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师 于二〇一四年九月八日 宣讲
第十七 堂课
大众先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阿弥陀佛!
好,上周呢,讲到「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这边,现在再将前面,从「一切如来,光严住持」到「于不二境,现诸净土。」这个地方,这个叫做「处成就」,。从头开始讲《圆觉经》,一直讲这个六成就,都是一直在不断的,跟大众法师们沟通,在经文之中所说的六成就。那事实上就是在心性当下,你要看到心性中,智慧的流演处;所以连这个「处成就」,你都不能够在一般的众生知见,用方所中的解释,来解释这个处成就。当然更深入一点就是说,你不能在方所上,拿方所来解释他。因为这个方所,都是心性之中的所从、所向,叫做方所;那是一个智慧的流露处,那是一个智慧的直下担当处,那才能叫方所。因为你有这种智慧的直下担当处,所以你所处在的任何环境,任何因缘中,那个因缘之中;才能够具足如是法,才能够叫做「处」,也才能够叫做「处(ㄔㄨˇ)」。你要是不知道心性如何处(ㄔㄨˇ);你根本也不知道现前是在何处、在什么处,在如是处(ㄔㄨˇ)。
所以过去凡夫知见,总是在现在的现象界中,以为是在什么处中。但是真正心性通明的人,心性灵明的人;他会在众生的一切处所当下,可以看到你的心性所处(ㄔㄨˇ)。这个不是讲玄,也不是讲深,现在的一般的勘舆学家,那些看风水的,当下就在你所在、所居住的环境里面;也就知道家主人现在的运势如何,就是如此。同样的环境里面,同样的这个周遭的一些器物当下,众生的心境不同;他居然可以解释你的运势不同。众生的业感不同,他可以告诉你,你的运势不同。所以他看到处时,他不是完全在处相之中,依处说处的;他是在现前的家主人的这个运势,他整个五官、整个运势、整个姓氏当下、他的心气之中的表现之中,来论你现在在何处。所以世间的最末梢的勘舆,一般的民间的这种,怪力乱神的风水信仰,尚且都还是如此;何况佛门中说真正讲到,你心性之中的根本大照、根本风水,那当然在这一切之中只讲「心性」。
那大家千万不要误会了,尤其是释门弟子,你说:只讲心性,难道就不知道一切世界庄严嘛?只讲心性一定知道世界庄严。就像我常常讲的,你要是真正知道镜性,一定不离镜色。但是你要在镜色呢?那就不见得是镜子,就不见得是镜性。所以这里面的,有很多的角度,很多的知见的厘清;那是释子跟一般凡夫不同的下手处啊,那是释子平常在思惟上面,那种微细处啊。因为众生就是在这种思惟之中,这种搅乱之中;所以一直流浪在凡情的业感中啊,都叫粗浊(粗糙的粗)。但是行者、释子,要在一切众生过去粗糙的感觉,那种见解之中;念念披剥、抽丝剥茧,他念念要与心相应,与自己本性相应,叫做「入佛知见」。
所以光讲一个譬喻,就好像常常有人讲,「拿金作器,器器皆金」;光这一句话,已经疑惑现代人,疑惑甚久。我说古德讲这句话,那当然是开悟的法门。但是现代人用这句话,是疑惑甚久啊!譬如说他要说「释迦牟尼佛就是基督,基督就是释迦牟尼佛」,于是他要圆这种话故;他说「拿金作器,器器皆金」。所以让大家在这句话之中,感觉到这样说也没错啊。那既然都是,根本整体都是觉,佛门说整体都是觉;那哪一个不是大觉所示现的?所以都是堕在众生过去,流转的业感的最末梢中,那是众生最粗浊处。
事实上,古德说「拿金作器,器器皆金」;他已经是直指行者直下担当,念念之间在觉体上担当的。你要知道,你要用觉去看一切感觉,那一切感觉都是觉;就好像你在镜子之中,你站在镜性看一切镜色,一切镜色哪个不是镜。这已经是回头的担当了。因为这种回头的担当,他绝对不会避开于镜色,他不会去断灭于众生界。但是就在众生界上面,你已经不是过去的众生知见-还真正堕在最末梢的镜色,以为实有可得,你还是堕在最末梢的感觉,以为实有可得。因为在拿觉作感觉,那每个感觉都是觉;每个感觉都是觉,当下你就不会什么?不会着重于感觉末梢的感受,而你能够在一切感受之中,都知道觉心的作用。一切过去感觉的势力就全消;这是担当啊!
所以拿金作器,因为众生都是惜金、重金,因为金是世间最贵重物;拿金作种种器,作剪刀、作叉子,你不会把他当叉子使用的啦,你重他的金吶。所以你既然不会把他当成叉子使用;那你自然而然就不会,堕在最后的器相之中,随他流转。这是一个祖师开悟的时候,当下叫行者归家的担当啊。因为不能离开一切感觉故,不能离开一切器用故,不能离开世界的成就庄严故;但是你念念之间都要知道,他都是大觉心性所起啊。就像刚刚讲的,连处你都要知道啊。所以你拿金作器,器器皆金。但是反过来说,你说这个金可以作剪刀,那是器相,可以作刀子;但是剪刀就不一定是金,剪刀,铁也可以作啊,剪刀其他的都可以作啊,剪刀不一定是金。拿觉作感觉,那一切感觉都是觉;可是你站在感觉上哩,他不一定是觉。为什么?他叫不觉,在感觉他就叫不觉,因为你就流浪了。
所以你怎么可以在最末梢中说,「原来耶苏基督就是释迦,原来释迦就是耶苏基督」。这种说法,是直叫什么?直叫末法的行者,念念之间但闻祖师开悟的言词;还把他硬生生的,拉回凡情的意识里去啊!那叫蚩尤放雾啊,那叫可恶!所以这就微细,就微细到这里啊,可怕就可怕在这里啊!听不懂的以为都在讲佛法;听得懂马上就知道,全然是错啊!那「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所以我现在知道了,其他的经文都不要了,就读某一部经。这里面还有知道了,原来其他都不要了,那怎么会是「一即是多」呢!一即是多中,绝然没有一句「都不要了」;因为一当下是多嘛,那还有什么可以取舍了!但有取舍、但有好恶,那都不叫「一即是多」啊!
大觉心性就是一觉,所以他能够入种种觉,这就是汉传佛教最深的逻辑。假如你已经是堕在种种觉中,你是根本不知道觉的;你是喜就不知道怒耶,那叫断灭啊!你为什么能够知道种种觉,你知道吗?因为你从来不堕任何觉相流转故,你才能够随一切觉相呈现故,这是你天天在用。但是你要是真正知道这个道理时,行者都有自信,他能够当下就路还家;每一个人听闻如是,真正体会,就如是一点道理,他就不会怀疑心生归不了家。
但是你一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拿《华严经》的这种大教里面说「一即是多」,原来这个一就是多了,所以多就不要了。你是有分别、有取舍吔,你是完全有分别,完全有取舍的!所以你最后自己都会怀疑,你自己所出来的这种迷惑,别人的言词、狂言、狂语,将来还会怀疑,还会狂惑自己的发心吔。所以到最后就会说基督教、伊斯兰教,他都可以学;这就是世间败坏相。
再把正题拉回来,我只是稍微讲几句话,你就知道世间的可怕。讲到佛法之中,你老是堕在世间知见的可怕,那种微细。那个根本不是一个释子当下的这种决明的发心,(我说的决明是决定的决),决定明白的发心。他念念之间不随世间知见啊,连拿金作器都知道,那就是古德教一个行者当下还家;就在自性之中,从此以后再去担当一切感受。虽然你还没有办法真正完全坐在金上,已经常证此性,就是常住在金上;但已经认此金矿,你已经认得他是金矿了。
什么叫认金矿?所以佛门经中常常拿讲金、金矿来比喻。你认得是金矿,金虽然杂在矿中,你既然知道他是金矿时;你只会看金,你不会着矿。谁看到金矿不知道他是金啊,对不对?你还会说:他是杂物?不可能嘛!你要知道觉就是入在觉矿中,过去在觉矿当下常随流转;假如你真正知道他就是觉矿时,你还会随其他杂乱,一切过去的感受之中的杂想,还在这边流转嘛?你当然直取那个大觉的心体啊。你纵然不能认得,不能够真正去把金性完全提出,就是没办法常住此心;但已然知道是金矿,这个人已经不随杂矿流转了。因为你已经贵重,知道是金矿,你拿金矿,你也是会摆在家里,非常贵重的。你拿金矿,你认为说你拿的是矿?你心里想的是,你拿的是金啊。所以你要在觉矿之中,你以为你还堕在感受之中流转吗;你心里想的—你就是觉啊。所以你虽常常处在矿中,你明白是觉时;他念念之间就能够从矿中叫什么?叫销金矿。他念念之间这样的披剥,就是在这么提金性,提起金性;这种人才能够回头!
所以这一切就是「一切如来,光严住持」。他是永远站在诸佛知见上面,这样子念念体会,念念深入的。他绝对不会、不愿意,再参杂任何众生知见,任何世间的最末梢的那种搅绕情节;只会堕在感受最后的末相之中,不断地牵搅啊!现在的因缘,哪个不都是业感所起的,所以在业感之中;因为本来一心,他就是内外二法,有内世界跟外世界。事实上,内世界跟外世界都是一心所成;你是什么样的心中的智慧,你会感觉到世界就是如是的庄严。这是本来如是的法则,这叫轨则。就算我们现在,堕在凡夫的境界里面,你也是这样子天天在活着。
你不要以为,我们是活在同一个国土里面,错了!你都是永远活在你的国土里面。我们天天相处,天天见面,两个眼睛互相对视;我也从来没有入到你的国土中,你也不可能知道我的国土啊!心中的国土,就是如此。我看这个世界的感觉,跟你看这个世界的感觉,绝对不相同。虽然我们讲话,讲出来时,好像类似的名相是相同;所以共业之中就有这种迷惑性。以为类似的名相,所说出来的名字是相同;事实上这里面实质的感受,每一个人的影响是截然不同。你看一个颜色的色度,色的颜色、色的表法,我们俩个绝对都不会一样;心境不同就绝对不一样。所以他就知道,内世界就是外世界。
但是众生在内世界弱时呢,就是他自己自心之中智慧弱时;他就感觉到外世界之中,似乎就有一些,冥冥的力量在牵引他。但你不知道外世界,那些冥冥之中的力量牵引;不就是你内世界,根本心性的作用吗?但你闇昧内心了,你就感觉到外在有种种力量在牵引他;你愈迷闷,你外在的怪力就愈多。所以就在这个牵引之中,因为心中又柔弱;所以就起成幻觉,他就变成一个大力鬼神的形状,种种形相入你的意识之中,还不要说一定是入梦中呢,就入你的意识之中啊。所以他能够明白世间宗教是怎么起来的;是众生什么心性,就有什么宗教啊。所以那是心性落在感受之中,在内心智慧渐渐微弱;器世间中,外在的感受强大时。所起的妄想势力的逼迫,于似乎有世间种种宗教,种种道理生啊!虽然这些道理听起来似乎是很好,但是都是什么?都是昧外啊!那哪一个宗教不叫你行爱呢?行善呢?但是你在行善都是昧外啊!你根本不知道内心,昧外都叫依他起。
所以老子都说啊,你根本不知道自心大道;你以为行善,贼也!你只能依他行,你还真以为世间这些善!你追逐世间善时,你念念分别世间恶啊!你自己没感觉,你自己没感觉;可是在将来你走到这个藕丝孔中以后,你才知道你已经陷害自己己灵,已经陷害太深了!
就像儒家,儒家他只讲清流。他就在世间上面,他知道什么叫做清流;所以他念念之间向善,他绝对不从于世间的浊恶。可是久而久之呢,因为他不知道心性故,念念不察明自己发心故;就在自认清流里面,从此以后嫉恶如仇,愤世嫉俗啊。那是大恶!你知道吗?所以才有后面的什么优生学,为了优生所以杀尽所有天下老百姓啊;这是众生心性之中的逼迫大恶,因为都不了此心啊!
所以你明白是这种作用时,你还会拿后面的作用,说他就是佛嘛?佛都不可得,那还(ㄏㄨㄢˊ)本来面目,那是真金。讲到佛是因为众生分别起的,众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那叫证得金性。不是「释迦牟尼佛就是基督,基督就是释迦」!所以那种境界,那个叫做「光严住持」。所以他在那种境界里面,他能够深入一切境界的;在你的心性之中,你能够明白一切世间种种境界的。连他在内世界微弱时,外世界种种造作,你都清清楚楚啊。但外世界的造作清清楚楚时,一切境界的变化,你比别人都了然吶;因为你了然故,所以你就不会受如是势力所影响流转嘛。心性就是如此,所以叫明明知、了了见,这叫「光严住持」。
所以你能够住在,如是的性中的「处成就」处;你才能够入一切世间吶。哪怕写哪个国土名,哪个什么道场名,或是住在哪个山,哪个国家,或哪个地方,那都不失此性啊!所以《圆觉经》中他就不跟你说,一时佛在哪个国土,哪个地方,哪个道场,不讲如是;直下担当心性。但是就是让你先学会就在心性之中担当;他就能够徧一切国土、一切庄严。因为心性不同故,同样的一个国土,他居然表法不一,表法不同;心性不同故,同样在一个大树下,你看的就是枯枝老树,别人看就是菩提大树。那完全不一样,法性就是如此!
讲到这里,我就顺便讲这个,刚刚有法师问《弟子规》的,好像里面都教人家向善啊;现在也是帮助很多人,他都是能够从善的,有什么不同?你要是用世间一般,凡夫的这种境界来说;《弟子规》他有留在世间,能够一时帮助众生,调伏心性的必要。可是用在释迦门中,释门之中直下见性,再也不受梦境中流转,真正永度众生脱离梦苦,这种决定下面;你当然知道《弟子规》的疑惑、遗害多大,那不是一般众生知见上面那所体会的。为什么?因为法中你要讲主、讲从,心性都要讲主跟从,法中你要分主跟从。《弟子规》就好像平常我们在学校讲的校规;你不是学生,你什么校规?你守什么校规?你根本不立学生相,你守什么校规?你根本不知道你是弟子?你在从事什么?你在学什么?你学什么《弟子规》!
所以《弟子规》都会变成,某一些人用来束缚别人的工具,只是这种工具嘛!《弟子规》就是。我信了《弟子规》以后,感觉上好像现在我很和乐了,我很循规蹈矩了;但是我根本的意识,是投于哪个不正当的知见,你知道吗?因为他就是弟子啊,我不能讲师父怎样啊,所以我要从《弟子规》啊!所以《弟子规》他就从来制定之时,他是跟谁说的?跟一个行者,已然知道是弟子的;跟一个学者,已然知道他发心是个学者上说的,于是乎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弟子规》是从哪里出的,这些文字从哪里出的?《弟子规》不是过去,有弟子规的条文出了《弟子规》;《弟子规》是一个行者或一个学者,他已然身心投入以后,他自然而然在心性中的觉照。因为心永远是活的,觉性永远是活的;当你知道你是学生时,你自然在心性之中,你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为一切根本愚痴,不知道发心的人,写下《弟子规》的条文。
但是佛门要学,佛门弟子要学《弟子规》,当然是什么?你发起行者的心嘛,发起真正皈依的心嘛,大皈依的心。《弟子规》,不但你看到世间《弟子规》的条文;你在你心性之中,种种的自我约束的对照,你能够什么?内外相符啊。但是现在都有唸《弟子规》的人,他知道什么是「弟子」嘛?他一时能够感受到,现在的生活变化了;可是你会发现他骨子里面,还是那些怪力乱神,你知道吗!他连世间的儒家,这些真正的这种修心性的,儒家的这种大学在明明德,这个「明德」上面的资格都不够格;何况还能够知道出世间释子,当下立的弟子的行仪!所以那就变成一种工具啊,那只是一种从法啊!
所以就像刚刚讲的,你看到一般世间外道,他也很和乐啊;他在那儿一起唱圣诗、唱圣歌,很快乐啊,每天也感觉到家里也变了,变得很和乐啊。但这种和乐,一时的和乐;断送他的是将来,生生世世的法身慧命啊!因为他执着「真有个神明帮助我」啊,那个潜在意识里面,因为我们不懂心性的人,可能你看不出来;你懂心性的人你就看得出来,潜在意识里面那种软弱、无能、依赖,那是将来流浪在恶道的根本种子。因为他念念之间,以为他在守这个快乐,守神明帮助他的快乐;根本念念之间不相信,自己自性之中能成就啊!那都是仰赖什么样的神明的福德,他的洪名,我所以才能够得道。
这种心态是怎么来的?我们这几堂课一直讲觉性、讲心性,假如你真正发心;你怎么会心中会有这种言词呢?你一个真正面对大山,真正发心的人,你跟大山相应;你久而久之就会入到山中的意境,你心中就有大山的豁达。你大山的豁达当下,你绝对不可能说:我是仰赖大山的洪名,仰赖大山的福德,仰赖大山的恩赐;你不需要这种委曲的音声啊!因为你知道那种就是什么?你会感恩,但是你那种感恩是;你知道真正心中以觉印觉、以心印心的真正的潜移默化。所以那个时候你才能够,根本的恭敬一切世间万法;因为哪一个世间万法,不是你当下发心,启发你觉照的地方,那都是你的良知所在。所以那种恭敬,就不是那种委曲的依赖啊!
所以一时以为,那种相好像都改变了家庭,好像很和乐。我告诉你,你现在看到的苦人,过去都是邪知见中来;你现在的快乐,将来生中再生为人,就是这种苦人啊!若学佛弟子,你要是这点观察都没有,这种心性都不能够去微细披剥;那当然你慢慢慢慢你就搞不清楚,就会被世间的所有感受以为是善。不然为什么老子敢于跟你讲:礼者,乱之始也。礼就是礼教,你以为那种感受,那种好啊!乱之始也!因为你背离大道,这是圣人的言辞啊!那我们释门中,释子当下,当然要什么?为这个末法众生,留下一丝真正的命脉;所以绝对不能够再什么?再用世间言论。所以菩萨戒讲,你还用世语言,世间语言,用世论,都叫做轻垢罪。你连念念之间都不要,堕在世间这种搅绕,搅绕之中啊。所以那个时候,你才能真正知道「一切如来,光严住持」,那是心性之中。
我常这样讲过,一句法里面他就有他的根本,与他的接引相。所以在法中,在经文之中,都是在礼颂(颂,歌颂的颂,)如来的本来面目。但是告诉让你歌颂唱赞、称赞如来本来面目时,他就是接引众生嘛;因为心中能够如是颂时,就是他开始回光处。所以你要真正如何帮助众生,当然是原原本本的礼赞圣贤;但那个圣贤之中,他就能够起成觉心的接引。这是佛门真正的当下慈悲的法门,无遮的法会。因为你真正知道,圣人的这种智慧时;你心中就什么?心中就能够成就,那根本不能遮你,谁来遮障?可是你最初发那一念心,要是委曲的话,就不一样啊;那全遮啊!我觉得上帝如何?我觉得无极老母如何?我觉得神明如何?我觉得阿拉如何?全都障你。你不可能将来说,你也成阿拉,全遮!那怎么叫法会,那心中根本不通如是法,都不叫法会啊!
什么叫慈悲道场、无遮法会?念念之间,知道吗?只要是正法,只要是觉心,就念念之间,那个心性就能成就。所以你怎么可以拿这种有遮之法,来说他就是如来呢?一切感受之中流转,拿来说就是如来呢?你不看本来面目,你再说:我拿镜黑与镜白,原来是合在一起,他们本来就是镜听起来迷惑大家,镜黑与镜白本来就是镜;假如你还抓着有黑有白,那就是差别。镜黑与镜白你要是真正知道是镜时,这个人虽然不舍于,现在的黑白的这个智慧;但他绝对不会堕在任何黑白之中,认为是实有。那心中根本不堕任何黑白的,他才叫做合嘛,所以那个才叫「一合相」;所以叫「一合相,即是不可说」。你还有说,你在合哪个,就是断灭,就是流转。
那一合相所谓不可说,是行者的智慧的豁达,你还有什么可指,可以指陈说你在合什么吗?还有何况你还在说,你不合什么吗?那种心性的包容,都知道是一心的担当;你何妨任他各各表现嘛,何妨任他千变万化。但是你心中呢,从来不会随他的种种差别随他流转;因为你知道他是觉嘛,这个心性才是智慧的一合嘛。所以智慧的一合之中,不碍他群相发挥。但是你堕在相中,你就永远要知道;那永远是差别,不能混滥,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他怎么合?这是佛门之中的微细。这就是讲到《弟子规》。
所以讲到这里,祖师才会讲很多的法门,尤其是永明延寿禅师。你看永明延寿禅师他讲的有禅有净土,他从来不会骂禅宗祖师哦,他绝对不会谤破禅宗祖师。因为这个不是我故意要说,刚好有法师来提问。但现在的净宗呢,夏莲居,你看他怎么骂达摩的,怎么骂六祖的;骂达摩是留下葛藤,骂六祖是谬被,荒谬被龙天推出来,他失口说风幡,失口就是他胡说八道说风幡。夏莲居说他要踢倒少室山,就是初祖祖庭;掀翻曹溪水,六祖祖庭。这是夏莲居的,写在《净语》,网络上大刺刺的贴出来;最初的三首诗叫指月录。所以他过去参禅参不到东西,学密学不到,他在诗中自己都讲,学密学不到,学了净土以后才五年,五年中间才学三年;三年就觉得古德译的都不通顺,拿来译。他就是狂妄之人啊,他来译经,学三年。过去禅宗都学不到,他骂六祖、骂达摩;我就告诉你,他骂什么?他骂尽汉传佛教一切祖师。他就是除他以外、以上,至他夏莲居以上,所有的中国的所有学佛人,都是愚痴,都是傻子,都看不出来。那他骂达摩就骂了西天二十八祖,怎么传到达摩?骂了西天二十八祖,就骂迦叶,迦叶是初祖;迦叶的师父是释迦牟尼。狂人啊!
所以他才会到同愿会啊,同愿会你去查,就是日本侵华的工具。不要说他是不是汉奸啊,做了有没有伤天害理的事;你甘心在一个,日本的伪政权之中去谋识。这已然就是什么?发心不正嘛!菩萨戒都还能告诉你,不能依赖国贼嘛,不去做国贼;你还是阿弥陀佛再来?!
永明延寿禅师讲有禅有净土,他念念之间礼敬一切宗师;他可以把过去禅师所有的道理,他把禅宗的道理,用在一句阿弥陀上啊。他把一句真正念佛人,念的阿弥陀佛,知道这一念心的无量光、无量寿时;他才能够告诉你,回光过去禅宗讲的,根本那个念念不住、不二的清净,跟阿弥陀佛是一样的。只是各人用的名相表法不一,所取的路径,你所取的入心的相状不同;但你入道的根本是一样的。就好像一个城中有四门,为了你要进城,我为你说四门的风光啊。你从南方来,我跟你讲南门的风光;你从西方来,我跟你讲西门的风采;你从北方来,我根你讲北门中的庄严。讲尽这些都是接引你入门、入城,入到城中,你将来就要到城中心来;到了中心来,你就舍掉四门,你不是到那个门去的。不是告诉你西门的种种庄严,东门的种种色彩,要你死在、流连在门口啊!
所以古德当然可以从《阿弥陀经》中,讲尽禅宗的公案,那都是一样。你看永明禅师的《宗镜录》,那种气度;所以真正一个念佛人,不会讲谤祖的。因为真正念佛人,就像我讲的,真正的决心,你真正亲近大山,你有大山的豁达时;你都不会妄生兴谤,你要谤谁?你不知道过去,都是这样子参来的嘛,都有大山的气度吗;不是大山才有这种高远相啊。因为你从大山看到这个高远,你回头看世间;原来一切万法早具如是高远!这才是一个念佛的人嘛,他要看到处处都是佛嘛,这才叫林木池沼,皆演法音嘛;怎么回头你发现其他都不是!那你还能去西方净土吗?那你林木池沼,都不演法音嘛!所以那叫狂妄。
所以古德讲的,「有禅有净土」。禅,我们不要讲得太深,禅在性空中说,净土在妙有当下担当。你在这不二的性空,你当然要担当,现前的种种的妙有,所以「犹如戴角虎」;这个人将来不是祖师,将来一定作佛祖啊。因为那个心性的圆通,根本的圆通。可是毕竟凡夫入道时,他心性之中,还一步一步的不断在圆修,在不断地去体会;所以他不能又一下子圆知、一下子圆融。所以有的人他就是有禅、没有净土,虽然常念念之间讲性空;但是他看不到当下,你念念之间,每个起心动念,你现前的种种心境净土的安布。假如你在任何心境之中,每个起心动念,你都不知道那个安布;你当然不相信有个世界,风动成音,宝树成行。
过去你看到那个颜色,看到感觉都是流转处。将来你站在这个不二之处清净,再看那些过去让你流转的感觉;哪个不是你觉心的灵明处?就像拿金作器,器器皆金。所以你不必舍一切感受啊。但是你还是过去感受的流转吗?当然不是啊!你站在镜体之中,你真正站到镜性的不二中,再看一切随色所造的一切二法当下;你才会知道原来,这个所呈现的种种二色,原来就是根本镜体不二的庄严嘛!因为你不认这个不二的庄严,你才会堕在色的二中流转嘛!事实上你堕在色的二中流转时,你连那个二都闇昧呢!你根本连二都不知,你在黑只知道黑,在白只知道白,你哪能知道二啊!所以那个二就变成了,东北人骂人二,笨蛋,你很二!你根本不知道二啊!
所以有的人他在禅宗,当下他要是不认这个现前,所有的一切发心庄严,不肯认现在的所有一切,眼睛所见,耳朵所闻;所有一切过去,你认为是尘世间的流转。你有办法在心性之中,担当一切法中过去所觉,是尘间流转当下;你能体会到他就是,你大觉心性的根本智慧的光明处吗?当你真正知道他是真正智慧的光明处时;你不用断烦恼,他当下就是什么?他当下就是智慧启发处。你再看那种感觉时,就像我刚刚讲的,光度、颜色都不同。
这没有什么好怀疑的,觉性就是这样子;有点像类似我上次讲的,「原来师姑是女人做的」。不是你从来不知道师姑是女人;但是你站在那个心性上你在那个混浊之中,你根本不清楚是什么。你一天到晚在镜体之中看那个黑耶,不是你不照黑;可是你都是堕在黑中说黑的,你根本不清楚黑。有一天你突然,站在镜体上再来看黑时;你才会哈哈一笑,原来他是黑哟!原来他是黑,不代表你过去不知道黑、过去不见黑;但是你过去从来不是,站在灵明觉知之中所体会。同样一个黑,一个是闇昧,一个是觉明啊;当然你知道净土在哪里啊,所以那叫「有禅有净土」。
那「有禅无净土」呢,他叫「十人九蹉路」;因为那个不二,是要现到一切二中,才叫不二嘛;你老说那个性空,十个人九蹉路!但你不要忘记古德还讲,还有一个人是对的。为什么那个人是对的?你真正知道不二的人,他一定担当二的,因为心就是如此嘛!你不要刻意作障,不用凡情作障;你说不二时,他就能够担当一切二嘛。连世间的知识都告诉你,心是对待起的;既然是对待起的,行者就要当下运用到世间的对待啊。我说我要证不二,我要常常看到二啊;常常看到二,我在二中都不被他流转,所以我才能说你不二嘛。你连一个二都没有,你说你不二啊?你不二,那不就是一个,有一个不二吗?你其他都没有,就有一个不二;那个不二叫做有,那叫刚强有,怎么叫不二呢?那怎么会是不二呢!所以不二,连不二都不住,才叫不二嘛。所以你要真正在心性中不再作障,他就能够这样如是现;觉心就是如此,佛性就是如是啊。所以你不知道时,那「十人九蹉路」。
那「无禅有净土」呢,「万修万人去」;那是古德呵护大众的。万修万人去,那是什么?那是告诉你,就像老婆子念佛一样,那是真正老实念佛,万修万人去啊。像现在你看到很多学净土的,什么净宗的,一天到晚上来就告诉你;有高级生命来告诉我:唉,要怎么修,要听哪个人的。他们都是那个通灵的,高级生命?这种人念佛他去吗?就是这个学会啊,一天到晚现的都是附体啊,怪力乱神啊!李世民都附体了,附在一个女人身上打转啊,将来搞不好拿录像带给你看,这真是…!这个老和尚还要出来跟你证明,李世民真附体了;但是李世民那些附体、那个冤魂就告诉你:「要信哪一个法师的,只有他能信啊;你信别人就完蛋。」我信你这个鬼话!这些人念佛能去吗?
所以真的讲说万修万人去,是古德告诉你老实念佛;就像老婆子念佛一样,老婆婆念佛。老婆婆念佛他是讲,这个人他所有的一切世间的作业,已然圆满成就了。儿子也养大了,扶持家中的经济、扶持丈夫都已经好了;她心性之中那种完全的停息、停歇,她不再有任何牵挂,这种无明的牵动了。虽然她最初不懂得是什么叫做佛;可是像如老婆婆那种心态,就是真正放下了。过去服侍家庭,这种慈悲心中,她把种种责任卸掉时;那种心中的纯和,那种责任的圆满放下。那种念一句佛,就好像什么?就好像那杯水倒干了;跟你看到大山是一样的。
所以有的人怀疑说,老太婆念佛她不懂道理啊,她怎么能去西方?你认为的不懂道理,是众生的曲解。那种真正到了大山,你能够明白大山,在你心中那种灵活;那种大山之中,传达你心中的意境,只有你知道嘛。心性一定是这样的嘛!你怎么可能说你到了大山,天天看到大山;居然你都不知道大山,可能吗?假如你要这样子解释的话,你就是不知道觉性是什么?不知道佛性是什么?你真正诚心看到大山,大山就会什么?在你心中活起来;虽然不能够一下全活,也是渐次、渐次心中慢慢长养,心里明明白白的。怎么会不明白呢?
但是大家还要知道,你在明白处若是还有什么?就像宗门讲的扬眉顿蹙:唉呀,我明白了这个!那全落魔道。所以真正那个心中的放下,那个圆融,走进大山中那个明白,是自己的豁达;所以他也没有那种精耀,那种心中的狂喜,是绝对不会的。心性就是如此啊!所以你以为他不知道,他怎么会不知道;他就是随他心性之中念佛,心里面的不断的潜移默化。他得到一分潜移默化的智慧,他将来生的就在这个智慧里;所以没有真正的世界,就是心中的净土嘛,才叫做「唯心净土」。
这个不要讲玄,你现在在哪里?你现在都活在你心中。就是因为我们有共业;所以我们同样看一个月亮,同样看一个地球,你以为这是真的。所以共业之中就起这种迷惑性,彼此牵引,让你永远难于出梦!事实上就在这共业里面,你还是活在你的心境中的;你心境怎么变,这个世界就怎么变。所以有的人活在台湾,觉得台湾祥和;有的人活在台弯,就觉得台湾到处都是苦难,都是危险。他的心境不一样,感招的都不一样,你知道吗?可怕是能够感招的来都不一样。
所以这个叫做老婆婆念佛,所以古人讲说「无禅有净土」,是这种心;你要是真正在妙有之中,你真正能够入到妙有。入到妙有是什么意思?入妙有你不要看到后面的名相;入妙有是这个人已经肯于学习,入如是学,叫做「妙有」。他一定能够体会的;所以那实修,万修万人去,这样子修是万修万人去。但你要是把阿弥陀佛当成基督耶苏,你能去吗?
所以讲「无禅无净土」,你心中既一不知性空,二不在妙有上参,一切凡夫不懂性空,你只能在你现前的行为之中,念念回光啊;因为一切内外二法都是心啊。你在哪里找到你根本的心性?就在当下现在的发心之中,你念念愿意向圣向贤。虽然用的是,过去众生的知见说向圣向贤;可是圣贤的名字,他毕竟来处不同,因地不同。所以很多文字、很多名称,还要讲他的来处跟因地。因为因地不同故;所以你在念如是名号时,你将来在心中所启发的智慧不同。所以一切神明,那个神明就是什么?他的因地就出自于,众生委曲的心态;你只要念一句神明,你心中已经什么?已经甘作臣奴,甘心作奴隶!
那你说那佛号既然是因地这样,那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念成这样子?这就是《圆觉经》,这以后要讲的,邪师说法。你听错了,所以明明佛号有这个因,错了!明明大山就有高远的因,可是我却在大山面前告诉你;这大山等一下要坍方哦,那石头等一下掉下来,马上压死你喔!你还会有高远哦!你赶快高高兴兴跑很远,有多远跑多远,你当为高兴。这叫邪师说法嘛,那就是恐吓众生,所以那叫做多可怕!
所以他在这里,祖师讲的这个,是念念之间提携的;但是你不要忘记他最初那句话,「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祖师都是在这一心之中,那干嘛说禅说净土呢?他就是用两种名字,不断圆会于众生发心。他不但是圆会接引众生,能够入净土法门;他也为当下这个时下,所有一切禅和子,不要老是着于性空嘛。他不见得一定要禅和子回来念佛,但是他直下要在禅和子现在参性空当下;他要体会佛性是什么,他直下体会那个佛性是什么,如同念阿弥陀佛嘛。
你不能直下体会,那个佛性是什么,所以才叫你持名念佛嘛!持名,持名的意思,祖师都告诉你,是将名来显实的,过去是要你持名是显实。为什么古德祖师他能够在法上,运用如是的智慧?因为他知道全然是一心嘛,你不懂时他是名,将来懂时;名就是实。你将来心中有实时,你处处可以立种种名;于名于实其实就是心嘛,所以祖师才能够方便应用。那叫做什么?那叫做「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世间相中是如此啊;智慧流入与流出,也是如是啊!那真正是现诸净土相啊!
这个好像问题都讲完了。所以《弟子规》该不该有?该有,可以啊;但你把《弟子规》当毕竟就错了。但是现代的人,就是故意把《弟子规》当毕竟;不就是败坏正法吗?你读书,到了学校,你只要学校规就好了,可能吗?你学校规,你当博士啦?校规是跟一个人告诉你,你做学生时应该有的行持,目的是要你好好做个学生。怎么把《弟子规》当毕竟呢?你就算一天到晚守好校规,你将来能毕业吗?现在教育制度又改了,你根本分发不到学校,你知道吗?尤其将来更可怕!
所以为了这些东西,跟你讲儒释道。儒释道,这已经是会道门的思想耶,都是拿这些东西啊!所以你看一下过去我们讲的,譬如说这个什么王凤仪是大善人。你说他是不是善人?是善人,那用世间行为是善人,我没说他不是善人,用世间的角度他是善人。可是王凤仪他就是会道门的,他底下里面他跟你讲说他怎样;走路时突然看到什么,以为开悟了,又看到什么神光。他里面有这种东西啊。所以佛门不合宜去传达他的理念。
世间有很多善人,基督教那些是不是善人?都是善人啊!你传达,那最后你干脆信基督好了,那根本错误嘛!他以前都是会道门的。会道门就像帮派一样的,那个帮派就是我只要到这个会道门,像一贯道,只要到了这个,入了这个道以后;我就不再跟你讲道理了,只要是我的人,所做的都是对的。这是帮派思想。华人的体内流露的就是,根深蒂固流出就是帮派思想,你不知道吗?只要是我兄弟,他怎么做就对。
你虽然没有入黑帮,其行就是党派思想啊!那根本不讲道理的。跟你论道理,你不听啊,就是对。所以我从来都不收徒弟的,我一生没有收徒弟;我的徒弟,穿袈裟的徒弟哦,不是一般在家徒弟,都是韩馆长收的都对!没有人起疑心的。那是会道门的思想,你知道吗?所以我说那些帮派可怕,这不是讲题外话,这叫顺便,反正快下课了,顺便加一句而已,不会讲很多。
所以现代的政治,台湾的社会;像我是出家人已然不管,但我只是随便说说。我不会认为是哪个贪官污吏,哪个政治人物;毁坏了台湾将来的前途。真正祸国殃民的是那些深蓝、深绿。没有深蓝、深绿,这些人不至于竟到无耻到如是极点;没有深蓝、深绿,不会害台湾到现在,所有的一切贪污什么这些,他们竟然可以无所顾忌。深蓝、深绿就是那些帮派思想,就是帮派。所以佛门弟子绝对不能有任何深蓝、深绿;你把在社会不能的深蓝、深绿,拿到佛门中来。你绝对不能说,只要是我相信他,他就是对的。哪一个法师有错,你都要好心劝谏,你是错的。过去儒家,孔子做错,弟子都来劝谏、上谏;儒家就要告诉你叫上谏君王,没有一个人是圣人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维护正法嘛,这样才叫重道。不是说徒弟告诉老师,老师就觉得没面子,不是啊;你看儒家孔子的那种气度。
所以你不能说,老师说了什么东西都对了,讲到老师都可以啊。老师对了,你败坏佛教啊;韩门弟子穿袈裟啊,不是可恶吗!所以从头到尾,他说僧赞僧,从头到尾僧赞僧;请问他的电视台、他的平台,哪一个时段让出家人去讲经的?没有!就他而已。其他的像什么胡小林,什么一大堆那些怪力乱神会附体的,甚至于华藏电视台,那个台长陈彩琼,都可以上来胡说八道;拿大家的血汗钱。那个卫星一个月可能好几亿;拿大家的血汗钱,不让法师说法,那叫僧赞僧吗?他的师父是谁?从来不讲,是不是!李炳南是在家人,学的是夏莲居,听的是江味农;他就告诉你,一切都要学在家人,法在在家,这叫僧赞僧吗?!
回来,有的时候,心出去了流不回来!但是我讲这个是让所有的师父,应该要有那个底子,你要有底子;我不是说你一定要学我,到处这样子讲。你要有那个底子,将来碰到自己的亲人或有缘的人;你告诉他这个声音不要学啊。因为你心中知道这个是错;所以将来生生世世,你所在的国土就不会有这种邪因、邪知见啊!千万不能姑息,要是姑息的话;你会毁坏众生的法身慧命啊!
众生的法身慧命,不是像我们现在感觉,好像这样子无所谓、淡薄的。真正了解心性的人,真正一个释子,知道那个不对的知见;就如同逼迫众生,已经跳到湖水中央了,快要淹没、淹死了,要有如是的观想。他就要淹没在这种邪知见中,从此以后流浪恶道。好不容易有一条绳索下来想要救他;却有人蹲在绳索旁边,锯那个绳索,你不骂他吗?你不要一脚把他踢开吗?还是说我只要站在湖边、在水边立个牌子讲:水深危险,闲人勿进。你不是无聊嘛!你们要小心,你将来不小心跳到那个潭口的时候,你不小心将来生中被淹没时,你的灵魂出来的时候;原来旁边也有一个牌子:水深危险。没人告诉你!我告诉你业力就是如此,就是如是。
Copyright © 2009-2011,
www.nanxingxuey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圆觉经学习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陕ICP备180134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