个字啊,「谛」者还要带一个黄帝的帝,喔「帝」者,主也!明天他能够必定他能够主一切法,那才叫谛听,喔那是真谛听。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在听任何世间时,或是在学习任何的法门当下,你心中一定要有一个谛诚之心,那个心中那一念中,虽然在纳受当下,他是能作主的、能统领的,何谓能作主?就是念念之间你在带有、有所听闻、都是你现在当下就可以运行,所有一切起心动念的能够摄受一切起心动念的,统领一切的,那才叫谛听喔!「当为汝说,所以只有在这个上面才能够什么?才能够有所宣说,才能够有所在法上才能够有所授受喔「当为汝说」。「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就正尔之时,行者要在心中看到如是的清净慧的功德智慧,念念如是谛听,而奉教欢喜,心中那种好乐,那种接受奉教欢喜。所以不是经文之中;只是讲到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行者也要念念之间回头反观在你自己心头之中,是不是真的已然,能够在自己本心上面,在自己自性上面,已然如是奉教欢喜。所以在这个念头上面,是不是念念之间,在起心动念当下,你是不是都能够,如实去谛听参究,奉教欢喜,喔,这叫做「清净慧」。虽然有的时候在「清净慧」三个字,我们这初机行者并不是真的完全能够,真正能够心中能够如实领纳,但是最初的因地心中,有一分如同清净慧的所有一切作用,那将来在清净慧三个字上就是你将来能够起成大势至利的种种种子,啊功德种子。所以先要学会在一切法中、一切菩萨名号之中,你要念念长养如是名号之中,所具的一切行为功德和他的作用,喔,虽然讲的是八万四千种种菩萨的功德名号,但你就要在看到说那八万四千其实就是你那一心念念赤诚上的本来面目,这一心发心当下,应该具足的八万四千种种德相。所以你在一心之中持着八万四千,这八万四千的名号当下,你在每个名号之中,才能够有所贯连、有所贯通。因为他能够有所贯连所有贯通故,所以在随举一个名号当下,你才能够真正知道如何充实这一个名号;因为这一句名号当下,不管是讲观世音,或讲大势至,或是讲清净慧,或是讲文殊,你都要具足八万四千种种德相,你才能够安立此名。所以过去你在学八万四千名号的时候,种种菩萨名号,功德名号当下,你或许都会觉得,那都是各各的别名,各各的名号,可将来你才能够真正深刻体会,你随举一切名号时,随举一个名号,你都会什么?你都会摄念如是其他种种德号;因为就在文殊上面你要有大行的庄严,你要有大悲的种种的作用,你要有大愿的根本的势力,你才能够知道文殊在哪里安立?这方便只是讲智行悲愿,事实上他就要具足还有清净慧,或是金刚藏所有的一切,当下的决定义,你才能够明白文殊的名号在哪里安立?所以光讲一个清净慧时,你同时你也要知道,他在大智体上的文殊的根本的作用,普贤的作用,甚至于观音的作用,地藏王菩萨的作用,你都清楚时,你也才能够清清楚楚知道,清净慧。所以这个叫做「奉教欢喜」喔!虽然但是他有一个共同的发心,那就是什么?念念向佛,那念念从佛而闻,就是念念以这个在自己根本的面目上喔纳受,所以「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所以一个名号之中他能够摄及一切众德,所以叫「大众默然而听」。「默然」,叫静声思道,「静」安静的静,静声思道就是默。「然」者,决定无疑就是然,喔静声思道,决定无疑,这个叫「默然而听」。你才能够真正在你心里面那种如实在听闻之中,在音声当下,才能够揣想,才能够真正在你心中,能够震起如来的法音,能够震动你的心门,能够鼓动你的真如的性海,那才叫做真正默然而听。决定无疑那个疑字,就是什么?疑定就是不决,喔就是不决就是疑心中不决。什么不决?决就决定的决,不能决,不决就是疑。那什么叫做不决?就是念念之间不在根本大觉体上去体会故,叫做不决,在任何感受当前你还在犹豫;这个到底是不是觉故,还在不决,你还在任何感受当前,你念念之间随逐感受的势力流转故,甘心受他流转,就叫不决,因为你永远不是在行者的智慧上面马上担当,一切势力的流转当下,其实就是根本从来不变的清净的本觉,这就是觉心的觉了,这个就大觉的觉了,所以你要不知道那个本觉,你当然就是在任何作用上面,你就起成种种不决定心,起成种种怀疑,犹豫,就是在里面不断的随着种种势力,在外流浪,哦,就在外面飘、飘就飘浮,喔就在外面飘浮,这个心思、心思是真的是飘浮耶、将来你会慢慢体会到,你能就能看到就是你真正能够静声在思道时,你能感觉到任何的起心动念都在你现前的意识之中飘鼓,在飘鼓当下,你能看到那个飘浮的势力那个、那种迅疾耶、奔腾。所以那个、那个势力,你将来要证得时,那叫做安逸的「逸」,所以就叫阿逸多那个「逸」,那本来就是你安逸,本来就是你心中的大乐、大乐当下那个安逸,可是你要看作那个安逸时,他就成放逸,就是放逸就是放纵,所以那种势力有多强?那个感受现前处,那种是你马上就是迎目而来,就是势力种种一切的幻觉的感觉,他整个遮蔽你的觉心,所谓的遮蔽就是凡情上,当然他不是行者他就完全就是感觉到遮蔽,因为觉心起处就是感觉,所以他完全全体做成感觉,你就感觉到全部被遮。但是反过来你看,根本的全部,被种种感受所遮当下,那个觉体也是什么?从来无遮啊!为什么无遮?因为你觉得有遮都是觉体现的嘛!所以你在那么多遮蔽的势力之中,你能体会那个无遮,就叫无遮道场也,就叫无遮法会慈悲道场,所以你能够为一切有遮众生,就在一切感受上有遮,业感中有遮的众生,为他建立无遮的法会慈悲的道场拔济他们在现前感觉到遮力这么强处,他马上就能跳离耶!所以我们常说有很多的拔济的法会,叫做无遮法会慈悲道场,是在这里体会无遮的,不是只是这个法会叫做无遮法会,他不是只一个名字而已,无遮。那是真正是与会大众与主法念念作观,就在这里知道了然无遮的,然后把这个大家作观的这个明白这个了然无遮回向给一切众生,把这个心中的念头,所有的一切思义,回向给一切众生,让他在心中旦有这一念的思惟,他都能够马上解,过去种种如腾钢索一般的种种链条业感的势力,那真正是叫无遮。所以这里面你慢慢去体会在觉心上面,感受之时,那全然是势力的奋迅,那种奋迅,可就在这个奋迅当下,就是什么?就是行者难行能行处,因为没有一个觉不是感觉,你不能离开感觉,找觉,你离开感觉找觉是外道,你就算能够离开感觉找到觉,你认为你找到觉时,你将来还是不敢面对感觉,是吧!那个永远心中不会安宁,更何况你根本找不到觉。你要在一切感觉势力最强处,你要体会他是觉,那你能怎么能够体会他是觉,那当然就是什么?就是重宣法王圆满觉心嘛,你就念念之间从《圆觉经》讲到清净慧,就念念之间直下担当嘛,所以在这个担当上面,你才能够感受到那心里面的默然,那真正的默然,在那一些飘飘动之中放逸当下你心中的真正赤诚恳切的纳受,你在那个纳受之时,你以为你在面对感受的强烈之中的纳受,其实不然,你是真正在内心深处,你是在体会诸佛说法的纳受,什么叫诸佛说法?就大觉心体的纳受,因为你念念看的是大觉心体,所以你能担当现前的一切感受。虽然你是看到现前的一切感受的势力,事实上你是念念在心中赤诚恳切面对大觉,所以那叫闻大觉说法,就闻佛说法,叫「奉教欢喜」。喔!「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喔!」所以,世尊在大觉体中就告诉:清净慧,「圆觉自性」,告诉清净慧,就刚刚讲的清净慧要谛听,要纳受,那你就要在清净慧上体会「圆觉自性、非性性有」,这一个「圆觉自性」,在性中他就能够安立一切性,本来的「圆觉自性」,性你不能拿任何性相,性用来去指陈于他,但是他现前时,就是种种性相跟性用。这现出种种性相性用就是于性而性在这个上面我们常常在这个里面就受到这种,这是叫做语文之中在语气上面叫增一,当一个性中你增一个字:叫性性时,你就会感觉到他就能够什么?他就已经能够遍及达一切想,本来是性,当你看到性中能够成就一切性中作用时,他就是什么?能够成就一切万法时,所以叫增一智无量,好像那个数学一样,他就是从一,增一,他能够智无量,他也是一切法中的增语,你在增语之中,他能够达到末的,增语中达到末,从觉中说觉,那就已经达末,从知中说知,那就已经及末,从性中,说性,那就已经达末,所以说「非性性有」是让你看到那个性中他本来他能够立一切性相性用,但他不是在性中所起的性相性用上面安立圆觉自性的,他不是在那些所有的一切众生知见之中以为有所作上面所说圆觉自性的,你也不能在看到最末梢的成其所作的最后的末梢的种种的这种表现上面说他是自性的这个真正的成其所作是根本大觉心体非种种法时,他能够遍及一切的,所作的那个成,那个成就,那个实性才是他的自性。所以这个实性之中你不能说他有所作,他不能有所作,啊不是不能,那不能说他有所作,但是所有一切有所作不都是觉心所现的吗?都是觉心所现的,所以在觉心所现的有所作中,最后的那些所作是最后的缘起的最末梢的感受,但你要在末梢的感受你要知道根本这个自性之中,他本来就具足的成其所作的根本的清明,所以你不能在后面再立成其所作,你要在根本的性中,你根本不在末梢的种种造作上面你体会那个性中,他本来常住,本来具足的根本面目,所以这告诉你「非性性有」,他不是因为性性有的,但是你是「循诸性起」才能发现的,所以后面叫做「循诸性起」,他不是「性性有」,但是现出性时,也是从性中所现的,所以现出性时你好像才能感受到,他亦必定能够成就万法的作用,但是你要永远知道,他现出性时还是觉嘛,觉性在现性处,那其实都是,同体都是一个觉而已。所以你不能在后面的「性性」你以为他是有、有才有这个觉,因为性性同体是觉故,你不能在上面再造作种种作态、作势以为他后面的才是觉,但是你不能不知道他能及末,他是要在最后的缘起当下,所有一切成就处,你才知道性中的种种灵明,就好像镜子现色,他不是因色而有,因为色在最后,这他就是镜性的性性有,就从性性中立一切有,他不是因镜色而有,但是他却什么?你在镜色起处,你才知道有镜性,「循诸性起」,他不是因为哪个镜色有,因为要是说哪个镜色有的话,他是哪个色?你不是说他是全色,全色是什么意思?全色就是一种色叫杂色,所以你都不能够在任何上面安立他是哪个色上有的,你也不能安立哪一个,哪一个性中作用上有的?可他现在、现在却在现前时他能够循一切性,能够安立一切性。所以性在安立一切性时,下面那个性就是随缘安立的,但随缘安立处,你才能够感觉到觉体的根本;那个根本非种种缘、非种种相的清明的本来的作用,那个智慧,这句话就是要告诉你清净慧要在这个上面担当的。你不能在任何感受作用上面捉持他就是觉体,你念念之间要在这边,要有那个智慧能够辨析,但你也不能够在任何最末梢处,你不知道他就是觉,你不知道他就是呈现觉处,就是圆觉性处,所以你既不能在种种感受作用上面,你随其造作沉沦,但你也不能够什么?有一法闇昧、有一法不明,你还有一法想要避开最后的感觉,那个叫清净慧,那个叫担当,因为最后那个感觉处就是性啊!但是众生却在这边因为《法华经》也讲:众生处处着,说到最后的感觉就是性时,你就抓的最后那个感觉是性,那怎么是性呢!镜性能现尽色时是镜性所成就,你却抓着镜色以为是镜性,那怎么会是镜性呢?你抓着镜色,那从此以后就随镜色流转,那叫背镜性。但你也要离开镜色,那你找到镜性呢!所以他不是「性性有」,但他要「循诸性起」。「循诸性起」时,你要知道他是「无取无证」的,因为所有一切「性性」然而不是自性中所流出的,根本无取,他觉心在现性时,觉心在现任何作用时,他有任何取着或是种种这个取种种缘相吗?没有。在这念大觉心体之中他本来就是能够成就一切法,能够成就一切性用的,所以一切性用其实也就是这个根本的自性之中所流出的,正在流出时,从性现性,这个中间从来不二,既然从来不二,何况有取,假如你要是有取就有二,谁在这边说证?谁在这里说有所谓证,明明就是大觉心体的清清楚楚,在这个清明当下,其实不必你更说有证,那已经就是什么?他随缘的证盟处,所以盟者从一个明一个皿,就是成一切器用处,可你要在说证时呢,你要站在器用上说证时呢,你站在器用上再说于证,那就是潜在意识里面就分于二,所以真正的菩萨,真正的行者要证什么?真正讲到证悟是要证什么?证原来根本不在一切感受之中再妄立有所得,不再妄立有所差别,不再妄立觉心现出种种觉时,你还在妄立真的有如是性性的造作,那个叫证,所以证还要在哪里说证?证要在根本大觉体上,本来面目上说证,所以不是更在种种过去行者从末梢回家时,从末寻逐他的源头当下,还有任何的妄立以为有所得的,心中的证明,所以凡有妄立那都不是真正的行者,还有感觉我真的断了什么?我真正证得什么?你哪有断什么,你还有讲说你断了什么习气,表示你就是堕在种种妄想之中,那你现在虽然感觉是断,将来必受流转,你要真正知道过去的习气是虚妄,你现在证得是觉心,觉心觉得断时都不在断中安立,以为有所得,你才能够真断一切妄想;那真断一切妄想不是你真正心里还捉持有真有断得,因为你知道觉心不是有所得,你怎么在这一念觉得有断时,还觉得我真的有断,那有所得,所以你在这里都知道觉得断时都是觉,我不会住在断中再说种种断的感觉,所以从此以后安立于觉心,这才方便说明真断,那才叫做了断,所以这个断字还有大明相,清清楚楚相,他不是众生以为,真的有所,心中有所择之中的,有所得的那种断。所以他根本就无取无证,这也告诉你全性执取就是无取,全性现出来,从性现性时,好似有取、镜子现出镜色当下,其实就是镜性,就是镜体,好似有种种取着,有种种缘取种种缘,现出种种色,但性中他必定能够证盟一切,他能够随缘证盟一切,所以性中的证证也无证他不是在这个证盟一切的时候,你站在末梢之中你以为有所得,有所证,你认为的有所得、有所证都是大觉心体必定随缘的本来的清明的证盟,他不是在末梢之后还站在那边以为有所得的那种,这种就是外道的那种那种发心跟那种假想。所以取,你感觉到取,其实他是性性、从性现性好似有取,因为从取中你感觉就是性性,就有性性的感觉,所以你站在性性上面再妄立有取,那就背离了性性,因为那个取就变成什么?明明性性就是取了,你再说取就有点像礼记讲的:那个取中就是着情了,你又在感受上面,所以你拿性性于情,情就是有感觉上面,感受上面,好像有所得,有所有所,心里面有所领纳,有所领会,那都是情,感情的情,都是情,你拿性性于情,性就成了什么?乱动,就随着你飘了,你根本在有所得中你就知道就是根本觉体的清明,这里面就是要,就是一直要阐明的就是,你能够在一切感受心思,起心动念心思所动处,不管你觉得有得无得中,你能够马上回光,住在清明中吗?觉得有得都是清明嘛,所以你就不会坐在种种有得的妄想之中嘛!觉得有得都是清明,所以你永远都是在一切最末梢的感受的变化里面,你体会的什么?你马上就能够体会到,你觉心的证盟处。为什么在末梢我会觉得有得,那是因为觉心本来就有得故,觉心本来就能证盟故,所以我你就不会在末梢的意念之中堕在任何有得的妄想中,那有得他必定会取啊,将来你就算开悟常常住在常住真心上面,你也知道有得无得啊!但是在一切念头感受之中你不是堕在众生过去的业感,是堕在最末梢的念头上的作意啊!你是去看到作意现前处都是心中根本的清明证盟处,那个才叫真证,那个才叫真证,所以你明白一切念头,你能看到一切念头中的变化,但你念念之间根本不随他波动的,个才叫做,真正叫做无取无证,所以这个无取无证,你不要以为倒是用过去的众生的知见、知解,以为无取无证就什么就茫然不知,不是。那个「无」字是行者心中的根本明白的性体的豁达,根本那就是一体的圆通,圆通当下性性就是性,哪有什么取不取?但是就在这个无取当下,他明白一切,他能够随缘现起的作意种种取相,这个将来你会慢慢能够体会的,你眼睛看的,你眼前感受到都是念头的变化,那种作用,一法都不失,可你却在眼前看到一切根尘中的变化,你体会是觉心的清明,你不知道变化有取吗?知道啊!你不知道那个变化之中好像有得吗?知道啊!但有取有得能够妨害你吗?无碍啊!为什么?你知道清明。你不知道那个取跟证吗?知道啊,你要是不知道那怎么叫圆觉呢?知道啊!可你会堕在取中说取吗?不会。你会在证中说证吗?不会。你会堕在根中说根吗?不会。你会堕在尘中说尘吗?不会。你真的心中能够分得开的,那个在《楞严经》才叫做:最初体会到,剥离是吧!你才会真正体会到那个心里面真正的剥离心中的那种跳出脱黏,那《楞严经》讲的是脱黏,脱黏而出所以你过去你会发现那个意念之中真的是黏着在种种起心动念的感受里的,你却在一切感受之中体会不到那个清明啊!你真的有一点体会到那个清明,你才知道那个无取无证,那个无取无证,光你体会到无取无证,从无取无证上面再分上中下根啊,我们最初体会的无取无证还是下下根呢!那你体会到无取无证才是才开始什么?才开始起行啊,才开始起行明白一切法相,那才开始起行,都还不敢说见法啊,见法要到登地,那明白而已啊,那叫乐,只是有昨天讲就乐位,都只是乐而已啊,所以那叫做无取无证,在这个譬喻上面,刚好昨天有文居士问我这个:物质不变,对吧!物质不灭论喔跟能量不灭论喔问这个,刚好讲到这就是「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我们在,就是现在世间上不是过去也有,就是讲到这个物质不灭跟这个能量不灭嘛,但你讲到这个物质不灭事实上在佛门中告诉你,这物质其实是什么?佛门就直下的告诉你,他本来就是根本大觉心体一体的本来的性中作用,所以觉体到最后的时候就是质量啊,就是质量,觉体现到最末梢就是质量嘛,所以到现在我们能够随种种业缘感受到种种世间不都是质量嘛,但是圣者却在一切现前的质量里面,他会体会什么?就是圣性嘛!所以你凡堕在质量之中,凡情执着是有嘛,圣者是知道是空,知道空不是说不现,知道空知道他是随缘变,缘现是随缘的,知道是空,但是觉心他一定能够现前的时候,他一定到最末梢,就是最后呈现处,觉心最圆满处,就是质量最圆满现前处,所以本来在佛门就是告诉你,因为觉心不故,质量也不灭,因为假如说你,觉心跟质量你还在怀疑的话,表示你真的还是不知道:万法唯心,因为觉心不,所以质量他当然就会不灭,因为觉心不故,世间一切善恶二法本来业性就不亡,因为法性就是如此啊!但是在说物质不灭时,能量不灭世间上这些理论,虽然他能够体会物其不灭论,或能量不灭论,但事实上他也在告诉你,只是他不认而已,但他也告诉你;他不是着相在说物质的,他不是着那种相在说能量的,他也知道物质的相状在变时,事实上他在种种质量之中,他永远是存在的,只是随种种因缘显现而已,他会随种种缘然后他会会显现出种种物质的作用,能量中的作用而已。光这种理念思惟,事实上你真正仔细去体会时,他就是符合什么?佛门中讲的本来性空嘛,因为你说他的不灭,你永远要先体会他;他根本不生。为什么不生?因为他们的理论中都知道,他们不能着相说生嘛!他理论都知道了,他只是什么?他只是因缘要是说真正要是用时,他没有讲因缘,但是用时,他有的时候好似他不现,但是他真的在作用当下,你会发现种种的物质跟能量,从来不减一分,那其实就是讲到缘起现前嘛!那缘起现前时是谁在缘起现前?法性如是也!法性众生不认法性时,就会堕在业性去思惟他,所以在这个业性上你说他这个物质不变,其实你,你说他不变时,你是看到哪个相,你是把他当成定相想吗?不是也!他也不把他当作定相想。既然不是定相讲,没有相显处,那也就是不生处嘛!什么叫做不生?因为必定要出种种形状,形态来才叫生嘛,你也知道不能在定相上想,所以你表示你潜在意识就明白那个不生因为你在那个明白那个不生处,所以你才能看到事实上他所有的质量,是他随缘的时候,他就能够呈现,好似在法性之中,他从来没有灭过,从来没有变过,这也刚好就符合,佛门中讲的:随缘嘛!刚好就是称性随缘而已。所以你要真正先体会那个,你要真正要了解不灭时,你要先体会那个根本不生,只是一般世间人在这个理论上面,他虽然知道这个理论,可念念之间根就不认那个,根本不生,或是不认那个随缘而已。所以在凡情中说不变,他只是抓到不变,可是他还是执着有如是物质但是事实上他说有时他在理论上,又不能把他作定相想,也不能把他作成一种定的种种这种作用想,事实上他潜意识里面,他也知道什么?他也知道,他根本不是什么?不是我们现在众生意识之中,把他当成一个定量所思惟的。他知道这不能把他当成定量跟定相相时,他事实上他也在潜在意识,事实上他也知道根本就不生嘛,就是不生,所以他才能够说不灭。所以在不生之中,你才能够明白不灭的,为什么你知道不生之中不灭,那不是在物质的最后面看的,一直再解释物质生与不生啊!那是因为根本大觉心体的法性不生不灭故,他不是种种相故,假如你住在他定相想,相坏之时必定有灭,他不是种种相故,但他必定能够随缘现故,所以同样我们都是觉体我们都既然都是万法,都是觉,都是唯心,那觉心你我都是平等的,虽然我可不在这个时间上的,但是有的别人的觉,他同样都是种如是业时,你会发现如是的业力之中的物质的质相跟质量,居然他会显现一定的无相,因为同样的业力上面能够显出同样的物相跟质量上来,所以你又知道那叫做业性跟法性根本不灭,那业性法性不灭处,你要知道是觉心本然处嘛,大觉心体本然处,大觉心体本然处你就要知道,他也就是什么?也就是世间上你先要体会,那根本不生相。不生相就是你不能把他当成定相想,你不能把他当成一种。真的有作想,那就是不生相,你不能把他当着定相跟作用上想,你才能够在觉中随缘的时候能够显现如是相、如是量,都看到如是的相、量现前。所以世间只知道不灭,物质不灭啊能量不灭,但是他不会在上面再去深入,再去思惟为什么不灭?他没办法体会到那个不生跟随缘处,不能够体会到不生跟随缘处,所以觉心本来如此啊!你不要小看那个业力、业感在世间啊,我们讲个譬喻:譬如唐氏症的小孩,他们虽然各人各别都有各别差别的业感,可是都得了唐氏症以后你会发现他们的面目,形容有一定的面貌,有一定的形状。在这个一定的形状里面再分种种差别,对不对!再分种种差别,那是不是我们也可以知道,在任何物质跟能量上面,也就是业性上面,也可以回过头来再说这法性上面,你要是真正如是缘时,他现出来的相貌,形量都一定是相同,不然你堕在哪个业性上面是如此,我堕在哪个业性上面也是如是。所以业性上面本来从来不变业性不能叫不变,那叫不亡,从来不亡,所以世间中你堕在凡情执着那个有时你就以为是物质不亡,但物质你要有个定相来说物质时啊,你要根本没有相你又说是物质,所以他把这个质中,他不是随相去说的,既然不随相说,那你就佛门中讲:不随相其实你在潜在意识里面,你就知道是什么?是随缘不然就是称法而说就随缘称法而说,你不随相嘛,就是随缘而现嘛,你不随相,只是他的心里面永远不认如是缘起相、永远不认如是缘起相,也永远不去认如是法性,因为你不懂如是法性,所以你也不知道业力不亡,你要真正业力,知道业力不,你当然知道这是物质不变。当你在说物质不变时,你就不是一般的凡夫,真正抓的真的有如是的物质不变,你是知道原来根本一切的物化,都是大觉心体随种种业感物化故,那个物化之中的物质业所现,觉心啊,他非种种相,可随种种业时,他就能够现出种种物化的种种呈现。所以从这种物化的种种呈现里面,你会发现那质量当然因为从如是同样的业中,质量就有同样的呈现,就会有同样的呈现。所以佛门中看这些物质不变或者能量不变,他知道是什么?他知是业性,他在众生法中知道是业性,但是业性上面,知道是法性就是如此,在法性上面你知道大觉心体就是如此。为什么讲到大觉心体?因为这里面就是讲到:刚刚讲的那句话,凡人凡啊,由凡就凡情执为是有,就是你要在凡情上,你就以为真的有如是的作用变化,可是你要证圣呢?你也明白那个是空、空性表示什么?空性不是没有,你知道他的变化,你会发现他就是随缘他就能这样子变,可是你站在圣性上来看,你不会从变中堕在变里,你知道那个性空,但是你一样明白他就是觉心所作,你一样明白他就是觉心,随缘称种种法性现前,可凡情在这个上面明白、明明都是你根本觉心的作用时,他就会堕在后面的名相中不断的执着,刚好就是,你可以看到就是世间的人,就抓的物质不变、能量不变,他就是捉持真有如是最末梢的物质的感受说不变的,虽然他已经在末梢知道那个不变了,可他永远不肯再去深入:为何不变?因何不变?对不对!他不肯去深入是吧!那这就表示什么?真正是有凡就执着前面是有,所以他还他不但有执着有个物质,他还执着有个不变,但是你在不变之中你要体会,他为什么不变?你要体会的为什么不变?假如真有生、真的是生,你就不能说他不灭,对不对!你就不能说他不灭生要真有生、生就在眼前了嘛,你就不能说他灭嘛、不灭啊!假如生相现前就是灭,那怎么说生?生相现前生,就是生、生就不是灭喔,生从来就不是灭,所以你要在不灭之中,你要在哪里说不灭?不灭你认为他是生吗?你也不是以他是生啊,因为你也不着那个任何事相啊,假如你真正着他是生,你反而坏了如是灭,你反而坏了如是灭,对不对!你坏了如是灭在生中你就是,你若那个不灭是那个常生那你反而坏了这个灭相,完全坏了灭相。所以那个生中坏了灭相,生你不要以为那坏了灭相不是不灭吗?那个生中若是根本他常在那个生相之中,你反而变闇钝,全属闇钝,那个生相,你要是真的有一个实体叫做生相,那就叫做闇钝,那完全叫闇钝啊!什么叫做生相就是闇钝?生相啊他本来就是什么?本来是大觉心体本来的灵活,那叫生相;生气的盎然,所以每一个灵活当下其实就是什么?就是念念生灭中变化,那才是生相,生相他不是一种定相啊,生相他不是一种定量啊在那里啊,生相要是一种定相跟定量的话,这个生相就是什么?这个生相叫死寂,他完全叫死寂啊!所以你真要立生,你反而坏了那灭相你坏了灭相,你根本就坏了生,就坏了生,所以仔细思惟,世间人所说的一些理论,似乎好像有道理,可是事实上他本来还有更多的因缘,能够再去深入心中的佛法,可是他却在执着在后面的以为的感受捉持那个物质,所以凡情,有凡就会执有,但你慢慢体会那个圣性啊呢?你就会知道他成空,能够知道那个空性的盎然空不是没有,空是要 你那个盎然。所以同样就在这里就告诉你,「非性性有,循诸性起,」你能看到一切,甚至于你能看到一切物质能量变化你不知道吗?但你会堕在后面也执着物质或能量那种变化里面,说他是性有吗?不是啊!那你能离开现在的物质能量变化,你不知道他就是大觉心体的作用吗?清楚啊!所以连世间知见你都能发现他就是堕在什么?就堕在光在性性有中,他马上就堕在最后面的造作上面,他不是能够直下就在一切现前的种种作态,现前的种种一切势力上面,他能够当下能够回光的,所以当下能够回光,那是什么?行者的发心的,那是一个真正学人的赤诚恳切那个发心,念念在这上面不断的深入的。所以只要是行者真的是学人,他就不会只是堕在某种理论上面裹步不前的,不是只是物质不变就物质不变了,你要真正是学人,真正是行者,你会在物质不变你还能够体会什么叫不生,物质不生,不但你能够体会不生,你还知道那个随缘,你能够知道那个随缘,你才能够体会什么?什么叫法性?什么叫业性?法性就是他如是法,就如是现。什么叫业性?你堕在如是现就是业性、堕在如是现中就从如是现中能现如是量,就是业性。法性业性啊这一线之隔;你明白业性时就是法性啊!你不明白法性时,全业性,就堕业性啊!所以你还捉持那些名相,只为是在名相之中不断搅时,你已经完全逐于业性啊!但就算你在、在业性上去体会你都能够发现业性都还不是什么?不是由定相、定量来去执着他的,假如是定相定量,那你根本感受不到那个业性的种种造作,那也成就不了说业性的一切成就啊!所以你自己在说业性时,自己在明白那些物质的种种不变处,你都要体会那业性,自己明白业性,自己说业性时,你就能够体会到,为什么不变?为什么不灭?能量为什么不灭?所以他才能够真正知道,那个根本大觉心体之中的众生的业力的可怕,那业力的可怕所以堕在同样的业力里面,你起成世间,他都还能够显出同样的物质能量,你在同样的业感之中,他起成种种世间,他能够起成同样的能量惑浊于你,侵逼侵扰于你,这物质,那当然这都是物质,那那你还有很多其他的发明啊什么东西,你以为那些发明好像能够利益世间,你只要是根本发明的人是念念堕在世间的感受最后末梢的业性上面造作的,那所有的发明、现前的发明好像能够带起一时的文明,但这个文明必定他的因地心中就是迷惑,所以将来这个文明,所带给众生的也就是迷惑的种子,全属迷惑的种子。所以你看到现在世间文明也就知道,我们都说现在文明嘛,不是!都在享受这个文明嘛,不是吗?但享受这个文明时,你不知道现在我们的名字,我们现在这个世间叫什么?在佛法中叫未法,是吧!你越享受文明处,就是末法时啊!本来你心中有很多的能力的,就是你却在这边享受这些文明时,放纵、放逸这些文明处,你第一个、先失去心中的安宁。第二个、你败坏了心中本来能够集种种智慧的种种思惟思虑,因为他都仰赖嘛,他都依赖。第三个、你而且断灭了本来在众生心中本来有的智慧作用,因为他以为都是先天的文明中人做嘛,所以心里面根本就不再好乐如是学习,知道吗!就譬如讲:我常常讲那个譬喻,就像那个珠算;过去你把数目一讲出来,过去做生意都要有这种功夫也!对不对!而且做大生意啊,几斤多少钱?要乘于多少…豆子多少钱一斤,要多少斤?那黄豆多少钱?黑豆多少钱?那…你马上讲完,他马上算出来,对不对!二十五两、银子多少?马上算出来。现在呢!后来有珠算、算盘一定要那个打打那个才算得出来,对不对!现在呢!没有人算得出来,22都算错,哈…22都会错,那这是文明吗?这有的时候感觉这已是到可悲,喔已经到可悲。讲这个目的是告诉你,你要知道那个「非性性有、循诸性起」,连诸世间的一切假相你都要知道,你要知道他虽然是「循诸性起」,但你不能堕在上面以为是「性性有」,喔全属「性性有」。所以你在这个上面还那边起成,有取有证,所以还有那边我说有不灭有不生,那都是妄解,因为一你觉得不灭,觉得不生是觉心,觉心在现觉时,从来不必安立有生,觉心现觉哪有生?你觉得有生无生都是觉,觉在现觉何必说生,觉在现觉都不必说生,觉在觉灭他也从来没灭,你觉得灭时觉也不灭,那觉要是有灭就是断灭,所以佛门中讲的万法唯心,你知道都是那个觉体,虽然感觉到一期果报,或许将来我会先走,大家还留在这边,但留在这边你以为那个觉,虽然我个人有个人的觉心的不同,但是觉体是一样的,「佛佛道同」嘛,那觉体是一样的,你那个觉是什么?你那觉体从来非种种法,可是那个觉体他能够觉起一切,你的觉跟我的觉也一样,觉起一切,所以你不要以为我的觉跟你一定不一样啊,你是站在业感说的,你在业感已经背离于觉了。你能照见业感我们是差别,那能照的我们绝对相同,就是相同,所以同样的是,我们现在虽然在一起时,我们两个业力差别,你感觉到现在我们两个的觉心作用不同,可将来在同样的觉心上,碰到同样的业力,你居然会发现,不我们的行为相同,举止相同,甚至于有的时候面目都有搞不好类似,相似,你看那个作恶的人,虽然父母生我们这个五官、轮廓已经在这边了,可那个作恶的人,那个眼睛、那眉毛都一样,居然眼神都长成一块了,长成一模一样了。仔细分出来好像,父母生得轮廓好像有点差别,可是你再去深去思惟观察时,同样恶性的人,他所有的那些五官的那形态居然相同,神韵居然相同对不对!就有点类似我讲的像唐氏症的孩子,那你能够看得到,有真的有诸是的业力。所以觉心中我们是同的,所以那个觉心之中,你再寻诸种种业性,种种感受时,你不是随他才有的,不是随任何感觉先不要讲这个「性性有」,先讲你随业性,你不随那感觉有的,他是能照现一切感觉的,他随一切业缘能够起成种种感觉的。所以你不能抓的在业感之中,业性上面说他才有的,他不是、他怎么是有业性的呢!他是因为业性有,那其他他就不知道了,他因为其依性有,那其他的性他就不知道。所以任何性中你都不能拿来指陈于他,所以他就不是「循性性有」,他不是,他不是在一切性性有中,可是他却在你现前的因缘所现的一切作用当下,哪个不是他?他叫「循诸性起」。所以这也可以帮助行者,就在你当前的每个起心动念上面,你当下就能归家也!你不用想要跳离那个感觉也!才能归家嘛!任何感觉现前处;不管是烦恼,其实喜怒哀乐都在烦恼中,只要你动到,你的众生的思议动到你众生的心中的灵明,动到你众生的所有的一切气动、气的种种这种飘,都叫烦恼,都叫烦恼,因为烦恼是从火从,就是你根本心中觉得最感受最炽热处,那个火源就是烦、对不对!你不要说我好高兴,我没有烦你够烦了你知道吗?那个现在正热呢,你正觉得热那够烦了,那就是火源,你正觉得炽热处,那就是,就是烦恼处,就在当下所有一切喜怒哀乐现前处,哪个不是归家时,哪个不是告诉你,就是「循诸性起」,就是看到觉心时。你当你看到觉心时,你还会在上面再有所任何的攀缘捉持吗?你就会发现,你只要在任何感受现前处,你要知道是觉心当下,你连最刚强的攀缘捉持都会慢慢减轻,所以你才能够体会为什么你才一称如是名字,你一思惟如是作用,你那个心中的对感受的攀缘捉持就能减轻,因为他的作用当下,根本觉体之中,本来就无取无证,所以让你觉得有所减轻都还是无取无证之中,所现的种种假缘的幻相而已,所以你就能够拔离,你就能够这个走得出来喔!所以这个叫做「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喔!」这段话喔昨天晚上研究了一个晚上,那么知道很难讲,但希望讲了,因为毕竟是凡夫,希望讲了大家能够听得懂,因为每句话我希望讲到什么?讲到每一个师父都能够体会到,当下能够有作用知道吗!你就在当下,修行上都能够有作用,这才叫贯穿嘛,在每个经文中,每个文字都要贯穿,你现在就要起行,不是只是听一个文字,或者解释一段文字,你当下就要贯穿嘛!所以如何让你直下当下能够了然贯穿「非性性有」,你能够体会到那个觉心,觉性当下现前不是在一切感受变化中,那已经叫性性了,你不要堕在上面性性你才以为有,知道有个觉,那觉是能够知道性性的,你不能堕在性性上面说觉、觉可以知道一切知的,但你不能堕在知上说觉,那完全是角度不一样的角度一不同啊,失之毫厘,差之就千厘了,那完全是不一样的作用,所以你才会发现那个心中的作用的险难,所以我们才念念之间在险难国中啊!险难国中我们又什么?又过去的习气念念都是在好乐种种的感受现前处嘛!用本来的面目也是什么?也是让你在觉心在随缘时他就是能够起成,缘起的种种势力现前处嘛!所以我们都在险难国中啊!谁在险难国你知道吗?婆须蜜多。有《华严经》吗?上次老是都讲这个婬女,婆须蜜多,事实上不能讲婬女,只是过去解释,过去解释要把她当成婬女想,因为他起先善财童子参的时候,大家都说那是婬女,事实上你要知道那根本就是什么?就是大觉心体,他本来就能够随诸性性起的时候,性性有的时候的作用,但是你不能在性性上面真正妄立啊,但你也不能够不知道他就是能够起成性性啊!他是非性性有,不是告诉你没有性性有,他可以从性性出种种有,因为他从性性出种种有,所以婆须密多又叫什么?叫世友,友是朋友的友,就从世友之中能立安立万友那个随安立万友,朋友的友,友安一切万友,你要看得懂这个性中的作用,这种势力,你才能够在性性当下,你念念之间能不住,你能够念念之间能不住表示你能够体会觉心的作用,然后你再,虽然不住,但是你更能够担当现在随循性而起的一切作用,因为那个循性而起的那个不是性,性能显性,所以在末梢的性,你看到那个性时,你就能归家,看到本来的面目,那就是,那就是为众生,为行者指出的一条,喔一条归家的道路,哪个不是你见性的地方?但你不能堕在后面说性,那就是这句话的意思喔!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