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学习
“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圆觉经》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南无阿弥陀佛
INEWS / 大乘经典
《圆觉经》120讲(字幕版)| 自然法师
来源: | 作者:自然法师 | 发布时间: 2020-12-18 | 1110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堂教材: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遶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祕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自然法师 于二○一四年十二月二日宣讲

第一二O

所以都能够念念如是,在大觉体上叫做「顶礼佛足」,必定要在大觉体上。叫「右绕」就是正转,就都是在根本性中的体相用中,就在佛法僧上,叫做「三匝」,因为三是一切法的成就,成就一切法的数。「常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前面已然都已经告诉你金刚藏,但是讲到金刚藏时,你不要忘记前面还有文殊、普贤跟普眼,所以就是在这一…,所有的道理的连贯之中,叫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你在一切现前的所有一切感受之中,你已经明白么叫轮回了。过去我们只是在文字上讲轮回,只是就是随业感不断的流浪叫轮回,那你能够体会到那一念当下你是不是处在轮回中

为什么叫业?你忘记觉体都叫做业,全部都是业,为什么?他都变成作相,都变成染造的习气,全部都是业。可是就在这么样浩瀚的业感当下,你要是明白处就是么?就是你觉体的光明处,根本无作的清净。所以讲到业力虚妄,就是如此啊。你一念回光,业力全消,哪有业?你不但业力全消,你还能明白一切世间作相智慧作智,叫「成所作」。那你明白一切成所作时,在黑你明白黑的所有一切因缘变化,你明白他时你还是业吗?你只是智,就是智慧而已。可是你不明白觉心作用时,在一切成所作智现前处,你都变成了妄想造作的流转、业力,就在上面不断流转起成习气,就在那里因为从觉入觉故。

为什么会起成习气?从觉入觉故,觉在入觉时就是因种种缘气所说的觉。然后你在这个觉上又因缘气,从缘气之中不断辗转相生就叫轮回,就是习气。但是这些习气的作用里面,你仔细思维他就是么?就是觉心随缘气不断的现种种觉故。觉心随缘气不断现种种觉时,觉心也从来没变。缘气本来就是缘气,缘气他就是起成这种氛围,这种迷惑,他也没变,他也没任何势力。可是就在根本没有力量,根本没有作用的清明不动不变的这种作用上面,我们就感受到种种变化,随其流转。为什么叫我们就感受种种变化?是因为他就在无作现作,无变现变,所以现出来时就叫「大众」,就是众缘现前处,一切感受现前处。

我们讲到我们时,你不要老是抓着现在的这个我感,执着那个我相说我们。我说的我们就是,就坐在无变之中现出种种众相时,我们就不过是在这众相中而已,就在这个众相。我们想要说刻意想要跳出这个作相,都还叫做么?都还叫做不认觉体。明明就是作相,你不要去怀疑现在我们到底是不是流转。你要明白现在的这个我们,这个我相,你将来能够清清楚楚照了这个我时,那才是你真正心中根本不变的大我现前处啊。你才知道过去一直在我们或者我字上面,一直捉持现在的我想,我的感觉,那有多虚妄你知道吗?连觉得那个我,我都不是种种我之所能够指呈的。也不是哪一个我能限量的,就是能够限制住他的量的,限制的限。所以你才能起成种种我的感觉,甚至于现在我说我们时,你就抓着现在我的感觉,我的感觉,我有我这个的感觉。其实你真正明白这个我的那个大我,都不是现前这个我的感觉。但是没有现前种种我的感觉,你也不明白么叫大我的清明,觉心都是如此啊。

所以他明明大我之中都还没有么?都还没有作还没有变,从来没有变嘛,大我哪有变,大我若是有变,你现在小我之中就变成小我了,他根本不变,不变,所以才在任何小我之中,不断的变化,才能够变,所以不变才能变,你知道吗?不变才能应万变。假如真变就变了,真变就变了,你根本就不知道变,在变就不知道变了。所以有人说,古德讲「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句话是乱讲的,不变怎么能随缘呢?那随缘当初你说不变他怎么能随缘?他就认为随缘那个叫做变,所以说是古德乱讲的。甚至还狂妄说,叫你们听经闻法嘛,你们好在有听「我说的」(台语)法,所以你们才听到「不一样」(台语)的。我差一点跌倒(台语)!法师讲的,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既然他不知道在大觉心中如何解释,还谤斥古德古人,这是今人最可怕的业障。你要稍微懂一点道理,你就马上去驳斥古人。那今天你知道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是错的,那五千年文化里面,所有的人我们的祖先都是笨蛋。都没一个人知道?就突然生一个聪明的人?那聪明的人又告诉一堆笨蛋?我相信你我才笨蛋!真的是,那都是在这边狂妄,都是在这边只是不断的谤佛、佛,不然祖,才能表现自己不同,这是今人修行人最大的恶质处,最大的恶质处。所以这个里面将来一定要体会,一定要去小心,不是我们自己不犯,你要小心这些听闻。

本来不变才能随缘嘛,要真变,变是么?变是个别不同的器物了哦,个别不同的器物尚且不自知也不他知,你根本不知道他,你还说么变不变?你为什么能够担当一切变?那根本就是在大觉体中,一体之中你才能够明白一切变。所以在一体之中明白一切变时,他既然能千变万化处,他就是不堕任何变化处嘛。堕了任何变化就不能变,这才是不变处,因为不变才能够讲随缘嘛。那为什么会有那些变?那是随缘似乎有变,其实根本本体没变。

所以这也要讲到识心三昧,他识心三昧流出时,本来就是大觉心体的根本清明。可是在清明现前时,就变成在外的种种流逸,可是这种流逸你不认他时,流逸就是众生流转的开始,欲之始也。你明白他时,这个流逸就是你阿逸多的自在,那个逸。同样一个逸字,解释都不一样,看错都不一样。所以在寺庙门口,你要是进门时看到弥勒在笑,心里还欣慰「我回来了!菩萨慈悲看到我还面露笑容。」假如你出寺门看到弥勒还在笑,那么意思?菩萨笑你笨蛋,是吗?那心里就多委屈啊。这是讲开玩笑,意思就是你本来就是大觉菩萨,根本慈氏菩萨的本来识心,你妄错之时,就变成超越根本清明的门阃,出去了寺门。所以那个笑不是笑尽天下人流转笨蛋,那个笑是告诉你,你本来心中的清明跟称性的喜悦,他就是称性能现,现一切感受时都是称性,称性才叫做真喜真悦。喜者就是一切称性流露处,悦者就是种种心心念念必定能现前处,所以中国字写一个竖心写一个兑现的兑,必定能现前叫做悦,欢悦。

所以他就面露微笑,因为你知道那个面露微笑,你出去任何烦恼时,你要认得如是识心三昧,在烦恼上面,你都能够马上断了,那是真正心中的喜悦。因为他在一切烦恼之中能够明白那马上断了心中根本的清明,你就叫做回入寺门,就到寺门中来。就根本清明心底深处的道场,你从来就没有越出过那个清净秉持的门阃。你就算流浪在外,你也从来没有越出过。所以那个越出只是你感觉到那个缘气在变嘛,缘气有出有不出,能觉的那个根本从来没有所谓的真出真不出。所以那个叫做随缘而已,根本不变。因为你知道随缘不变,所以你也不必,行者也不必在这边不断的受尽艰辛在那边求得变化,求得心中怎么改变。所以行者最难行的就是,他念念要在根本不改变中,根本放下世间一切众生妄想所求之中念念担当,那才叫难行能行。因为这种行为不是一般众生知见之所能及。众生知见一定要攀缘到一种感受,我们却是念念放下,那才是真放下。你为什么能够放得?因为你真正明白大觉心体,你真正明白什么叫做觉心者、觉醒者,所以你才放得。所以这叫()菩萨开秘密藏

「令诸大众深悟轮回」明明白白体会你怎么还在这个感受当前,你却堕落在尘相的造作以为是觉咧?明明全体的尘相造作就是你根本的大觉的明体,根本识心的清明,你怎么会突然来了?所以那种怎么会?就这一点上,你怎么会?你光起一个怎么会时,这个叫做疑情现前,这个叫做善根毕露,就开始你的善根现前了。善根就今天早上讲到三字经讲的「人之初,性本善」,你要能够知道那个心性之中本来的性能妙能那是性本善。你要追逐后面随缘是恶是善,那于是乎他能转成因为他本来是善,善就是能也,所以他能现一切恶,能现一切善,你转到后面那个善就不是善根。你在一切世间的善恶二法之中,你要明白心性之中的本来的妙能都是善根显露处。

那个在儒家就讲到你仁心善根的建立时,在佛门呢?就是你的惠明从此改成道明时,惠明追六祖,六祖跟他讲「不思恶,不思善,么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所以光这句话唯有行者能够明啊,行者能够体会。所谓那不思恶不思善,不是在现在种种流转之中,在妄取种种想要脱离。也不在现在种种境界里面,要取得现在根本心中有么样的能力现前。他完全要在么?完全就要在你根本本来能够遍布这一切法中的,本来能够遍施这一切感受的根本的明心,清明心性中见,能遍布能遍施一切法的清明就叫惠明,就是惠明。惠就是恩惠的惠,遍施,就是惠明。惠明要在哪里说惠明?惠明要看到慧能才能知道惠明,他明白那个能,你才能知道那个明,那个能又不是在世间善恶上面说的啊,但是那个是真善、至善,那是善根现前处,所以善者能也,能者善也。这里面公案都有表法的,都有迹相的。

虽然你不见,你要不见如是慧能处不见如是根本性能处,你在心中妄取追逐的那个惠明,追逐你以为在感受上向道那种心中的明了,那就好像在妄逐祖衣。你就算看到衣在你面前,你以为你有所证,但是你去提他,却提他不动。何者提他不动?真性你根本提不动,那不是能提不能提的。第二个是假,既然是假缘的,假缘所提都是妄,所以提不动,都还虚妄,所以你提他不动,所以六祖慧能大师公案就讲到惠明。

这你才能知道你念念之间不受轮回,在这边你才能够「分别邪正」,分别邪正就是么是邪?委曲是邪,么是正?坦直是正。那当然解释多好解释,委曲是邪,现在应该明白么叫委曲了吧?这个委还要一个委任的委,一定要这个委曲,为什么?心有所托嘛,你还有所托就是邪。你还在那边曲么?随物现行嘛,曲绕。曲随种种器物你就开始变种种形相,现形,形状的形,去了,那都是邪,全部都是邪。么叫正?坦直。么叫坦直?念念之间清清楚楚,坦者从土从旦,在一切尘执当前,在一切有作之相你都要知道么?根本的清明,惠明,坦。为什么叫直?你在这个上面要体会,从来不二的心中根本的作用,不二叫直。么是二?有觉有感觉就是二了,还有造作就是二,还有种种思维就是二,还有认为所有的一切意境可以所取就是二。过去听到这些话时可能就很闷「法师你讲么?没有意境可取?」现在听起来应该就不会闷了。有没有你都清楚,但你会在上面说取不取吗?

你在镜子前面有色无色都清楚,你还会在上面说还真有如是镜色吗?因为你已经知道镜色就是镜子嘛,不会说不明白镜色。但是在这边讲说不会说不明白镜色时,你心中绝对不是说镜色是二。但你一定能够明白镜色,你一定明白镜色时,是因为你坦然是一,坦直也。这心里面的作用已经明白了,所以要分明邪取嘛,你看有没有邪取,这还有二,还有种种委任,还有这种妄作、依托,那都是邪。就在这一念当下,你就可以看到是邪是正,自己都可以在每一句念佛上面体会是邪是正。你在这一句念佛,你不要以为这句念佛就是正了,在这句念佛是在学习正,在熏习香光庄严。总有一天你在所念的这句佛号现前处,你都能够清清楚楚知道你那大觉心性都非如是念,也不离如是念,那个时候你才最初体会无量光,那才是最初古德讲的「原来有一个能念的我,跟所念的佛号。」那才是最初体会哦,那个还不是真正心性已然到西方,但是你已经知道西方已然不远了,那最初体会啊。所以你在每一个念头当下,你就体会了那个无量寿无量光。虽然我现在都在诚心在念,但是这里面完全在念头的盛器?都在,怎么样证得?你马上换别的感受,你会发现你就堕在别的感受里嘛,眼睛见色,耳朵闻声都在那里,所以这句佛号一定还在那里。我要念的那句佛号清清楚楚,完全尘埃脱落,还是那句佛号,但是尘埃脱落就是行者的发心。尘埃么脱落?明心现前嘛。么叫明心现前?你不知道任何念头当下,其实就是你的觉明嘛。所以跟你讲说你本来就具足如是作用,你不认而已,所以才妄认尘缘

好像我们在镜色前面,明明是镜色,但都是镜子现色,可是你忘记是镜子,镜色现前处的时候,你就被镜色所吸引,堕在镜色的恐怖里面,那受他的恐惧,受其惊吓。突然有个人跟你讲「那是镜子,镜色而已。」你还抖抖头,抖动一下,把精神拉回来,哦,镜色!我怎么刚刚那么愚痴!明心就是如此。你看错都入如是尘镜境界里,气氛里面。你看对,马上一切气氛明白,但你都不是他。为什么如此?前面已经讲了,很多经典也说,前面我们在研究《圆觉经》时候也是在讲,因为你的觉心天天在用,也从来非种种法,你才能够知道种种相的嘛。那如果我在知道种种相时,你就忘记了根本非种种法的圆明所以将来你一定能够在现前执着种种相处,能够找到那个根本非种种法的清净,你相不相信?你要不相信,你就根本不相信自心。所以那时候就不会怀疑啊,不会怀疑,你找到的是根本过去没有,现在能够逼迫自己修来的。假如过去没有逼迫自己修来的,你在修时心里都会起疑惑。就算你将来认为有所得,那搞不好是流浪。所以要不能够真正知道道理,有的时候会让么?让一些行者若是没有前人接引,会走入歧途的。

所以那刚刚那个法师问的东西我还忘记讲一个,所以真正声闻人在他不明白道理时,他一定要跟着僧团,跟着前人的脚步,他不能有一刻离开僧团。你说他也可以闭关修行,那是一定有一定的见地了。所以他在僧团中不断的去体会,因为在僧团中每天的耳濡目染,要跟周遭前人的所有一些气氛,你不要小看气氛,有些东西不见得用言词文字沟通的。就在那个气氛里面,他就在传法耶。前面的人若是真正念念之间都在觉心上参,那种心中的赤诚恳切,你每天跟他活着的人,你以为心中没有受益啊?过去好像就有这种公案嘛,譬如不是有个古德要告别师父,他说我在这边么都没有学到,怎么没学到?你自己不知道而已,你天天活在这里,就在这个气氛里面,那是祖师心里面根本的那种全然信心,他相信自己的德行,他一定能够庇荫子弟。为什么能相信?觉心本来就是能够以觉应觉。所以有的时候声闻人就在你不懂道理时,声闻人他是一定要依止僧团,依止教育,依止教育的,培植教育

那你说明白道理你就可以出去了?那也是要有心里面要有坚定心你明白,既然叫明白嘛,明白不是说,哦,我懂了,就叫明白。明白是真正有志重心才叫明白,那志重心明白时,那当然可以。就像广钦老和尚一样,不要说他降伏烦恼,老虎都被他降服了,你有办法吗?老虎会吃人都降服了,何况他的烦恼不降伏?现前能吃他的都降服了,就是以无形已经感动有形了,那是多大的力量!那多大的力量!我们现在有形我们马上我们就会慌乱于无形耶,你还在断烦恼咧。你看到老虎就完了,看到老虎我们就不叫人了,叫做一块肉,叫做午餐,那你还能断烦恼吗?你根本就已经瘫了。所以这个才叫做真正的邪正。

「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这里明白道理你才有无畏,你不明白道理就讲到你心里面虽然已经懂得依循,可是心中念念很难让自己安定。这个不用我解释,大家都有嘛,过去从初学开始都是这样,不懂道理时你都不知道干嘛,我出家十年都不知道干嘛出家的。虽然后来开始带人家诵华严经,那时候好像有所为,把自己安分在那里,但是心里面还是疑惑的,还是疑惑不知道。虽然已经体会到觉心那种坚信不疑,觉心的作用,可是心里面永远还在飘移。就在这飘移跌跌撞撞里面,就在你心里面念念之间不断在心中潜在意识的启发里面,你总有一天会发现那不是用刻意去发现的,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心中那个坚定心、决定心已经现前了。没有前面的种种跌跌撞撞,没有前面种种磨合磨利,你根本看不到你真正在这个身分上自我的认可。你连身分,这种相状,这种形相还不认可,你心怎么可能入如是法门,这是心法如是,绝对不可能。

所以为什么一定要劝一切在家菩萨一定要现出家相,就算不现,心中也好乐出家。为什么讲到赞叹出家功德经,这部经为什么因地心中这部经甚深甚深呢?你只是赞叹出家好像没有讲道理,就是赞叹出家,就好像我们赞叹圣人不必说道理,你赞叹圣人、赞叹善人,还没有懂得道理时,你已经入善人的气氛,你已经入圣人的法数中了。这是依么说的?这是依心法说的,你真正在心法上你就能体会就是如此。

所以赞叹出家功德,那绝对不是现在一天到晚跟你讲不用出家,这叫拆解佛性,这叫败坏觉心。你不用出家,你是在哪里讲?你是捉持相中讲的,在哪里讲的?在捉持相中,你才说相要不要出家。为什么是捉持相?我讲的是发心,因为你有那个发心时,你就会渐次为自己行持方便,立种种相,要建立己心嘛,这就是发心正常的现象,为自己提携为自己接引。所以他会不断的鞭策自己,立种种心相,立种种形相,要坚定自心嘛。你说要不要,表示你根本不知道心嘛,要不要,你就是着相,要不要出家,那完全着相。这不是在相中说要不要的,那你就完全着相。你在完全着相时,大众所有的一切感受就是随着你完全着相,从此以后闇昧了真正在心中深刻的明白。这在心中深刻的明白就是么?佛性耶,你断人佛性耶。他体会不了心都是跟你在一起着相,这叫流转,断人佛性。他不但断而且就在说要与不要时,他不是看到心中的这种自己心中的不断的坚定跟砥砺,他是看到心中不断只是分别要与不要,他的觉心永远就在分别上,要与不要,要与不要。这个将来就只能让他从这种觉中入这种觉,一直沉沦耶,这陷人于三涂欸,不但断人的佛性,还陷人于三,所以这种声音可怕。所以我说为什么说一句话魔说,那真的是魔说,你不要小看那一个声音,光一句赞叹出家功德,这个也是一个声音而已,一个声音他能够启动你的佛事不同,所以善用音声做佛事,这是行者最初下手处啊。千万不能够泯灭了心里面的音声智慧,随便妄取声音。

所以讲到这个音声,就讲到甚至于我们讲说「我不能耶」「我不行耶」「我根器不好」你就永远根器不好!你的觉心是平等的,就念念之间帮你照到这句「我不行耶」就你就永远不行了。那你的那个不行有多强大你知道吗?好强。那你怎么会不行呢?你很行啊!你很行行才不行啊,怎么不行呢?你的不行比别人都行啊,怎么不行呢,很行啊,我怎么不觉得你不行。觉心从来没亏待你,从来没亏待,可是就这一念声音错了,你知不知道贻祸多大?这音声做佛事,你告诉我不行,我也要转变,不行,我也要突破。从此以后,你心中的智慧就不一样了,方向不一样。觉心一样不变,觉心一样不动,他却起成了种种觉照,却跟你过去不同。所以要在根本不动的无差别之中,你还要明白一切缘起差别,才是明白大觉心性。因为你能够明白一切缘起差别,我也可以同时知道你心中的智慧一定是念念之间不堕任何差别的清明,这个叫心理学嘛,这就是能够念念之间能明白。这个叫做什么?这个叫做「开众生无畏道眼」,真正你的心中你启发无畏道眼。

所以「于大涅槃生决定」,当然能生决定啊,清清楚楚。但是在大涅槃生决定时在哪里生?在一切识心流出处。一切识心流出处就决定了你是凡是圣,就在一切感受现前处就决定了你,你到底是向外流逸,还是念念照到本来,就是供养如来。为什么是在这边说?因为这边讲的是弥勒菩萨章,就是根本的金刚藏的决定,就是你的识心流出时,那个弥勒。你能够担当遍布处就是识心的遍布,你能够在识心遍布这么样强大安布的势力里面,你心中还能作主否?那就是弥勒,那都是弥勒。所以你能做主你能够在那可以坐在山门外(内)微笑;你不能做主,你就到山门外哭,没,在山门内微笑,在门边微笑,你不能做主就跳过门槛哭。

所以这哭字两个口一个犬,分成一分为二。本来是清净,本来都是一口宣出,你一分为二,因为分二故,所以如犬吠声、逐声就哭。我们心中就是这样到处受苦,在这边哭。所以狗在吠声的时候,你听起来都叫狗哭,都是哭,犬声如哭。那为什么哭?就是吠声,什么叫吠声?有感觉你就追他,吠声、追逐,都是哭相。所以在这里你要知道决定,这在大涅槃上,为什么是大涅槃?大涅槃就是一切识心流布处,那根本就是你心中的清明处大涅槃。所以这个涅槃里面你一定担当一切感受的,所以生决定

「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所以你站在当下,你绝对不会有一法是重随轮转境界。所以这一句话里面特别微细啊,他再也不是,我不复重随轮转境界,我就跳开轮回,不是这种么简单的解释,不是那么这种外道的思想。不复重随轮转境界,就当下你一法不能离,你看到他根本面目了嘛。假如还真的有东西可避,那都叫易行道,假如有,事实上不可能。你真的有东西把眼睛闭起来,把头撇过去,你就证道了,那都叫做易行。但事实上这根本没有这个法,你也证不到。太简单了,闭上就好了,不要听就好了,关起来就好了,坐在这边,只要想清净清净就开悟了,再也没有烦恼了,从此以后我就快乐的过着我的日子了,快乐的修行人啦。

你快乐不起来,你永远快乐不起来,为什么快乐不起来?因为你永远都还是什么?念念之间在随轮转境界,都在随轮转境界。这里面谁能知道?行者自己知道,你是不是随?都是随啊。假如你真正在每一个觉得快乐当下,都知道觉心的作用,你怎么会在上面还妄逐我在快乐?快乐都多余嘛。觉得不快乐都是…,你都会觉得痴,怎么还会有什么不快乐?再说快乐都多余,那心中的超越。所以他明白一切现前处,什么因缘故说是快乐,什么因缘故说不快乐,他清清楚楚,但他从来不随轮转境界。你只要有一念超越就堕在快乐上面,就起成不快乐;不快乐上面就起成快乐,起成轮回,就在这个觉心上。所以这叫难行,这就是出家人行的,所以叫出家人为什么能为人天师范。所以将来站在在家人面前,可以抬头挺胸,「我们天天想的就跟你们不一样,我们天天参的用心就是不同!」这轮转境界!呵呵,这一句就是流转,这是开玩笑的,这是发人生信而已,并不是真的叫起如是我慢贡高。「起循环见」,不在这边起种种循环见,在这边不断的造成辗转循环。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所以若在一切大觉现前处,大觉有情现前处,在一切感觉现前处,这已经不必多说了,这上面都已经讲了。「欲游如来大寂灭海」就在这个大觉心根本的担当处,大觉有情担当处,跟现前的一切末世众生,二法清清楚楚时,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么叫游?游者,中国人写字,总历,总和的总,历,游历的历,总历于学,于,丁勾于,就在学心上叫做游,游学游学。这游不要把它当做游玩,就是真正在游学。正法上看一切字,他的正义就是游者就是在学习上的,没有一念心离开仁心仁智,总历于学叫游。如何在这个现象当下,一切末世众生如何总历在如来大觉这些寂灭海中,如何成就自己根本的担当,根本的摄受,根本的行持,根本的负荷如来家业,要总历于学,欲游如来大寂灭海

「云何当断轮回根本」那你会讲说弥勒菩萨前面已经说了已经「无复重随轮转境界」,那为什么后面还在问问题「云何当断轮回根本」?这是在金刚藏菩萨根本在大觉无疑的坚定上面,你在识心作用前面,你能够体会轮回的作用耶。前面是根本金刚信中无疑都是大觉,但大觉之中,将来你的智慧中还要担当轮回。么是担当轮回?刚刚不是跟你讲觉心现前,根本就是不变,不变,但是你要知道随缘啊,你不能连随缘都不知道,随缘都不知道,你怎么立不变?你在哪里知不变?知道不变?你是能担当随缘,随缘就是么?万变。随缘是万变,就是轮回处,所以你就知道为什么弥勒菩萨叫候补,他都是一切觉心现前处啊,就是一切最末梢,你要担当一切轮回,就是最末梢的感受。你能担当处,你能在这个上面起成担当,下面你才能够明白如何在如是智慧里面能够清净等持,才能开启行持,行者才能念念作观,念念作种种参,就种种参,这叫做担当。所以叫如何当断轮回根本。

断,不见得是跟他舍离叫断,心中大明就是断,明明白白就是断。中国字这个断还有么?断案,案子判决,断案,古代县官升堂断案,都可以用这个断字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叫了断,清楚了断那是真断,那种清楚了断,那是心中从来根本不随他流转的清明,所以叫做断,他从来不舍能够入他的根本智慧,所以叫做了,真的叫做了断。要是真的不能如是了,你根本舍离不掉他如是势力的纠缠,所以也不能如是断。你不知道那个断,你要是真正不明白那个断,你也不可能将来能够变成能够明白他的一切智慧的作用,所以也不能了。所以你真的还以为是断,离开叫做断的话,你连智慧都没有耶,你连能够入他,能够担当他的智慧都没有。

那怎么叫做断呢?那个在心理学都知道那就不叫断,因为你要刻意撇开他,你根本都没有担当他的智慧,我敢保证在你潜在心中,他在你潜在意识里面还是受惑的,心法就是如此。要不然你要离开他干么?你要避开他干么?你要知道都是觉,你干嘛还要说避开?那是真了断,叫做断义,当断轮回根本。所以你要明白那个轮回的根本,起成就是轮回的种种作相,起成就有世间种种造作的种种这种差别。他在差别之中就能够浮现种种不是增进就是衰减,就是轮回。

你为什么能够明白?因为你已经有金刚藏直下担当觉心的这种决定,你有入一切识海之中的根本的智光,所以你当然能够明白。你要是不明白时,前面讲的就是你一步一步都要具足那个资粮,你才能后面敢担当明白。所以你要不明白时,我就可以说你前面的资粮都不到,前面的认知都没有,前面的道理都不明,所以你就不敢担当,就完全不敢担当,所以这个叫做「欲游如来大寂灭海」。

所以虽然总游于学,总历于学,但游大寂灭海在哪里你知道吗?就是最险难处啊,最险难处,叫险难国。险难国中,现前的都是一切感受,现前处,险难国中。所以你要识心流就在哪里?就是在一切险难处,就是感受处。那弥勒生在哪里?南印度,南天竺,南方如火炽盛,印度是么意思你知道吗?当然他有正面的意思,念念之间跟本来面目相应,这叫印度。但是印度还有一个名字,天竺,还有一个解释,叫毒,在最炽盛的种种感受的毒中体会,你要是真明白那个毒,那个毒就是药;你要不明白那个毒,那个毒就是害。所以他活在哪里?就活在险难中。你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你都活在险难中,活在险难的炽盛中,你生都要生在那里,你那一念心都生在那里,南印度南天竺。我没讲错吧?应该记忆没错。但是突然想要告诉你为什么他都要在险难处?他就是在种种毒中,你要应那个根本性中的根本法性,那个度时,那在哪里应?就在一切感受的毒中应的。所以光讲印度就有两种名,一个你要知道他的本来的面目,一个就是你现在念念面对的种种险难,你在哪里认得本来面目?种种险难处,那意识的险难,也就是欲游如来大寂灭海。所以那个时候你要是真正能够这样子体会,你才能够真正知道如何当断轮回根本。

然后「于诸轮回有几种性」那这就是问问题了,问问题因为后面会解,所以这个文字就不解释了。修佛,还要讲到轮回根本之中,还要讲一个譬喻,怎么样断轮回根本?不是弥勒已经念念之间都在大觉心体,正是补佛之处说种种识心三昧的吗?念念都是补十方根本与如来的本妙觉心的吗?所以那叫做「一举洪名超二死」,你看到都是二死,你放眼望去,都是分段生死、变异生死。么是分段?你在任何感受之中,是黑是白,分段生死。你在那个本来本来体会那个觉心能够一切是黑是白,那叫变异生死。他能够变出如是黑白,那是变异生死,所以黑白之中也有生相灭相,变异生死。于是在变异之中你就会堕在黑的生灭,在白的生灭,叫分段。我们都堕在这二死中。你先了结了分段,你将来还要证得那个变异生死

所以菩萨在变异生死,菩萨看到都是什么?大觉心中的随缘变异,变异有生灭啊。他明白变异明白分段那叫做什么?永超二死,一举洪名超二死。那一举洪名怎么样超?念念就在补佛之处一举洪名,念念都是知道念念跟觉相应,所以就叫做念无量寿无量光。你念无量寿无量光自然就在这洪名之中,你能够担当现前的种种万念的。你不要以为我每天念佛就只是念佛而已了,你还有其他的念头啊,人的那个心不是只有一念一相的。你在念佛当下会涌出其他的种种念啊,什么叫种种念?我正在念佛时,我突然看到颜色,看到小孩子进门,小孩子说:「爸爸」「嘿!」,所以有这个念,可我还在念佛。任何感受是不是都清清楚楚?清清楚楚。任何应对清清楚楚吧?都清楚。可是你却在念佛之中,你能够明白这些应对当前,你还有没有流浪,那是真念佛人。你要是真正在这句佛号中,你真的是一举洪名,那个举就是整体的称量,那是真正身心的投入,那叫一举。不是我只要随便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叫一举,你还叫一棒呢,一举?那不叫一举。那是真正心中的涌现叫一举,那是根本自性之中的大愿的举扬叫一举。你念念就在这个洪名上,虽然还是凡夫,可是这个名字他就能启发哦,真能启发你哦。你心中若是真正身心投入在大山的氛围上,这个大山的氛围他会带入其他的一切行为动作,一切的思想,都会启发成大山的浩瀚。何况是本来超二死的洪名,他不会让你照见原来每一个念头当下,你是不是堕在分段之中随其生灭,你还是在分段当下,你当然你明白那就是随缘变异的种种造作。

你用分段跟变异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的比喻,这样不见得是好,或许可以把它变成分段就是见思惑,变异就是尘沙惑,全部破了就无明惑破,就是佛性现前处,你就自然能起成变异,不是能起成变异吗?觉心中哦。那你都是在这个上面啊,所以你会发现你真的就一直永轮二死。但你一举洪名超二死就是弥勒菩萨讲的「如何当断轮回根本」,为什么是弥勒菩萨讲的,就是念念之间不被你如是大觉?迹故,不但不被你如是大觉?,还念念递补佛处故。补处,你能够照明自己的补处,你能够在心中这样子供养自己这样子的念念的补处。什么叫补处?你念念知道是觉,当然这里不是这样子那么简单解释,但是行者最初下手时念念知道是觉,就是供养补处了。将来真的是大开圆解时,那当然解释就不一样了。那个时候就非我境界了,我只是知道前面嘛,行者最初下手,你念念知道是觉。所以叫做轮回根本。

「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么叫回入?和光同尘,和光五尘五浊,你有办法和光同尘叫回入尘劳。所以刚刚讲说真正的寂灭大海是要根本担当一切险难处啊,毒处,和光同尘处,叫回入尘劳。你的觉心本来就能够和光同尘,你不必说真有一个真性可证,那个真性根本无染的真性,他就是能够起成一切万变染着的根本清明的染性,随缘遍染,在黑染黑,在白染白。你堕在这个染中,个染是业障,你不能染那闇昧。黑你不知道,白你不知道,不能染,那叫闇昧。所以那个叫做净染,那个叫做世友,世间的友,世间一切,朋友的友,那叫婆伽密多。清清楚楚那心中的清明,那个担当,直下的担当。所以那个叫做「回入尘劳」。

所以和光在五浊上面,五浊我们就不要讲到五蕴五阴,其实那五蕴五阴现前处,那五浊当然还有么?劫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五浊我们大概大家都会背,么劫见烦恼众生命,我虽然说能背,还是要看一下。但你知道那五浊吗?你体会了那五浊了吗?你每一个念头中那五浊吗?你在觉心当下背离觉,那个去力就叫劫浊,出去了,力量出去了,就好像超越门阃,再也不见弥勒了,出去以后明明是笑变成哭了,劫浊。但是这一定是能够大觉能够随缘入觉的那个作用,所以叫做劫浊。但是你忘记这个浊时,忘记这个劫时,忘记作用时都变成浊,染浊。在这个劫上面就有么?就有见,就感觉上有没有见?体会了吧?就见浊,就是见浊。你在体会上面就随着这个感受随这个见,蕴起氛围,在蕴酿感觉,烦恼浊。在蕴酿烦恼的当下,你就为他立种种名,真实有立如是名,众生浊。于是你在这边从此以后背离觉体,在这个上面以为寿命,在那边不断染造、造作,命浊。

你天天都在拆,每一个念中五浊,你都在五浊中啊,你都没有离开过,你每一个念头当下,你发现五浊就在,五浊真的叫做恶世啊!那个心中念念不认大觉体,那个根本亚心现前处,那个染浊处,亚心者二心也,就叫恶,一个亚一个心就是恶。不认一体就是亚心,就叫做恶。然后在任何的世间感受交换处,这个交替当下都成了恶世,世者交替。那个觉心在现觉是交替,明明觉在现觉是大觉的交替,你怎么忘记了大觉的交替,而堕在交替的末梢?五浊恶世。你自己都能看到五浊恶世在哪里,你就能够体会我们是不是能够跳出五浊,这叫「回入尘劳」

你当你明白这个五浊时,清楚这个心怎么出去的,当你清楚知道这个心怎么出去,在劫见烦恼众生命,你清清楚楚时,他就不是浊了耶,那就换五浊成五智,那就登五台山了,文殊大智了,换五阴变五明,上五台山。所以为什么文殊在五台山又叫清凉山,你看这个山光水色名字都跟你讲得清清楚楚了,那是大智现前处。打板了,下个礼拜再说。阿弥陀佛!

听说法师问的问题,单子都要拿回去吗?我是故意要留下证据的,呵呵,没有啦,开玩笑的,还好都有留。

大众请合掌。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弟子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