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学习
“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圆觉经》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南无阿弥陀佛
INEWS / 大乘经典
《圆觉经》122讲(字幕版)| 自然法师
来源: | 作者:自然法师 | 发布时间: 2020-12-20 | 1136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堂教材:

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补充教材:

《楞严经》卷七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证无学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自然法师 于二○一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宣讲

第一二二堂

所以讲圆悟者,圆,是讲无不超;悟,是讲无不彻。圆无不超,悟无不彻,就是圆悟。所以圆无不超,就是念念之间就不会被一切缘起住着,随一切缘起住着。不但不随缘起,也不会住着真有如是一个觉体,大觉心体也念念不住。虽然虽说,常常说觉,虽说归家,事实上,这个根本的家中的风光,他能够包容一切,尽包一切,所以叫「圆无不超」。因为他不住故,所以他随缘,当中那个起处,尽是随缘。所以在随缘当下,因为都是觉故,所以他随缘当下,也不会堕在种种缘起;这叫「圆无不超」。因为他不会堕在种种缘起故,所以他才能够在一切缘起之中,能够明了现前,所以叫「悟无不彻」。

假如你真正堕在一切缘起的感受之中,你只能够随着种种缘起之势力,在上面不断的升沉。在上面不断的升沉,那也不过就是受他的势力,因为全起之处就全成了受他,就全成了依他。接受的受,受他,就受他势力,就变成依他。觉心起处你要是忘记觉体的根本的清明,那起处全成依他的势力。你既然变成依他的势力,就会变得法不自在,就在法上你就不可能自在。所以既然法不自在,所以你也不可能够明辨一切其间的作用;所以那当然不能叫作悟。

所以这个悟中,不但能够了明现在缘起的一切作相,清清楚楚,一法不增、一法不减;但念念之间在了明当下,是法法根本不住的,因为不住,所以你才能够清楚明了。所以为什么特别再讲这一句话?就是要你知道那个明明白白的清楚,但是明明白白的清楚,你不能拿「住」来说他。

这就是平常我们一般凡夫心里很难厘清的。我现在的感受那么强烈,我也明明白白啊,那你怎么说我是住哩?你那个明明白白,你是堕在种种感受、执受中的明明白白;你就在这个「明明白白」,你从来没有体会过!所以这种声音,不是一些文字、语言可以让你让行者能够慢慢体会的。就是一个真正行者,念念之间在大觉心体上直下担当中,才能够慢慢体会的。在你那个明明白白这么浓厚处,你真能够体会出一个「能明的清净」吗?你才说明明白白!你都是所明的厚重,你以为是明明白白相,你连这个中间,不要说根本心中的清明,连能、所你都难分。那你说那明明白白,怎么会是真明真白哩!你那个明明白白不过都是随缘的沉沦而已,更何况你所谓的明明白白,都是被种种缘起所束缚,在这个缘起上说明明白白;离开这个缘起,其他的一些氛围你都不明不白。

所以真明真白处,不但是如是缘起的氛围清清楚楚,势力也明明白白,一目了然,但是在随他气氛所影响发生的一切气氛,你都能够明了,都能够明白,那才叫明白。所以讲到这里面就是一般众生,依过去我们的知见上面,很难回头处。我都是明白啊,你怎么说我不明不白?你怎么说我有住?那我要怎么样又在明白之中,又能够不住哩?「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唯有行者能够体会。你这念念之间,你在一切感受之中,那个心中的清明,你自己能体会。更何况我们又是释子,你念念之间都在一切根尘、一切接触上,去参的,都在一句佛的名号之中,照见一切现在的起心动念的,所以你当然将来自然就能够清清楚楚,你絶对能够清清楚楚!

所以在这里面,能够把那个教材打出来好了,可以试着讲一下。所以既然讲到识心,现在就再借《楞严经》中的一切的文字,再为法师们,就是再能够加深一些心里面的思惟跟印象。所以刚刚讲的识心现前处,那其实就是跟大悲心体能够普应诸缘当下。能普应当下,那眼前看的都是世间的一切物化,他本来就是化物的清明,但是现前看的都是物化的种种庄严,你能够在现前的种种物化的庄严之中,能够看到你根本本来心中的迹象的表现嘛!

所以过去凡夫在一切器世间中,所有的一切器物的表现,人事物中的表现之中,就不断的向外一直流浪,在外面不断的难以回头,就叫判成流浪生死。将来的行者,就在你现前的世间一切影像现前处, 一切物化现前处,你都还能够体会到觉心之中的化物功德;你不舍离如是物化,但你要全明化物的根本的性德。你能够知道那个化物的性德,你才能够体会大觉心体,必定能够应机随缘的所有一切性德智慧。你能够明白那个性德智慧,所以你也才能够起成种种方便。刚刚不是讲教化方便吗?你才能够起成种种方便,随手拣择,随你拈来,哪一个世间的器物,哪一个世间的气象,(象就是大象的象,气象,)不是你根本当下能够念念归家、念念观心的方便?

所以在这个上面,不是老庄都讲,老庄也讲说,以治国则乱(从欲失性,动未尝正也,以治国则乱,以治身则秽, 不闻道者无以反其性,因为心中,众生要是不明白大道时,心中发生种种的念头说想要治国,就乱;想要治身则秽,就是污秽,随其种种造作,全成污秽。那个秽字,其实从禾从岁,从岁。「禾」你要查字典,家禾、家谷也,这都是正面意思;岁是木星,岁寿,都是正面意思;那为什么又变成秽?又是为什么变成秽?因为就是那个禾,正在茂盛之时,因为茂盛的时候,各个就除(700,那个秽叫自污,自己就觉得杂,起成杂。念头之中就是,本来都是念头当下,都是你大觉心体的根本的家谷、家禾,可是你立万念处呢?你堕在那个万念处,你执着有作上时,就自污其杂,自己染污,感觉就是杂。所以秽者杂也,秽者污也;你自己感觉就是秽、就是杂。

所以你在那个岁寿当下,一切的作用当前,一切种种的性德,所有的一切谷稼成熟时,苗稼成熟处,你要是背离觉体,你就会散在种种杂秽中,就打散在种种杂秽中。所以你刻意要有所作,那全成了污秽,全成有秽,都是秽,污秽。,所以老子讲,你要是不闻道者,你要是根本不知道大道,你无以反其性,你没有办法反其性,反什么?你不能在一切万物表当下,你能够照其性。你说反其性,为什么返回到心性?一切物性,哪个不是心性表达?我说的心性表达,当然不是我们就一个个体中表达,哪个不是称种种众生心缘之中所表达的,所以一切万物的物性都是心缘表达。那一切动物那些,虽然他在现前处,他在他的形体上,因为业感故,现出种种畜牲的形态,所以他感如是因,感如是业缘表达,感成这种性相中的这种寿命、形状表达。但你看到畜这个因时,我刚刚不是讲那互互为因吗?互为因果吗?你看到畜那个因时,他虽然个体上,他是因他的因缘业力表达。但是你在你的觉受上面,正是他在为你表达,你心中必定具足如是畜业的业力,也是如是表达。

所以眼睛一样能够看到如是色,眼睛一样能够看到如是的种种众生相,你必定有这个业。但是讲到这个业中,必定有这个业,假如过去讲,要是不懂这个佛法的人,讲到不一定有必定有这个业,心生恐惧;懂得佛法的,必定有这个业,就是跟你讲大觉必定能够随缘现如是相。当你能够明白,大觉必定能够随一切因缘现如是作相,就是业,那个时候就是,不是从业沉闷于业,那个业就变成什么?那个业就变成种种化物,物化之中,他根本回归、返归自性的力量。所以那个时候的力量,假藉种种相、畜相、相,居然能够表达菩萨智慧跟行持的威猛;那表达不一样,所以完全就是不一样。

所以假如你不通其道者,不闻其道,你根本不能反其性。你不通物者,你不通于万物者,你不能够亲近;你不通万物,你根本不能亲近。你在万物体上就知道他就是业,「喔,我要离开这个业!」你永远难脱其业!我怎么永远只是跳开如是众生的恶业?我不敢再去沉沦在恶业底下!这是最初虽然是接引众生时,好似有如是的声音。但叫你不要沉沦,是要你将来必定证得你根本面目,本来面目。这最初讲本来面目的时候,你必定不能闻、不能信,因为心中智慧不足故,所以才叫你说,你不要妄去过去的造作,就是妄流转在种种差别业力中。将来你愿意从差别业力念念回头时,念念真的想要走出业感时,你才发现,你要是抓着现在真的以为有业力可以跳出的这种妄想之中,那根本不可能真有如是跳出的智慧。这个时候,因为你想赤诚跳出了,你发现根本不可能在这种念头上,这种作意上跳出,所以才方便告诉你,你但还觉得有跳出时,表示这个法中在你心里上就有势力了。

你完全就要看到,根本你能够觉得要跳出不跳出处,其实都是你的大觉心体嘛!你过去觉得感招一切业报处,成就成种种形相、形体处,其实都是大觉心体现的。你背离大觉心体时,那一切形相就起成差别业力。你要明白大觉心体时,那一切万物的安立,哪个不是佛性的根本的作用!所以那个时候你自己不跳出来,自然就出。所以自然就出时,他将来住在觉性中,他不但能够现报庄严,他还可以现尽世间种种物相的勇猛、势力;他可以现啊!

所以《阿弥陀经》上就跟你讲,俱迦罗那个什么,都是阿弥陀佛愿力所现,他并不是畜道,不是畜道。那就是愿力所现,你一样能现,怎么不能现?分身能现。这种话可能我们现在没办法去体会,什么叫分身能现?现在我们堕在这种感受里面,你只堕在这种感受,其他都不知道,所以你只能抓着感受,以为这样的感受就是我,我就永远只是这种感受,我的感受。就好像我们堕在种种这种黑中,我们就捉着黑,我就是黑,我就永远是黑,其他都不知道。虽然讲其他都不知道,不是说你不能知,是你捉持如是的感受,你所以其他的不知,其他的不知。假如你能够放下这个感受时,你才发现在黑之中,不但你能够明白黑,你还可以在这个黑中,你还可以比量什么叫做白?什么叫做不黑?你都知道,心中清楚,所以心中清楚。所以当你明白黑时,你也可以明白不黑,明明白白,将来化现也是这样。

你不要抓着业感的一向以为是我,你就只是在一道中沉沦。将来你能明白时,六道随时现庄严身,六道同时能现!你过去你的觉心也就是在这种造作之中现的,本来的六道的造作中现。那那一切造作,其实都是什么?都是大觉心体一时能现。你过去讲、你现在讲「六道同时能现」,你会觉得怀疑,六道同时能现?你不知道那个六道就是大觉的「一时能现」,除非你在这六道之中还有各别差别,你还不认这个觉体。

假如你真的认得这个觉体,那六道也是觉啊,六道依大觉中显六时,也是根本一觉的作用。所以有些我们在名相之中,因为过去执受太深,所以讲到六道一时能现,你会怀疑:「真的吗?这不就是神力!」。不必神力,你不知道那个觉心,现前就是六,哪一个法中能够离开过觉体?!可是明明大觉能够现前当下,能够担当一切六处,你却抓着一,而闇昧了其他的五,那叫作可怜闇昧,那才叫流转。因为你只能在这个上面,这个抓着一,一下又转到那个一,在这个一中又回到那个一,叫「轮回流转」。

假如你同时能够照了时,哪有轮回!哪有流转!你当然知道什么因缘故从黑变白,但这个中间,明白他从黑变白处,有轮回吗?没有轮回嘛!在这个没有轮回处,你不知道法法之间的所有一切变化吗?清楚嘛!那叫「永出轮回」!那永出轮回处,刚刚就已经讲了,你明白那个轮回相的,你是明白的,觉心的变化的。

所以你要是不通这些物者,你根本不能够清净。你心里面根本,你真的以为还有东西可以跳出,你根本不能清净。你是明白觉体,你知道那个所有的一切,万物的缘起根本当下的作用,因为他背离觉故,所以堕在种种差别里。可是他堕在种种差别中,将来你证得这个觉性时,那一切差别一样不失,因为他能显尽差别故。

背离觉故堕在差别,可是你千万不要认为真正有一个差别,可以背觉而出。背离觉故只是不认,但一切差别还是不离于觉,因为没有一法能够离开觉故嘛。所以讲到背离觉故所以现出差别,你只是知道他只是什么?他只是不认,叫做背,不是背于觉故就是觉性之外还有一个叫差别。那既然知道差别都在觉性中,今天你根本站在觉性中时,你当然能够什么?你能够明辨差别。不但能够明辨差别,你还更能够现尽差别,这是你的面目。

所以要讲到这种心态,你才知道古德,中国的古人这种悲心,写了多少文字,就是在辨析这个,这个东西不是很好辨析的。我们现在去读,读了半天也不过就只会学故,像鹦鹉学声音一样,只是学了这两句声音而已。所以汉传佛教那些古德所写,若是没有了,世界佛教都没了。所以大家要读,要去读,真正要多读。你才知道古德留下来这些心性之中那些文字,在这边文字里面不断的辨性的那些宝藏,那种体会。你能够多体会一分,你在理体上,你能多体会一分,你现前用的就是事。絶对就是理事当下,你不知道理时,你是借事在增进理的,你没有说理,我不知道理,我马上就能够从事的,絶无可能。有的人可能不能够用文字语言告诉他种种道理,所以告诉他行为,你先去照顾病人,你先去发慈悲心。他其实照顾病人、发慈悲心中,他不叫做从事,他不过只是在什么?在心中不断积聚道理而已;他根本还没有能力、还没有智慧能够叫做「从事」。所以有的是在理上入理,有的是在事上入理。那目的就告诉你,理若是通时,现前才是真事;事就是什么?你有力量,力持故,才叫做事。我能从事,表示你有这个力量、有这个智慧,才叫做事。你根本没有智慧、没有那个,不叫做事。所以你一定要去多读,一定要去多读,常去在这个上面不断的思惟。

因为这样子思惟,所以就告诉你,再拿《楞严经》这个结坛,结坛中。这个大家看到这个结坛,过去听到这个坛,大家就懞了!「这不是我们能够学的,什么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我要去查查看,那牛是不是真正食那个肥腻香草哩?还有此牛唯饮雪山清水?你像现在那你就不要结了,那楞严檀我们都结不了!

这里面「结坛」,虽然在物相中有物表,那当然啦,你能够明白万物时,我保证你有一生,你能够如法结坛。不但是心中能够如是结,器物能够现如是圆满。所以器物能现如是圆满时,所有的圆满的物相,还能够增进自心。因为过去是因为心中明了故,所以你能够成就世界;世界成就故,所以在那一生中修行时,你真的就能够结坛圆满自心。所以在物、在心,在理、在事,在内、在外,一体如一。那这个时候才叫什么?结坛,才叫结曼荼罗,才叫结坛。那理事如一,不是说你将来有个世界,你可以这样子理事如一,只是在外物中,因为福德故,所以让你在事相上面都能够圆满;而是告诉你那个心思,因为你在理中根本不离世间相故,所以将来世间相故,为你成就就是什么?如理的世间相。所以你在那个如理的世间相中,你再藉世间相时,只会增进如是心中的智慧,更能增进,所以那真叫结坛。

所以这个坛场,你必需要知道,那叫楞严。既然叫楞严,叫立四方木,那叫真实,真是真实意。既然叫真实,你今生不能,不表示,你生生世世不能,你今生没有,不表示,你根本自性家山,你根本的本来的富足的宝藏,宝藏之中,他不具足。所以你也要现在开始学着如是结坛,将来总有一天你能够圆满结坛,那一念,当然哪,镜光相交,这个人马上能证果成菩萨。你今生先都不思惟,你将来想要证果,絶无是处!所以现在就开始为自己心中,常常为自己建立曼荼罗,结坛,这叫密法,这就是密法。

密法不是只有藏教才学密,密法是只要是修行人,念念之间在显之中要知道密,在密中之中要能够照了显,「显必有密,密必能显」,是「一心人」,叫「一佛乘人」。密只有密,说显不究竟,说显不圆满,说密比较高超;那这个你修的是密,不是修心,那絶对不是修心。那既然不是修心,你那个密,将来也不见得密,密就变成牢牢守住,就是难以透气,太密!气都不透,那还叫什么密?那就不叫密!

所以显密其实就是一心,懂得显密的人,你会发现,懂得一心的人,你会懂得显密。懂得显密的时候,你会真正能够方便,在任何的不同的教义里面,找到你现在要增进你自己发心的作用。你不会马上排斥:「我是显教,我不修密」。你修一心!刚刚讲那个密是不透气,你那个显是哪里?到处这样子放纵,叫作显吗?「我是显教,我不修密」,就是修!但是不是叫你修的,你以为的那一个形相、那一个地方、那一个地域,那个地方、那个地域,不是那个地狱,我没有骂人,地域,那个地方的密。那个地方人所说的密,也是从一心之中所说的密。

所以他讲说: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悲诲,心已开悟,自知修证无学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场,云何结界,合佛世尊清净轨则?」,这一段文是出自于《楞严经》第七卷,也就是在第六卷时,世尊告诉阿难四种清净明诲以后,再告诉他如何结坛,要念念之间依止清净比丘僧,然后告诉他修学。所以当时这个阿难就是侍佛,侍佛的就是你在你心底中,念念之间在大觉体上,不断的侍佛的这种发心,你当然在心底深处,你才能够清楚要如何建立道场。

什么叫如何建立道场?就是任何起心动念,你都不会违背如是道场庄严;也就是任何起心动念,你都不会违背如是大道的氛围;任何起心动念,你都不会违背一切诸佛的根本性德之中的作用、思惟;那叫「建立道场」。

所以云何结界?云何在这些念念之间,念念在自己心中,或者在眼睛所看到的一些环境里面,为自己从此以后,跟一切红尘,过去的所有一切染污,众生流转的势力,结成种种,把他围成种种保护,围成种种的护持念头,叫「结界」。所以前面的结界,是要你知道怎么样心中念念在这个氛围之中,如是常住、常守;所以自然而然就能够隔出种种,你过去以为的流转的势力,能够隔出,把他隔出来,流转的势力。

为什么能够隔出流转的势力?在这句话里面,讲到这句话,为什么还要回头再讲?就是怕大家又堕在过去的音尘里。什么叫隔出?这个隔出就不是过去众生的那种狭隘的知见说隔出,「我把过去流转的那种作用隔出来」,不是啊!那是真正行者念念照见大觉心体时,你自然就分清楚,什么样业力叫作流转,什么样业力就是不流转。你站在识心三昧中,当下就是一切感受现前处,但是感受现前处,你就能够明明白白,什么时候你一念背觉,就是流转;什么时候就是流转这个背觉这个业力,你只要明白时,这所有的一切流转业力,其实当下同体是觉。这就是给你讲的,这是佛门中最难讲的地方

不是一讲,你就一拆为二,「好,隔出流转!」你隔,你看你怎么隔?那是心中的明明白白,那真叫作结界,真叫隔出。那那个隔出就不是众生世间中那种造作分别,那种隔出是根本行者智慧的担当、圆融、了然,他当然知道什么因缘流转。镜子照色之时,大家现在都已经知道了,镜色现前处就是镜子,对不对?没有两点,没有两个地方,也没有两个物相,镜色现前处就是镜子。你就能够分得出来,什么时候镜色,就是流转处;在什么因缘,镜色就是镜体的光明处,你分不出来吗?你现在大家都能够分得出来。然后你正在看镜子时,你心中明明白白,分得出来那个是什么?结界嘛!

所以你那个界中就是什么?符合如来世尊的清净轨则。因为你永远不离那个染污啊,你才能够看到这个根本不染污的根本清净呀,你站在不染污之中,从此将来你照现一切染污时,一切法不失时,你才照现染污处,才是为一切众生救度其出染污的悲心现前处嘛。

你站在镜体中,过去看到镜色都是染污,你现在站在镜体,一样看色,可是站在镜体看色时,每一个镜色都没有染污,都没有势力。每一个镜色都没有,不是就是救度救众生时吗?这才叫清净轨则吔!所以这里面的结界,要清清楚楚。

所以道场结界也是知道了,道场结界就如同我跟你讲的,那个弥勒菩萨坐在山门一样,那个门阃你要清清楚楚,结界就是结那个门阃;心中要明明白白知道那个门阃,那个界相。但是在这个界相之中,一定要符合世尊清净轨则;不是只是在里面念念净持,叫清净轨则。你是不是能够知道门阃之外,过去你认为的流转,其实都是你现在念念之间要告诉自己,念念行者要告诉自己:我过去怎么样闇昧觉心的地方。所以既然是告诉自己过去如何闇昧觉心的地方,所以今天我在门阃之内所修的任何的净持,那都是念念之间担当过去一切众生,末世众生现前处。所以将来证得时,在这个大觉心体中证得时,你根本不会舍离众生界。

什么叫不舍离?觉心现前处就是感觉,镜子现前处就是镜色,他能舍离吗?还有舍离,就是告诉你就是什么?法不自在,法不自在嘛!觉心,镜子一定要照色,才叫做镜性,才叫圆整、圆满的镜性,才叫完整的镜性,才叫一佛乘,就是一啊!就用镜性比喻,就是一佛乘。你还在那边分说什么超越吗?你还在那边分别,什么样跳离吗?你还在分别什么叫清净吗?你还在那边妄想分别,什么叫染污吗?你在觉得染污时,这个觉得染污,有离开过觉吗?你没有一法离开过觉,你怎么又堕在这个染污上面,这个文字前尘上面,又受他迷惑呢?!所以这就是念念披剥,这叫做结界,这个才是真正行者的念念结界!

当然阿难是这样问,就是你潜在心意识中,侍者是这样问。那佛告阿难,就是要告诉你。这篇我本来不太敢拿出来讲,也有人问,因为太难说,太难说!讲到大家可能会遶得更远,言多必失,本来还听得懂一点的,再讲到这个,可能大家从此以后不想听了,根本听不懂了。

所以佛告阿难,开始让他结界。那为什么结界?当下就在坛场之中,如何用世间万物安布哩?就是告诉你那个门阃要清楚。你不要以为净持,就是念念之间只是在那边静静的守持,叫净持;你是要担当一切感受的,因为你这感受不但是门阃之外的感受。门阃其实在哪里?门阃不在你看得到的那个边界的门阃,那个门阃就是你心中的门阃,你那个识心流出的门阃。你能够眼睛不听(见?)门外事,耳朵不闻门外声,你能够关掉心中的门阃外面的声音吗?你能够不见你心中门阃外面的色相吗?絶无可能嘛!你天天坐下来都是门阃以外,哪个是门阃以内?还没有哩,絶无可能!因为我们根本还没有照到觉明心体。什么叫内?都是外!全体是外!那将来在外中你才能够明白那个内,所以那都是外。

所以既然是如此,所以叫你建坛时、设坛时,这就是《楞严经》中讲的这个密法,也讲到大法,开智慧的楞严,直下要你担当一切世间的物化。那哪个担当一切世间的物化的庄严,哪个不是你当下行者就在门阃之内,念念巩固、念念坚固的坛城—曼荼罗呢?就是你的「坛城」。先把这个观点先体会清楚,体会清楚。所以将来你才能够在一切感受之中担当,那个担当就是为自己建立道场时。

所以那个担当再也不是只是避开,或者是心里面讲的说:「我要与不要」、「我不要再如此了!」、「我不应该再如是了!」这个声音一定会有,因为过去我们心还不熟故,所以在感觉到烦恼现前的时候,就告诉自己:我不应该这样子!我不能再如此!会有这个声音。但是现在都要学会,连这个声音都告诉自己:这个声音是因为对眼前的烦恼现前的,因为有这个烦恼,心里面有惭愧,有这个声音。但是真正的惭愧是惭愧在哪里?真正的惭愧是惭愧自己背觉合尘。既然惭愧自己背觉合尘,我怎么又会堕在这个声音上说我不要?那我只是做我不应该有如是想的思惟,连这个思惟都不堕在这个上面思惟,他自己会起成种种的这种心态,就告诉自己:都体会那就是觉心,那就是觉心!

因为你能够分得开来,因为在感受之中,你突然觉得一个惭愧的心,然后你在这边上面思惟,那是过去习气;思惟久了,你那觉心的感觉,你还是没有办法启发!你让他思惟,可是你心里面就要告诉自己,那还有觉心,明白他的思惟是谁?这就是宗门的话头。连后面说觉得我不应该思惟的那个气氛,你都要明白。你完全不是堕在过去,只是在我不应该如是作这种思惟的气氛里面,好像要去断一切恶,都不是了。那这样子在这个思惟中,这个思惟是一定有的,因为过去的习气,他一定有,心中的作用,他一定有,可是你慢慢体会到,后面觉心的光明现前,觉心大明。

假如你要是觉心不明,你还在这个思惟,这个思惟是从哪里来的?这我不应该如是作,我不应该如是这样子行为,这个思惟从哪里来的?从烦恼中来的。所以就算你能够住在这个思惟之中,我不应该如是作,你也没有离开烦恼的根,将来必定还受流转!这样能体会了吗?所以那个叫做担当,那个是直下担当,那个是不同于一般世间凡夫的作持,那个叫做为自己建立坛城,为自己建立坛城。

佛告阿难:「若末世人愿立道场」。「末世人,那当然我们都叫末世人,因为我们所有的一切起心动念,哪个不是在末世?我们先不要说这个时代是末世,现在你所有的一切起心动念就是末世。因为你在一切感受当下你根本不认觉,你就在一切感受的交替变化之中,你就认那个最末梢的气氛,就是末世,就是末世人。「愿立道场」,你就在末世之中最刚强处,最眼前的势力最强处,其实那也是什么?那也是觉心最圆满处。所以你将来要开悟时,你不能离开感受之中的最末。

所以这里面经文(圆觉经)一直告诉你,「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你不能不达末,不达末也不叫做觉心啊。我只知道是觉,那感觉,什么样的感觉,我不知道,因为不达末故,不知道,那还叫觉吗?觉必定要大觉,一切感受清清楚楚。甚至于在后面,痛,明明白白知道痛;痒,明明白白知道痒。但这个明白,不是我们现在凡夫所体会的明白。我们平常打坐,明明白白知道痒,我也知道痒,明明白白,可是就痒啊,越明白越想抓。你别急嘛,你那个心,那个尘相还没脱落嘛,慢慢来,现在实在忍不住就抓一抓吧;抓的时候再回来,再惭愧,慢慢练那个觉心,总有练到真正痒,你都知道那个痒中的觉。那个觉中不是在痒中说觉,你是真正,这个是一般初机行者都能够慢慢体会,你真正是在所觉之中能够剥离的,你最初一定有那种感觉,剥离相。剥离就是《楞严经》中讲的脱黏,连脱黏都是妄觉,可是你现前真的有脱黏相。

为什么会有脱黏相?因为你过去的觉体从来非种种感觉。你不过就是在从来非种种感觉,现出种种缘起的种种感觉时,你抓着那个缘起的种种感觉说你的感觉。所以你永远在痒,就只有知道痒,痛就只有知道痛。但就在这么强烈,只有知道痒、知道痛时,你那个觉体也从来没有堕在这个痒痛之中;所以将来你会脱黏,会脱黏,那就是最初照见能所;你一定会的。就算你没有完全能所清楚,但你都会有这种法喜。那个痒好像不是…,就让他痒吧!没有那么大的感受!这个也是只要是修行人,都会有小小这种心里面的这种经历。

过去蚊子叮哦,叮上去,不要说痒啦,那个针扎进去,就好像是五公分的针扎进去了,怎么这么痛?张开眼睛看,又觉得不好意思,就那么细细一根针,怎么那么痛?然后他飞走就开始痒,越觉得痒越痒,越痒越抠,越抠越肿越大。后来就喂蚊子,那痒,太痒的我不能够忍,就是喂蚊子。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不怕蚊子叮,蚊子叮,我没感觉。有的人认为说真的没感觉吗?有的时候有感觉,那个针插进去,什么感觉清清楚楚,但心里面没有那么强烈的分别,就让他扎吧,可以喂蚊子,你知道吗?可以喂蚊子!这个认识我的大家都知道。过去不是吔,过去真的是扎,你都不能够让他扎!

所以将来你会慢慢,那个痛痒,事实上你是可以慢慢体会的。我们现在因为毕竟还是放逸,我们还不是真正那么用功,所以你才能够体会真正病体现前处,病痛、大病现前处,你心都不为患。人不可能没有病呀,所以你才知道释迦牟尼佛娑罗双树间示病,他哪有病?他没有病,觉体上无所谓病!可是肉体上就会现如是坏。所以你不能说世尊有病,但你不能说世尊不能示现如是病。不要说世尊如此,在你身上都是,所以不是讲天方夜谭。你将来证到这个觉心时,不要说证得,你现在念念之间,虽然是凡夫,天天在病的痛苦里面,但你仔细思惟那个觉体,那个觉体也只是示现如是病,觉体从来也不是病。那能明白的那个心也从来非病,他是示现啊,可是你却在示现之中,你堕在如是示中,你就现如是现,那就叫苦人哪!

所以讲到「世尊只是示现生病」,你不要以为讲「哎呀!都是佛教人嘛,当然当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自己的世尊当然自己夸,对不对?他只是示现而已。」不是啊!那觉体真的就是如此,明明白白就是如此!你能够体会一点觉心的清净,你在那个清净中,清净心中,还不到神通哦,有些大病现前、大痛现前,你都能够比别人能够担当一大部份,心里面没那么痛苦。不是不知道痛,是你明明白白知道痛,但是居然心中不在上面作种种执受,心是可以如此的。

所以现在不要说「哎呀!我很痛苦啊!」「我真的痛苦啊,你都不了解我!」什么我不了解你?你不解你自己!不是我不了解你,你自己都不肯了解你自己,我怎么了解你!你心里面根本没有堕在痛苦中,你就捉着那个痛苦一直执着、一直执着。这常常会有居士:「师父,你不了解,你们出家人怎么了解我们的痛苦?」我太了解了!不是出家不了解,旁观者清,你不知道吗?我才明白你的痛苦哩,我怎么不知道你的痛苦!所以我才更了解。

所以「末世人愿立道场,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雪山者,这里讲雪山,雪山是以净洁为主,讲到净洁,净洁就是雪山。那个雪山过去讲说,当然山都是以高远,雪是以净洁,净洁就是讲到圣人心中的根本的本体面目—净洁。这个在雪山,过去古德译这个雪山都叫多岩,都是圣山,圣山就是讲到圣人所住,就叫做大雪山。

所以他在《华严经》中讲,雪山中具诸药草,能疗众病,具诸种种药草能疗众病,也就是告诉你,你要是真正念念之间,在如是圣洁当体,圣洁现前处,那当然他就有随缘的遍布。但是那个随缘的遍布,不是世间上那些尘垢的凝积,(凝,就凝结的凝,积)不是那些凝积。他的遍布却如大雪那种缤飞、那种飘逸、那种清净、那种安然;洒在大地,一片洁白,洒在大地中还不落痕迹;是如是表明雪山。所以讲到雪山处,都是讲到圣洁,如是的声音,讲到圣洁。

所以你念念之间要在哪里?所以这个先字,先要从哪里讲?先要叫首要,行者,末世众生愿立道场,首要在雪山,先取雪山,先取念念之间心向如是圣道,心向如是圣洁,在内心之中,建立如是高远,建立如是心中的这种好乐、崇高,那种雪山。我讲的现在是在心底中,心性之中先为你解释,将来你要知道,心性当下其实他能够什么?他能够圆满一切世间的物化,圆满一切世间器物的庄严,所以在这里面,你才能够知道那个雪山相。

大力白牛。这种大力,既然是能疗众病;过去众病是什么?就是众生最重的负累。现在你假如有一念之间,念念之间在心体中建立如是圣洁的面目,建立自己行者的心中的崇尚,所以那叫先字,首要。你念念之间在这里先能够为自己安布,你就能够发现这种作用,他已经在开始什么?转化你在现前众生流转的幻惑跟流转的众病,他就要转化。所以那种作用,在这种作用上,虽然我现在看的都是现在还是众生的种种感觉、气氛、但是只要有一念那种向雪山时,潜在心意中已经有如是的力量现前了,为你疗治众病,所以那叫「大力」。那种大力是他们,你虽然才发未见,可是你心里面已然知道,他在你心底深处,已然为你能够为你看护,担当一切,所以他才叫做首要。首要你都要明白,你要先清楚如是道理。

所以白牛,我们中国人解释这个牛,他是讲说,执阳器引万物出之也,他是执阳器引万物出,牛也讲到奋进、勤奋,但多半那个牛字就是告诉你,一切万法,世间所有的一切世间的现相现前处,连中国的星象都跟你讲始于牵牛,始于牵牛。所以过去讲到那个象,(大象的象)是一切法中呈现处,那是大象,所以如同普贤所骑的象王。但是从象中,感觉到所有的一切耕耘牵引是牛相,是明明白白心中那个牛相,所以那叫「大白牛」;白牛就是什么?他纯净、无杂,他不是那过去的黑夜。但是潜在意识里面就有这种力量、这种勇猛,为你不断的牵引、引出万物。而且他一定是什么?他一定是执阳器,执阳器。为什么叫执阳器?因为你念念之间要在大照上面。虽然你引出万物之时,那所有的万物起处都是什么?都是世间的感觉,世间的感觉那叫做阴。可是你在世间感觉上,念念要你去分明如是大照,叫阳器。

你不是离开那种感觉有大照,就要在这一些世间感觉这么样厚重处,这么样的阴沉处,你却能够体会,原来都是什么?都是你心中的大照现前。所以这个坛场到末后告诉你,当阳铺设、当阳建立,种种诸佛菩萨的形相。当阳,就是要你念念之间,就在种种感受之中,你要面对的是你的根本大觉的照体,那叫「当阳」,体会那个当阳。我们现在每个起心动念,都在种种感受的阴着之处。着,着重的着,或执着的着,都可以。但你在这个阴着之中,你都要去体会那就是根本当阳的觉体,就这觉体的大照。所以你在这感受的阴沉中,你能够体会当阳的根本的照性,你在当阳的照性上,明白现在所有的一切阴沉的感受,将来你就在这个阴阳二相中,还归一体,还归大觉,那才叫大觉。因为大觉现前时候,就是有照、有感觉,有能照、所照,这觉体如是。

所以你要怎么样能够在这个上面,能够起出念念之间回家,回家不但要在现前的最末梢的众生相中那种阴沉中,但是你念念之间,已然有回头照见如是当阳的气氛了。你不离如是现在任何感受,但你能够在现在如何感受里面,体会当阳的作用吗?你能够在任何的感受里面,体会那个从见执种种阳器,然后引出万物的心中的耕耘吗?那个叫「大力白牛」。所以首先你要体会心体中,根本深处本来面目的圣洁,那种能够牵引出种种万念的,现前你的所在。但是你再认为说你的现前所在处,你已经认得那一头大力白牛,感受已经能够认得那一头大力白牛。

所以这个白牛,你只要站在这个白牛上,他是「食其山中肥腻香草你在感受当下都是什么?世间污浊的执受,世间污浊的摄受、摄食。可是你明白心底的大力白牛时,你再看到眼前的感受,你居然虽然未证,虽然是凡夫,可是你就能够体会,潜在意识那个白牛中,他一样是啖食现在你感受的这一切作用,这一切感受。但是他正啖食时哩,他不是在我们凡情最末梢,以为是流转浊重的感受所说的啖食;他是在根本圣洁的心体上,他最初的清明的啖食;最初的清明的啖食,你不认时,就变成了后面浊重以为的摄食。但是你以为浊重的根本的摄食,其实就是你清明最初的啖食,但是最初那个啖食,其实才叫做肥腻。

什么叫「肥腻」?质美为肥;味厚(厚重的厚),为腻。为什么质美?因为他才是真正能够啖出一切质味的人,你站在清明你才能够明白一切所食,质跟味的人。所以质中一定能够清清楚楚,质美,在味中一定能够什么?深达其最末,味厚,叫肥腻。那念念之间在食如是肥腻。「香草」是什么?不但是食如是肥腻,他是根本就在薰大觉心体的心体青明的开敷。青,那就用青草青青的青就行,青明的开敷。所以「所食香草」。

假如你要是能。现在刚好打引罄了。假如你能体会时,先到这个所食香草你能体会,你也可以建立坛场。先取,这每一个文字都有重点,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首要,你忘记圣洁根本的面目了吗?忘记根本大觉心体本来不在尘间的本来的高远吗?你还背离这个大觉心体随缘遍洒时,所有的一切本来洁净、本来洁白的,所有的一切心中的智慧吗?所以他能够缤纷于万物那种青明吗?清凉吗?那种洁白吗?那是雪山。

但是这个雪山中你不能只能看那个雪山相,那个大雪相,他还有「植诸药草」,种种药草能疗众病。所以在这个雪山中,雪山是你心中念念之间,建立那个圣人的体德,但是这个体德上面,就有一个作用性德在为你开始耕耘—白牛,大力白牛。你能体会那个大力白牛,连你眼前所食的一切众生感受的污秽,都是白牛所食雪山的肥腻香草。先坛场,先告诉你前面这样建立,后面当然你就慢慢能体会。那能体会就不用往下讲了,开玩笑,我知道也跑不掉!好,先休息。

大众回向。请合掌。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弟子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