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学习
“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圆觉经》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设计,为更有效传播
INEWS / 讲法节录
《圆觉经》128讲(字幕版)| 自然法师

随堂教材:

「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自然法师 于二○一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宣讲

第一二八堂

所以不是真的有这非因缘或因缘,让我们在这边不断的论是论非,而是训练行者念念都在根本一体、大觉体上演示如是大觉体故。就演示,演戏的演,演示根本一佛乘故,所以才在这边去体会是是是非,在这边体会是是是非。因为没有离开过大觉体啊!也就没有离开过根本、本来的面目,所以在本来面目上,什么面目是非?什么缘故是?你要清清楚楚,因为他都是觉体上。你能够这样子,心中这样子不断这样子回光,不断在心中入如是理,你将来,你不要小看入如是理,若是真正能够深入,将来你所有的一切行为、思想,甚至于你的气质,种种的状态都会改变,完全改变。你还不要舍报,你现在所看到的一切都不是过去凡夫所见的世界,这个你要绝对的相信。所以在这个上面要清清楚楚。

所以,当然也就不是在感受中说「什么叫做?」「什么叫做?」在这边研究。而是你要知道就要在大觉体上去担当那个憎嫉,为什么会有如是爱染之中的变化?那为什么会有如是爱染终生?在觉体随缘之中,是什么样因缘故,起如是爱染?那什么因缘起如是爱染故?如何又变化成种种贞吉?变化成吉?所以你当一个行者,若是真正能够明白所有的一切现在在一切业感,就是众生的业感的业报上面,所有的一切众生性上,都能够明白他所有的来龙去脉,所谓的本末因缘。你自然就在本末、明白本末因缘处,你就明白本末因缘时,你就慢慢慢慢走出众生过去,你以为跳不出来的那个业感深渊了!

为什么你能跳得出来?因为他根本就是一体是觉嘛!你认得是觉,你就不是在那个上面。假如不是一体是觉,假如是根本都是真的有如是法,有如是二法,那当然你看到如是深渊,你不见得能出、不能出。不见得一定能出。但事实上,我们已经知道原来都是万法,都是大觉心体,都是这一心所现故。既然是一心所现故,过去不见故以为是深渊;今天在深渊上面,都知道是心故,你就不在深渊,不是吗?就是如此。所以他才能够倍增行者的信心嘛!他不会觉得他不会出嘛!行者也不会觉得自己此生无望。他虽然不会觉得此生无望,但是千万不能够再用其他的声音不断障碍自己,譬如说「我能」、「不能」、「我能不能做得到或做不到」,都不能够在这个上面,还再多增自己的迷闷。

你能说「我做得到做不到」,说「做得到」,可能叫做贡高,或许你有点信心,可是你还堕在作处,生这种业,都不是我们所鼓励的。做不到,那根本就是要什么?要告诉一切行者千万莫要如是声音。你以为做不到处,就是什么?就是你现在觉心所照处。那个做不到处,就是你觉心现在的运动处。那个做不到处,你既然是觉心运动处,可是你念念不能够认觉心,你就堕在做不到的感受中。从做不到之中,你就能够起做不到的爱欲,你就一直抓着做不到,就认为我做不到,那也是爱欲,那就是爱欲啊!那一直念念就在那边流转,就在爱欲啊!然后再给你一些,逼着你做,就起憎嫉,不是吗?一样吗?你怎么来的,都是一样,都是这样来的啊。

那你就念念在这个上面,就是捉持前面的声音,永远在、流浪在音尘上面,流浪在感受上面,流浪在众生业感上面。这时候讲业感,你就知道多虚妄。就是这样的音尘,缘气,你就堕在上面,就变成业感,就是业感。所以千万不能够随便出一句话,那一句话「音声做佛事」,你忘、你不要忘记了念念之间,对不对?谨慎这个音声。平常要是发那个大愿的那个音声还没有建立,那天天都有那些:唉呦,我是凡夫,我不能啦,我做不到啦,我可你不知道这个音声障碍你多生累劫。你觉心就看着他,那觉心就把你呈现我做不到。你多生累劫,那个觉,很自然的就照到「做不到」,然后你就在那一生中,就认为我做不到。业感、业习就是如此。

所以有的时候知道懂得放下声音,那种、那种虚狂的造作,那种虚狂的种种的业,所以叫「造种种业」。下面这一句「造种种业」。就在这边不断的在这边熏染,不断的在这边染造,不断的在这边妄着,妄立,虚妄建立,真的就是虚妄建立。过去想造种种业,我们或许还以为真的有,真的如实,不知道怎么样走出来,你现在才知道有多虚妄。你还再不出来,就多可怜。再不想出来,那没人能救你,佛也没办法救你。这个眼前的东西,都是你自己从妄业中,自己染造而来。

是故在这个上面,既然有种种业,于是故,就在上面分成种种什么?分成种种重浊,那根重、重染。所以这重浊、重染中,「是故复生地狱饿鬼」。地狱者,就是浊重故,为地。这个浊,就是污浊的浊。浊重故,为地;念念这样为地。然后牢刑故,为狱。牢,监牢的牢;刑,就是判刑的刑,不断在这边坚固牢浊、牢固、坚固,然后在这边,自己在这边不断的为自己加刑,不断的为自己加如是所有的一切逼迫,叫牢刑故,为狱。事实上就是啊。你在看你的心思就是这样子,不断在逼迫,自己不断为自己形成如是的、如是的这种气氛。那一念气氛,他会带着任何的感受,全堕地狱。那一念心中,那种坚固牢刑,那种牢固的那种、那种执着,你每一个念头起处,都是一个一个的地狱众生,你就跳不出来,你永远就在上面体会地狱众生,所以那叫可怜。

然后再说「饿鬼」。那饿鬼就是,早上也讲,叫「我难饱足」,就为饿。念念就在抓着那个我,你从那个我中,不断的攀缘,捉持那个我。为什么捉持那个我?就是爱、爱染,自己恩爱故嘛,望故。在上面种种、建立种种我,就那边不断的追逐。因为不断追逐故,所以你在我终究难以饱足,因为念念之间都需要我中不断的填补才满足故。你越想满足,你就越不能满足。这为什么?在心理学上,当然可以成立。那越想满足,就越不能满足,你可以发现心中的造作。但事实上,在大觉体上,为什么?因为你越想满足,越想满足是妄念,这觉心之中根本无所谓满足与不满足因为他无所谓满足与不满足

所以你堕在妄念里面想要满足时,他下面那一个念头告诉你:无所谓满足,对不对?你就不满足。你就不满足。你的觉心就会帮你提醒你无所谓满足。可是觉心提醒你无所谓满足时,你就变成了不满足。因觉心从来非他去难以填满,根本不可能填得满。众生堕在业,只是背觉。虽然是背觉,但全部都是觉心在作用嘛!所以觉心在作用时,你觉得满足处,觉心都还告诉你:我还有好大的空间,不是他。那你就永远追逐吧!我就不是。可是你已经背觉了,所以在这种感觉里面,你就变成是念念追逐。你就在念念追逐,就是如此啊,就在念念追逐。

就是捉着这种我的感受,一直在沈沦,就是饿鬼啊!所以饿鬼的腹大咽喉细、咽喉细。就念念之间,在一切法中,他根本心里面,这个喉啊,喉有什么?就像那诸侯,他有那个作主,能够真正帮君王、心王作主。喉细是表示什么?你心中的智慧已然叫做、已然叫做全部都已经是,等于说全无、智慧全无。只是腹中所有的贪婪在心中、在果腹中的贪婪,所以叫「腹大」。那智慧是全无的。所以在这个智慧,尤其咽喉是吞的,吞吐,吞纳,在吞纳之中,你根本没有能力担当,你根本没有智慧担当,所以咽喉细、咽喉细。 所以这叫做「饿鬼相」。

在这个上面,众生相中,知道有地狱饿鬼了,所以众生相他还会变化。所以,站在地狱饿鬼里面,刚刚讲到你觉心本来非他啊,所以你受到这些苦难的时候,你又有那种念念之间想要出离的心中的寄望啦。你把过去的染放在那出离的心中的爱染、寄望,所以「知欲可厌,爱厌业道」、「知欲可厌」。那你为什么能够知道要回头,你知道吗?因为根本不离大觉体故,你才能够回头。假如真有如是业,你根本连回头的机会都没有嘛!真的就是恶业,恶业怎么回头?是因为都是在大觉体上,只不过、只不过随缘现如是差别故。

所以现如是差别时,那个差别只是缘气而已。能现的还是实体,根本还是你的大觉,所以随缘所现的缘气而已。所以元气是虚,因为一切业感是虚妄故,你才能够回头啊。所以恶人,他才能够有一天突然惭愧心生,他能够转恶成善。善人突然有一天逆缘现前,他就变成舍恶,舍善、舍善堕恶。那为什么起成这种轮回?因为你从来没有一个定法是善是恶故,所以你才能回头。既然说你这样才能回头,所以你当然在恶中,你能够起良知啊。那个良知,是谁在帮你起成良知的?那是你大觉心体本来超越的呼招。可是你忘记了觉体,你就站在造作上面,以为我要改过向善、迁善的良知,我要出离的良知;起种种音声,起种种语言,就是你要出离的良知。

所以那个时候,你要知欲可厌,爱厌业道,所以讲到这里,为什么刚刚那一段?是告诉你那个众生性就是这样起来的,轮回性。他从爱欲能够染成、染成罪恶,从最极,就是最,非常,非常恶,从最恶之中又知道出离,超生。你说不信?不信,你每个念头看,不要看众生,不要看我们现在讲的六道,不要依照文字体会。你每个念头里面,你在非常烦恼,非常忿怒时,非常最初那种非常忿怒,我就帮你染造,酝酿,对不对?越是忿怒当下,你就越能够感受到因为追逐这个忿怒就是爱染,事实上就是爱染相应,然后于是乎,在一切境界里面,分种种违逆,然后更增忿怒。忿怒久了,你就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我是出家人,想要走出来,但忿怒现在还在,可你慢慢想要走出来,只好这个忿怒很讨厌,要走。你连你的念头都是这样子波动的,这样不断在循环,所以你众生业力都是这样子。

不要说出家人,一般有良知的人,他也知道要回头。他也知道自己那个恶心那个气氛太过逼迫时,他也知道自己就有良知能现。所以他就是知道这样子不断转。所以极恶之处,就在这个同样的一个念头里面,他的本来是过去极恶的气氛,却在最极恶的气氛里面,突然会看见空间慢慢好像消解气氛,泄气的感觉又回头了。这就是众生相、众生相。他过去酝酿的那个气氛,其实都是虚妄的,缘气而已。缘尽,气就消。他没有办法在那边,永远的那个缘,永远是那个境界。为什么?因为那就是因缘嘛,因缘就是懂得如何变化。在黑,你慢慢就知道什么叫白,那叫因缘嘛。因黑知白,因白知黑,因大知小,因小知大。所以在大能现大,在小能现小,所以都是因缘法,那都是缘起法。你不能说大只知道大,小只知道小,那叫缘起法。你还不知道缘起在大能够知小,在小能够知大。在无明,他就能起行,行就能起事,其实这都是一心起的种种作用都不同。他能起啊,就是那个缘啊,行缘事,那就是起啊。起,缘起,那起种种作用,缘起法就是如此。

然后「舍恶乐善」,于是乎,你开始舍恶,舍去种种过去的那种种造作,那恶者已经不必再讲,就亚心也,就一切心中的妄想分别。「舍恶乐善,复现天人」,所以看到天人。天人是什么?天是形超物外,形体上超物外。那你说当然是心啊,心超物外才叫天,那为什么刻意写成「形超物外」?因为天人还执着现在的感受,那个境界。他只是在心中已经堕在境界,在境界里面认为他可以超越物外,所以还是形超物外而已。那微细的心行,行为,形的形,没有灭,形的形。形的形喔,形超物外。它是有一个感受在,有一个形,形超物外就是天,那叫「天」。什么叫「人」?礼,世间礼貌的礼,礼行事内。礼,他能够行在事内,行这就是行走的行了。前面那个形是形的形,后面这个行是行走的行。形超物外为天,礼行事内为人。那个礼貌行于事内,交替内,就是人。所以讲到天人为什么要这样解释?让你体会什么叫做「形超、形超物外」。

你能够感受那个爱欲,那个爱欲的最微细处,他也是可以现出超越物外的感觉。你不要老是解释那个爱欲,就是那个浓浓锁在那,浓浓感受、执受中那么浓厚。你知道那种爱欲,他能够超越形态,可能你感觉不到,以为我没有爱欲,那都是爱欲,都是流转,还没舍爱。只要你背离觉体,都是爱欲,全是爱欲。爱欲啊,不是那个爱玉。不背觉体就叫仙草。你就看到仙草。你要背离觉体,都是爱欲,全是爱欲,所以你能形超物外,所以礼行世间,都是什么?没有舍,没有舍爱,还在这个爱中,还在心中的攀缘,还在心中的所亲,还在心中的什么?执着那个因,执着那个恩,还在这个上面。

所以在众生性中,就自然就有这种性中差别、性相差别,所以你感到众生那种虚妄。那事实上,每个念头中也是啊。你在念头之中,觉得最重浊处,还不要讲到觉体。在念头性上的最、最重浊之处,都有念头,他根本念性本来的清之所。因为念性本来就不是种种念相,他所现出念相重浊时,就是念性的清处。所以现在现重浊,马上又看到现在清和,那都是念性。那念性已经在哪里?念性已经在现前。现前在何处?众生界中。但你不管是、是清是浊,那都还是什么?都没有离开过已经背觉的爱欲、背觉的爱欲。还是心中的染造、还是心中的染造。

所以「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又知诸爱可厌恶故。这个讲到那个爱,你会发现因为现在天人还是有心中的形态之中的爱,这你能够查到微细的那种,这种微细当然就不是过去的饿鬼那种粗糙,但是到了天上,那种微细你都能够明白还有爱执、情执在其间、都有情执在深处。所以「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你弃爱,你要这个,心中觉得那个舍,都还是在滋受、在长养爱本,还滋爱本。个舍都还是啊,虽然这个想到世间用到那个舍,那还不是我们那个四无量心的那个舍。我们四无量心的舍,是让你天天念念之间,行者念念在参四无量心,那行门之中的那四无量心。

我本来想那个四无量心要在后面讲的,那个在后面讲「令彼舍爱」,就是菩萨如何令彼舍爱中讲的菩萨的舍,跟你世间人所说的舍,世间人所说的舍里面还有多分的爱着。菩萨所说的舍,后面不是有一句话叫「菩萨假诸种种这个贪欲」,对不对?「菩萨化现、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这句话,那是可能今天,可能讲不到。所以既然讲不到,所以先把四无量心跟大家稍微聊一聊。世间所说的「舍」,都还是什么?执名执相。执着的执,执这个名,执这个相。还有这个舍的作用,那是叫舍。在四无量心中,是告诉你,你念念根本如是四无量。他不是说有的时候现在可以做,下次、下一念不能做,那不叫无量。无量之中,没有间歇,没有对待,那才是真正叫无量。那无量心,我们常常说要修四无量心。怎么修四无量心?就是念念之间看到根本大觉性体叫做菩萨性中、菩萨性中看到大觉性体。

先说慈无量。慈无量,就讲大慈与乐。对不对?都知道大慈与乐。怎么样讲大慈与乐?现在每一个师父,每一个法师,就在每一个当下看每一个念头,你那个大觉心体时,他能够随缘现出种种感受来时,这一念现前处,哪个不是你大觉心体根本大慈,就是重新心的大慈,能够随种种感受现的与乐。是黑,他就诚实现黑,与乐也。是白,他就诚实现白,与乐也。是喜是怒,都是如实诚实现前。与乐,这乐字,叫称性。在黑就能现出黑,那叫做乐。清清楚楚知道黑,那是乐。明明白白知道种种变化,那是乐,那是称性的大乐。他不是在任何感受的造作之中所呈现,所以那叫大慈与乐,称性无缘。

他因为称性,所以这里讲无缘,刚好前面已经讲到一个非因缘,所以你就能够体会到他为什么称性无缘?他只是称性故,你不能说他因为哪个缘,他不是哪一个缘。但是因为称心故、称性故,你才能够看到他能够遍及因缘。因为他能够遍及一切因缘故,这一念慈心,这一念能够重新入一切心中慈心,他能够遍及一切故,所以你才能够感觉到大慈。这个大慈,就是心,就讲到弥勒。所以叫你念念观,这一念,当下这一念,你要是能够念念观,这一个感受之中,就是大觉性体的根本大慈与乐,称性无缘的作用。你天天看到这一念,从无间歇,叫做「修慈无量」。你不会有间歇啊!你怎样回头看,都会看到根本性中从来觉体的无间歇。

再讲「悲无量」。大悲是同体,悲心就是从觉心之中,他根本就是一味摄受,在喜在怒,就是还是这一念。喜怒,是不是刚刚讲慈心能与乐现前,那现前处就是大觉体他随种种,虽然叫做随种种差别,但是他都是什么?一体摄受嘛。所以现黑现白,是不是差别?但是在黑在白,是不是一体摄受的?前面有慈与乐,后面就看到大悲的同体,所以叫做「一体、一味摄受故」或叫「一体摄受」;大悲同体,一味摄受故。

你能够这样念念看到每一个念头都是如此,不但行者每一次回光的时候,你会发现念念都是如是做,你能够念念这样子回光,而且那念念根本跟与你、根本从来不相舍离,也从来没有间歇。不是你想要回光,他就、他才能够看得到,而是你过去不认而已。你要认识他,你就知道他从来也没有间歇,你的性中就是这样做。你不但去认,你还能够知道他根本没间歇,你将来也能够修得无间歇的无量心,证得无间歇。

大喜,喜无量,叫大喜。他讲说根本叫做身心、身心的适悦。适,适合的适,悦,欢悦的悦,那事实上叫做大喜适悦。因为那既然能够同体,所以在每一个念头上还是那一念,是不是就是觉心之中那个力量处处,为什么讲身心?不管是在心、在理、在事。在事为身,在理叫心,就身心当二,清清楚楚,他从来心里面没有什么?没有阻隔,没、没、无任何触恼,就是现前。所以喜字,上面还从一个士,大士的士,还从一个吉,妙吉祥的吉,所以他叫大喜、大喜适悦,施无厌足,能够现前,施无厌足。前面知道大慈与乐,后面知道大悲同体,于是性中就有一个智慧,在念念之中你看到心体的施无厌足,那种喜,那种适悦,那也是念念之间与你不相间隔,不相舍离。不是你念念之间不相舍离,你就在念念之间,你不去他,他也跟你在,你心中念念之间,从无舍离。

所以再讲「大舍」。大舍叫舍无量,大舍是寂静,根本寂静,不是真的还有所施,能施所施,那叫舍,所以天人所说的舍,还是有能施所施,所以这里根本寂静。寂静就是直接告诉你,就类似讲到三轮体空。寂静,根本的寂静,那种寂静中,他刚刚已经都知道同体,刚刚都知道与乐、同体,跟心中的适悦,那就是什么?就是一性的抒发处,所以那个抒发处才叫舍,那真正的舍。而且在这个抒发处,是处处不着,那也叫做舍。舍者,施也;舍者,无着也,这才叫做大舍。你还有着,我有能舍,那都不叫大舍。所以大舍叫寂静,等遍无碍故,他能够等遍一切无碍。什么叫做碍?你还觉得有做无做都是碍,有施无施都是碍,有着无着都是碍。可是你就可以看到心中就在这一念中,你是不是念念舍离?念念不住嘛!舍也。你是念念能够呈现,舍也。

所以从慈、从悲、从喜、从舍,慈悲喜舍,你发现到就是一体,四种面目嘛。所以一体中四种面目,这也要回头,就像刚才讲的在、在十种波罗蜜中,随取一个,你要全牵其他的。这里面也是一样的,随取一个四无量心中,随取一个无量心,你要全部四无量心都要现前。说慈,你就要看他的悲、喜、舍。说舍,你就要看他的慈、悲、喜。你要是说舍,你不看他的慈、悲、喜,你都不知道怎么叫做舍。对不对?说慈,你要是不知道他的悲、喜、舍,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与乐无缘。那念念之间都在你心底,那叫无量,那叫修四无量心。那什么叫修?上次不是讲过「导正叫修」吗?什么叫「导正」?向他去认。那根本你心中的作用,你天天都在这里,四无量。你在这里四无量,慈悲喜舍,你连念头之中,你心中的作用都能慈悲喜舍,都能够照到根本慈悲喜舍,全天下所有的一切,举目望去,没有一法,你不能慈悲喜舍,那才是真慈悲喜舍。

假如我说的慈悲喜舍,修慈悲喜舍,我们要发好心,要面对别人,我们要慈悲,要喜舍,那有间歇的,对不对?晚上睡觉你就停了,你就不能了。你每天酝酿我要慈悲对一些人,每天酝酿,酝酿到最后你都会觉得好烦喔,你以为我只要在心里上酝酿就是了吗?我要慈悲对一切,要恩爱,感恩啦。恩者,私也,对不对?私情,全部是私情,不信?不信?你看现在私情很重的,私情很重的。感恩感到最后,感恩啦,你以为那慈悲喜舍,我没有讲别人喔,这个将来你会发现,那不过就是只是你心里面现在还是在有作相之中的,有所为之中的,那都不叫做「大」,都不能称「大」。那既然不能称大,就不能说无量,那就有间歇,那就有间歇,就告诉你根本无间歇性。所以无间歇是真正觉体根本无间歇,你要仔细思惟哪有间歇过?你天天都这样现的,都是无间歇,就是这四无量心,全体都是。所以这叫做「修四无量心」。

所以你明白这四无量心,你当然知道「弃爱、弃爱乐舍,还滋爱本」。所以现在外道说,「唉呀,我要舍弃一切」,你以为就是修行啊?那都是爱本,还在流浪。什么舍?舍弃一切,对不对?真正要是,真正想学,应该都什么?都会他真正如法如仪,他就会现出这个行为来。佛的僧团,佛的这个、这个、这个他的弟子相,真的要学佛人,我当然好乐顺佛所制嘛!依佛的足迹,依佛的行仪。为什么世间第一智慧人会现如是僧团相,会现如是出家相、剃落相?一定是告诉你世间凡夫他应该有的心境中的长养渐次。不然他这样做干嘛?你以为他无聊?对不对?闲着无聊?然后现在又告诉你其实不必要在出家的,在家就可以的。那佛还现出家干什么?那佛现出家干什么?那六祖都不必现出家了。

六祖开悟的时候,你已经不能说他在家出家,可是他为了要利益后代一切众生故,要给所有的一切将来众生,有一个法相得以依循故,他一样剃头染衣,这才是真正好乐出、好乐圣道的人,真正好乐佛法的人。你真正好乐世间的知识,你也会什么?你也会现一个学校的相,学生的至诚恳切,留给世后人有一个依循学习的方向,最少他还能够什么?还能够最初还能够依相薰习、薰习啊。假如连相都没有,心都不知道怎么?相都没有了。相法灭,就是末法时。你连相都不留在世间,相法灭时,就是末法时。那现在都不要相,你就可以体会末法来了。不是我们来了,他来了。他来末法。跟你、跟每个人没有关系。你不是末法,你就永远生生世世不是末法。你要是在大众业力里面,你当然是在末法,当然都是末法。那你要说将来开悟了,你不是末法,你是正法。正法能照到末,知道哪个是众生末法。

所以在上位能知下位,在正法之中一定能够知末、能够达末故;但是堕在末中,你一定昧本,闇昧于正,那是真正的、真正的末法,那就根本就是末法。所以,这里面你就知道「弃爱乐舍」,还是「还滋爱本」,这里就不必再讲为什么「还滋」,你就能够慢慢体会。为什么能慢慢体会?你就知道一念背离觉体就是爱本。你根本还在妄念上面参,就是爱本嘛!你念念就是不是在觉体上体会。你只要有一念是根本背离觉体,根本不是、根本不是这个觉体之中的道理时,你就会发现那就会妄生种种意趣、妄生意趣。所以众生流转就在这里流转。

所以「便现」「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便现有为的增上善果。在哪里?天界就是嘛。四禅八定都是啊,有为增上善果。全都是有为,这在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都是在轮回之中,他不成圣道。为什么不成圣道?圣道者,就是颜回讲的「大通也」,性至大通就是圣道。那既然叫大通,这念念之间根本不需要多加心中的造作碍。还有一点心中的造作,那都属碍。只要有一点心中的造作,还在那边捉持名相以为有为,那都叫做「不通」。那为什么那离于造作、离于名相就叫大通?因为表示你真正什么?圆融那一心嘛。那一心之中,你不必更说指陈。你已经明白一心,你根本还要多加、多加词语再说种种指,再说种种陈?不必更说指陈。那心中的坦荡,那是在于觉体上的根本无疑无虑。

你说不必更说指陈,那诸佛干嘛写那个经?那是跟你指陈,不是跟佛说的自己圆通时,你不必再为自己更说指陈。什么弃爱乐舍,都是心里面多的,那些以为有所增上,那都是多的。那说到增上都不要,那行者怎么增上啊?行者怎么增上啊?大家还有这个问题吗?增上都不可以,那行者怎么增上?你连增上那一念现前时,你都要知道是觉,你不是在增上、增上的,你是看尽增上时,你根本不堕到增上势力里面的增上。那个做就不一样,自己所起的任何的感受,你认为我们有什么行为我要增上,你都要知道我不是在这个增上之中所谓感受增上的。我是在增上这一念,因为那一念一定会起,因为我们是凡夫,那个心一定会起的,将来你成佛一样也能起,只是起时你无碍,那是佛。将来你开悟,他一样起。

所以古德才说:「任他起,任他落。」你无碍而已!你根本不在上面有任何的造作,任何的妄加解释,所以你不是在这上面增上增上的,你只看到增上这一念时,我根本超越这个增上,所以念念之间方便说增上的。不堕在任何增上的气氛里面,这将来修行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你知道吗?这个将来修行你才能够真正证得《楞严经》中讲的「自心不取自」。自己心中你都不取啊,你念念之间都要在觉心上面去体会,你就不会起成幻法,不会起成幻法,所以那叫「不通」,那都叫「不通」。

「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是故在一切众生相中,想到欲脱生死,在一切众生的执受里面,你想要脱离过去那种爱染之中的知,所有的一切生生灭灭,所以流浪在刚刚讲的死之中。众生相,每一个念头中,先不要说我们,像这种一果报这么样的笼统,就在每一个念头上,因为我们现在观每一个念头跟我们现在修行有益,有帮助。每一个念头上面,你如何让他脱离生死,免诸轮回?你怎么让他脱离?脱离都是妄想嘛,他就是现出生死都是大觉嘛。你看到轮回只要知道你不要背觉,你不要背觉就是嘛。

所以他后面讲说「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什么叫「断」?了断也,决断也。贪欲就在还在这边,用今,就是「贪」字上面一个「今」,用今心所重,你还在上面,过去你以为流转重,后来你以为一步一步良知出现,你念念舍离,还是贪。那为什么是贪?因为就是今心所重,现在心所重,就是贪。了解中国字,还能帮助你一点。现在还在这边,不但是贝是叫所重,宝贝、宝贝,贝还有一个像什么?贸易。还在这边以为有所变化、变易,从不好变成好,也有所舍离,那贸易就是贪,在这边造作。

所以那个叫做了断、决断那个贪欲。所以「及除爱渴」,除者,治也,治理的治。除者,去也。去,就是去除的去。但是这个「治」跟「去」,都是要让你,都要让你落在不落痕迹。怎么样去?怎么样、怎么样治?怎么样不落痕迹?他不是在作相上面去去就不落痕迹,那是圆明一切觉体就不落痕迹。为什么不落痕迹?你明白一切觉体时,你不是真的去除如是相。你明白一切觉体时,你就根本不堕如是相,也就是弥勒菩萨所讲的,一切弥勒大经之中,弥勒常说的:「不断烦恼,烦恼自断。」这句话是弥勒最、最常说的,「不断烦恼,烦恼自断。」「及除爱渴」、「及除爱渴」,这种心中爱的那种虚妄中那种恩爱、亲厚心中的渴望。那种望、渴望,那都是觉心中现。

要如何在这个爱上,你要体会、你要体会在众生性上,不是爱上,众生真性上,你要体会那种爱的虚妄。如何在众生性上体会爱的虚妄?你就在众生性上,他就具足如是作用。他具足如是作用,就是众生的法性就是如是。众生的法性为什么都如是?因为众生就是大觉心体随缘才会起这众生相。所以众生相中再说种种爱渴,再说种种势力,他都是缘气而已,所以说虚。但是他必定在众生法中,如是性中,他就是起成如是的作用,如是的造作,所以他叫「众生相」。那你明白那个众生相,你同时就明白他那个虚。你明白那个虚,不是一定要去开他的虚,就是你眼前就看到那个根本有那个爱染的作用时,你心中都不落那个「实」,那叫做「虚」。

真正清楚那个虚妄吗?但你却能明白众生性中就是如此啊。他就是这样子轮回啊,他就是这样子流转啊。当你明白就是这样子时,那才是将来真正永脱轮回时。为什么叫「明白」?明白就是这样子,不是说我现在能明白处还有一个所明白,有一个真正让我明白,一个东西让我明白。明白是告诉你已经根本就在一个觉体里面。觉体现觉就是如此,所以既然现如此时,我何必让、何必一定要让他不现如此?何必要障断他现?你要障断他现,不是障断他,难道你要障断觉?你还是障断自己,因为觉在现他还是觉。你刻意障他,那有的时候就叫杀身害命,杀害众生命。障他干嘛?

你只要知道是觉,那个叫做导一切众生通归觉海。连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佛,及证菩提。所以众生不成佛,他我也不成佛。有一个众生不成佛,我也不成佛。什么,你以为这地藏菩萨发的?你不发,将来也不会开悟的?你还有看到哪一个众生不是佛吗?那你就是凡夫。对不对?通体是觉,觉众生是佛,你可能开悟有望、开悟有望。所以这是、这是地藏,这是你也要发的,你不要以为是地藏发的。地藏大愿太难发了,我不发。你不发,你就永远等着地藏救你。你为什么等着地藏救你?因为你不发,你就看不到根本本来面目嘛。看不到本来面目就堕在虚妄众生相中,既然堕在虚妄的众生相中,你就堕在卑微的气氛里,堕在卑微的气氛里面,你就会幻起一个大力的神明,他在救你,但你看到那也不是真地藏,那也不是真地藏。

所以地藏地藏,为什么佛在说地藏的时候,地藏都拿那个锡杖,要震碎地狱,不是吗?那叫「大士」、「大士道」。士,根本大士道,所以那个锡杖,叫你是根本的如实你不是站在众生委的心态上面说地藏的。你念念之间要告诉自己,自己心中的觉性里面也要天天为你呼唤「地藏地藏,汝之功德不可思议啊!」要把所有的一切,末法一切沈沦众生都交付给你啊,交付给这个地藏。要看一切感受之中都是沈沦啊,都是流转啊,可怜众生交付给你啊。那你能够交付给你,那你有这个愿力时,就是在哪里?就在哪里参的?就是在慈悲喜舍上面,就是在种种大慈上。你能够明白那个愿力,导众生归入觉海时,在哪里说的?就是要知道原来根本就是大觉同体故嘛,所以地藏不离观音。

所以念念之间都能够如实明白照。地藏于一切众生,原来就是根本同体,所以他才能够当下让众生回到觉体中来,所以念念这样观,叫做「大智」。于是乎,他念念如是这样子摄受、起行,叫做「大行」。他为什么能够如是起行?因为念念愿力坚定,叫做「大愿」。他观的是大愿,观的是同体,立的是大智,起的是大行。智行悲愿,有时候是一体啊,都是在这一体上啊,全部都是一体啊。所以你也要念念之间告诉自己啊,「地藏地藏,汝之功德不可思议啊!汝之智慧不可思议啊!」你要念念之间不知道地藏,那你就那一念就沦落众生了!就那一念。

所以你要有那个觉心啊,那个觉心如同什么?如同手中的夜明珠,不是吗?明珠。这「明珠照彻天堂路」,是吧?是不是这句话?我最不会背书了。天堂,怎么到天堂?不到佛国?一天到晚在文字上面,不要那么搅。天堂是看到一切众生种种差别处,哪个不是什么?根本一性之土?一大为天。一性之土,尚如是一性之土,叫做「堂」,尚土也。一大为天,尚如是一性之土,叫「尚土」。什么尚土?根本天堂就是一性之土,那就是明珠照彻天堂路。所以那不是在跟你分哪个天堂哪个。你那个讲到名字你又忘记佛性了,你又忘记觉性了。哪有天堂?你要是还有天堂可分,表示你这一念就不住在觉。你要真住在觉,不是说没有天堂,你就算说天堂的名字,你也知道他不离于大觉,不离于一佛乘。这叫一佛乘。什么叫「一佛乘」?智慧底下已经担当一切名相,你都在觉海称量,那叫一佛乘,所以这个叫做「及除爱渴」。那就是爱渴真正除,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善男子!菩萨变化世间、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大觉心体现出种种力量来时,变化示现世间事,他不是爱喔。只是现出来时你忘记了觉体,所以在众生相中变成爱的喔。可是你不能说这一念觉心不能、这一念觉体、这一念菩提心不能现吧。他能现的时候,你说他是爱吗?是爱,已经是背离觉体了,因为他是众生相。就好像镜子、镜色一样,关系是一样的。你站在镜色,那就是爱染喔。可是镜色现前处,事实上就是什么?镜性的菩萨。他是能够入一切有情的作用,他是抓着爱为体的吗?当然不是,那是大觉清明为体,他现出时众生,那都是,你看到现出来的众生相中,你看到好似有种种爱。

所以这里面、这句话不是过去有一个人不懂就说你们佛门中人,当然自己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菩萨示现,非爱为本。你哪个菩萨现现看,非爱为本,所以就怀疑根本没有菩萨行。不但是外面的人、不但是外面的人,还有自己佛门中的人这样说的。所以不相信有菩萨戒。这一念心是从来不离是真正的戒体啊,是你根本的这个体德啊,是你根本的清净啊,从来不离。所以不离,你当然就要这一念心入一切有情时,他是以爱为本吗?不是嘛!他哪有以什么爱为本。他现出、他连什么缘都不,他都不在任何缘上立缘,大慈还无缘哪!他哪有爱为本?非爱为本。

但以慈悲。就是大慈与乐故,大悲同体故,令彼舍爱。为什么「令彼舍爱」?现出一切相处,你明白一切爱处,那是众生相处。但是明白一切相处,知道是根本大觉入一切有情的作用时,爱就能舍。所以这个爱的舍,舍就在哪里说舍?在大舍中说舍。为什么叫大舍中说舍?就当下寂静。所以只是现慈悲入一切法,在镜子、镜子、镜体一定现慈悲,入一切镜色。镜色现前,你要知道是镜性的根本能入一切有情的缘起变化处,你当下镜色的一切过去的妄想爱染全消。为什么?因为那就是根本菩萨心中,菩萨智慧,不是别人菩萨,就你心中那一念觉体,入一切有情的菩萨智慧之中的本来清净。那听得清楚吗?没有很乱喔。我有时候回去会自己听一遍,那很乱,我就会坐在那边苦一天,苦。

所以「假诸贪欲而入生死」,假诸,你当然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假诸?现前似乎好像都是贪欲,众生相都是贪欲,都是假。为什么?只是现如是而已啊。菩萨现、镜子现一些色,现相,好像一切色是贪。但是你只要现贪之时,现众生相之时,也就是根本大觉能入一切有情处啊。所以现出来时好像就是生死,好像就在贪欲啊。就假这种贪欲,他能够担当一切生灭。觉心就在假这种贪欲的时候,你随缘就担当每一个念头的生生灭灭。那每一个念头生生灭灭,不都是你的根本灵明的大觉有情的智体、智德。你们每一念都假诸贪欲入诸生死啊。那这句话要明白了,你就知道生死能离嘛,因为你在性中都是假诸贪欲的。你看的就是众生相,那个众生性中就是这样子的妄想轮回。

但你到底要怎么样跳出众生轮回呢?你要明白你的根本菩萨本来面目啊!就回来了。不是在众生外有一个菩萨本来面目,菩萨当体就是本来面目。菩萨当体就是众生,众生就是根本菩萨的本来面目。所以证得菩萨时,他一样能够假诸贪欲入诸生死,听得懂吗?你慢慢才能体会大经的不可思议,那圆觉的那种微细。绝对不能够有那个世间声音,都是伪经。对不对?都是伪经。我看他伪,也伪不出一个真、真来。所以这里面大家慢慢回去体会。

前天讲的那个,前天,昨天,昨天讲的回去再去思惟一下,我讲的不是很好,你看你能不能思惟得、思惟得清楚一下。结坛,我还掉一大半,后面还有什么,什么七日念佛什么,我全部截掉。我知道再讲下去,不要说你们会蒙,我都会糊涂。下次,下次,晚一点,那个是要慢慢去体会,慢慢参。真的是要慢慢去体会那个结坛,你才知道如何开始,如何。

大众回向。请合掌。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弟子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