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师
于二〇一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宣讲(文字稿初稿)
第五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阿弥陀佛!请放掌。
再接着昨天讲「修多罗」,还有一个「罗」字没有讲到,没有讲完。这修多罗也就是契经,本来这个整句的经题「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他在后面已经有一个「经」的名字了,那何以中间还要再安「修多罗」三字?本来后面那个「经」就是修多罗的意思,就是契经的意思,那何故中间再安「修多罗」?所以这中间这「修多罗」字,他上接的是「大方广圆觉」这句话,下面接的是「了义经」这句话。表示这个「修多罗」不单只是要突显这是一本「经」的意义,他在这里面作「贯穿」义,上接的就是「大方广圆觉」。「大方广圆觉」就是讲到根本大觉的性中的本体,他后面讲到是一个行者当下的念念之间—信、解、行、持;信解行持那就叫做「了义」;所以中间的「修多罗」不单只是作契经解,这契经二字是当下你要知道如何上下「贯穿」,在这个上面才是整个经题之中的菁华。所以我才要逐字解释,逐字解释。
所以讲到这个「罗」字,罗字要是在佛法中看,要是这个罗字是叫做一切法离染清净,要离染清净,他也就叫做「乐求胜义」。乐就是快乐的「乐」,乐求胜义,声是那个声音。因为有些义,是直接就是有一些讲这个名相的道理,他是直接取他名相之中的根本精神;有一些讲他的道理的时候,是取他入世的时候所传达的种种的气氛、气势;所以有的时候叫做「乐求胜义声」。在这个声中你要明白,声音的声,这个叫做五明之中的「声明」,他在传什么样的气氛,你要清清楚楚。
所以有些名相中,他有名相中的意思,他要根本在世间传达的所有一切的色、受的气氛、氛围。所以当下他就是离染清净,因为他能够广罗、搜罗。搜罗的所有的一切作用一定离染;若是有一分堕在染中,他就不可能搜罗,他就不可能包罗。所以搜罗、包罗是根本心性之中本来的觉体;大觉心体,没有一法不被大觉所包罗、所搜罗。何以故?因为一切法都是大觉心中所出故。所以在他的流出相中,就是他的搜罗相。
所以你可以看到觉心他一定能够如缘流出,他能够一定应缘流出;但是你知道是觉体时,应缘流出时,你在潜在意识是念念搜罗、念念包罗。就好像你真正知道镜体的人,你当然可以担当镜体随缘的念念流出的照色;当你看到镜体照色当下,事实上你念念也都知道,那个色字根本都是镜体中来,全还镜体中来。那这个回向,这一来一回,是你根本清楚大觉性用故,自然成就;他不是刻意在心中妄想造作而成,是你明白觉体,自然成就。所以那就是那个「罗」字。所以你若是看不清楚那个「罗」字时,那也肯定行者尚未明白根本心性,尚未明白根本心性!
讲到这个「罗」字,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中国人常常讲的,这个「罗」字的一个字相解释中,再去剖析他。我们常常讲罗字,讲四维—罗。那为什么讲四维?你说:那法师,你讲四维,不过就是把字拆开来讲。好像我很习惯把字拆开来解释!但事实上你会发现既然万法唯心,你活在世间上,你任何的一切,不管你平常的日用,或你周遭的所有一切生活环境里,你平常所体会的文字跟音声当下,哪个不是心迹的表现?
假如你看不到你所有平常的一切起心动念,都没有看到这个大觉心体这种心迹的所有一切作用,表示你还未入如是氛围故。就像昨天我讲的,一个画家若是真正心中已然身心投入,他已经入到一个画家的一种氛围里,他走到世间看他平常的起心动念,眼睛见色、耳朵闻声,全是图画,全是心中的图腾,全是心中的种种色彩。一个学心法的人,如何在平常一切日用之中,每天所见,见闻当下,你都体会不出任何心中作用的表现,那也要心生惭愧,也要心生惭愧!
所以「四维」,假如平常人所说的四维为罗,不过就是拆字想。但是因为罗字有一切法中离染清净,有搜罗相故,所以他一定能够什么?包容四维。四维者,四方也;他一定含纳四维。但在这个四方之中,又要讲到性中的体德;那他四维讲到「礼义廉耻」,讲到中国人讲的,是礼义廉耻。四维虽然他能够含融一切,但含融一切四方之时,他还能什么?还能够不失体中的性德。
体中的性德一定,第一知「礼」。中国人讲的知礼,事实上在佛法中就告诉你达体,达这个体叫知礼。所以他从一个开示的示,一个豊。你在这个体中能够架出骨干,那叫身体的「体」;你在这个体中能够处处显示,那叫「礼」,如礼的礼;但是礼一定要得体。所以一切法中一定要得体,得体表示你在法性当下是见性之人。而所谓的见性,就是一切法中你明白道理;见性之人,那一定得体。
「义」呢?你在得体当下,你一定明白所有的一切法中的缘起义相。所以义者,叫做明义也,明白他的义相,明白他的道理。所以你会发现这根本礼义二字,也是心性之中的自然流露。
你能够在得体,你又能够明义,所以你就能够形成种种作用,那叫洁行,那叫清净的行为;清洁的洁,行为的行;那叫洁行现前,洁行现前就是「廉」。
因为他有洁行,所以处处显现处,他就不辱、不没。不辱是不辱心性,不没是不没良知,所以那叫「耻」。假如你真正知道是觉体时,随那个觉体所映现的一切万法,你就不会随其沉没。随其沉没都叫「耻」;就好像镜子现镜色时,你在镜色就背离了镜体,而沉没在镜色的种种虚狂妄想之中,就叫做「耻」。
所以这个「罗」字,他还具足中国人讲的四维—礼义廉耻。这个礼义廉耻,仔细思惟,他就是根本佛法中讲的,根本觉体之中入世的根本清净的性德。所以你有如是的清净性德,他能够成就一切,他还能够不辱、不没。
所以这个罗字,平常我们在哪里用?在尸罗上用。尸罗,尸罗什么?戒行、威仪都可以叫做尸罗。这个「尸」字,叫做布列,陈列为尸,陈,就是耳东陈,陈列为尸。罗字是懂得如是法中所有的一切义相,他处处搜罗、处处包罗。
尸罗,讲到这个尸罗,突然还想到一部经,大家熟读的一部经,常常读到这部经;可能你们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发现,这就是《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在第一品的婆罗门女救慈亲这里面,第一品就是〈忉利天宫品〉,好像讲到婆罗门女的父亲叫什么?叫尸罗善现,母叫悦帝利。事实上这整部经中,他都不是在跟你讲神话故事,他就是在跟你谱出一个根本心性之中的本来的情节、本来的图腾。
觉心现前处,每一个大觉起用当下,你会发现在觉体上,本来大觉,你不能分说他是什么相,可是觉心必能现用啊,所以从体之中一定能够入一切法,能够成一切用。在成用之时,你似乎就能够分出阴阳二相,所以在用当下,在入世间时就有阴阳二相。阳者叫大照,阴者叫随润。那大照是因为觉体必然能够随缘的大照,所以既然他能随缘,所以当下随缘处,就变成普润的阴性;阴叫做阴覆、阴盖;就好像树荫一样,盖在大地,他可以润生、滋润。
所以这是一切众生之父,什么叫众生之父?一切念头的最初起处,最初起处叫「尸罗善现」,叫「尸罗善现」。但是却在,因为他尸罗善现清净行为,他必定能够随缘普现处,你就发现觉心之中他就能够向下普润。一般凡夫,最初流转就是因为大觉正在随缘照物之时,随这个心起之中的阴阳二相的阴性普润当下,随他在感受之中沉沦,所以那个叫「悦帝利」。因为你能普润故,所以在黑就润成黑,在白就润成白,在种种感受之中,就润成种种行为、作用,所以那个叫「悦」。悦者从心、从兑,心随缘兑现之时,又叫做喜,欢喜。「帝利」呢?帝利就叫旁行,旁行叫不正行。旁行,本来都是觉,都是尸罗善现,可是他一定能随缘,随缘时你会发现他就依缘而行,叫做「旁行」。这是一切众生流转的根本,就好像镜子现出镜色来时,镜子他本来就是大照,这个大照属阳,所以他一定能够现照,现照就是阴。那一切众生就在镜体现照之时,从此以后闇昧镜性。所以悦帝利,你要看错时他就是什么?他就是最初的流转相。
所以在经文之中说悦帝利呢?「其母信邪」。这个信心的信,邪;但这个信心的信,信用的信,其实就是自信的信。因为你自信之中是邪,所以一切起成作用就是邪。你在这个母体上,他就是信中常常起偏、起于种种缘起;其母信邪。
那你看经文写的,他一定恰到好处,他不会跟你讲他不信三宝。「常轻三宝」,常轻就是你在这个觉体随缘现前处,你就处处时时,你就会忘记根本佛法僧的本体。明明是大觉所现,可是现前处,你常常就忘记佛法僧。「佛」就是大觉的根本大照,「法」就是他一定能够随缘入照的种种智慧,「僧」就是他在入照的时候,念念之间他一定能够净持根本心中本来的清净。可是就在这本来的清净现出种种感受时,你就忘记你的本体,忘记你的性体,所以叫「常轻三宝」。
那一切修行人都在哪里修?刚开始修行时在哪里修?就在你这个入世的阴相,叫女相之中。所以这刚好也讲到佛门中的讲到的男女相。汉传在中国的祖先之中讲到道理,是讲阴、讲阳,佛门中是大部份讲男、讲女。但是说这个男、说这个女时,不是逐这个相末,在我们现前说男女;他是在心性之中达性故、显性故说种种男女。我们虽然今生,不管已经随着过去的业感、业性,已然现身体形状,已经分成男女二相。事实上,你在男女二相之中,个别体中,他都还具足阴阳,都还具足阴阳。
今天你不能说我现成女相以后,我就叫女人。假如我就是女人的话,那女人将来往生之时,女相已死,你岂不断灭?假如你是女人,将来难道有善业不能升天?有恶业不能往下堕落成三途吗?当你堕落三途的时候,你又是哪一个?你又何曾又是男?又何曾又是女?因为过去堕在阴阳二相,心中念念攀缘故,所以念念攀缘,慢慢背失了觉体,常常堕在感受之中。感受重故,就算还有福德,心性不失,将来成人,就是女人,就是女人!所以女人相者,过去烦恼重故,堕女人身。烦恼重是什么?就是我刚刚讲的,你随大照之时,你就随阴而显,随阴而堕,那叫烦恼重。
那你不要说现一个男人时候,就一定是过去烦恼不重;只要是人间的男女二相,都已经叫做什么?叫做阴,都已经叫做「阴」;这怎么讲都已经叫做阴。这好像我们中国老祖先的道理,根本的性德是「阳」。但是随那个阳中一定能够随照,随照的时候已经叫做「阴」了,那个随照就叫做母,叫悦帝利。在随照当下,你再说种种照,那个叫做「少阳」,那个叫做「少阳」,也叫「小阳」。那个时候的阳已然是从什么?从母体中生,从阴中生。所以世间人相,不论男女,都从母亲胎中而出;都从阴中生啊!所以这个时候的男,世间的男是过去虽然已经堕在阴中,但他还不是那样的执着感受,或者在他曾经有过一点善念,今天再生为人,堕在人间,因为在人间也叫堕;还能够现出男形。但是现出男形时,因为他具足世间的种种流转,所以有的人现出男形,他比女人还执着。那他已经现出男形是过去的善根、善业;但是现出男形以后,比女人还执着。你看到他现在陷在心性之中流转的执着,你就肯定,他将来再生为人,就必定是女人。
那现在你们现的是女相,虽然有的人现是女相,女相现前是过去的执着。但有的人现出这个女相来时,有的女相之中,他居然比一个男人还有丈夫相。因为为什么?众生的业力就是流转相。因为有流转故,所以他才能够度脱;因为有流转故,所以他才能够解脱,所以他才能够变化。所以有的女人他是现流转相,虽然过去的业感之中是堕在女相烦恼,今生现在女形。就好像感冒,虽然他已经患到感冒的种种的病毒,可是有的人现病毒时,他是什么?他是病要好时。虽然我现的是感冒相,可是在我的体中是慢慢慢慢已然要痊愈之时了。
那有的女相哪,就是正现病时,所以你会发现有的女众,那种执着心真的很重,执着心很重!就像初染感冒,那当然是病毒最重的时候。但是男人哪,男人在哪里看?其实男众啊,男众在法中、在人间中,你只要明白女相时,你清楚女相,不被女相所堕时,那个就是男众。所以男众只要在世间不明白女相,将来都堕女人因,都堕女人因!
所以佛制女病八十四态,是不是?他不是给比丘尼看的,是给一切行者看的。那你念念之间,看你是不是还堕在女病之中。二堂师父,就是比丘尼师父,当下审查,自己是不是还堕在种种女的病源当下?假若还堕任何病源,今天心生惭愧,赶快疗治,将来必脱女身。现在的比丘,现在的男众,因为我们还是凡夫,也要看着八十四态,看现在哪一法中,虽然我是男人,但有没有一法堕在女病的种种业感中。假如还堕在女病,将来必是女人!所以不是释迦牟尼佛,写那个女病八十四态是不公平的,没有不公平!他是告诉一切行者的,你不要堕在女病,你就是男人!对不对!男人在哪里说男人?他不是女病就是男人;所以男人自己不立相的,他看到女中,女中若是能治,就是立相。
所以地藏王菩萨只是度母,从来不说度父,因为他不立相的,尸罗善现。他只说地藏王菩萨的母亲已亡故,他从来没跟你讲他父亲还在不在;他不必讲他在不在,你救度母亲,父亲就度。在这个性中,因为经中就是讲这个性,若是你在随缘的随照之中,悦帝利当下,你念念不随悦帝利的业感这种性中的作用向下沉沦,那就是尸罗善现,所以你不必再说更度尸罗善现。所以根本是以法性之说,他就是根本称性而谈。称性而谈,牵一发可以动周身,救他的母,是救全家。
那你说为什么是「婆罗门女」呢?因为一切行者最初要发心归家时,都在哪里归家?就在这个意识,每个念头的末梢归家的,在每一个感受的末稍。我们现在凡夫要回家时,也是念念之间,在这个感受的末梢之中,知道什么?知道自己的沉沦,想要找到自己的本来。你想要找到本来,就是看的就是现前的末,意识之中的末。所以你想要找本,是已然知道末;所以本不必立,知末就知道本,就能达本;这是觉心,讲到觉心的作用。尤其是讲到《圆觉经》,一定要在这个觉心上这样子不断的剖析,将来你才有可能在经文之中,什么叫「地狱、天宫皆成净土」、「有性、无性都成佛道」。这里面的教,前面不懂,后面的经文更难去剖析。假如到最后,只是在经文上不断的这样子铺陈,大家可能没有几个人能懂!所以一定要在之前、在每一个文字已经习惯,就这样子去观想、就这样子去思惟。
所以那一念中,就是你念念之间向下去不断的润生之所造成的,所有的一切的沉沦,所以那也是女相。但是在任何的女相之中,你要知道他的母体是什么。所以不管我是男众修行,你是女众修行,我最初立的那一念心,想要归家的那一念心,在心种的性德,性相中看,还是女;你要在这个女中说归家的。但是这个女已经不同过去的女,过去的女是因为是悦帝利为母,所以所现的种种所有世间的感受,那个女相就成了世间流转。可是世间流转的这个女相、这个阴相,你要懂得回头时呢,叫「婆罗门女」。当你知道是婆罗门女呢,你的过去悦帝利的母体就消亡。所以「母亲已亡」,是在这里说亡故,在这里说亡故。
假如你根本不懂得回头时,母亲就在;所以很多经文就讲母女,母亲就在。你但要回头时,母体消亡,你过去的业感母体就消亡,悦帝利就看不到。但是你站在最后的那个女相中,站在最后的心意识的那个阴,属阴的这种作用里面,想要回头、想要归家。我说属阴就是他一直在感受上润生,是那种属阴。你在感受上润生,你想要找到自己根本的本来面目,想要归家,那叫「婆罗门」。
为什么叫婆罗门?婆罗门者,梵行也。梵行的「梵」,是一个林、一个凡;林是遍立相,凡就是凡情。所以中国字写得多好!梵叫清净,但清净在哪里可以证得清净?是在一切法中、一切凡情遍立处,你处处大明,就叫「梵」。你不敢担当,一切法中、一切凡情遍立处,你那都不叫做净行。镜子能够看到一切法中、一切色遍照处,镜子叫做净行、叫做梵行。你不能照还叫做梵吗?那就是犯罪的犯,那就不是那个清净的梵。所以婆罗门女是梵,当你立了那个归家的心,那叫婆罗门女。所以不管是男众、女众现在现的形,已经到相末的男众、女众,你最初修行归家那一念心,都是「婆罗门女」,所以叫「地藏前身」,就是「地藏前身」!
那婆罗门女在哪里归家?所以当你真正在现在的业感现前处,这个女相现前处,你知道自己怎么流转时,一念心生惭愧,想要回头找到你的本来面目时,你当然知道你过去怎么流转的嘛。你当然知道过去怎么流转的,就如经文中讲的,他知道其母信邪,常轻三宝;这个往生必堕恶趣啊!这个母体上必堕恶趣!
那你要如何改变你的母质呢?现在现前的念头,已经念念想要归家,那你如何面对你心中过去的母体、母质的业感,如何能够做种种拯济、种种拔救呢?所以他念念之间,在觉华定自在王,先佛塔寺,大兴供养。所以你看经文,他不讲古佛,讲先佛,为什么先佛?任何念头现前处,不管你是悦帝利、尸罗善现,都是大觉现前,这根本就是大觉,叫「先佛」,先者表率也。你要先认那个最初的本体,叫「先佛塔寺」。
那他前面还有一句话叫「遂卖家宅,广求香华」。所以在地藏的经中玄义,古德讲他卖的家宅是卖谁的家宅?卖他母亲的家宅嘛!卖他母亲的家宅就是什么?把你母质所有过去的氛围,全部卖掉,那叫变易;「卖」叫「变易」。变成什么?变成对佛的供养,叫「广求香华」。把你过去的那种业感,全部变易成念念供养大觉本体的「香华」。香者,普薰相;华者,开发相。这广求香华,在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
「先佛」,就是念念之间,要体悟最初的觉照。那个觉照叫什么?那个觉照就叫做「觉华定」,根本大觉现出种种开发,从来不流转,叫「觉华定」。于是乎法法能遍兴叫「自在」,他是一切法的一切世间的统御、根本,叫做「王」。你要先在这边心中礼「觉华定自在王」,所以这个觉华定自在王,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无量光、无量寿;你要知道那就是无量光,无量觉体,无量光就是无量寿啊!你念念在这边礼觉华定自在王,你念念已经变卖这个家宅。念念变卖家宅,就是变卖过去的种种母质的业感,心体之中那个业质的业感;已经念念已经向佛不断的参究,这叫变卖。所以念念在参觉华定自在王时,虽然你还未证到这个觉华定,突然有一天,你会在心底深处冒出一点声音。就是好像行者若是参这念心时,总有一天,虽然未证,可是突然在心底深处冒出声音,感觉说,你已经找到自己的觉心了!这是渐次就是如此啊!你自然会在心底深处,会冒出声音,为你自己证明,你已然行为确定了!
所以,忽闻空中声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觉华定自在王是。空中,在性中,空中;他不在你现在的表相中,相中;他是根本性中的。「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肢节皆损。」这是经文。你这一念心,过去那个婆罗门女的心,但要是闻到你心中念念参究时,只要有一点你参透,感觉到你已经找到时,从此以后,你这个行为的作持之相,这个婆罗门女的作相,听到这个声音时,这个作相就会在这个声音中举身自扑;就是我昨天讲的作相全消。「举身自扑,肢节皆损」,就是已经全部融入在,你已经觉得那个气氛中了;不必再说你念念回光、念念去参,你已经站在这个体上了,叫「肢节皆损」。
左右扶持。肢节皆损虽然已经到了无作了,可是不是说他从此以后没有起性用智慧了吧;所以这个时候是站在觉华定自在王中这种智慧里面,你会发现在左、在右能够起成大力了,左右扶持。在这个左右扶持之中,你本来是过去世间行者回头的那种至诚恳切勤劳之相,就是勤苦之相。现在突然证得时,你马上就变成在心中,慢慢心中已经理出明白,就是理明;理明道路的种种心中的智慧,那叫「左右扶持」。
从此以后,你站在这个心体之中,再说你如何向下修行,那个叫做「良久方甦」。所以过去那个《地藏经》的方甦,是用一个更生,甦醒的「甦」,一个更,打更的更,旁边一个生命的生,更生,所以不是用那个苏,江苏的苏,是用更生。变换生命了!已经不同那个生命了,那叫「良久方甦」。所以他才叫你,你一日一夜回去持觉华定自在王。
一日一夜就是当你知道这个觉体时,你念念之间,在念头所有的起照之处叫「日」;在无照之时,就念头你认为无照之处,觉心不作之时叫做「夜」;有照、无照都是觉啊,都要参觉华定自在王,叫一日一夜,从来不二。然后呢,你就能够看到什么?你在这一日一夜中,真正看到觉华定中,在任何的有照、无照,都能够看到根本觉心的作用。
过去就在有照、无照都是三途业海,现在在有照、无照之中,你都知道是大觉心体,你当然看到过去沉沦的业海,所以感觉到突然到业海中来。但是业海已经不是过去的三毒了,已经成清凉池了。所以再问他的母亲呢,「无毒鬼王」。过去本来是毒,鬼王哪个不是毒?鬼王就是你心中的败坏,那种心中的念头的势力啊!可是当你参到如是时,当你念念回光时,一切败坏在你现前、在你前面,心中啊,他一定有向下堕,向悦帝利那个堕的那个作用,心中必定他能够向下去堕;假如不向下堕,不叫大觉。就好像镜子,他照色之时,他不能够随缘向下而去堕、去呈显。堕,你不要想这个堕字,用得是不是太差?不是。堕,中国字怎么写?隋土,随这种长养,随这种土性,就是堕。你不知道那个隋,你那个才叫从堕入堕,那个叫沉沦。本来就是他能够堕,本来就是能够呈现的。你过去不认时,他就是有毒啊;你过去认他,你去认他时,他一样这样子呈现,他却叫无毒;他不害,一样呈现,一样现前,一样向下。所以下合六道众生的同一悲仰,他绝对不离,本来就不离!
所以这个时候问他母亲呢,你是看不到母体的,母体已然生天。你在你的心中要是念念之间,在这一念已经开始回头,开始懂得改变自己的母质,你是看不到他的。假如你还看到他的,那母女不就是二法吗?你看不到他,已然生天!那过去你看到那些感受一直不断向下,那叫做有毒,那是鬼王。现在你敢担当觉心,他就是念念向下,但念念向下已经叫做无毒了,已经叫无毒;所以他是财首,「财首菩萨」是。他是一切觉心之中,你最初看到的财宝、财富,你敢担当的心中的智慧财首啊!
所以讲到「罗」字,你都还可以看到尸罗善现、悦帝利。谁说跟你讲佛门的经典,跟你讲神话故事?没有一部跟你讲神话故事!你看不出来时,那都是神话;你看出来时,哪个不是当下直指行者,当下这一念的根本心性之中,念念的图腾;你不能够知道这个图腾,你根本不知道怎么归家。
所以为什么有人都说,地藏王菩萨只爱他妈妈?不度他爸爸?地藏王菩萨过去都是女人?你哪个起心都是女人!现在你虽然是二堂师父,是比丘尼法师,你心中念念之间,发生那个心中的那种羞耻,发生那种惭愧,那一念都是将来的大丈夫种子啊!那一念就属阳。所以将来现出法身,你就是,他还不是世间男相、世间女相,他是根本法界大丈夫相!
所以一切经典是称性而谈,你不能逐末而论!称性之谈,他一定能够解相末,他可以解释相末。但你不能够执此相末,来想要混淆称性;你不能拿着相的末中,想要混淆称性啊,那是错的!所以这个「罗」字就很重要,他就是「尸罗」。
所以整句话中,「修多罗」,你要知道在心中、在圆觉体上,你要如何念念之间,如何理正为「修」,如何念念看到念头起处,你都要知道是大觉根本如如的本性为「多」,于是乎你心中广纳搜罗,能够示现种种行仪,然后能够搜,还能够搜到什么?搜到悦帝利,搜到你性中必然能堕的根本的性堕,性堕同搜,你这个将来才能够知道什么叫「圆觉」啊!因为没有一法离开你的觉啊!你觉得有堕还是觉啊!那叫做「修多罗」。
所以「多罗」二字啊,在中国佛教中,不是中国佛教,在佛教中,就讲「妙目睛」,妙目睛,目睛,眼睛;多罗,妙目睛士。所以你前面那个道理已经懂了,那当然就是行者所目、所指、所相,那叫「妙目睛」。所以前面要理正为修,处处开发根本一个行者的根本正觉,叫正见、正行、正命,八正道就在其中;这才叫「修多罗」。
所以这样子解释经题「修多罗」,你才能够去慢慢体会,你当下应该要行者要发的什么心,当下应该要在每一个念头之中,如何念念圆会,那你才能够将来跟圆觉相应。所以圆觉相应不是跟那本经的文字相应,跟那个经的文字相应没有意义,那不过叫做消文。你要经过那部经的文字,直指你自己本来的面目。所以既然是直指你本来的面目,所以念念之间,还是要当下观心,所以那叫修多罗。
你明白这种修多罗时,修多罗三字,要从大方广圆觉一直到修多罗。「大方广圆觉」是跟你讲示体,示,开示的示,示体、示法。「修多罗」就讲到一个行者当下的应用,当下的觉照,当下的发心。当你明白这个修多罗当下的觉照,当下的发心,你直下心中就叫「了义」二字;那才叫「了义」。不然你说什么叫了义?了义、了义,那都是文字,与卿何干?现在你才知道了义、了义,是你发不发心,全是你的事,全部都属于你的事;所以那叫「了义」。所以了义叫做显扬毕竟,决定无疑,叫了义。他能够显阳毕竟、决定无疑,这是一个行者心性之中的根本,所以那是了义;那才能够堪称了义,那才堪称了义!
所以于每一个文字之中,尤其在经题上,昨天已经讲过,「题」就是一切法中的根本的纲目。这个经题的题,题就是一切法中的根本的纲目。纲目你如果不清楚,行者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什么是他的方向?这是一切法中都要懂得契领提纲。纲,你如果是能够清楚,提这个纲,马上就能够把整片网收住。所以要是经题你若是已经搞不清楚了,已经蒙混过去;将来那片网就是经文啊,你字字就很难以下手、很难推敲。所以经题你要什么?一定要念念之间如是至诚、如是恳切。所以「题」字昨天我才讲,他一个是不是的是,一个页。是不是的「是」拆开来叫日正。就表示行者念念之间觉照已然什么?已然清晰,已然确定。已然清晰,已然确定,行者自然心中能起渐次;行者自然心中能起惭愧;行者自然心中能起种种方向,能起行为。
所以你发心若是不确定,就是你最初的根本在心中的纲目若是不明白,你在后面说「渐次」,在后面说什么,都没意义啊!就好像现在人不懂得发心,一天到晚研究菩提道渐次,没有意义!小孩子要读书,发了一念心:我要好好读书。他自然心中成就渐次,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渐次之中,他绝对不会在任何法中自觉满足。他为什么不会?因为他只是发心赤诚故。那他是为小学而小学,中学而中学吗?为渐次而渐次吗?不是!为渐次而渐次,你根本叫做迷失渐次。你要知道觉心他要是赤诚时,自然能起成渐次。
所以讲「渐次」,只是告诉一个行者让你惭愧,你到底发了赤诚心没有?所以讲渐次,不是让你没事去不发觉心,去学渐次。所以自然而然你就能够下士、中士、上士啊!所以在下士、中士、上士时,你会发现,我为什么没有能够成就如是的渐次呢?一定因地心中不真故嘛!那才是宗喀巴大师所说的菩提道渐次,不是现代人一天到晚学的那个渐次。学的那个渐次,要是说你真的明白渐次了,我怎么没看到一个人出家啊?就好像一个人真正懂得渐次了,他一定要上学啦;一个学生要是懂得渐次,他马上就会欢喜好乐,我要上学啊!怎么他不会到学校啊?
有的人说读书不见得到学校,这个叫做背性之谈,背离开性啊!因为法中的法性、法相就是如此啊!因为世间有好学的这种心性,他自然就能够成就那种环境,他自然就会想要一种环境,大家能共同研究。因为好学绝对不是闭门造车嘛,他一定让自己能够入广义嘛!能够入心中念念之间,他能够入深、入广嘛!所以这个就是上面讲的「大方广」的「广」,心性自然能够成就广,因为他念念之间不昧故;念念之间都想增上故,所以他一定欢喜好乐,聚集所有同学能够互相研究。因为想要聚集同学、同参互相研究,世间就有什么?就有学校的世间相生嘛!所以这是法中性、相如是啊!你要是没有世间学校时,就表示根本大家不喜欢同学、同参,不喜欢同学、同参,你再说:我好学。全属妄谈!
你真正已经发了心,已经在渐次上,你居然不想要入到丛林、入到僧团,那你就渐次吧!你就渐渐就是「次」,次者,就是品类很差,次,就次品,渐渐就成次了,渐次!觉心相貌就是如此啊!你怎么知道懂得渐次的人,居然后面没有发心?全是闇昧觉性,全是不知觉性中谈,全是在这个心里面,还是用自己的众生知见,委屈的姿态,来不断的念念之间,委曲自己的学习发心,委曲自己的念念之间,所要心中建立的向道的心中的觉照。所以也属于女病,这就是女病!赶快出女病:我要是有这种心,我将来也是女人!
所以你不要看一个法师,虽然是男人,可是心念念斤斤计较,没事站在这边:我是比丘,你们女众看到我就要顶礼。他将来一定是女人!他将来!这我没有谤比丘,我只是讲性中就是如此。你们大家是比丘尼,看到比丘,因为我不是礼敬男人,我是礼敬比丘那个法相。今天在人间,那个法相之中只能落在男相上,不是因为男人就是比丘啊!是因为人间的业力没有办法,所以比丘那叫法相、法性,只能在男相上表。因为男相在法中还叫属阳嘛!阳中就是意思就叫做「还你大照」。
所以为什么叫「二部僧」哪?你虽然念念之间已经懂得出家,从这个丛林了,在比丘尼团中,你要念念之间,还要还其大照,所以还在比丘僧团再说戒行。那个比丘是「法性」,不是男众,千万不要搞错,不要搅乱;男众是「相末」,比丘是「法性」,所以都要礼敬比丘嘛!我这个男众出家要礼敬比丘,我自己立的这个比丘相,我要念念礼敬啊!我要不念念礼敬这个比丘相,将来生生世世必失比丘法,不能得度!所以你们女众,当然也要礼敬。只要是男女,只要是人间的行者,一定要礼敬比丘啊,都要礼敬啊!只是比丘不能礼敬比丘吧,比丘怎么礼敬比丘?我说的比丘不能礼敬比丘,他自相之中不能礼敬自相。男相当然我看到比丘我可以礼啊,那是人相。我说自相之中,比丘不能礼比丘。所以比丘尼可以礼,是在法相中说,在法相中说。
要在人相之中呢?有时候比丘也要礼敬所有一切出发心的人啊!甚至连沙弥出发心我都要礼敬啊。可是站在人相里面,在人相之中,我是穿戴的是比丘的行仪,我明明比丘的行仪是教授沙弥的;我虽然心里非常赞叹一切出发心向道,这一念发心;因为你念念之间跟初发心赞叹,表示你生生世世不会忘失那一念最初的发心。但是我不能在形体上去礼敬他,在形体上礼敬沙弥,那沙弥从此以后,都是众生嘛,处处着,他从此高慢,不受你的教育了。所以比丘虽然不能够弯下腰去礼敬沙弥,但是心中常常如是礼敬一切「向道发心」,这叫「常不轻」,这就是常不轻嘛!那何况你们女众,当然要礼啊!就于这个法相,可是礼这个法相时,那不是执着「我是比丘」,那就是人相,人相就叫做病,人相就叫做病;那叫女病,那叫女病!
所以你能够知道这个道理时,你就不会觉得委屈啊!你会欢喜好乐,为了证得如是性故,欢喜好乐。虽然现在是现的是女形,为就如是女形当下,就此性故,就此法故,就如是现在因缘故,我修集功德。你就此法故修集功德,就是将来超越世间男女相时啊!就好像你在婆罗门女,女是最初的流转相,连母体都叫悦帝利,可是你就在流转的那个婆罗门女的那个女相之中,发回向心,将来证的是大愿地藏根本的大丈夫形啊!
所以你不能说我是女众,我现在在这个法中、在这个业,我不守女众法,我守男众法。所以佛门制这些法中,不是佛门不平等,是你在哪个业力你自己不平等。就好像人感冒,有的人只是轻微咳嗽,有的人是真正流感。你感冒,其实没有感冒的时候,我们都平等。因为你感冒故,所以施药不同啊;重的流感,当然下药较重嘛;轻微的感冒,当然是给他的药轻啊。你不能说:为什么我们都是人,你给我的药不一样呢?你生的病不一样嘛,你活该!你只要吃药以后,你不都一样吗?谁要你看药,你要看病,你要治病。所以就现前的病源,说种种疗治嘛。你不就现前的病源疗治,得流感的人,我不疗治我的病,我去吃肺癌的药,你有毛病!你有毛病!我去吃其他的药。那都叫做什么?那都叫做当下根本不知道法性的人。
所以这叫了义。所以他叫决定无疑。所以念念之间,他能够,在行者体中,他能够清楚。于是乎在这个清楚中,才能够讲到下面那个经。下面那个经就是把整个经题收尾,这整个句话收住。收住也表示什么?行者已然在如是经题之中,此义已经深达心底,叫「收」。所以这个「经」叫贯穿,贯穿叫「经」。
但是世间上的经,你会发现一个相,一定是什么?属东到西叫经。从东画到西叫做纬线,从北到南是经线。但是虽然从东到西的纬线,你要如何取经,是从东贯穿西,叫东经、西经。所以一切取经,都是从东向西取经;玄奘大师也是西天取经。你们念念在自性之中,也要向西取经。西者,是一切法中作相的寂灭处、成就处。
为什么世间法中就是东西二向?东方就是太阳初升之时,西方就是太阳下去、休息之时,寂灭之处。那正在太阳出生时,也是一切世间万物开始起成作务,开始有行为、有作用当下。太阳下去的时候,一切作用皆息时。所以你念念之间看到心性,就如同每天的周期、每日的变化一样,他都是每个念头起处,都好像东方太阳在大照。那大照的目的是什么?大照的目的就是看到你所照成就处嘛!所照成就处,成就就叫做寂灭。所以西方又叫什么?西方又叫金方;金,金色的金;金方,金方就叫做成就;西方是属秋天之色,所以叫收成处,所以叫成就处嘛。
你若是不知道东西这个经相、这个取相,你也不知道在心体之中,如何贯穿。你念念就要看到,你心中每一个起处的大照,然后看到每一个大照现前的所有的一切成就表相、一切功行。你过去要是不是这样子参时,那一切行为都叫做沉沦,都叫做世俗。将来你能够真正在心中看到这个东西二相,如是取经之相,你才叫贯穿嘛!从此一切世间的作用,哪一个作用不是跟你心法相应?那叫贯穿。所以法法都要向西天取经啊!所以将来业力清净也是叫做西方啊!所以叫净业三福,净业就是西方。所以你不知道西方的根本有作的过去的妄想歇息处,你也不可能证得将来根本的无为清净智啊!清净识!
所以一切行者最初一定要发愿往生西方,这是心性上说的。所以一定要发愿往生西方。说:我不要去,我先到东方。你没看到西方,你怎么知道东方?东方在哪里?你看到太阳西沉处,就是东方现起时。你不知道他的寂灭,你再说大照,大照都叫做魔。你先知西方的寂隐,再说照,那个照就叫做琉璃光。
所以念《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琉璃光如来的名字,八大菩萨接引西方,先让你净业。这是跟谁说的?跟娑婆行者说的,跟你心性上如是说的。不要一天到晚说我不去西方,我去东方。你在心性中搞不清楚,你要去东方,那性中的你,还在妄想分别,那你去那个东方,那还是在分别中的。既然是分别,分别就是众生最初流转处,就是本来是尸罗善现,你却变成悦帝利—旁行,旁行,旁行者不正行也!
大众请合掌,这个休息是吧!休息十分钟。
Copyright © 2009-2011,
www.nanxingxuey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圆觉经学习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陕ICP备180134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