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学习
“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圆觉经》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设计,为更有效传播
INEWS / 经文学习
《圆觉经》014讲(字幕版)
来源: | 作者:pmoe0bc1a | 发布时间: 2020-08-03 | 3979 次浏览 | 分享到:




自然法师
于二〇一四年九月二日 宣讲

第十四堂

所以下面还有两句: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今付就是真正知道,行者已然知道这个「无法」二字的根本的精髓,根本的经义也就在性德之中已然担当,这根本心性之中本来豁达的这种性量,性中的包容,叫「今付无法时」。那「法法何曾法」,那是一个行者现在流的担当「法法」二字就表示法法分明,他必定能如法陈列他入到世间一定要如是陈列庄严,如《华严经》还要讲到华藏世界海,如这句话,还要为你说出,「是诸众生,清净觉地」,字字分明,「法法」。但是后面要在「何曾法」上,何曾法就是甚么?你虽然能够这样子安排列如是庄严,心中如是担当但是后面你要知道全然是一心,一念全收。你不要真堕在任何法的作用造作上但你不能不能够形成一切世间的庄严所以最后这句「法法何曾法」才是一个行者现在,在智、在慧的担当!那个「法法」是一向,全部,就是一切法中,能够如实安布;「何曾法」就是一念全收。

所以这个才是释迦牟尼佛讲的:「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正法既然叫眼藏,所以他能够开种种目,眼目你说不见,都没有法,那不见还叫眼藏干嘛?眼都不必。那见都是甚么?都是大觉眼目之中本来的含藏啊!那叫作正法眼藏。既然是他本来的含藏,才能如实普现普见。所以在色界的初天叫甚么?色究竟。下面呢?善现天,善见天,一定能现、能见不能见那怎么叫色,那是根本的大觉心性本来的清净的清明的,本来眼中的含藏,眼目含藏但能见之处,何曾有落在一切造作之上,所以一念全收,那叫作「涅槃妙心」。

所以这个涅槃妙心,必定能够荷负正法眼藏所以连这句话,「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这所有文字里面就是「法法」!但你看到这些「法法」,所有的一切,所有一切清清楚楚时,所有一切名相安排,一切全部的经义,经中的道理,都为你安排明明白白时,等你清楚这个道理时,你也要全收在一念觉照中。你不能够堕在众生觉地这种上面,还在这种妄想中。能够训练这种作用,叫行者,所以叫「教外别传」。教外别传,你不见得一定要解释成不是如是心的人,不要跟他讲如是法,不见得这样讲。当下行者在自性之中,起反观教外别传我绝对不拿不如如理的任何的念头,来思惟如是法。我绝对不拿这句话,对应的是我过去的众生知见,叫教外别传。你念念不可以再用过去的众生知见,用过去的种种,过去的薄地凡夫,这种狭隘的见解来马虎心中很粗劣的想要马上解释,马上体会当你能够真正把完全心中放下,那些过去的妄心放下时而且你已经已定了一个名目,你叫行者。

所以我刚刚讲,你就算放下可是你名目没有立,你放下,将来所成就的果地不一样的。所以不是说,我现在也不受戒也不出家也不剃头也不染衣我在家中就是好好修行,将来心里面我能够证到,将来出家人的一定的果地绝无是处。你没有立那个相,没有立出家相你将来心中在家修行的那种感受跟出家修行那个一日一夜的感受,他心中潜在的意识之中的启发,完全不同。

有的人就会说:法师你这样讲对吗?你这样讲就是分别。谁跟你分别?我是在法性中说的啊!出家是甚么意思?我们都是人,出家就是发一个决定心嘛。甚么样的任何的世间的学问智慧都在决定心中得啊!你说我在家,在家就算你好好用功,可是在相上你还不肯去投入,还不肯变,表示甚么?表示你潜在意识还有留碍嘛!还有执着嘛!那这种留碍、执着,当然你就算用功,到了最后,你会发现潜在意识里面,就还有种种的迷惑,还有残留。何以故?因为不发决定心故嘛。

那在家菩萨怎么办?所以佛门在心性中说的。虽然你在相中,你没有办法发出家的形相,没办法立出家的形相,因为有很多众生,已经在世间中有太多的行为,太多过去的业力,所纠缠故。虽然今天有好心想修行,但实在没有办法,因为业力还没有消,没有办法现如是出家可是在他心中念念之间,欢喜好乐,赞叹出家。我没办法出家,但我心中念念已经心向往之所以叫近事男、近事女。

「近事」是甚么意思?你形虽未变,但心同出家。近事嘛,叫优婆塞、优婆夷。那这样子,你将来必能够得利,能够成就。假如我说:我在家就可以了。这一句就不能了,就不能成就表示你这一句声音当下,就有多少惑着,跟多少自己心中的种委曲,不敢面对的这种因素在间。所以佛门中可以任何的言谈之中,每一句话里面能够深入你是用甚么心出如是语言的,出如是声音的这才叫「声明」。这五明之中讲的声明,你要去听啊,那是甚么声音啊?所以绝无是处。所以念念之间,都要在根本这一个教中,就是行者要在这个教中不是剃头染衣以后,你将来一定能够成就了但你心不如实如是教,那还是如同凡夫,所以叫教外别传。这些法门不是你用众生知见所能体会的,甚么叫正法眼藏,甚么叫涅槃妙心,甚么叫法法何曾法那岂是用世间众生知见在这边不断的搅绕,用世间语言在解释文字,那绝无可能。

但是一个参心性的人,你当然知道甚么叫法何曾法」。心性它一定能够随一切缘起流布;但正在流时,那全然还是心啊!从来没有离开过心啊!心可以成就一切种种的流润相、安相、成就相但是永远不要忘记流、安、成就,都是心,心现种种相还是心所以根本不动,也根本不变只有凡夫的知见之中以为有变凡夫根本不认那个性体,以为有变所以就常常就流转在变化之末。昨天讲的就是妲己、商纣变化之末反而是把你处在变中这种智慧,全部幽禁隐蔽嘛处在变中的智慧就如同周易,易就是变,易,易经的易就是变。周易,周文王最知道世间的种种卦相变化的,你却把幽蔽了。

所以行者念念之间,不能用过去的众生知见之中,去看这一念大觉心体。大觉心体必定够随缘呈现,呈现之中他从来不变,为什么?因为行者已然知道,它就是一心嘛!一心不管你现甚么相,你今天心现出甚么相来,我还知道你是心,再变一个相,我还知道你是心。你念念知道是心,那念念就叫「捉贼」。比丘的目的就是杀贼,念知道是心就不被心所呈现种种幻觉,被它所贼害,被它败坏,那叫「杀贼」。杀贼在那里杀?在一切念头起处你要知道它根本是心;哪后面的所有一切的幻觉、惑乱。

你不但在心中能够体会,心中的变化之中,他一体的担当你将来看尽世间的变化你也知道恒然是一。你能看到心中变化都知道是一的人看世间他都也知道是一那不是佛门的行者是如此,只要是修心的人都是如是。所以儒家孔子才会跟颜回讲:回也,见新他叫颜回看那个新,新就是新新变化。这个新新变化,我们两个交臂,擦臂而过你看的就不是前面那个我了。新新变化里,这样的剎那的变异之中那根本的仁心仁德是不变的,根本心中的智慧是不变的所以他可以看尽世间一切变当他能看见世间一切变连肉体的剎那的变化他都知道,所以心可以入微细。假如你还在心中的变化里面还妄指说有变:唉呀,这个又变成那个,那个又变成那个了!所以你就在这根本无作之中,妄认有作从此以后,你连微细中的变化,你当然就不可能知道了。因为认识的都是那些后面的最粗的东西,最粗的东西,所以那才叫可怜悯者。

今天我们是出家人,释门中人,那我们的发心,我们的起心动念,我们的起行一定还要胜于世间啊!所以我们怎么能够在修行上面,我们甚至所有的言谈举止,我们所有的知见还不如世间圣贤!那起愧,那就要起惭愧。所以我们知见要念念之间,你要怎么训练呢?教外别传。就是从今天开始,你就告诉自己:我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用众生知见,来曲解现前种种心中的作用跟意境。我念念放下众生知见,我念念住在大觉性体上面就算你还不熟悉,不明白,那不熟悉、不明白的目的就是修行嘛让你生者令熟,不熟悉就是生嘛;过去你熟悉的众生知见,就要让他令生嘛,把它放下。

你能够这样子开始,不断这样子回光,不断在心中这样计量你知不知道你已经入到一个法门里吗?就是六妙的「数门」。数门者,计量门也;你心中已经这样开始计量了。你能够这样计量,能够这样去反观虽然现在还不熟,但久而久之,突然有一天还「随门」现前。随门是甚么?成性。你念念计量,数就是计量门你天天在心中这样不断的反观计量。刚开始都是从计量中现的,最后计量熟以后,成性以后,「随门」就现前了你不必计量,看到念头你就知道是觉。这才有点像那天讲的那个「见迹」,「」,看到他就知道是觉。「辽天鼻孔怎藏他」,都是觉的气氛在那边,所以都是如同鼻孔呼吸。只要看到气氛感觉到有觉心的气氛,我就知道那都是心在呼吸,那叫做「数门

所以你不会觉得每天怎么用?怎么用到日常生活中?这就是日常,你可以用啊!你已经知道心性就是如此。那你知道。为什么过去我们一直不了解这个道理?我们为什么起心动念都是凡夫知见、众生知见?你不就是从一生下来,呱呱入地,你数出来的吗?你天天在上面数嘛,对不对?你天天都在众生知见中数来的嘛,叫数来宝。数来宝就是过去要饭的,这是开玩笑,这都是你数来的。所以你要从最初从计量门入,数门不见得只是你属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切法中最初开始,都是从「数门」入的数门入时,心性成熟,「随门」现前。随门现前,念念看到,不必你再数,不必你再计量,当下就知道,已然知道是觉当你已然知道是觉的时候,「止门」现前。常住在如是观中,常住在如是止中,如是起大观,到一切,过去是在感受之中知道是觉将来你就会觉中看到一感受成「观门」。既然是起观门,所以他自然而然能够入甚么?在觉就知道感受在感受就知道是觉,所以觉他一定能够明白感受,感受他就马上就回入于觉那是「还门」的功德,那是大回向。

这种作用根本都是一心,说到作用都是多余。你看到一心现前、呈现就是如是的呈现就从数、随、止、观、还,都是有这样子作用排列,清清楚楚。就像刚刚讲的,「我有正法眼藏」。「眼藏」,布列之时清清楚楚的,心性就是如是陈列回头之时也是如是渐次,那你当下就入「净门」了,叫「涅槃妙心」,这是「六妙」。你天天在用,你的心中就是如此,你要不懂六妙,不懂当下怎么从数门中入你将来还不知道法中,你要如何下手!

数门就是一个行者念念之间,已然投入的方向心中念念在上面不断量的开始,那是《普贤菩萨行法经》中讲的打破心意识的最初相,那是下手处所以那叫「教外别传」,那真是教外别传。所以自己期许教外别传,我绝对不拿的世间言论搅滥我现在,好不容易这一生之中,好不容易现的这个出家的发心,这种愿力,所以教外别传。

所以一句「是诸众生清净觉地」,你就能感觉到,过去就很有可能马上就堕在二想之中。虽然在文字之中,好像我已经愿意相信「是诸众生清净觉地」我相信就如是觉照—「众生都有佛性」。讲这句话,你还是堕二,还是堕委曲相中。「众生都有佛性」,我们以前也常常讲啊,讲到现在我们也没成佛啊!可是假如你真正知道,「是诸众,清净觉地」你一念全,这个到《圆觉经》的金刚藏菩萨问,你才能够明白道理。所以金刚藏菩萨还有:众生甚么时候成佛?佛又甚么时候流转成众生?这是你根本没有在一体中看,你还在相中安立。那金刚藏那当然是在如来藏中,只是方便示现,作如是问而已。假如你真正入到如来藏,如来藏现前处就是一切众生名字但是众生名字个不是如来藏?

假如你还在名字相中,还在说:他甚么时候流转成众生?众生甚么时候成佛?你还在名字相中,已经甚么?已经闇昧如来藏了!个众生相当下就觉体嘛;哪有流转?你何妨不让大觉能够随缘普现?只是在大觉随缘普现时你根本忘记大觉,那是流转。将来你要找到大觉,你不能够断灭现在的普现就在普现当下,就是你的大觉本体,宗门叫「就路还家」。所以过去在妄中你会是流转,现在回头望;哪个众生不是佛?个诸佛不众生?你怎么还在众生相上说佛!还在佛中说众生!就像昨天讲的,九教合一,合黑合白你但有合,已然背离镜体你但一个名相,已然是甚么?已经分裂觉性。所以那叫「舟行岸移,云驶月运。」

所以金刚藏这样子问,佛告诉他你不是真问,你站错角度了,所以你永远看到都是在名相中拆解。假如你真正知道如来藏,因为金刚藏就表如来藏,你真正知道如来藏那个如来藏现前,个不是众生名相。他是众生名相的时候,有流转吗?是众生名相时就是觉心大明处。镜子现出一切镜色名相处,能够呈现一切镜色庄严名相处就是镜性大明处。那一个上面才叫佛,那叫人成佛成;哪有流转呢?所以佛常是如是照众生,众生常常根本性中本来是佛众生却堕在这个名字相中,妄立名字,潜在意识一有名字就判成分别。一判成分别,再说众生甚么时候成佛就云驶月运,你不是当下直下承担!直下承担就好像在镜色之前,你直下担当,镜色起处就是镜子还有镜色甚么时候成为镜子?镜子甚么时候流转在镜色?这个叫云驶月运」嘛

这个只是在金刚藏这一品,破你甚么?破你一切凡夫对如来藏的妄认。既然是如来藏,他行时就是担当一切名相,收时就是涅槃妙心行者就要学会这种观想,你要学会这种思那种担当,所以你当然就不会有迷惑甚么时候流转?所以连这一句「是诸众生清净觉地」,你都还要学会;在每一个念头之中,每一个名相,每一个作用,安排布列清清楚楚。但是布列清楚的目地,是要你全收一心。这是佛经的精髓,这才是佛经。那你说目的只是在全收一心吗?这是因为不懂心的人,才会问这句话。你全收一心,这一心中才能够担当万法嘛。众生一个法不在心中呢?你就是迷失背离心性故,所以流浪在诸法流浪在诸法故,起对待;待故,所以在黑不知白,在白不知黑,从此闇昧。全收一心故,将来必定能够甚么?成就一切万法。这种观念要清楚,所以这是「众生清净觉地」。

观念若清楚了,所以下面就讲,「身心寂灭,平等本际」。身的现量,随缘报,现量,就是现身所以形质状态,根根分明。假如觉心不能够如是呈现,不能够根根分明,处处分明,那也不叫大觉啊!镜子照色之时,在色中,在黑在白那个色相要清晰表现,清晰呈现。所以有黑有黑的形状,白有白的种种的相体,那个叫「身」。但那个身现前处,哪个不是甚么?不是你根本报的现量而已,一切法中量都是。你今天能够在世间中,你用指头指出的个身,不管是现在的肉身,还是世间所有感觉一切的器物的形体;哪个不是过去都是属于众生业感之中报现量的呢?因为在他的现在的身形状态里面,他都还剎那剎那变化。连大山、连大水,大山无情之物剎那在变,是孔子讲的「见新」,新旧的新。一个大树,你看直挺在那里事实上仔细去分析,是剎那变化不是人跟人交臂就,看到树那一眼,前一眼跟后一眼也。所以既然如此,那个不是现前业感在现量呢?就是现量而已。随你这一念的业感现,也随你这一念的业感灭所以自然而然在形体之中,就有甚么?新新,不断的在变化,新新不息。

所以就在这个新新不息中,万物都是在这种变化里面所以你才感觉到生气盎然。甚么叫生气盎然?生者一定要常生,常生不是死寂假如你把常生定在某一个相状上面,那叫死寂喔常生是一直一直生。那你看到常生时,那是不是就知道常灭。所以下次有人要皈依,我就给他取法号叫常灭。以前有个居士,不是女众,男众皈依,我给他取法号叫行远,行为的行,远方的远第二天就不见了。我还想取法号常灭,可能第二天就要帮他助念还是不要害人好,这是开玩笑。

但是你要知道在常生当下你要看到常灭这是真正的身形现量,这是身形现量处。所以你能够担当世间的常生、常灭处才是真正入法的身形现量处。因为知道常生故,一定能够现出形、现出质。但是你看到一切形质时,行者知道常生常灭的根本这个道理你就不会住在形质之中,还在妄想攀缘真有如是事啊。你不再妄想攀缘这种如是事,你现在心中的智慧就不同于一般凡夫了。凡夫之所以会堕在凡夫的障碍业感之中就是不断在感受之中攀缘执着在执着之中不但他会堕在闇昧之中还失去智慧。将来如何让他发起智慧他念念之间放下眼前的执着,他就发起智慧。所以周利槃特伽放下执着,马上就是大智慧人,全然都是大智慧。所以那才真正知道,那个身形现量。

我以前常常做比喻,就好像眼睛,眼睛平常你不拿个东西障碍住时,眼睛可以看到很远拿个东西放在眼前,你说看不到。那这个譬喻我是依《楞严经中讲的。你看不到,说我看不到前面你看不到吗?谁看到「我看不到」?你还看到这个板子挡着你啊。所以你能看到「我看不到时」,跟你过去看到很远不都是一样,都是看见吗?都是明明白白嘛!这个见性从来不坏啊,你只要除去障碍,一样就是甚么?豁达、亨通啊。心目也是如此啊!所以绝对没有愚痴啊,你不过是拿过去的业感一直障在心目之中啊!那个业感是甚么?就是你念念执着嘛,不肯相信觉心的道理你要是明白觉心的道理,心中不断的串习如是正确的道理你过去的执着就自消,障碍就自己拿去。

所以一切法中从甚么?听闻跟理中入,「闻思修入三摩地」。从听闻跟入理,入理就是思嘛,理就是脉络相,你要入那个脉络。你要怎么样入那个脉络?刚刚讲的,你要数门嘛,你天天计量。你天天在上面思,绝对不要让有一法,或者那样一个小时,或者一天之中,你自己去反省嘛。我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我有八个小时还在打世间妄想,一个小时想要思觉性,其他的小时昏沉,那完了!你一个小时的力量太弱了,你自己要去反省你天天就不允许自己常在世间见之中。你久而久之就会培养出一个行者的气质那个气质就是念念之间,你就会收归过去的意念,都在现在行者的意念里。你绝对相信,这个行者的气质是可以培养的,就是相信心。所以你不用怕,我将来怎么成就?你没有现前这一念,你将来不可能成就!当你有这一念时,从这一念已然知道他将来必定成佛,从因看果,必定成就!

所以连这个身形现量你都要清楚,所以做「中是「报现量」,那是报现量。所以讲到报现量让你们不要堕在「身」这个字,马上堕在众生过去见中这种刚强的执着。

」呢?心不过叫「灵枢妙应」而已,身心灵枢。「」就是一切的枢要,那是根本的大觉心体的灵。因为灵故,所以能够处处照种种明。觉心随缘,它马上就能够立种种明,明白的明。那为什么?因为是根本大觉心起的根本灵明之性故,因为灵。但是这个灵才是甚么?在一切感觉的根本的主宰,所以叫「」,枢机的枢,灵枢。那是你根本心性能够主宰,你不认那个灵明后面的末梢的种种感受,那叫堕在感受中流转,那叫闇昧。所以这一念心本来就是灵枢,所以它能够妙应。在黑能够现黑,在白能够现白;在好能够知好,在坏能够知坏;现在我觉得我找不到,它能我找不到;现在觉得我很苦恼,就现我很苦恼。但过去在这些感受之中,你马上随着这一个言词声音的气氛流转。其实言词声音没有气氛,因为你执着故,所以幻起气氛,那叫做「幻」。所以佛门之中讲那个幻跟妄,真的就是幻到如此!妄到如斯啊!

镜子照色之时,你不执着,照黑照白那就是镜子的清明。但你一,就是那个心有一点挪到色上看黑时,黑中就势力,就浓浓的势力,如同蚩尤放雾,你就被蚩尤、夸父打败了,你就找不到了。你要去认那个根本,你能够入一切色的本来的天性,本来能担当的天性。那昨天讲的九天玄女,你要认个玄女的性德。世间的神话故事,有时候仔细思惟,它就是这种心性的作用。你要认那个心性,蚩尤就灭就不能为患。所以那个妄就妄到如此!幻就幻到如斯!你一但一去一点心力放在上面,就起幻觉然后起觉以后,再随不同的业感再往下深沉,深沉到你难以自拔。所以你觉得:「好吗?」「我能吗?」「我找得到、找不到吗?」都是在念头的幻觉而已,那是幻力。你在「我找得到、找不到吗?」「我觉得我找不到这个觉」、「我觉得听不懂」你只要收心,甚么都不必,你只要知道,它就是觉。因为你知道它是觉故,幻力就消。

那你说:法师,只要修我知道是觉吗?最初先告诉你,你只要知道是觉将来你真正知道是觉时,你才能够觉一切法觉就不是只是回头叫既然叫,当你认是觉时,将来够觉起一切。所以在刚开始你认觉时,你不要只是怀疑:我只要知道是觉就好了吗?其他都不用知道了吗?你其他都不站在觉体,你知道也是枉然,那还叫知啊:你站在觉体才真知啊。所以先叫你认是觉,就是家的法门,这是行者最初的归趣。所以那你要怎么样,在一切感受中,体会就是觉从此以后断掉自己过去业感对你的不断的障碍?你知道那个「心」就是「灵枢妙应」,就断了嘛!就是觉心随缘应的嘛!过去我常堕在如是气氛中,我的觉心就在这气氛,你看,今天现到我心目之前,不就这么浓厚吗?不就么实在吗?实在、浓厚都是我过去在业感之中,心目这个业感所照现的。你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自然你所有的迷惑,你就自己就消了。迷惑起处,就是消时,因为你明白道理。所以这个就如同普贤菩萨讲的:知妄,当下就是觉。知妄当下你就知道,就能够还觉体,他当下就不会在妄上你知道是错,知道是过去怎么流转的当下你就回归到根本的觉心上来,所以那叫「身心」。

所以讲到这个灵,我突然想到,我们常常讲「灵前佛事」,不知道有没有讲过,灵前佛事。我们众生往生时,在他的灵之前,因为往生是过去的业感往生,一期果报往生。讲往生是好听,就一期果报亡灭了。「往生」这两个字,其实有很深刻的意思,深所以我常讲,「」者是,「生」者是大德你看到「性德」,那才叫「往生」,你看到生生不灭才叫「往生」。

假如你看到心性之中根本生生不灭。生生不灭处,那当然就不会堕在那一个生中嘛;所以生生不灭处就是豁达,那是心中称性的极乐。甚么叫「极乐」?就是称性叫乐。那个性中就是生生不息,生生不灭。你看到灭处都是生,这一个念头灭处就是为了下一念生,所以你看到都是生。你不是看在灭上,你是在生上担当一切灭,那叫极乐。所以你能证得心性中根本生生不息的所有心中的性德那叫「往生极乐」,那叫「西方极乐」,那是一切法中的成就处。所以叫做往,生者是大德

你真的知道在这个心性中往生,你当下当然就知道,现在用甚么心,还不要闭上眼睛,还没断气,我就能够看到世间的变化。你能够看到心中的性德,所成就的一切世间的表现。这个人虽然现在果报,这一期果报还没有结束但是你已然知道,他将来决定到西方,因为他靠的就是心中这一念智慧力。所以一念是甚么智慧,将来就是甚么世界绝对没有第二个西方可去,那是往生

那众生亡灭,那是亡灭,那不能不好意思讲往生。只是因为期许他往生故,说他是往生那是亡灭,这一期果报亡灭时。但是灵识不昧,因为那是觉体入世间的灵识,灵识不昧。那过去为什么会堕在每一期果报中的差别相中你是把大觉的灵识安在过去的业感的流转相上。今天好不容易这一期果报灭时,他在下一期果报还没现前处这个灵识,还没有接到下一期果报种种造作上时我就这个灵识,这个业力最清显处,我要告诉他,你的根本的灵明的意识,根本的灵识的性德,就是诸佛的光明。

所以要在亡者灵识之前要安佛像那佛像要大,灵识一定要在对面、牌位要小。你把那个众生的业感写得那么大,佛那么小你叫做不会。我们常常讲风水风水,你连这个心法你都不知道,你不知道怎么样摆阵、摆风水。佛要你告诉他,你根本觉体是大佛要小,表示说现在的亲缘眷属不要再依照过去亡者在生的种种形相来悼念他、来哀悼他。你用他在生的形相悼念他只会勾牵亡者的灵识,又堕回过去的种种纠缠的气氛里。那虽然你是孝眷还在哭,那叫不孝因为你不知道怎样拔济亲人。

你要亲人的灵位之前,念念告诉他你的本来面目是佛,你不必再堕在过去的种种众生感情的流转里面今天堕在感情的流转里面,虽然今天你跟我是亲人,但我绝对不能站在这个亲人相中再来障碍你的灵知啊!我要告诉你,你的根本的大觉性体,就是那个佛性,就是如同诸佛的光明。所以我绝对不拿任何过去,这个亡者的任何形相,来悼念他在他的灵前,起任何回忆。我要在他灵前牌位之前,都在观想诸佛的庄严,回向给亡者的灵识。因为周遭所有亲缘都在这种气氛中那灵识所感受到就是这种诸佛的这种智慧。所以他在这种智慧里面,将来灵识对应出来的就是他将来本来的心中的性德,那叫「灵前佛事」。

你不能把亡者弄得大大的,佛小小的,那搞错啦!你佛小小的,亡者大大的,你过去流转不都是这样吗?佛在你心中都小小的,你现在形相都大大的。那形相大大的叫甚么?你就是薄地凡夫。所以一个灵堂,你都要搞清楚,灵堂、灵堂嘛,灵堂不是灵魂,就是众生的意思灵魂的地方,不是讲得这么样可怕灵堂、灵堂是众生根本灵识所在的地方。那你应该要给他甚么,你清清楚楚,才能够叫做「灵前佛事」。最好灵位还在对面,不能够在正对方,还要在对面的侧方。那一切来悼祭的时候,先在佛前礼拜,我拿我礼敬诸佛的功德,再到灵前上香让灵前的灵识念念之间这个香烟也薰向佛前。这才是佛门的拔济千万也不要把那个遗像后面才是佛我们也是啊,在这个相的背后是佛你不知道吗?所以无量劫来,饱受流转。佛在不在?在啊,你在地狱,佛都在。

过去有些人,这些放逸的人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大家都听过吧!像有人要这样跟你讲,你就跟他讲说:仁者,你讲得很对,非常对。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因为那个觉性从来不离开的,你没一法离开觉性。但你要告诉他:将来地狱受大苦时,你还要知道佛祖还在心中坐!他也没离开你啊,但你看不到他你就受苦啊!所以不怕你现在酒肉穿肠过,你那么帅!佛祖心中坐!将来大苦时,你也要知道佛祖心中坐啊,你也要潇洒一点!佛没有离开!所以讲到那个佛性从来没有离开他都被众生的感受隐没在背后。

所以那个佛事啊灵前佛事,有时候法要会,知道怎么样摆阵。佛门虽然说不讲风水,但是佛门才是真正知道用一切风水的人。所以为什么家中设佛堂,那就是讲风水嘛你一进门看到是佛像,你心中所起的气氛,叫做「风」你所流润的那个,叫做「水」就不同那是真正的风水学啊!

但是佛门的风水是在心性上建立众生说的风水是流转在器世间上的怪力。器世间的怪力永远不可能是,就是不可能一定成就的那是随业障不同,法法不同。所以有的人正在走运时,你家中随便摆个东西,别人来看:唉呀,某某人,这谁帮你摆的?谁教你摆的?大吉大利啊!对不对。你家里倒霉的时候,请个高人来摆一个东西,下一个来看:谁叫你摆这个的?这大克!你倒霉,怎么摆都克,你知道吗?你走运,怎么摆都大吉大利。

你倒霉时,祖先的坟墓都坏结果不懂的人跑过去看,原来是祖先的风水不好,害得我运气不好。你不知道是你的德行不好坏了祖先的风水;你的业感感成一切的境界都坏,所以你还在以为祖先的风水不好。等到你的业感若是消时,你若福德时,你的祖先的风水不变,回头再看,那就是福地福脉。你不要不相信,我曾经讲过,一个人还没有当上皇帝以前,他所处的那个地方是穷山恶水,假如谁看这个地出皇帝,那边的小孩大概都被杀光了等他当了皇帝你再来看,龙山龙脉。一个人过去住在草搭的房子里面,他当了状元、当了宰相,再来看,蓬荜生辉。一个琉璃瓦的富贵人家,里面出了一个杀人犯,就满目都是霉气。这是风水

所以佛门最懂得风水的,它不是世间妄说的风水是直下的看到心性的怎么样的安,那叫做风水。那是明白如何利益众生身心二途,所以他会为利益众生摆一切阵,如何建立佛堂,如何建立佛龛。为什么说从南方清洁之地,立佛龛供养地藏这不是在说风水吗?这都是风水啊。这是佛门风水学。你一看到时,你心中所有的一切气质不一样啊,那就是风啊;一切心体的意识中的流处,流润不同啊,那是水啊。那如何为众生在器世间中,眼睛看时,耳朵闻声马上就能转变众生心中所有的一切不同的思,那叫为众生建立佛门中的风水。怎么会讲到风水呢?忘记!

要讲到「灵枢妙应」你是要看到那心体之中的遍应,那个是遍应啊。所以你在灵枢妙应之中你自然就不会堕在现前的感受之中流转,因为你明白道理!所以理是多重要的!所以有的人说不要诵经,不要入理,先在事上修。这是不通心法的人,一切法门以理门为初嘛。有的人是在文字跟声音中,跟你沟通道理嘛;有的人是在行为,教你一些善行,教你一些行为。你在行为的作用中,你其实在甚么?在建立心中的道理。一个恶人,你跟他讲道理没有用;教他带他去善,他在行为之中慢慢感觉到那个行为的这种感动,于是乎心中就慢慢入那个善的道理。所以不管你现在是在听闻之中,还是在事情的事相的行持之中都是以理门为先,都是入理。不入理的你根本没有办法成就事啊,没有办法理事圆明。所以前面在理门时,全事作理,全事,全部的事都是入这个理的。

所以既然如此,那大家行者当然好乐如是观、思惟,如是入理。因为你懂得入理时你就自然心里面就能够老实纳受,就能够念念之间如是思惟。你只要入到理中你自然而然心性就不同,你所观想处就是不同。所以绝对没有那个甚么:「经是行,行是做」(台语),是吧?我也忘记怎么讲了,经是行的,行是做的所以不用诵经,只要来做就好了。这是妄说!经就是行,行怎么样…,所以要做就好了。忘记是怎么讲,这世间现在很流行的这一句话。这是妄说嘛,这是一个根本不通心性的人,心中卑劣的拆解相。

你要是真正懂得行的人,他就好乐诵经嘛一个懂得善行的人,他更欢喜好乐听闻一切善的文字跟声音嘛。你怎么能够把心性拆解到如此你只要行,不要听声音,不要去入文字呢?怎么拆解到这种程度的呢!那我就肯定你最初就不是善。因为真正是善时因为善心善行,行为之中他就会甚么?因为行就是心嘛,行为之中他就会不断的慢慢慢慢改变你的心境。所以是善行,你怎么后面会有这种声音呢?真正入到善行之中,所以他能够起惭愧在行为之中,他更懂得欢喜好乐的文字跟声音他更懂得如何好乐薰习如是文字。因为他薰习如是文字,所以他就能够明白他现在如何贯彻他的善行。这个人我肯定他,最初发心那一念就是善因为善中所成就的心性就是如此性如是故,法如是故,觉如是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