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学习
“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圆觉经》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设计,为更有效传播
INEWS / 讲法节录
《圆觉经》138讲(字幕版)| 自然法师

随堂教材:

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自然法师 于二○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宣讲

第一三八堂

所以凡夫外道,虽说修行,念念还在攀缘,在贪瞋痴上说断贪瞋痴。真正的行者是念念已然知道在根本的觉体上当下住佛圆觉上面说真正断尽贪瞋痴,假如真有贪瞋痴可断,那跟觉就是二法,贪瞋痴可断。所以你还有那个贪瞋痴要断,我也跟你保证你就离不开贪瞋痴,你永远还在上面。为什么?因为…现在已经大家应该都已经清楚,因为就是一体咸觉故嘛。你忘记是觉…他就是贪瞋痴,你知道是觉…他就没有贪瞋痴。根本是在觉心上面,你在哪里说断跟不断嘛?你要真有贪瞋痴可断…你是把一个觉心可以断?把贪瞋痴灭掉时灭觉心?所以知道是觉就没有贪瞋痴嘛。

在镜色上面就他就有起成种种势力啊,你要知道是镜子,势力就不生嘛。你忘记是镜子、忘记是觉体呢,他自然就在这上面任何感随缘缘起当下感受现前处,他自然就能够起成憎爱嘛。憎,我讲那叫做恶,也或者叫做怒,对不对?恶不是讲那个亚心吗?一个亚洲的亚一个心吗,亚者二也,就追逐那个二。本来是根本一体的清明,你却随着现前随缘的种种幻中的以为是二…不断的追逐,那是,然后从此以后在这边感觉、感受之中不断的怒放,就是怒嘛…奴心现前…憎嘛。就在这个怒放之中,你念念之间以为什么?亲好嘛,你在那边不断的亲好。就是爱啊。你忘记觉体…那个作用就是这样子啊。

不断的随着感受就这样子不断的深入啊,然后在这边从觉入觉就是亲好。也叫亲厚,就是亲嘛,叫冤跟爱…呃呃…憎跟爱、冤跟亲,就在这里一直显现。那这里面的作用其实就是觉心的作用,你忘记觉心的作用…就会变成憎爱冤亲。那你要怎么断这个憎爱冤亲?真有这个憎爱冤亲可以断吗?是你背觉才是他嘛。你将来证的是觉,你这一念所有的作用…他虽然不叫憎爱也不叫冤亲,但是他可以换一个名字叫做什么?叫做成所作!叫做什么?叫妙观察!叫做什么?叫大圆镜!叫做什么?叫平等性!他现如是从觉入觉都是平等性中现的啊。不是这个平等性中现的他不能现出种种差别吔。

因为你在憎爱怒放之中,怒放是越来越浓吔,从淡泊开始念念走入那个浓厚才叫怒放嘛。他也不是一种境界你才能觉到那个心花怒放那种感受…怒放的感觉。他一定是不断的由淡转浓,这样不断的这样兴起才是怒放的感觉嘛。感觉就是这样子不断的在里面…心中不断的发起啊…发扬。那你在这个怒放处其实是什么?不就是你大觉的清明处吗?你在这个感觉在那边不断的这样子怒放当下,觉心一定能够随他的怒放当下,那个不就是觉心走入一切缘起的根本的势力那种清明的作用吗?可是你看错了就是奴心现前处。完全就是奴心,从一个奴一个心就是怒啊。就是随他…就随他流转哪。

所以哪有这个贪瞋痴能断啊?你要知道是觉…一体全收嘛…都收!我说的收不是没有作用,所以我们常常会在众生语言之中说收说放,你永远堕在众生知见解释的。所以将来要慢慢学会用到什么?用到僧人知见、用到三宝知见、用到诸佛知见哪,三宝的知见说什么?说收时是收在哪里?收在觉体!既然收是收在觉体,你还要知道…明明白白知道他的归去,归去是觉体,你知道他收是收在觉体时,你的解释之中、你的认知里面他就不是那种断灭相…“「收」,啊收回来”…我是收在觉体,因为你知道是觉体,表示什么?你还是包容他的感觉的。

但是包容他的感觉时,你是不随他流浪的,叫做收。但你不随他流浪当下你是不是知道他的感觉?因为收在觉体啊。你是不是知道他的感觉咧?知道咧。叫做放…那叫做放!但是假如你在收放当下,你不是站在觉体思量的,你说收、说放都堕众生断灭啊。都堕断或常…造作相中。那体会完全不同。所以那个叫做佛法僧知见。在大觉的知见中。那当然收放就是觉。那在大觉之中为什么知道收放是觉?因为收放都是大觉随缘现的法相而已、法性而已。法性如是故!

所以站在法性如是上,所以自然就有什么?就有个智慧在念念之间就能够担当如是收放。那是僧!所以僧者一个人一个曾(ㄗㄥ)或讲曾(ㄘㄥˊ)曾(ㄘㄥˊ)者经过、曾经。你是能够有担当如是经历的。为什么能担当如是经历?因为你站在佛上、站在法上,那当然一切感受都能够如是经历、贯穿、都能如是受持…清净受持。经历就是受持。受持…净持不就是僧人吗?你不敢担当那当然不是僧。

所以我刚刚讲那个僧宝啊。僧宝不是人相吔,你我都要种僧宝的种子吔。你才知道那三宝的不可思议啊。你今生若是没有僧宝的种子,将来生生世世都是轮回吔…沈沦哪。你要是今生种了一点僧宝的种子,就从这一点僧宝的种子所发的光跟那种智慧里面,将来你虽然处在沈沦,你却是破除沈沦的人啊。破除沈沦不是没有沈沦,你看错了是沈沦,你看对了叫道场,叫普光明殿!叫普光明殿、叫做逝多林中。你看错了就是沈沦、就是流转啊。这叫住佛知见。

然后再下面的经文,依愿修行,渐断诸障,依如是的愿,依什么愿?刚刚所发的那句声音的愿,那句声音的愿,但是那一句只是堕在那个语言文字气氛里吗?不是!那是一个行者念念之间已然知道当下回心的发愿。当下念念观心住在佛圆觉之中的那个愿。所以那个愿还是什么?根本发心嘛。所以愿者虽然是从原从页,是繁体字,但他也有什么?从原从心,就是照见你根本,所以愿,佛门中愿一定要约本才能够立愿啊。约本,约,大约的约,约束那个约,约本才能立啊。

所以愿…约本立,然后你才能够在这个上面,因为愿约本立,所以他才能够什么?他才能够贯彻你现在所有的一切行为嘛。起心动念他才能够起成种种万行嘛。才叫修行。这些万行是从哪里来?就是你因为你念念之间要达到本心嘛,现在是从念念之间要达到本心,所以从本心上就能够起成如是作用,所以士用现前。士用就叫志,一个士,大士的士,一个志,刚刚是你念念之间照见原心,现在从原心之上起成士用就叫做志,立志,志要从性起,性就是什么?你从达心上面就可以看到他能够启发种种行为、作用。

这个启发种种行为的这个性,他本来就是觉性之中…他能够随缘成就一切性的性。但是这个成就一切性的性,但是到了行者念念归家这个性时,他不是凡情流转的性,他是念念懂得回头达本的性,所以性可以立种种性,不立种种性不叫性。但性立的种种性时…你要知道那个性中就有叫做入凡、就有叫做达本。你连这个都要清楚吔。所以行者最初要是你在性中你都不知道有达本的性,所以将来你就不能担当什么叫做入凡的性。将来你就证得佛圆觉处,你还要知道什么因缘故法性如是故…什么叫入凡?什么法性如是故…什么叫达本?回头!

但觉体上非种种性,但你却能够随缘能够看出随种种因缘故…随种种众生种种…这种…这种发心不同故,起成种种性用。这是汉传佛教一直在这边古德不断讲的这个过去大家怎么样读都读不出来有很多很深的文字,他就是要你回头再担当啊。他所以跟你讲起一切性用时,他还要回头叮咛你…那一个根本的觉性是超越种种性用的。可是超越你不能堕在超越中啊。假如你堕在超越…你执着超越这个名字,那超越就是一法,超越都不立就是表示那叫超越。你不能抓着超越说超越,抓着超越说超越,超越就是一法。你不能抓着超越说超越,所以你就是超越都不立。

超越都不立时就是告诉你什么?他能够看现见一切嘛,所以在现见一切处才是超越处。超越一切处就是现见一切处、一切因果明白处、一切性用清清楚楚时。你为什么能够信用清楚?也就是我讲的那个譬喻啊…你真的站在觉体上,你当然知道什么叫做镜性?什么叫色性?什么叫黑性?什么叫白性?不清楚吗?那你在清楚时…你是为什么你能清楚…你知道吗?因为你是站在根本的大圆清净的心中,那个性中是不随便…不是…不是不随便…他是不妄堕在种种性中的。他才能够明白一切性啊。你要是妄堕在哪个性中,你根本嘴巴说性,性都不明!你能明白一切的那个性中那才是什么?那才叫做大性,才叫觉性

那个大…就是我常讲的…你不可以相相、不可以量量!那个大!大是无形的,所以他就能够容一切啊。所以这种思惟也是…都是汉教弟子…佛子中要念念长养的思惟。说超越处…你就要看到包容处,那就是超越啊。说包容处…你要知道他永远超越一切,你才知道什么叫包容。不是堕在上面说包容吔。说包容是堕在感受之中…抓着感受说包容感受,那那个叫永远纠缠。纠缠不清!所以你要在这个上面叫依愿修行。你在这个上面才能起成种种士用啊。你才能够明白种种作用啊。因为念念之间都要住佛圆觉时,这就要方便回头虽然可能要费很多的时间…但是我还是愿意跟大家研究一下。

因为你要依愿,依愿要照这个原心,自然在心中就起成种种士用现前,所以你念念之间最初就是什么?就是行者念念于如是发愿、于如是觉体坚信不移…对不对?十信!就是信位!因为坚信不移,念念这一念心赤诚恳切纯熟故,你就在坚信不移中,在每一个感受现前处,你就能够看到觉心的作用,就是佛圆觉的作用,你念念看到…在看到就不是过去的感觉。在看到都知道都是圆觉啦…十住吔!就是十住吔!你在感觉当下…你都知道就是圆觉啦。就十住吔。住在如是清明中吔。因为住久以后,发光…发明…发明,因为住就是住在圆觉。

所以他从头回去担当一切感觉,所以在起成任何的感受时,他都能够清清楚楚…十行吔!所以十行…行的菩萨是用什么?功德林什么林来的…立啊。林立啊。你从性中知道是圆觉时你就念念之间能住在圆觉。因为住圆觉故,所以你从此以后更能够回头担当一切。但再担当以前时…已经不是过去…过去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凡情。现在再担当…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大觉。那个可以立吔。所以回过头来你会发现…那个心中他自然而然你能住在觉心上面、住在圆觉中…他自然而然住久以后发光,就是从此以后就要觉体灵明,从此他就能够外照,就能够开始照。你不必刻意让他照他就能…从头开始照一切。你完全看到…作用就看到…就在十行上他能够立了…十行。

从此以后站在十行上,你在照处就是你前面住的十住的清明中,你站在清明中就是现在的十信中,所以根本常住大觉,可是现前就是十行。根本常在十行,可是念念都住大觉…叫十回向吔。对不对?你就在这个上面开始,因为念念之间要依愿起行故,所以你在这上面不断的启动思惟…叫做煖地!那煖地成就故,那念念之中天天他不必你再…不必你刻意再思惟了,不必在这边不断加温,赤诚,你念念之间就能顶着每一个念头…每一个念头的顶处,至顶,就现在网络上最常用的名字叫至顶。至顶处都知道是觉…顶地!

然后久而久之到了十行、十回向以后,你知道心佛二同这个…就是《楞严经》中讲的…心佛二同,对不对?善得中道。什么心佛二同?就行者发的那个心叫心,你念念趣向的是根本的大觉体…叫佛,哪一个根本现在的心不是你本来的觉体?现在的感受…十行,哪个不是十住的清明?哪个十住的清明不是根本现在十行的种种感受?叫做心佛二同,善于中道…忍地!

在这忍地以后,从此以后这一切感受不必再说种种回向了,随所放出就好像…这个牛讲的入,垂手…随手尽是琉璃光啊…垂手尽是琉璃光啊。叫世第一,因为觉心看到觉性时都是什么?都是感受交替处啊。交替就叫世,但是他是堕在世中的世吗?不是!他是根本世中的本来、他是世中的第一、他是世中的头首,世就是世间的头首,世第一所以到世第一,是什么?大用现前,入…垂手啊,那个登地,那才叫登第十地,对不对?讲这里又稍微把《楞严经》讲了对不对?

所以先要前面四十一心,然后再用四加行,然后再登十地。四十一心当然加干慧地,是不是?干慧。那为什么叫干慧呢?就是你,虽然你过去的爱染已经干枯,因为…为什么你能干枯,你念念在依大圆觉体嘛。依佛圆觉而住嘛。你只要站在觉心上,那个爱染就自然干枯嘛。但是慧心还没长养叫做干慧。对不对?你要念念之间只要去体会觉体,久而久之,你不必断那些贪瞋痴吔,你会发现贪瞋痴已经好像势力已经慢慢体会了。

你会慢慢甚至于自己都还会嘲笑自己,“哪有念头那么强烈嘛,每次在感受中觉得很强烈,觉得强烈不都还是觉吗?我怎么在每一个强烈中都忘记了觉体呢?都不住佛圆觉呢?却追随强烈的感觉,不断的幻想自己已经融入在强烈中咧?”对不对?自己还会笑自己。你不必断…强烈就断!甚至于你根本不必要把强烈感觉没有,你还故意把那个强烈感觉起来…提起来一下对不对?那叫做造乱。你是会这样子。提起来看…“诶…有强烈感觉吗?”过去任何感觉就是感觉嘛,连势力都是感觉。你知道吗?

所以这叫做依愿修行。是真的有修行吔,十…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就在这里,你不依愿…你根本不依原心。你再说十信,我们现在才开始修十信…你告诉我在哪里修?你讲天方夜谭嘛,你讲了一辈子…你都不知道哪里下手。在哪里说十信?在哪里说十住?住哪里?上课…住?我们要十住…住哪里?你念念不光你住哪里?我住宜兰!宜兰…你就知道有多困难对不对?应该是非常难解脱…宜兰…没有,我是说我啦…我宜兰常住师父不在此间。我那宜兰常住那个师父对我都非常好。这个讲实在是…太辜负人心了。这个玩笑收回。我是说地名…宜兰…应该是很难。

假如念念之间不在觉心上参,你当然还在哪里?还在外面!芳草离披吔。他都是感受中啊。所以你真要站在依愿修行,你能看到心中就是起成这种种四十一心、五十二位都在你心里啊。他就能够起成士用,是真正为你增上,这种增上你才知道他不是虚假、不是造作嘛。那不是像一般凡夫用那种心思寻觅而可以得的嘛。

那真正是一达心中的圆底,从此之后在如是智慧种子中,在如是僧种中,当然不管在家出家,你立了那种僧种,在家人要作常学,近事…那一样叫做僧种。你看到那个种子在你心中的发光…作用就是如此啊。依愿修行!这才有后面那一句叫做渐断诸障啊。你才知道怎么样渐断。所以渐断你不要听到渐字,你心里就觉得很可怕,渐字怎么写?从水、从斩对不对?…抽刀断水。你不要后面加一个水…更流。我这断水就是你根本不能断的,你不能断得!那才是我不加后面水…更流。对不对?

你根本不能断你心中的种种的识阴中的流,你却能断得?虽然从水能断,能够抽刀断水那当然就是什么?他当然就能够念念让你什么?不入幻觉嘛。根本不入幻觉。所以那叫渐啊。所以你正在觉体上依愿修行时就有这种抽刀断水的这种觉心。你能看到那个流中,根本不能断的。无所谓的,是因为你能够斩断清晰。这个叫渐。虽然这个叫渐,就没有众生那个世间太长的心中的委曲。就是渐,这个渐就叫做顿。对不对?你非要分出一个渐顿,然后再说什么是叫渐,那就表示你还离圆觉太远嘛。

圆觉觉得渐时,跟圆觉觉得顿时都是圆觉。你在圆觉上看渐…渐也是顿,你在圆觉上看…说顿…对不对?那顿当然是顿。你背离圆觉说渐…那渐当然是渐,你背离圆觉说顿…那顿还是渐。所以念念是看你的觉体嘛。那都是看你的觉体嘛。所以你依愿修行,何妨有渐?所以那个何妨之中才有《楞严经》讲的理须顿悟、事要渐修。但是那个顿悟的渐修是念念之间顿如是理。所以那还是…虽然事是渐,但是事的渐是顿如是理,他还是顿根人。但你要是连理都不知道,就是连现在我们念念之间,依愿修行,念念之间不肯反观大觉、念念不能够住佛圆觉。你再说那个顿,都是渐。而且那个渐不知道渐到三大…几大阿僧祇劫以后了,那都是渐啊。

所以这个渐要有那种斩…斩断的那个心。渐断诸障。你才能够体会那个诸障。你真正能够断诸障啊,什么障?不是理事二障吗?能不是讲理事二障吗?所以你这里讲渐断诸障时候,你还会怀疑吗?“渐断诸障。当然从诸障慢慢断,好困难哦”,你不知道就是你明白觉心,从此以后…你还在感觉上面用感觉不断的蒙昧…让你离开觉体吗?不会!先断理障!你在任何感觉上面,你还忘…既然是忘记觉体…你还在追逐那个感觉之中所有的一切作用、姿态吗?不会!再断事障!理事二障在这里断,听得懂吗?不然你到…你到哪一年你断完理事二障?就在这里断。念念看到觉!念念在哪里?大觉体上!他真的能够叫渐断诸障。那障心就能够真断。所以叫障尽愿满!

障尽愿满就是理事二销。二相都销,那当然就是念念看到圆觉体现前,因为是住佛圆觉嘛,只要是除障,为什么除障就是不认觉?认觉就除障?这个…这个话就要这样讲过来…为什么有障?不认觉故!认…就除障!所以障尽表示觉圆满。对不对?这个…这不是佛法,这是数学题目啊。不认觉体…于是乎…幻成种种诸障,对不对?认了觉…就销障了。对不对?障尽…就表示你认识了觉心圆满。所以不在障上说断障的,是要你认觉的。

所以障尽愿满…那当然是觉心愿满…愿满是什么?满是以种种器物来喻的,在器物…就满过那个器物叫做满。对不对?满过于器叫成实也。什么意思叫成实?因为觉心现前都是什么?都是器用嘛。你能够满一切器用…都知道都是什么?都知道是本来面目嘛!真正的愿满不单只是照见圆觉,圆觉在哪里看?为什么这里面要这样解释?圆觉在哪里看?在过去一切器用上看。你还能担当,就是根本大圆觉体嘛,他才叫诸佛圆觉嘛。既然在过去的一切作用上看,那才能告诉你真正理事二障…你全销啦。现前都是过去感觉,但是还是过去一样蒙昧觉心吗?不会!理障先销!还会在上面从此以后误以为感受之中的所有的一切作态吗?不会!你忘记了觉心本来他能够成就一切作的本来的清明吗?不会!事障再销!

那你看到的是什么?是觉体啊。觉体在哪里?一切器用处啊!所以告诉你连觉体都不可得…就在器用处啊!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便登…所以你就…你才能够真正…登…就是看到…心里面念念之间念念能够常住,能看到你心里面的智慧念念升起叫登,便登解脱…解脱…解当然是用这种…用这个文字解释,就释…释门中的释,释子的释,我们常说解脱道、解脱道,你却不愿作释子叫什么解脱道啊?对不对?释子…你以为释子…释子…只是名字?你不知道世间一切名相…哪个不是众生心性之中之所现前?所以哪一个文字不是约现前的众生心性之中立种种文字相?都是凡夫…但他已经在他凡夫的文字相中立出一个释门的释字…表示他在这个浩瀚的业感之中,他已经念念愿意还家。

你不要小看那个字相啊,假如你都不相信那个字相,平时还跑去测什么字咧,对不对?没事测个什么字,平常那么在意字…现在告诉你字相…你又不相信了。对不对?你不知道字跟你絶大的关系,但是我告诉你这话不是叫你迷信字…叫你常去测字,越是去测字表示你越是背离觉心。那觉心现前就看出什么?看出那个字,一个人的字、一个人的相,通通看得出来,所以你要如何为他建立信心时,你要转他现前的字,立他将来心中不同的字中的方向

所以立法号是心中立出面目吔。那个立面目才有那种担当如来家业那个子相吔,立字吔,不然立法号干什么?那就不同俗名哪。你站在俗名你都是俗情,你虽然现在你感觉不出来,将来你心中清净你才知道…一个名字…你站在俗中立的名字,所以佛门中常讲,你要看他的立名的地方、出处,对不对?出处不同…出在凡情之中所起的文字…他自然就起成幻觉,世间的感觉。我的出处是法号,立在三宝相前,你听到但称一声自己的名字,自然你就乖乖的,你知道吗?你感觉不到你心里面已然有点乖乖的了…这叫法号你不知道吗?这个哦…你常常心里慢慢清净时,你才能够体会

你要知道众生那些字相清清楚楚啊,所以那叫释也,就是要入释门中啊。那才叫解脱道啊。那脱道叫出入自在嘛。什么叫脱?出入自在嘛!在哪里讲出入自在?大觉心体出入自在!什么叫出?一切感受现前叫出,什么叫入?念念根本知道是觉,叫做入!换过…佛法不单只是这样讲,所以…换过头来,什么叫出?从觉必定能够随缘示出…叫出,什么叫入?必定从大觉之中能担当一切感受,深入一切缘起叫入。这两种出入你都要能够担当叫出入自在!那叫解脱!清净法殿,所以那个清净,是心中清清楚楚;那个法殿,大觉心体能够看到法殿,殿当然叫高堂,那个法殿为什么叫法殿?你才能够担当一切性用嘛!你才能够担当一切觉体嘛!觉体现前就是性用你知道吗?

所以我现在在…刚好前天有一个居士问我,我再把他的问题再提出来跟大家师父们大家来研究一下,看你一听会不会就蒙?一听就蒙那就表示我们平常不在法殿中参,当然我们不是法殿之中…当中作主的那一个,那最少你先要登上法殿吧?要在法殿上面你先要作一个臣子相嘛,你念念之间要能够有这种担当。什么偈子?当然是这…很中观的偈子:「以法从缘生,故体而无断;以法从缘灭,故体亦非常。」中观…怎么中观?怎么中?这为什么这样中?就因为他无断、非常所以叫中观。

所以中观就告诉你念念之间他已经不是跟过去的凡夫一样是在比比相对之间取其中叫中观。他是念念之间在大圆觉体上面说中的。觉得心中清净处就是现在一切感受处,感受在外,觉得在外的感受处哪个不是现在清净处,所以他既在外的感受里面,他又不住外,因为他看的是清净。在清净当下他又无清净可住,因为念念在外,这种智慧叫做中。眼睛见色之时,什么是见?指色是见…指的是外,可是你说的是内;什么是色?让你看见就是色。对不对?你说的是内,你看的是外,你要找的是外。这叫达彼岸,这叫中吔,这才叫中观。不是两个东西取其中,不是一般人认为的中庸,不是那种意思!

那叫中,既然叫中就表示什么?他念念之间在觉体上参哪,觉体现前处,就是能够随缘处,随缘处所以就有作用现前处。这个你要听好。那作用现前处就叫做法性嘛。那法性就是觉体,那觉体是从哪里来?就是缘起中来!那缘起是什么?不是法性之外的缘起啊,缘起就是法!镜子现色的时候是缘起,所以正在缘起时…是不是就是镜子的法性现前处?那镜子的缘起是在哪里?镜子从来没有外面的缘让他缘,你感觉是外面…他照在外面的色,好像有外缘,但你要知道镜子现出种种色时,都是镜光在变。

所以你都会有错觉以为是外缘。所以现在以为都是感觉都是外缘,但是你不要是心中没有那个能缘…那个外缘根本连外缘都不能立,所以缘起当下就是法性啊,那法性缘起就是一啊,所以正在现前处,所以他能够从缘生,所以你就能看到体,这个法体,当然体是讲到法性体。这个法体咧,他不断嘛。假如一味就说法体都是这些寂静,根本没有!原来都是一味说无。那缘起就不能现啊,所以根本不断啊。那以法从缘灭故,因为法都是从缘,因为根本大觉体中,法性就是大觉体,大觉本来就非种种相,随缘现出种种相,因为在种种相中你才知道有觉。那觉…事实上不需要现相用。但是没有相的种种觉现前的时候,你也不知道哪里是觉。对不对?这你要先搞清楚啊。

所以当你站在觉时,在种种圆觉的那种体上,在灭时…因为一个一个法都是从缘灭,因为觉就是在这个上面,你才能够知道觉的作用。但在法中他是从缘灭故,所以你也知道那个法体亦非常。假如法体是常,刚刚已经跟你讲说缘起当下他就是法体!假如…他就是法。假如法体是常,感受应该常在。你觉得喜、觉得怒他就应该常。可是他不是常。所以我们永远听到什么?无断…非常中,你马上就堕在这个上面一直思惟,对不对?没有中观了吧?中观觉得断也是觉,觉得常也是觉。觉…觉在随缘处,所以他是无断,因为这觉中你不是在无断中说觉的,因为觉在随缘才有无断的。

所以这个觉心随缘灭时,所以他非常,你不是在非常中说他非常的。你是站在觉中,因为随缘故所以非常的。因为缘的法性本来体就是什么?非常、非断!为什么非常、非断?因为他都是觉故,所以他才能够为你现尽什么?一切断、常!因为他在帮你现尽一切断常时,才是觉心灵明处,所以在这个断常时,又方便跟你讲…他根本非常、非断。非常、非断的目的就像我刚刚跟你讲,叫你断贪瞋痴的目的是要你找到觉体,告诉你非常、非断是要你认得如是觉体叫中观。

从此以后你在是常、是断之中你都不是堕在语言文字的末在那边不断的纠缠思惟的。因为肯定行者的智慧已然是超越一切语言文字,说他无断、说他非常时,你是看到觉体的灵明的。这个灵明之中不是用无断、非常来表示的,可是他却可以显尽一切无断、非常。他甚至于能显无断、非常。他也可以显尽一切是断、是常。那叫中观吔。听得懂吧?

很难懂哦!为什么难懂?因为过去堕在名字相上太深了嘛…你一定还达在常说断、非常非断在说。觉心中觉得非常时,你觉得非常,但是他从缘灭非常,缘也是觉心随缘吔,圆觉心随缘时,缘也是觉吔。只是在觉心上本来非种种相中,因为他随缘故现种种相,他随缘现种种相时你也要知道他是觉啊。所以既然知道他是觉,所以这个相他只是缘气而已。所以他会灭。所以这个缘气会灭时,你不能说他这个作用才是常嘛。这个作用常他就不灭了吗?非常嘛。对不对?因为他觉心他本来非种种法,一定能入种种法嘛,所以他在从缘…缘气上,从缘气上还是觉吔。觉显的缘气…缘气还是觉。所以现出缘气那个假相。

假如你说他灭,他从来非种种法,他就不现了吗?他当然能现嘛…所以非断!那你是站在非断、非常上面说他吗?不是!你是在哪里?中观!你在哪里中?达如是中故!中者,守中啊是达本故!叫中观!所以这个中观上面你当然知道一切唯识嘛。是常、是非常、是断、是非常…你清楚唯识,为什么清楚?因为都是觉嘛,方便一个角度它就是中观…方便一个角度,他就是唯识,你能担当一切识心作用现前处就是唯识。

为什么唯识?你能担当一切识嘛,那就不是二识。那就是唯识。唯叫一也。唯者一,还有一个…唯者全也。全者就表示你智慧全然担当唯识,但你站在唯识时…你是堕在无断、堕在非常吗?不是!你不清楚无断,不清楚非常吗?清楚!你在哪里?中观嘛。对不对?所以过去的唯识家跟中观学家不断在辩,只是越辩越明,现在今天一天到晚说:“中观跟唯识天天辩”,你是越搅越糊涂!是不是?谁叫你这样子来解释唯跟中观的?那叫做搅遶。告诉你你只是在研究古人干嘛这样子搅遶。你自己都没厘清楚咧,搅遶咧…你还古人搅遶?古人搅遶是破,破他你更大明。

因为现在手头没资料,将来有资料你就知道,有的中观是这样子说的,维持这样说,为什么他有不同的说法?他是互破啊。你永远知道古德,既然叫做古德、叫大德,他在破中你没有发现他的安立处而啊。你永远要知道佛门之中你要看…看得懂过去古德的用心,破中你要看他的立,立中你要看他的破,破立你要同时看得到。你才能听、看得懂古德在干嘛。不然你在妄说。破立要同时啊。

所以讲破时我再帮你安立吔,讲说贪瞋痴…帮你破,但是中间要安立的是什么?圆觉啊!不是破了贪瞋痴,后面没有东西了。那个叫做…那根本没有立!我在帮你破贪瞋痴…立的是圆觉,这个才叫做…什么?这个才能讲圆教、讲满分,你破了贪瞋痴…后面不知道,最多半分。你断贪瞋痴是干嘛?你怎么断?告诉我?你说:“我这样就断啦”…咬紧牙根,跺脚、捶胸…断了……还是贪爱。对不对?上面圆觉经已经告诉你…不是断吗?还是贪爱啊,断贪也是现在的断嘛…今之所重嘛。今、贝者,贪也;目以为真…你以为断了,目以为真…瞋也;对不对?念念以为有所成就…抓着感觉里面…痴也。都贪瞋痴!

你天天不在觉体上看,觉体上看的话…你根本这一念根本不住。所以也就是《楞严经》中讲的…无贪无瞋无痴尚且不可得何况还真有贪瞋痴。连断贪瞋痴都不可得…那还会堕在贪瞋痴中说?那是要看到什么?他是要表示破…让你看到是圆觉、看到是觉…那是觉。所以那才叫做便登解脱清净法殿嘛。那才是真正法殿!你连法体都清楚,法体到现前时,体从来无断,从来非常,但你能够敢担当那无断、非常吗?他跟你讲缘生时你就是不是又以为缘又离开法体了呢?所以再用一切名字,你就会搅遶。

你要学会在一切名字你念念无疑,他或许叫缘起、或许叫法性、或许叫圆觉。他当下就是菩提,当下就是涅槃。给你所有的名字,你念念之间都要什么?住佛知见嘛、住佛圆觉…去体会他。所以你在说一切缘起时,你不会什么?马上就被缘起的名字所迷惑。缘起的名字先要不迷惑你,你才不会随着缘起过去众生知见中的幻觉流转,你能在缘起上面都知道他原来就是法性吔,从此以后缘起在眼前破掉缘起的闇障。那叫理事二障都破。

镜子正在缘起当下…你就体会他就是镜性,那从此以后缘起当下你也明白那个镜性,那一切镜色的虚妄都破…不是吗?那个破时…他会像过去一样…过去凡夫知见一样…从此以后不敢担当镜子照色吗?不会嘛!恒常任其照色嘛。过去一法不变,他一样照啊,黑来一样照黑,白来照白,还有…还会堕在黑白的妄想缘起的名字上吗?名相上吗?所以真破是你要能够慢慢担当所有名字上面你都要住佛圆觉嘛。因为住佛圆觉所以在一个缘起当下你就看到法性是怎么样安立的,缘起是要圆…在觉体上什么因故叫缘起相嘛,你都能够明白,虽然缘起的名字不变…法性的名字不用变,可是你已然知道他就是一个大觉体中所有的作用…他不变。他也没有幻觉,名字不变也不会有幻觉。这应该听得懂吧?

这个才…这个才叫做清净法殿吔,因为什么?你登到大殿嘛,那大殿上不是你只要到大殿做就好了,从此以后…对不对?你做了以后,从此以后就得以温饱了,对不对?从此以后对不对?这个叫…这个…像现在一样对吧?每个人自己得到温饱就行。殿是什么?治理万民的地方啊,那也是大用现前,大用于天下的地方吔,所以登法殿处就是什么?就是你大用现前处啊,那大用现前处怎么讲?就是你现在一切感受现前处、一切知见现前处、一切名相现前处啊

所以刚刚才讲到一个缘…一个无断、一个缘灭…一个缘生、一个无断、一个缘灭、一个非常…仁者…还搅遶否?对不对?还搅遶否?中观…这是中观!不能够把中观讲太明白,毕竟还是凡夫,那现在已经在《圆觉经》上你就知道诸佛圆觉嘛。就是中观嘛。达本就自然是中嘛,那不是你刻意拣择取其中。谁让你刻意拣择?你取其中…《楞严经》就告诉你哪里是中?中还没有定方咧,南观成北、北观成南,对不对?哪有中啊?所以那不…都…都是要你破掉众生的语言、破掉众生的心性。

所以这才叫做证大圆觉妙庄严域。所以这时候才是真正证到如是大圆觉…妙庄严域,所以这个域是还带土、还带个或,土是也,或者浊也,从或上心就是惑浊,他为什么要敢写域?土跟或都在。表示那心中的担当。过去的一切的感受之中,破去那种妄执、妄着的种种的造作,在造作上面不断在那边妄想成心,那个或就不是惑着的惑,只要惑拿掉心,那个就是你的领域,对不对?所以那个叫妙庄严域,妙庄严域叫触目对境,无非圆觉。你触目对境啊,境界的境,无非圆觉,对不对?然后皆是大圆…大觉、净妙庄严根本净土。都是大…就是根本大觉的净妙庄严的根本净土,哪个不是本来净土?

所以地狱天宫都是净土,有没有愣啦?怎么解释?地狱天宫都是净土,这是《圆觉经》这样讲的嘛。下一章就要讲的,这个大家应该读过嘛。所以看要站在诸佛圆觉嘛,你觉得地狱时,觉得天宫…这个…这个…这个…天空…这个天宫…呃不是天空…地狱天宫…觉得天宫不是什么?不都是你觉心能够称量运载的担当吗?那是净土吔。你觉得黑、觉得白这个能运载黑、能运载白那是净土,你堕在黑、堕在白,你再说净土都不净。

你那个净土是分别不净方便说的净土,你分别不净说的净土那个净土之中包含不净。所以他是讲这个净土…担当的净土。所以你知道西方在哪里吗?对不对?不是离凡还有个西方可得,那个西方都是凡。本来净土…那是无量光。为什么无量光?照黑、照白、照凡、照…照圣、照地狱、照天宫…你都能看到哪个不是你大觉心性入世的根本清明清净的担当、长养、运载?那是真净土。那叫无量光。当你能够知道这原来都是大觉心体本来的担当清净,你照黑之时就破黑,你照白之时他能够除去白的诱惑,那他才能够真正拔济一切众生同归觉海。那是真净土啊。所以那地狱天宫皆成净土,那都是什么?诸佛觉性嘛。那随顺诸佛觉性、随顺你的根本佛圆觉,所以讲到地狱天宫就是净土

所以大家还是在什么?过去的文字上嘛。你要用过去的文字怎么解释都解释不可能哪。那都不可能哪。因为过去的…过去的众生的意识就是在差别相中…差别的文字在差别相中,他就有差别的作用、他就有差别的力量、他就形成差别的种种的业感。你怎么样让他相同?在差别之中你要把他讲成相同叫做混烂;你拿黑作白、拿白作黑叫混烂。我黑白都清楚!为什么都清楚?镜子照黑时镜子清楚黑,镜子照白时镜子清楚白,镜子照黑照白这个过程中…净土!那才是真净土!这样听…听懂吗?

现在知道净土在何处吗?不发圆觉…对不对?你说去西方?对不对?难矣!难矣!本来就是汉传大教!本来是人人心中本来具足的嘛!叫你回观圆觉也不是告诉你…也不是告诉你多困难的事啊。你反而追逐感受,念念走上感受之中才是真正什么?才是真正最难的事情吔。所以那叫做難(ㄋㄢˋ)難(ㄋㄢˊ)到变成難(ㄋㄢˋ)吔。本来不是属于你的…你在这边诳惑、造作,在这边不断的流转,那本来就是你念念不失的,就算你堕在难中你根本都不失的,要你回头应该才叫做容易啊。你只要一念回头…他能够破除种种千年的困难吔。这么种种的困难你不必一个一个…个个击破吔,你只要回头,那不应该是才是容易吗?

但是…因为他容易,他却不是一般众生心意识现在的感受能及的,所以讲到地狱天宫都成净土,你看大家都还蒙了一下,都是能及的,所以难。对不对?你知见永远不导正所以难。知见要导正你才知道到底是哪个难?哪个易?根本不是你的那种本来不…本来清净根本不是你的那个妄想却在这边不断的营造妄想、追逐妄想,而且那个妄想还抓不到…随时都在变。你在抓不到中又不断的增强那个势力,连那个势力也抓不到。那也是在不断的从妄想中争…争来的。那个才叫难吔。那才叫难啊。那才叫难所以難(ㄋㄢˊ)到变難(ㄋㄢˋ)。堕在難(ㄋㄢˋ)中啊!

所以才是真正懂得回到妙圆觉体。那一个一念回头你才知道西方一定去得嘛。你都有嘛。你要不讲这一念觉心你都要怀疑你去得了去不了咧,到时候往生佛来不来接你呢。对不对?所以今天要多念一点…三万、五万、十万,因为我这样念,怎么样阿弥陀佛他也不忍心舍弃我,你看那德性…多委曲啊。对不对?下课!

大众请合掌。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弟子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