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学习
“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圆觉经》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设计,为更有效传播
INEWS / 讲法节录
《圆觉经》088讲(字幕版)| 自然法师

随堂教材:

圆觉普照寂灭无二,於中百千万亿[1]不可说阿僧只恒河沙诸佛世界,[2]犹如空花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盘犹如昨梦。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盘,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自然法师 于二○一四年十一月十一日宣讲

第八十八堂

圆觉普照,寂灭无二」所以大觉体上念念普照,但是因为念念达体,所以他根本就寂灭。一体故,在这「一」中,就是「寂灭」相,就是无相。但是在「一」中,就能够显现一切能够随能够现出一切多,所以那就是「普照」相,那就是普照相。你能够在这个普照当下,随起的一切念头,你当然就是什么?就是行者在所有一切念头之中当下,尤其是我们行者当下归家处,就是当下归家处。

所以最初开始下手时,你能够念念体会那个觉心的作用,那个圆满处。所以行者都要去思惟,虽然未证,要去思惟那觉心的圆满处。怎么样思惟觉心的圆满处?你就每一法中,每一个念头当下,你都要知道就是觉。你要能够清楚每一法中都是觉时,你就会知道觉心的圆满,你能够在你每一个名,每一个文字当下,你都能够体会那觉心的作用。文字是指导你去念念之间看到觉心的作用,所以你自然就能够在起心动念里面,每天的所有日常的作息当下,眼睛睁开开始,你就要知道觉心的作用。

所以见到大山,知道是觉;见到大水,知道是觉;觉得冷,知道是觉;觉得饿,知道是觉;觉得痴时,知道是觉;觉得看色,知道是觉。就是念念之间,学习这样子不断的回光,这样子摄心。因为你知道是觉,不是说前面的感受没有,因为你知道是觉,前面的感受你才能够更清楚、更清晰、更明白。你要是只是堕在感受之中,你会发现,你每一个感受里面,他会起成种种幻影,种种幻的势力,然后你就在上面沉沦造作。你在造作时,好像打那个吗啡一样,就麻痺在那里了,全部被麻痺在种种那种气氛里!

所以只要是随着意念之中,你就会发现意念之中就有这种幻力,就不断把你向下牵引。但你只要知道,一念知道是觉时,马上就能够回来。甚至你能够看到那个牵引的势力都还在你眼前,可是牵引的势力在你眼前,你却不会被他所动,就不会为他所束缚。所以这里面,连行者最初回家在观的时候,都还要念念这样自己心中不断的视,不断的这样子思惟,所以叫做「寂灭无二」。

所以纵然是在行者最初下手时,就在这句佛号上面,你念念体会那个无量光、无量寿时,念念看到自己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处,你要感觉到每一个念头起处,那个根本大觉心体的「根本寂灭」;可是就在大觉心体的寂灭中,你却念念都能够看到每一句的阿弥陀佛的「心起相」,每一句的阿弥陀佛的那个音声的「现前相」。所以你也要能够这样子去反观、去思惟,连担当每一念中,都知道是觉,但是在觉中,都有每一念。

你不要小看只是这样子思惟,刚开始这样子思惟时,或许你还觉得思惟不出任何东西来;但是我讲过,任何世间上的技艺,或者是出世法中的任何的这个作持,刚开始接触时,一定都是茫然的,但是没有经过那一段茫然的这个阶段,你将来也不可能去体会出任何道理的。就连世间的发明也是如此的,在发明前一念,搞不好还是跌跌撞撞的,还是找不到头绪的,最后不小心一个因缘,或者是摔倒,或者是撞墙,当然不见得都是这样子,突然发明出来。前一秒还是找不到头绪,后一秒发明出来了;后一秒的发明,绝对不是前一秒的跌跌撞撞,找不到头绪,但是没有那个跌跌撞撞找不到头绪,也没有后一秒的发明。

所以你站在观这一念佛号现前处,那个凡心处,凡心当下,你能够体会那就是觉心中来不动的那种作用。虽然可能在最初我们只是在心中不断的提醒自己而已,这个道理,真正的这个心境,你可能还体会不出半点,但是你已经有这个声音提醒自己,就在这样子不断的提携中,在你这种找不到到底怎么样印证处,突然有一天,你就能感到前尘的销尽!你真正会住在那个清净,看到每一句佛号的现!所以连念「阿弥陀佛」最初都能够让你证得根尘之中明明白白,都能够明明白白。

所以当然刚开始时,你一定要知道「圆觉普照,寂灭无二」,根本上就是「圆觉普照,寂灭无二」,所以行持中,你也是要依「圆觉普照,寂灭无二」开始下手。在这个上面,绝对不起任何怀疑,不起任何的造作,只此这个方向一而已,绝对不再起任何造作,不要再给自己任何的意念、意想。任何的意念、意想还有的时候因为捏心所成,会让你觉得好像真正幻觉之中,你真的得到些什么!好像真的证果啦!好像真的入禅定啦!那都是幻觉。禅定还告诉你入禅定呀?那那个禅定就是什么?就是躁动。真正禅定的人,心常在定,那个心中的清净,那是真正禅定;不是平常你打坐叫禅定,下坐以后就不禅定了,那个叫做「魔境界」。

所以平常下坐就是起心动念,依旧是心中都是清净的。在那清净之中,连个禅定的名字都不可得。他落到初禅,初禅都不可得,才是初禅人。所以不是还有一个什么,自己证得什么,还有一个什么果地,还在那边人家帮你印证,还自己还在幻想是怎么样自在,怎么样的概念,假藉心中的这种自己攀缘的气氛,找到一些现在意识上能够持的一些自我的安慰,那都是麻痺自己,那完全是麻痺自己!

这种东西,有时捏心所成时,会起成幻觉的,会让你觉得好像真的有得到些什么。但是捏心所成,连那个舍利子你都能够捏出来,信不信?很多现在那些外道,他没事干,就一天到晚想到,我死后要烧出舍利子,有啊!有一个自称什么藏教的,就是要观想怎样烧出舍利子,所以他们那边的修行人,他都会告诉你:那很灵啊!只要持什么咒。他每一个修行的每一个师兄死后,只要是死了都能烧出舍利子;那都是捏心所成的。你刻意要捏出「将来我是要烧出弹珠」,搞不好都能够成就。那是魔境界,你知道吗?!

但是那叫舍利子吗?那都不是舍利子啊!是舍利要长大智慧遗留在世间,世人但要一瞻一礼,都能够什么?都能够发众生的智慧,才能堪称「舍利子」啊!虽然都叫「遗身」,但是遗身有什么潜化世间的意思,叫遗身,舍利子,舍利子真正的解释就是「遗身」。但是遗,在哪里说「遗」?在德行上才能够遗嘛!你没有那个德行,你留下来的东西只会祸害,不能叫舍利。所以从那个妄想之中,就算烧出一个宝珠,烧出一个弹珠,人家一瞻一;在一瞻一当下,就感染你那种妄心,感染你那种执着,感染你那种捏心的那种妄想;那你还叫舍利子吗?!那也应该是那个什么龙眼子大概是,比较大、比较黑,好一点的龙眼;这是开玩笑!所以那个不能叫舍利子,所以叫舍利子是有一定的说法的,是一定有的智慧德行,能够潜化世间的。

所以连圣人的一个衣帽留在世间,都能够什么?都能够转换众生心的能够变化众生心的,那个能才叫做「遗」,才能够堪称为「遗」啊!不然凡夫都不能够堪称为「遗」啊,只是我们为了恭敬自己的祖先父母故,所以才说遗物,才说有遗,遗像或什么的。事实上,在凡夫来讲,是不能够堪称什么叫「遗」啊!只有圣人才能够看到他的遗留、遗身,那叫做舍利,那都是舍利,那都是智慧的留在世间的发,那才能够叫做「舍利」。

所以你要捏心所成,都有可能的。你捏心说自在,(我不要说那两个字,不然你们就会说我刻意说哪一个人。)捏心说自在,你拿一个仪器来量,搞不好真的自在指数最高,全世界最自在的人!那就慢慢自在吧!你自己在那边!你就不要投胎了,所以自在!这开玩笑啦!没事去量干嘛?我这主要去测验干嘛?去拿个仪器测,干嘛?所以这都可以捏心所成的。

这为什么会有这样子的行为?就是过去在最初发心,你就不是在「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上面体会的,你念念在心中所起的每一个行为当下,突然幻起的一股你得到的感觉,你就在上面流转!突然以为你抓到什么,突然以为你什么样的行为,居然真的有所改变,你就在这个行为上面流转。连任何行为改变都不住,因为行为让你改变的目的,是让你念念之间知道,原来过去所执着的意念是虚妄的,所以才能改变。所以今天你既然知道能够改变时,你怎么还抓着改变,把当成真实的!

所以行者假藉种种行为,破坏过去的意识,是知道原来过去意识够随现在的行为改变,那个里面还有一种启发,就是告诉你,原来一切意识是虚妄的,所以才能够随便转换一念心境时,能改变。所以真正知道是虚妄时,真原来知道切过去众生的业力流转处,都是虚妄时,根本不是坚实时,你怎么还会对你这种行为,你在改变当下,你以为有所得中,你还在坚固难舍?!

你当然也会知道,这一念也会改变,这一念也会随将来的任何的因缘改变。所以你要知道都能改变处,智者,就是有智慧的人,他念念不住在被改变的因缘里。他只要念念之间不住在被改变的因缘里,他才能够面对一切改变,才能够深入一切改变,才能够明辨一切改变、一切变化!能够知道一切改变、一切变化,你的智慧,比那个易经的那个「易」可能更深;他不只是世间的改变而已,天文地理而已,他甚至可以看到内世界那种变化。所以最初发心若是不真时,将来会有这种流转,也会有这种流转。

所以「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所以经文之中告诉你,诸佛世界在你大圆觉体上,都是乱起乱灭。什么叫「诸佛世界」?所以在这个「寂灭无二」中,「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就是在这个觉体上所现的一切种种诸觉,每一个觉中都有的领域,都有的种种的摄受、摄持,所以就每一个觉中,都有的世界。在眼,他叫做见觉,见觉就有见觉之中所摄的一切见觉当下的一切作用。在耳叫闻,闻觉,在闻觉当下,就有所摄闻中的一切作用智慧德相。

所以明明都是一个根本的觉体,随因缘故,你会看到很多的觉性中的种种的布列,每一个布列之中,都各个能显发不同的种种智慧德相,都能够现出种种恒沙妙德,那叫「诸佛世界」。但是这些诸佛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大圆觉体之中,随缘现相的。因为随缘现时,就是讲到那个「乱起乱灭」。你随缘现时,不是有任何的章法这样子现,就是随缘现起,因缘即现。为什么因缘即现?因为你是看到觉体的作用,因缘即现;大觉体中,根本没变,法身佛中,法身这个觉体中根本没变,只是在任何应用(运用?)当前,所以立种种见觉、闻觉,种种诸佛世界。

所以缘起之时,或许你才牵动一个闻觉,闻中的世界,甚至于可以牵动六根,一起牵动六根的世界。你能灭一根之中的过去众生流转的世界,可以同时寂灭一切根中的流转世界。所以这个叫做「。讲到这个乱,只是告诉你,不是有所章法这样子现的。为什么不是有所章法?只要有所章法,有所法则,那就表示什么?就是定相。不是定相,大圆觉体之中根本不是定相的,随缘所起,叫「乱起乱灭」。所以你能够感觉到那个一切念头当下,你还会看到过去流转的众生世界吗?不是耶,每一个念头起处,你都能够看到,都是觉心所起的世界,那叫「诸佛世界」。既然假如你在每一个念头看到都是觉心所起的世界,是诸佛世界,你怎么还会被自己这一个什么概念,那一些念头所流转?怎么又堕在众生的造作上!不怕有那个念头,只怕你知道不知道是觉!任何念头起处,你知道是觉,就是「诸佛世界」。

所以哪怕你认为是快乐,哪怕你认为是自在,哪怕你认为是概念,你只要是知道是觉,你就可以解出这一念中,所谓的快乐是什么法,所谓的自在是什么法,所谓的概念是什么法;什么是毕竟,什么是流转,什么样的形相是毕竟快乐,什么样的形相是毕竟流转,你都能够清清楚楚。当你能够清清楚楚时,你能明白时,你那个心是绝对不随流转时。心境之所以会被种种意念流转,是你根本不明白意念,就马上被的势力流转了,这叫做「当局者迷」!当你明白时,到世间法中,都还会跟你讲如同「旁观者清」。为什么如同旁观?你不明白吗?明白!你是吗?你会随的势力吗?不会!所以叫做「旁观」。

所以这个「旁观」不是真正有个东西跳出来,叫旁观,是说那个势力,绝对不被的势力所套牢,所以叫做「旁观,但必定明明白白能够清楚于,所以叫做「旁观」。所以你明白处,你根本不随这意念走;所以不但不随这意念转,甚至还会解释,什么样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那种快乐是不需要假造的,不需要造作的;什么样的快乐是假快乐?是你还有执着名相不断的流转的。什么样的自在是真自在?是根本大觉心体本来的面目的;什么样的自在是假自在?是你根本背离觉体,还抓着一个名相感受以为自在的。

什么叫概念?概念大概就是那个念头,不知道怎么解释概念!什么概念?既然是概念,那就不是全心嘛,就不是圆满心嘛!不是圆满心,你抓着概念,概念上改变,那怎么样能够改变你的生活?绝无是处!所以你在想说,概念上改变,生活就能改变;假如你持这个概念,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法都是无常的;当你找不到这个概念时,你的生活就会起成大乱。因为你过去说概念处,就是你根深蒂固执着处。甚至于你真正,假如你有魔业,你过去真正有那个魔业、有恶业,你在想概念能改变生活时,居然你的概念真正能够变化你的生活!突然家境变得很和乐,亲友变得很慈祥,事业很顺利、很顺遂。你真的会觉得:啊!这个概念会怎么样的一些心中的转变,真能改变。这个你不要以为是福报,魔业!将来啊,生生世世,你会闇昧「法身」,灭的是你的「法身」,你根本不是念念之间在心中担当的,你追逐世间假想的概念。今生没有,就是今生没有说恶业现前,没有真正的逆境现前,你都叫做魔业坚固。有一个恶业现前,就是你突然觉得能改变,突然有一个灾难现前,让你觉得好像都毁灭了,心生痛苦惭愧,我还说你有福报,你今生还有转的余地,还有真正知道这不究竟的余地!所以这一生中都是这样子,一直到老末,都是这样子的话,真叫做「魔业坚固,魔业坚固。

所以现在有很多的行者,当然不见得是出家人,他都是在这个上面持的。甚至于心理学,怎么样把你心底深处的,过去的种种这种积累,能够发泄出来,是喜、是怒、是哀、是乐,让你不断就在那边表演、表现,不是表演,就是现前,这个都是那种心中造作。哪有积累?你刻意造作就积累!我刻意在那边观想,我心中,我在家中我妈妈以前对我多不好,我爸爸以前都会怎么样虐待我;或者是我先生以前刚开始怎样欺负我,或者我太太怎样辜负我、对不起我;你这样子想,就会把你过去本来没有那个念头的,就激发,把你过去,或者是本来过去在念头中,你根本不觉得在意的,就会把集合在一起,你就会觉得委屈,又哭又闹。现在有很多人在学,不是吗?那个叫什么什么心理法?叫深沉治疗,是吗?那叫深沉。那是沉水的「沉」喔,不是那个「层」,不是渐次那个「层」。这个才叫众生真的就是最初下手时,他念念之间不在觉体上发心故,念念不在心里的发愿上面只求毕竟,不再留下任何世间流转的因缘,不做如是发心,所以才会常受如是这些幻业的流转。

所以连诸佛世界都「如空华」,为什么「如空华」?因为大觉心体随缘处,他都是交错而生的。这里我拿的本子是CBETA写「空花」,你们是「空花」吗?应该改成「空华」,华中有光影像,不只是空花像,因为看到别的古本都是「空华」,所以有的时候可能打字的时候打错了;「空华」,乱起就是交错而生,乱灭也就是交错而灭。觉心就是这样子如是交错,彼此交错,所以叫乱,乱起乱灭

但「不即不离」。不即不离,觉体当下,你看到些诸佛世界时,大觉心体从来不即,这根本的觉心之中的圆满,从来不即,他不会堕在任何的感受之中,何况还堕在任何现前你认为的佛国世界的种种作用上!既然是讲到佛国世界,那都是一切意念清净处,那就是一切行持智慧最清明处,所以那个叫「不即」;不是刻意要进入哪一个感受里的,没有。但也「不离」,因为现前都是什么?都是这一个圆满大觉体中,一切随缘的任意的应用,随缘的应用;那个意念中的清净的应用,所以叫做「不即不离」。

无缚无脱」。所以起处,你会想说,为什么讲诸佛世界,还讲到「无缚无脱」?所以连佛国境界,真正一个觉体都无缚。你要讲到觉,你将来看到如是觉,证到如是觉,觉都无缚。本来就是证得无缚才是觉,所以这里在讲无缚,是告诉你,那个觉中都不被这个觉中所套牢,所以连佛都不可得,佛都不可以证。佛是因为众生故方立名,有那个名字称之为佛。将来你真正证到这一念心中时,这一念圆满心时,你才知道这一念「佛」字都多余。本来就是你的大觉心体,本来就是你的根本的圆满的本来面目,所以叫做「无缚无脱」。

那「脱」是什么?没有任何的众生的业感可脱。哪有业感可脱?现在看到业感处,都已经知道是诸佛世界。什么叫「诸佛世界」?就是你都知道一业感,原来都是大觉心体的作用,觉心的作用,那叫佛世界。你都已经知道是佛世界了,你何必还在上面,做任何解脱?任何出离?所以连你做「解脱、出离」,这四个字,你都「无缚无脱」,你都「无缚无脱」。所以你心中所想的,要解脱,要出离,都无缚无脱;念念之间,心中那个圆明,心中圆明。

始知众生本来成佛」。这一句话,接着就是下面金刚藏菩萨问,就是因为这一句话,金刚藏菩萨问所以始知众生本来成佛,就在一切意念上面,你看到他根本就是大觉心体啊!行者要看到心中所有的一切起心动念,他哪个不是大觉心体!这个道理,大概法师们心中都能够清楚明白了。但是你现在看到的一切眼前的众生,哪个不是,都是在如是大觉心体之中,随他流转的意念里面,安立身相的。所以你要现在知道,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大觉心体,心中的智慧先要清楚,自之中每一个起心动念的众生,都是大觉心体。所以哪个众生,他的本来不是佛?!所以你才能够发现,一切众生他都是住在根本佛性之中,随佛性所起的意念之中,在安立身相的,所以他根本也都是佛,只是他不认,所以他才叫流转。他不认处叫流转,不是佛性就不在,佛性没有一秒钟、一剎那有流失,有不在过。甚至于堕在将来地狱受苦时,那个佛性都在;不然你怎么知道受苦?能觉得受苦的那个觉,从来都不是受苦。假如你真正你的觉已经是受苦的话,你的觉已经是苦,你只知道苦囉?你都不知道乐囉!你完全都知道苦的话,你根本也就不知道苦。你完全都不知道苦,那还要叫地狱受苦什么?你根本无知!

所以叫《楞严经》讲的,如鱼游在海水之中,常常受咸;因为常常受咸,所以也就不知道淡;不知道淡,所以也不知道咸。你要是真正都在苦中,你就根本不知道苦耶!你为什么会觉得在地狱受苦,你知道吗?因为觉心非苦。因为觉心非苦,你造的那种恶业都追逐感觉。所以将来你堕在地狱时,还是因为过去造的感觉中的恶业中,现的如是的地狱的感觉;所以你在地狱的感觉里面,你就能够在觉心上,随顺如是感觉,让你有受苦,就有受苦。过去随你的感觉,有造作;现在就在这个感觉,能够随他的业感,变化成受苦,所以你才有那个苦难,才有那种受苦,才有那个受。因为有那个受,众生在恶业之中,才会知道想要出离,才会知道想要出离。

所以有时候地狱虽然是极苦的地方,但是也就是因为地狱极苦故,所以众生在地狱之中,才念念之间都想要出离。只是出离出来以后,在六道中,他再起轮回而已。因为他不是在毕竟相中出离的,他只是想要出离如是苦而已。所以这里面你要知道这觉心之中的「众生本来成佛」,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成佛」。

你明白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时,你当然自己行者在下手处,每一次自己下手处,你就会跟别人不一样。甚至于你在帮助别人下手时,你也会不一样。看到人家资质很差,你不会说:你怎么那么笨?因为你知道他心里这个笨中,心底深处根本都是佛性,平等、平等,只是堕在现前的执着是笨;所以你不会把他这个人,就想他根本叫做笨。虽然有的时候骂我自己旁边的徒弟,会骂他笨,可是事实上我心里面,常常供养他的佛性的。在这边讲,他们就知道我没有亏待他。骂他笨是告诉他,马上回头照见自己的觉性;有一点照见觉性,他就不会在事情,做事情上面,念念之间,锁在自己的感觉里面,永远心里面就没有办法周顾到很多的东西,所以才骂他笨,骂他笨。但是骂人家笨,你要知道他的佛性跟你是平等的,他佛性跟诸佛都平等;尤其他已经穿了这一身袈裟了,所以你要更礼敬他,虽然今现笨,搞不好将来中比我聪明!比自己都聪明,都比自己聪明。

所以你要知道一切行者,他只要发了大心,纵然是笨,在这个行持上纵然是笨,他也是消业,只是在消业而已;只要他是发真心,那都是在消业。因为他投入到僧团里面来,都叫「长养」;每天早上起来晨钟暮鼓,大众师父搭衣,然后每次行持那个行相中,那个大众接触的每天日常所作的感受里面,你不知道早就已经潜移默化了!让你根深蒂固,就住在一个出家人法里。当你能够明白自己是出家人时,叫做名目已定、确定。你真正知道出家人时,名目确定时,法水就跟你相接。

有的人为修这个名目确定,要修十、二十、三十,他才在心底深处,确立自己的名目而已。修这十、二十、三十,假如你要是这十、二十都在僧团中修,这个人将来一定有希望;假如都像我,都跑到深山老林里面,住茅修,那可能完蛋了,修不好都完蛋!自己再弄个精舍,没事出去为了三餐,稍微要做点法事吧?这样子修,可能流转,很快就流转。因为做点法事,做累了,大家很多生活上面,平常一、二个人对待,就是习气,在家习气。虽然已经剃头染衣,但过去毕竟是从凡人出家的,所以在家习气很重,大家都是在家习气!这名目还没有确立时,习气都还在,根深蒂固!你每天看都是在家习气,每天彼此对待都是在家习气。

只有在大众僧团里面,因为有道场的种种规矩,虽然大家都还是凡夫,都还具足在家习气,可是他已经愿意在这种规矩上面,念念之间在行持之中,就算是不自在,在不自在中的行为当下,流露出来都还是出家人应该有的仪。你会认为说,或许有的人说,在道场里面不见得好像得到什么?你每天日常生活得的最大,你感觉不到而已!你感觉得到,能得到的,将来不见得能够帮助你;你感觉不到的,那才是你将来的真正道,你心中获益深的东西。

所以僧团很重要,所以今天在讲说不必出家,不要建立僧团,那都是什么?谤破三宝!谤坏三宝!那都是败坏这个三宝!僧团若是不存在世间,佛法也就不存在了,就完全不存在了!所以讲这种话的人,将来必受如是大苦,必受大苦!

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这句话就不必太做解释,因为刚刚讲到生死了,这涅槃也讲过了。生死涅槃,就如昨梦,昨梦。「昨」字,有中国字写得好像一个日、一个乍,日乍为昨;乍,就是乍现,~就过去啦!就是「昨」。你所有的念头都是如同昨梦,马上就过去!你看到都是有那个影像现,但事实上,你是抓不到的,每一个影像抓不到的!你自己视自己这一生,你念念之间都觉得有我,但是哪一个「我」中、哪一个法中,你感觉「我」中,你曾经能够捉持到?捉住过?所以讲人生如白云、如浮云,浮云看好象有,能够迎面扑来,你伸手抓,你却抓不得,什么东西都抓不到,不过云气而已。众生这一生的生命都是这样子的,都如什么?都如梦境而已,云气,梦境而已!没有一法能抓得住!我现在讲话,上一句话过去,那一个「我」就已经不在

你说在那个种种,不在那个「我」中,我好像感觉有一个「我」存在嘛!你好像感觉有那个「我」,是不是觉得?每一个人都会感觉有那个「我」?你觉得有那个「我」时,是要依现前种种的感觉,你才能够感觉有那个「我」,好像他是超越的,这一个「我」是依前面的感觉起的。所以既然是前面的感觉起,这个「我」中,你觉得有「我」的那一个,却是念念之间抓不到种种「我」的,那种心中的遗憾。所以有那个「我」,有那个真正觉得后面有个「我」的那个感受,才是真正最初的流转造业处。你一直执着,真有一个感受有「我」。假如你要是真正知道,眼前所有的一切「我」都是随生灭,你没有一法抓住,假如只是这样的话,这个人他还能什么?有善根现前,知道一切法不可得。就是因为众生却在这一些念头,知道一切「我」都是随缘变化,剎那剎那不断变化处,他突然还可以感觉到,有一个「我」好像不是变化中啊!

只是因为我们心中的心思不细,因为这个「我」都是随着感觉来的,你以为他恒常就在,其实这个「我」就什么?就从妄念中现的。你能觉「我」这个「我」,都还不是他。所以这个我中,事实上他在他的剎那生灭之中,你以为是恒常,你抓持他以为恒常;但这个恒常,却是什么?却是要一切剎那生灭的那一些剎那剎那变化之中,才能够让你感觉有幻觉是恒常的,所以他还是属于幻灭的,他都属于幻灭的。所以你只要抓着那个「我」的感觉,将来都是幻灭,没有一个「我」能够抓得住。

所以在这个「我」中,还更起期待。所以到了眼前的所有的「我」时,变成发白、面皱,将来到老时,这个「我」中才能够起出唏嘘啊!我为什么变老了?这还在不甘于老!这老的不是你吗?你为什么变老了,那个不是你吗?所以这里面老是在心里之中,在「我」相当下,永远在这边搅、搅乱。因为这样子搅乱,所以造成众生心中的沉闷痛苦;因为这样子搅乱,所以形成行者回家之时,老是念念之间不肯放下那个我执,就在这个意念中搅而已啊!所以就像昨梦,没有一个人的生命事实上他不是在剎那中变化的,都在剎那中变化的。所以哪怕将来你证得的生死涅槃,都是这个剎那中变化。因为大觉心体,这为什么要讲「剎那变化」?因为大觉心体本来不,但是他必定能够随缘现动故,方便才有生死涅槃。

就好像你能够真正知道镜色,他随缘的躁动故,所以你才能够知道镜体,他本来不动的清净。所以你虽然知道,嘴巴里说你知道,镜体本来不动的清净,你这句话是从哪里来的?是因为你知道镜色的躁动故,所以你才会体会,本来不动的清净。所以听起来好像知道本来不动的清净,是毕竟法,但事实上这就是什么?这还是随逐尘缘说的,这一句话在你心中还是都随尘缘的!所以这句话在你心中既然还是都随尘缘生起的,将来这句话在你心中成就不了智慧!

所以一切外道就是抓着这一句话,讲起来好像都佛法,因为他也知道无常,但他是抓着眼前的无常说无常的,他是看到眼前的无常,所以他发现心中的无常的。佛门弟子不是,佛门弟子是站到大觉心体,他在根本大觉心体的性常之中,他能够担当一切无常的。所以假如你要不是念念之间在觉体上担当处,在觉体上念念回光时,你虽然能够觉那个无常,感觉无常,那都还不叫毕竟,都不叫毕竟。可是将来你要是真正知道觉体时,你站在体的根本的性常之中,性常在哪里觉得性常?所起的一切都是无常处。你看到一切无常处,你才知道有一根本不随他流转的性常。

为什么不随不能讲不随他,因为现前处都是他,都是根本的大觉体,所以你才能感觉那个性常。但是你在那个性常之中,你居然念念之间,能担当一切念中的无常。为什么有担当一切念中的无常?因为觉心现前,就是随一切起种种觉,因为觉非种种觉故,所以在起种种觉时,就不过如光影而已,所以起成一切觉就如光影。所以这个智慧之中,你就会担当起成的一切觉。在起成一切觉中,你讲无常时,是常常都能够住在性常的;那这个讲无常,叫「毕竟」。过去讲无常,都还不叫做毕竟法,都还不是毕竟。所以有的人讲无常、无常,到最后还不要生存,觉得生命没有意思,都是无常。

所以法门中,过去接引众生时,虽然可能在文字上当然还不懂,可是因为佛法在世间,虽然我们现在叫末法,在这个世间上的法中,我们的业力已经不叫做全部了,不是讲龙树菩萨到龙宫去,那《华严经》,龙宫真正的大本华严,都不是我们娑婆世界众生智慧之所能读的,所以都不是全貌。但是随我们众生业力所留下来的佛法,在中国、在汉土,这个佛法,已经就是什么?已经叫做全本了,已经在这个业感上面叫做全了。

所以虽然是方便叫你从无常中观,因为教宗的道理,根本圆满的在后面等着接引你的。所以你在前面无常,不必尽得(3810无常面观,当你真正感受到无常时,就可以随时为你破,你觉得无常,你知道眼前都是无常嘛,那你觉得的无常,是常?还无常?觉得的那个觉?假如他还说常,常还是随着无常。从此以后,常无常,一体放下,一大明,念念之间都还有如是的教义在做接引的,那才是「真常」现前处,那是「真常」现前处;所以都有教义在接引。所以佛法在世间,在种种道理上,尤其中国佛教,是等于说是所有的道理都在此间,都是圆满的。

那你看很多,讲到道家,道家只讲到无为,后面没说了嘛!儒家只讲到世间的礼数,虽然都讲到心性了,可是有很多无为的东西还没说。所以古德讲说,为什么不说?为什么没有留下文字?因为还未证故,不说。所以佛门之中,不但有儒家的礼数,如同戒律,如同我们刚开始入门的声闻法;那也有如同道家讲的那个无为,讲到菩萨最初地菩萨那种能够入无为法,或者是讲到觉、觉那种无为;还有讲到根本,真正将来能够担当无为时,那入世的根本心中的大明,圆满的智慧,所以后面讲到菩萨道;连这个菩萨道讲完,他还你讲到,就是一个大圆觉体。所以才把众生所有的一切,根本的心中的智慧,真正架构是最完整的。

所以在佛法之中,这样子教授,不叫做过,因为他道理之中,早就安在那边等着接引你。要是在外道,你要是参那个无常,你就以为无常是毕竟;那个无常之中,只会让你堕在那个无常的感觉里面,在虚虚幻幻的感觉里面,你以为你能够超越无常。你觉得你超越无常时,你又不是认那个大觉体,你念念之间又不是找到自己根本本来面目,你真的以为你超越无常吗?这一念都受无常法。所以五百世还受轮回,还受轮回!外道都是如此,都是如此。所以叫做「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所以知道如昨梦故,所以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知道是梦,梦中似乎有,就好像光影当下似乎有,但毕竟都是大觉心体,你已经在觉体担当了,所以你当然知道是「无起无灭」。觉起之时,觉非是起;觉灭当下,觉非是灭,在这大觉体上,觉非是灭。因为念念都在觉,那个觉中,是根本不断灭的,恒不断灭,那个大觉体。所以因为不断灭故,所以才能够成就一切众生世间的起起灭灭的感觉,才有种种起起灭灭的感觉。因为世间有这些生生灭灭、起起灭灭的感觉,世间上才有什么?才有「生机盎然」这四个字。你根本没有起灭、没有生灭,根本连生机都没有耶!那都是个木头!讲木头是方便说,在那里,就是个死相,僵在那里。就是因为剎那生灭,剎那起灭,所以你才能够感觉到,一切法中生机盎然嘛!

就是因为我们会从年轻到老,你才能够觉得生命的过程!我们都在幻想,我们都年轻,就不变!你会有生命啊?你就永远停留在那一岁?你怎么会有生命!你连念头都不能动喔,你念头动,念头都还有过去,你的寿命就有过去。你要想说我停留在哪一岁,念头都不能动,就这样?不可能嘛!那还有生命吗?你活着也没有意义啦!活着也就没有意义了。就是因为有少、有老,有这个过程,才有生命的感觉;所以有死、有生,才有生命的种种交替的感觉;所以大觉心体才能够起成种种生机,起成种种这种盎然的生气。但是在这个盎然生气上,你能够体会到,根本的觉体当下,他是「无起无灭」的,根本无起无灭的,所以他才能够随缘起成生灭,起成生灭。所以「无起无灭」。

无来无去」。你觉得有来时,是觉;觉得有去时,还是觉。觉可以现来来去去,觉甚至于可以现种种远近的感觉,但是在远、在近都是觉,在远在近都是觉。当然不必讲说一些公案的这些故事,因为讲的话,怕大家又会堕在怪力乱神中。事实上将来你证得时,你要是在觉心看远跟觉心看近,是平等、平等。因为你在觉心中平等故,你不被远近这种感觉所束缚,你马上剎那就到神主(4350叫神,那空间、时间根本就没办法能够限碍于你。所以这个不要讲玄,我现在讲出来,大家都会是不是怪力乱神?事实上将来你在觉心中,你就能够体会。甚至于能够手能摸日月,相不相信?这不是讲玄,你在觉体之中,你觉得月、觉得日,多远?手伸可以摸。这不是幻觉,觉心就是如此,大觉心体是如此。只是在公案之中,讲到这个是提携行者的,念念知道觉心的不可思议,但绝对不是跟那些根本不到家人、根本没有入门人,跟他讲的。跟他讲,他一天到晚就开始练功夫啦!叫摸日月,摸到五十肩,手都拿不下来了。呵~那要贴沙隆巴斯,那就倒霉了!那个叫做什么?黏。所以那个不是跟那些人说的,但你要绝对相信。

所以过去古德他在心中定中,他能够穿、透墙,这个是事实,有很多公案是事实,根本不必经过门过来,他从墙上就过来了;这个有啊,这个是有的,公案中都有记载的,都有记载的。但是不是我们现在这个凡夫的境界,但是却是行者相信觉心的不可思议。你根本不堕在那种幻觉之中的束缚时,远近你知道不知道那个相?知道!但你不会被那个相所束缚,所以你在上面才能够有神通二字,才能够有神通二字。所以你意念所及,你就马上就到了,就能到了。所以「无来无去」。

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无取无舍,今天好像有点感冒,所以舌头比较硬,无舍,不是无所)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所证者,所证就是在现前的一切法中,心中证要在哪里说证?是大觉中说,根本就是清清楚楚,清明大觉的印验,那叫「证」。所以眼前所证就是一切法中,那当然就是所证,因为你都在圆觉当下印证的、印验的,但是方便要告诉你,一切所证,你看到那一些,明明都已经是一体大觉了,可是看到一切法中还是明明白白啊!但是这里面有得有失、有取有舍吗?不会啊!为什么?觉心圆明故所以知道觉心圆明故,不是法中就不必了,就没有现前了;觉心圆明故,一切法都叫觉,既然都叫觉,所以一切作用都还在。可是在这些一切作用都还在时,就是你印证如是大觉处,叫所证者。正在你印证如是大觉处,在这些所证者当下,你在任何的法中现前处,有取有舍吗?没有啊!有得有失吗?没有啊!因为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你知道是觉嘛!

就好像镜子,你站在镜体看镜色,你都知道镜色就是镜体了;你明明白白知道镜色就是镜体,当你知道这句话时,你也不舍镜色啊!只是你明白是智慧的圆融,那是根本镜体的圆融,镜性的圆融,那你一定不舍镜色啊!在你不舍镜色处,是不是镜色就是让你证得镜体处?所以那叫「所证」。所以当下证得所证处,是不是镜体在看到镜色现前处,在看到所证的一切镜色,种种的陈列处,他有取舍吗?不必取舍,他不必取舍说是觉。他在镜色的种种随缘变化里,觉得有得有失吗?不会啊!现在随缘现黑,将来马上黑灭白来,他都不会觉得得失。因为那就是镜色,是镜色,那些像都还是随着镜色变化的。镜色都不是青黄赤白黑,色都不是青黄赤白黑,色若是已经是黑,难道没有白色?所以在色相、体上都不是青黄赤白黑,所以在色相、体上随缘故,才有黑色白色、青色黄色。所以青色、黄色那些现虽然变化,可是色从来不失,根本也不失,所以也根本无失。

所以念头也是一样。念头这个念性之上,你感觉种种的生灭,那是随缘的念中的「感受」生灭;念头的「念性」都还非种种念的,都还非种种念。他不是喜念、不是怒念、不是哀念、不是乐念,他也不是长念、短念、大念、小念,都不是的。但是会随缘起成一切念,为什么能够起成一切念?为什么念性是如此?因为所有的一切名目的安立,都是大圆觉体随缘安布故。觉心是如此故,所以随他随缘安立的一切所觉都是如是,毕竟如是故。这不要给他不同的名字叫做念,你就忘记了就是觉,根本就是觉。所以叫「无得无失,无取无舍」。

今天先讲到这里。

大众请合掌: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弟子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