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学习
“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圆觉经》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设计,为更有效传播
INEWS / 经文学习
《圆觉经》012讲(字幕版)
来源: | 作者:圆觉经 | 发布时间: 2020-07-30 | 4637 次浏览 | 分享到:


自然法师 于二〇一四年九月一日 宣讲

第十二堂课

所以祖师古德,古人的智慧不是我们现在今人之能够所体会的。刚刚下课突然想到,我既然讲到弥勒在山门,顺便要讲讲这个…,刚刚讲的是心法中的性,然后相呢?他那入世间的相。祖师摄这个性相二门,他能够表现在一切世间的成就上的。所以你看过去的寺庙,门口一定是弥勒。你进门的时候还是凡夫,你懂得回头一进到山门看到弥勒,就先认你的根本,本来大觉心体能够入世的识心,意识的「识」,识心,根本的性德。你先能够在你的识心的性德之中,你全面去认,叫做礼,礼弥勒。还是凡夫啊,但你已经礼了你自己,你自己已经去认你的根本的识心的清净已经去礼弥勒你就会发现你在你过去流转的凡情的业感之中,你会马上变成你在潜在意识里面有一种善德、有一种力量可以为你镇守一切过去在凡情流浪的业力。你只要一念向善,所有的过去的起心动念,你自然在心中就起成种种力量,为你制衡、为你制约那就是什么,你知道吗?旁边的四大天王。

所以四大天王立的相一定要大,弥勒是小。弥勒小不是说他的相小,而是行者最初礼时,弥勒的那个相是深密,是密在其间。你但要礼弥勒处,你现前的作用叫大。现前的作用就是四大天王,叫威武镇守。所以四大天王脚下踩的是什么?不是众生;有的人就误会,怎么佛门的四大天王脚下就踩着这些可怜众生呢?怎么那么不慈悲?不是耶!他是在相上表法。他脚下踩着,你看到天王的善德现前时他脚下踩就是你过去的冤业,他就镇住冤业,踩的都是那些鬼状、鬼形。他不是不慈悲,他为你已经踩在脚底。什么叫踩在脚底?过去在每个念头的行处,都随这些鬼怪流转鬼怪就是心中的扭曲、心中的闇昧。你一礼弥勒,心中的根本入世间的天王的德行,最初的天王,是四天王;最初的德行初显你就看到如同那些将军的力势,那种威德、威猛他念念之间就过去让你流转的鬼怪。他还在哪里摄?还在现在所行处,心行所行处,心行处。心行处就在哪里?脚底,他为你踩着。你仔细看那个寺庙,一进去的作用就是如此。

所以当你进去礼弥勒时,你依稀感觉你周的四大天王的相就在侧,;你心中的立相也是这样子立的。当你至诚恳切礼弥勒,四大天王的相越来越明显时,这两个功德,化在一个行者的心里面就是什么?就是弥勒背后的韦驮护法。你最初礼的是弥勒,认的是那个识心;你能够在一切感情上面已经懂得不再受他流转懂得制衡,就是天王的威德。久而久之,在心中你会发现,念念你就会有个力量为你拥护、为你呵护。但是在呵护时,他从识心跟现前的作用当下为你升华,韦驮看的就是直接大雄宝殿,直接照现根本觉体。你走进寺庙,你虽然是凡夫,已经被古人的智慧,你已经被包围在气氛里了自己不觉而已啊!所以那一,那个山门之中有表法,清清楚楚!

所以很多人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四大天王前面是放弥勒礼了四大天王,你不用去直接礼四大天王,也很少有人去礼四大天王你但礼弥勒就是供养四大天王一旦你认这个识心的作用,就是供养现前的所有一切世间的行持。世间的行持,你已经不是过去的流转了吧!不是过去的流转,就是初见天德。初见天德就是四大天王,四方四位清清楚楚;心法就是如是!心性就是如是!所以你看到汉传佛教连那个寺庙的他的架构、结构你懂的人已经知道在哪里下手从你一入山门就是下手处。谁说汉传佛教没有下手处呢?处处都是下手处,念念都是下手处!

所以这个里面也要讲到,你看到他所安布就是这个大觉心体的作用那叫神通啊。所以下面要讲到:『入神通大光明藏』。你能够明白这一些根本心性的布施,布啊,布施相,你才能够叫做什么?才能够叫做六度。布施不是只是财布施,只是你好像跟别人讲法,叫法布施;是要你念念知道心性之中本来大觉心体一切性德的布施,那叫做「布施」。因为你知道这个布施,你自然就不会在这什么?在这个性德流处,你还总逾越!还会流转!所以第二个叫「尸罗罗蜜」。所以你才能够在一切戒行之中,你能敢担当一切法中的现前。过去现前处,你就是什么?被污辱时,污就是污染,辱就是辱没,被污辱时。现在再看到他,个能污辱你,「忍辱波罗蜜」。你在这上面,从此以后心性大明,叫「精进罗蜜」。大明处根本不堕在种种相中,叫「禅定罗蜜」。你将来必开智慧,叫般若罗蜜。六度成就。但是都从哪里来?布施罗蜜先,这是心性的布施听得懂吗?那要看到你大觉的布施,大觉的布施就是「神通大光明藏」。也就是《华严经》中讲的,「入普光明殿」,叫「神通大光明藏」。假如你不认这个心性中的神通大光明藏,神字一个开示的「示」、一个「申」,就是他如何布的,如何布列你连布列你都不敢担当,那当然在所布列处你就流转。

早上还讲过世间的圣贤还叫仲尼,仲尼那个尼字我不是讲,「尼」字从一个尸、从一个匕尸就是陈列处,匕就是互相对待时。你能够在这么样强烈的列跟对待处中都住在中,能够仲裁,你就是圣贤。所以处处都是周游列国时,你那一念心处处都是在一切念头游化处,每一个念头都是一个国土,都是一个领域,那叫列国。

所以你能看到世间的历史故事,再反省一下心境就是如此。所以你才会发现佛法觉心的不可思议啊!你才能够真正体会「万法唯心」。你仔细思惟你真正就是活在这个心中的气氛里嘛!没有一法,你纵然不见,不见就表示那个历史虽然很久了,过去很久了但是他精神常存在你心中,这是世间人讲的。觉行者就告诉你,他根本的性德,现在天天在用,世间如是的性德,天天都在用。所以世间是如此,都叫仲尼,都还叫做至圣。出世间呢?你能天天能够担当一切觉心中的布列处过去在布列处、安布处,众生是堕在布列的相状最末梢将来在任何的布列最末梢中,你都可以看到根本就是性德的表现!

所以过去众生只是着相,行者要在相中,你不能离相哦,这要听清楚你不能离相,你却要看到是性。你看到是性,自然破相。破相不是说不知道相,破相才能够明白一切相。能够明白一切相,他就一定不是住在相中那不是住在相中,方便说见性。因为你看到的是他的性用;但性用中一定能够明白一切相。所以能够明白一切相也是什么?过去不明白时也是心性向外流浪、动乱之时将来你能明白处,就是心中根本本来寂静处!

所以出世间中叫牟尼,牟尼就是化佛。化佛就是一切感受现前处,大觉心体感受现前处,感觉现前处,叫做化佛。你能够担当这些变化,就叫做牟尼,叫做能寂。所以都是在哪里?都是在这个「神通」二字中。讲到这个神通我突然想到,不知道有没有讲过,记得好像没讲,有没有讲过目犍连的故事?我好像有跟和尚尼谈过目犍连的故事,刚好在这个神通之中顺便提出来,顺便大家讲一讲。

大觉心体的神通,是本来他能够根本智慧之中本来的流出布列庄严,所以在性中就叫做「大智文殊」,在性中是大智文殊。所以你看到这个智慧之时,他就是什么?一切万法的成就处,所以叫「大行普贤」。所以智跟行原来根本就是一对、一双,他们两个是不能分开的你看不到觉体的布处,你也就不知道什么叫大智,觉体的大智。

大智,我们不要讲太玄,就用中国字来解释,因为中国字我们有幸生在中国。智者,一个知,一个日。你在一切知心之中不要忘记觉体你不能离开知心中说种种觉。你在知中都要知道那个觉日,觉日在,知要立在觉日之上表示你念念那个知,不能离开觉日。所以觉日当空照,所有一切过去的种冤业,所有全,也叫慧日当空照。经文忘记了,所以下面是用白话,前面是用慧日当空照。他是讲说,一切过去的闇昧、晦黯全消。

表示你在感受你要知道是觉,你能不能知?都能知。但是你会堕在知中起的种种势力,跟种种惑中吗?绝对不会。就好像镜子在照色之时你知道是镜照,你一样能够成就他随缘照,千变万化你会堕在种种变化里吗?绝对不会。你不但不会堕在种种变化里,你还能够清楚变化;这叫「大智」。所以智要怎么解释?知要在日上。所以你要在哪里看?还在现前的种种知中看大智。那知中现前就是一切法中的成就处,所以叫「普贤」。所以文殊、菩贤是性中一双,所以叫做「菩萨」。

但是这个性一定能够显出,显出形相,有这个形、有这个相。所以到了镜子,本来他就能够照,他是性德。在这个性德上面,你不能立种种形或者是质体来说他,他就是这种性德。可是随这个照入到色中呢?色中所现的照也是什么?大觉镜体,镜体能现的照性现前。所以从他的根本的大照的性德,他会马上深入在所有现现物的种种器世间的器照上。可是在这个器世间器照上面,你还不能堕在色末你还要在色初,色的最初。这个色的最初就是什么?就是阿罗汉—声闻。

所以在这边再说呢,再说智呢?就是舍利弗。舍利弗,身子也,现形、现量,现形相。舍利弗叫身子,大家知道吧?舍利弗解释身子也,就是现这个形,可以现种种庄严。说他现什么样的身子?讲到舍利弗就是大智的身子,所以他能够看到一切行为之中的成就。但是行为中的成就你还不能堕在色末堕在色末就是凡夫。你在色末之中都知道原来根本都是性中所成所以你站在这个作用上面,叫做立性这种立性还是入凡的,就是你这个大觉心体圣性的最后,入凡的最初。所以四圣,声闻在最后,他也是下界就是到天了。所以一切阿罗汉从哪里出?从色究竟处。阿罗汉,证得阿罗汉就是色究竟顶上出,就证阿罗汉。所以在这个上面,你会发现他就能够现这个形量现这个形量是清净的形量,就是大智舍利弗。

大智舍利弗,既然他能够现前就是身形,所有的一切作用现前处。一切就是性德,那个大智,智慧在身相上面的智慧现前处所以舍利弗威仪庄严。讲到这个声闻的威仪,但你不要看到人相我现在讲的都是人形但你要把这个人形统合在世间心中的一切万法中去想他,所以他的威仪成就。你绝对不会堕在种种的执受的感受流转,所以他就能够明白一切感受所以现前就是明白一切感受。这些明白一切感受,就叫神通,所以神通叫目犍连。舍利弗、目犍连,叫做「声闻」,叫用中一对,作用的一对。他们两个也不能分,他们就是一对,舍利弗跟目犍连。

所以目犍连为什么叫神通?觉心现前处,他马上啪,就能感受现前了,就到最末了就像上次讲末那一样大觉心体,我现在已经不说性了,我说用上。用上他也能够觉心,譬如说在觉黑、觉白时觉心中的知心一现,就是大智一现,他马上啪,黑白就现前这种快速迅疾,叫神足,也叫神通,多快?啪!就现前了。本来就是你的大觉心体的本来的神,就是示申,一个开示的示、一个申,普申处,遍布处他一定通明处,明白现前。所以目犍连又称目,目是所见;犍不是健康的健,是勇猛的那个犍,从牛字旁,那个犍字常常在世间人都是拿来当成什么牛魔王啊、什么…,这种力量。所以戒律上有犍度,也是用这个是吧?好像也是用这个。就是这个力量,这个抗衡的力量,这个「犍」,但是这叫勇猛、威猛「连」呢?那个连不是莲花的莲,就是连续的连,所以他能够于一切万法贯穿、连结。这种速度多快?知心一现,马上啪,现前就是目犍连,他是神通现前处,所以叫神足。这是你性中的根本在用中的一双。可是你要知道是觉体时,他就是根本你的智慧的作用。

可是在《阿含经》中,经中常常为了教化众生所以他反覆,正面中说、反面中说都是要来启发众生去认这个觉体,所以《阿含经》有告诉你,目犍连最后被谁打死?执杖外道。听过吗?执杖外道打得目犍连骨烂,骨烂肉糜。目犍连被打得骨烂肉糜时,他跑回去跟舍利弗说,因为他们是一对,他跟舍利弗说:我要灭度,因为受不了,灭度。舍利弗就问他,这都是经文,「你是神通第一耶,你被执杖外道打的时候,你为什么不现神通?」目犍连说:我连神通…,当时,我连神通二字都不可得,何况还能现神通!这个是经文于是舍利弗知道以后,他就跟世尊报告目犍连的事结果咧,舍利弗先灭度!这些经文你们有读过吧?但是这些里面的这些过程,你们有没有感觉到很奇怪,舍利弗先灭度了,目犍连后灭度!这个在相中来看,你怎么样解释都不清楚!在心性中,就能够明明白白。

神通就是一切感觉现前处可是众生却在感觉现前处,忘记了就是你根本性中的神通所以你就执着后面的感受一执着后面的感受这叫执杖,执着依杖;从此以后,背离觉体,叫外道。本来是你神通中出,却被你神通所出的执杖,败坏了你的根本的神通的觉性而且败坏是打骨烂肉糜,看不到了!那为什么不能现神通呢?因为都是神通中出的嘛,神通中现出来的感受若是在感受中还有知道神通,那就是二法。镜子现出镜色,最后的镜色的强烈再强烈处也是镜性的根本的神通嘛若是在镜性的强烈处还立一个神通,那就是二;能现那种强烈处也是他的本来神通嘛。所以他说:我连神通二字都不可得,何况还能现神通!心性就是如此,神通二字都不可得。当你在这个神通上已经被执杖打得骨烂肉糜时,谁先灭度?你的智慧先灭了嘛,智慧先灭!舍利弗先灭度。舍利弗灭度以后,目犍连灭度了。目犍连灭度以后就是你的觉性也灭了,就世尊也灭度了。

我们天天都在这边灭度啊!你天天心性中的目犍连,常常被你的执杖打得骨烂肉糜,不知道吗?今天开始我在一切感觉之中,再也不在感觉的执受之中,依持那个执受说种种感受,我就叫做供养目犍连,那叫做供养尊者。当你供养目犍连时,你同时也等于供养舍利弗。你都知道供养舍利弗、目犍连时,你就是供养释迦牟尼佛。

所以讲到这个『神通大光明藏』,你看错时,他反面来看,就是众生最后的败坏。那你说,为什么经文在《阿含》讲清净呢?《阿含》叫清净道,为什么要这样子说舍利弗?他反说世间相中,就是要让行者在世间上的来来回回之中,剖明心性;他就是要让一切世间人,不要堕在世间的妄想人相、名字相中再受这些人跟名字相中的过去的妄想执着流转嘛!你还有一点妄想、执着那就是执,你们修的都是执!不是你们,对不起!大家修都是执!所以能破一切相,那才叫做真神通所以感觉、感受到了最末梢处你都要知道那就是根本大觉心体所起的,那叫真神通!

所以今天早上还讲盂兰,没有讲到盆盂兰盆也跟目犍连有关,目犍连度母。所以在这个神通根本的体质之中,他就有这个智慧的体质里面,入世间的体质里面他那个就是他的母体、质体之中,他就会最后会堕在执,我们不是讲人形,是讲他根本体质中的母体,他就堕在执,就会坏!堕在执中就是什么?就是贪嘛!明明是你心中所出的,却你心中所出的,来障碍你心中所现的!所以如同你肚子饿时,你一手取食,另外一只手就来障贪心就是如此嘛!所以念念之间他就是喷火就是你自己的本来是大智神通的智慧的作用光明,却堕在感受之中种种的火气之中,那种炽盛之中,那叫做坏。

但你要怎么样度这个母呢?目犍连,大阿罗汉,他要度母耶!释迦牟尼佛都告诉他:你大阿罗汉你都没办法!你要什么?你要礼结夏安居。结夏安居上次已经讲过,就是在五色现前处你念念之间都还能够知道他的觉体作用的,那叫结夏。能够在这个上面结夏的人,在结夏圆满时表示他自性智慧圆满时在这一个时间上,在这一点上,你礼大众师父。大众表示什么?过去目犍连会被执杖打得骨烂肉糜处,目犍连神通现前处就是种种众生念头现前处嘛!就是众念现前处,那都是执!但是每一个众念现前处,当下哪一个不是众生归家时!懂得在每一个众念现前处归家,就叫做僧人,就是出家人。所以僧人的所有的当下,他都是在哪里?在每一个不同的心性中当下了断的。

所以有的人是在哪里,有的人是在见中修,有的人在色中修就好像《楞严经》中讲的二十五圣行。过去这一些五阴、六入、十二处,这一些不都是过去众生流转处吗?今天哪一个不是你下手处!所以分分都是下手处!那个「分分」是什么意思?就是大众师。你要礼每一个念头之中那个大众清净的净持,你的神通要在每一个念头的净持之中你要礼那个净持他才能够保障你的神通不被执、不被坏灭;而且保障你神通的母质,他能够永脱饿鬼。

所以盂兰盆的这个意思是在这里,目犍连作当机,是在神通上做当机的。所以这个「盆」字,也讲到一个皿—器,皿叫器;上面是分,分就是分分分明。分分分明就是大众师,大众的念头。下面那个器,就是在每一个器用当下过去在每一个现前的器用,我们都是流转。有感觉现前处都是种种差别的器用现前,我们就流转了。在眼叫见,在耳叫闻,就流转,那其实都是器用将来你就在不同的器用当下,直下担当那就叫做大众师父那每一个人所取、下手处不同所以你看五百罗汉他每一个人下手、所证的地方不一样。证地方不一样,这意思就是告诉你你都可以在每一个起心动念,不同的所有的一些中作用中下手那都是证阿罗汉的地方,那都是证得你将来根本心性中本来大明的地方。所以你要礼一切众念现前处,在这众念现前处,你都要知他就是回光净持的相你就不会被执杖所坏,你在母体之中也不受如是自己败坏的业,叫目犍连度母。

所以个「盆」字就是分分分明,所以叫分皿,叫分器。所以那个「盆」字又叫做什么?救济义。所以以前你要不懂的话,一个盆为什么叫救济?为什么不说缸?缸比盆大,是吧?那字相中没那个意思啊!所以「盆」字,这盂兰盆有两个器,两个,一个是在器当下堕在幽秽,执着种种幽闇,所以叫倒悬。然后在幽闇处你还不能离开那个幽闇你还要分分担当,分分分明。分分担当就是大众师父结夏安居,就是在任何感受之中安居看到心中根本的作用—性德。所以在那个点上,你来礼才能够根本度母,才能真正度母!

所以这个盂兰盆中还一定要在七月十五,佛制盂兰盆七月十五,就夏,要应那个时,过那个时都不算。过去那个时,是很重要的皇帝祭天或是办什么样的祭祀,超过那个时,就叫做过了。那个时钟就是现在转,过时就不是嘛!所以一定是在七月十五那一天,才叫盂兰盆目犍连都要在那一天啊!释迦牟尼佛没有告诉他六月初一你就可以盂兰盆一下,对不对?八月初几再盂兰盆,没有啊!七月十五才叫盂兰盆,所以也叫佛欢喜日,也叫自恣日。因为在那一天之中,你在心中那个五阴炽盛的那种业感你都能够圆满处,圆满处就是热感消歇时。热感消歇时在世间就是秋天现前时入秋,那也是热感初歇,秋中的清凉现前处,就是二交过地;那一念心中,那个智慧心中现前处啊!那个就是救倒悬的时候,救度倒悬的时候就在那一点上,你念念之间都要去,在心中要长养那一点,念念不能够闇昧那一点。

你要不能够闇昧那一点,叫做什么?叫做佛欢喜嘛!念念都在觉心上看,叫佛欢喜。你念念都不会离开那一点,你知道过去怎么流转的你才知道你的心性是怎么样被过去的业感带走的,这叫自恣。自恣叫举罪,举罪不见得一天到晚举他人的罪,叫举罪。你心中能不能真正知道,你心中的罪是怎么流转的。你只看到别人流转,没看到自己流转,没有意义啊!所以那叫举罪。所以这个举罪佛一定欢喜因为你知道怎么流转的。你知道怎么流转,就是什么?成全你的觉心嘛,所以叫佛欢喜。这两个—自恣举罪跟佛欢喜,才能够在一起。不然老是说,我在举别人的罪,佛还很欢喜哦!一天到晚大家都在那边,你举我的罪,我举你的罪佛还会欢喜嘛?那佛应该很痛苦!要是那一个做师父的一看弟子一天到晚说,你错了、他错了他还能笑得出来?老纳头给他!老纳做伽蓝,我自己做伽蓝,我站在大殿旁边,我立正站好;绝无是处。

所以那个自恣日举罪跟佛欢喜,你就要知道是在心性上说的心性都是如此啊!你要是不懂心性时,连目犍连心性之中的神通都败坏,被你执杖打死啊!但一个我们不是念念之间都活在执杖外道处啊?你根本都念念之间背离心体啊!外道。你天天都在感受之中执受-执杖,你坏的是什么?你心中本的神通,迅疾的大明你败坏是你入世间的智慧所以你心中就能起惭愧。所以将来你就会在每一个起心动念里,每一个行为当下,吃饭酸甜苦辣当下你还追着酸甜苦辣跑吗?执杖!你就要告诉自己,这老外道我终于抓到你了觉得酸的是谁?觉得甜的是谁?

因为现在都已经明白道理,所以你在这个上面念念之间回光觉体时你就不会堕在世间其他的不懂道理时,再起了种种这些感受。幻起的感受就会在这上面起着-唉呀!我好像感受到其他什么不同的感觉:我以为成圣,我以为证得什么。你连以为证得什么,都知道觉得证得什么是谁你说「我证果」,都说「觉得这一句的是谁?」你在心中都知道「觉得这一句是谁?」你怎么会住在「我证果了」这四个字上面!所以《金刚经》才说,我都不是念,我得阿罗汉。因为心性大明中本来就没有这一念嘛!觉得念时,还是觉啊!那阿罗汉哪?那叫出三界!(意思是无罗汉可证方出三界) 你怎么还会住在念中说我证果了呢?那就堕在念头中;你只要是这一念堕在念头中,那我就肯定你念念都在念头上。

我是反过来说「神通大光明藏」,所以要正常来看这「神通大光明藏」,就是心性根本的担当处。因为这样反反覆覆已经讲了薄伽梵婆伽婆了,你当然就能够体会什么叫「神通大光明藏」。所以下面「三昧正受」,还有这一句叫做「一切如来,光严住持。」这叫处成就。你才能够感觉这个经中的处成就,因为你真正在心里面找到根本心中所持、所处。

所以讲经讲到「处成就」时,不是告诉你说只是佛在哪个地方讲经。所以我也听过一个外道讲佛经,他讲说:「处成就」就是佛陀讲经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一个地方讲要没有地方的话,佛陀就不能讲经。胡说八道!佛念念之间,举手投足都在讲经,知道吗?我当然知道要有一个地方啊,但是你所到之处都是地方啊!所以这个「处成就」不是让你去找哪个处所是让行者是不是念念知道,现在佛是站在哪一个方所、在哪一个角度上,说这一念觉体的。所以站在这个角度上,我再来看世间,这个世间的名字都跟这个角度相通的名相,这叫处成就。所以你在世间名相中,你看到是觉体之中正要宣达的如是心中所处的智慧,叫处成就。那这样讲六成就,你光看到经首,你心中就已经不同于一般凡夫了所以念念可以看到心性在哪里。

所以这个心性在何处?就在「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你要不正受就是执,你要不正受就是列国,你要不正受就是蚩尤跟夸父,你要不正受就是妹嬉跟妲己。觉心中一定末,所以叫妹嬉。但他从一个女字旁,然后你在感受变化里面,你以为有觉所以那个女字再加个旦,叫做妲。旦就是以为,你抓着感受以为是明白,那个「旦」叫做明明白白。你抓着感觉以为是明白,在明白上面又立一个自己的感受那叫妲己,你一定败坏。所以夏是因妹嬉,而背本来的天性;商是因为妲己而失根本的德行。你的心性也是这样子,你能够照见这五色当下,那是觉心开始能够布时,那是夏。你却在遍布,追逐那个遍布,那就是「妹嬉」了你就在遍布感觉到种种变化时,你又追逐种种变化中的所明,那就是「妲己」了。

所以历史故事,他早就已经为你写出你将来回家的下手方便。所以你要能够明白这里,虽然讲的是历史故事,你才能更清楚什么叫大光明藏。不然我怎么解释?大光明藏就是非常庞大、很光明,你也不知道在讲什么!那讲都是数他人财宝。怎么样光明?你念念之间已经知道性德的这样子安布、布列,那就是「光」,那就是智慧。你清清楚楚一切法中的行持,你再也不会在一切行持之中,不小心堕在他的行持的作用里面。所以觉心有很可怕?觉心明明就是他的行持但是你却堕在行持的作用里面,就变闇障。所以婆须蜜多住在哪里?险难国,多险,你的国土多险!你个觉心多险!觉心一定能够照夏,可是正在照夏时就变成妹嬉你要不明处就是妹嬉,就追逐女色而亡,就是妹嬉啊。觉心一定能够成种种变化,你明明在变化中,可是最后你感受就是妲己在最后的种种末梢,颜色的鲜艳处你追逐那个颜色的感受的鲜艳,那就是妲己!所以妹嬉跟妲己历史上公案,她们就是中国最漂亮的女人。不要说她们是不是真的漂亮她在你心中就是逐色嘛,你都以为她是心中最好乐的地方!

所以这才能够知道什么叫「大光明」,念念之间不被他闇障所遮蔽性中所流出处,你都不会被自性所败坏心性之中所流出处那就是险难处啊!镜子照色时,照色就是镜性可是却在照色处你就会随色流转就是险难,这个当中、这一点上就是险难你却在这个险难之中,念念不被下面的流转所流转,那个就叫高行如来那在险难国中所修的智慧,你在这一点上所修的智慧,才叫大智。

所以他叫婆须蜜多,「婆」字我已经讲过,就是大觉婆伽婆那个「婆」字,德相。「须」就是一切法要,你能够清楚他的法要,须就是法则。「蜜」呢,他不是用密宗的密,他是用这个蜜,吃起来甜的那个蜜。为什么用这个字,你知道吗?这个字叫甘美。甘美,这中国人解释所以中国人用字,古德用字,译经用字你就知道译经祖师有大神通、有大定、有这个大智慧,他绝对不会错用字的。蜜中叫甘美,甘美一定有什么相?甘美一定除苦、去苦、断苦。甘就断苦啊,美他就除种种坏相、除恶。甘字断苦,美字除恶。过去在「多」中,你就随着多就是堕在执受之中,那都是苦啊。所谓苦者,就是妄执,就是执中啊!在多中你就会着他种种在那边不断的造作现多时就是现出种种感受时,就是造作。将来你看到一切多时是心中的担当明白这个多处,就是心中的担当。所以我早上才讲能够明白「多」处,他也叫做女德,因为他是向下布处。所以他就能够成就什么?成就在这一些担当之中,他不会在多中堕在苦执里,所以他能断苦;他不会在这个多中再攀缘种种的执受,再变成心中的障碍、败坏,所以他能够断所以用到这个「蜜」。

所以古人用字清清楚楚,他叫婆须蜜多所以他能够断贪,离贪欲,他真正能断贪。中国人写这个字,真叫不可思议。「贪」者,一个今、一个贝现在所重,你现在看心中所重,就是贪。什么是「瞋」?目以为真,就是瞋。你看到的,你立一个真,那就是瞋从执有的感受之中开始起种种强烈,那是瞋心最初耶。然后呢,「痴」呢?痴有的时候写一个知,有人写一个疑,疑是讲好奇知就是上面一个,他虽然是病字的旁边,但是他就是疾、奋迅的意思,那叫ㄋㄜˋ);就是于所知,奔走于所知,就是痴奔走于好奇,也叫做痴。所以将来你就会发现贪瞋痴在哪里断吗?你还有个感受以为是真的,啊,我真的有烦恼,你就是瞋!你一直执着现在的感受,那贪心未断,贪心微细,你不要以为你在断烦恼中执着这个烦恼不是贪;你念念之间在感受之中一直不断的攀缘、攀附,就是「贪相」!在这个攀缘、攀附之中念念之间感受甚深,就是「瞋相」啊!然后追逐如是感受,念念难以舍离,就是「痴相」。所以三毒于你永远不相远离!不肯远离!

那将来如何要断这个三毒?先从「贪」上下手。你能照见心中过去所的,那种业感之中所着重的地方自然而然在你心中对这个感受之中,那种真的感觉,慢慢就能淡薄,所以瞋心也歇。所以一切三毒都于贪字中先下手。贪在哪里下手?过去你要是不知道时,你又以为就是外道、一般世间人说,断贪、断贪,如何放下、放下。断贪、断贪,你断断,我看。你说要放下,你说要断贪时现在执着那一念,不是还是放不下!不是你还在攀缘吗!所以世间人的言词,世间人的声音没有一句是究竟法,唯有佛门的声音。佛门声音就是你知道觉心就放下你不必在放下中说放下。你在镜子之中镜色,你看到镜色,知道是镜子镜色你自然就放下。这个放下之中他绝对不会什么?不会闇昧于镜色,他绝对不会断灭于镜色所以《圆觉经》中讲,他绝对不入断灭。可是你不认镜体时,你说放下呢你是把镜色都放下。你把镜色都放下,你的镜性你也找不到了!

所以世间人所说的放下、去贪,无一是处。不识佛法,我说「不识」,就是识得的识,不识得如是佛法,不识得如是心性绝无放下的可能!你但要在觉心上参,你自然放下所以不在放下中说放下,在觉心上担当是放下。所以这种智慧叫做什么?「三昧正受」,那才是真正三昧正受。所以三昧者,我们都讲到三昧者叫做什么?就是正定,三昧。但是「昧」字,你们有没有发现,「昧」字过去叫闇昧,也用这个「昧」,那为什么会讲正定,也用这个「昧」字呢?正午之时是大照,午时过后就是未时,未时是日影将降,你的觉心渐渐将要偏下,就是开始照下了所以像头上面已经开始横出一条枝末了。他已经横一条枝末时,他还没有到枝末所以他叫未照。但是讲到未照处,他已然要现照,才说未照他根本不现往下的照,你干嘛说未照呢?所以古德在论这个「未」字,在于看那个论里面,连古德论这个「未」字,论得很精彩有的时候我都还看不懂呢,那很深的。所以未照之处,就是你能够担当一切照时;但是你在担当一切照处,不能说你还堕在相末,他是根本最初的心中已然能够担当向下的种种智慧时。

所以过去在这个智慧时,智慧现前处,已然要向下,所以叫做闇昧开始。可是要是你不知道那些世间的感受,也不叫做大智啊!所以就在这个在照,你还不能堕在感受之中那个未照其实也是什么?也是正定,所以那叫三昧。三字讲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昧;三字讲正,昧字就是定因为在这个字中就讲到他是未照,现照未照处。未照就是他心中已经量能照,但是你不能说他是所照这个地方讲未,那叫三昧。所以中国字中有很多很深的道理。

所以为什么叫「过午不食」?正午就是大觉心性最明白处、鲜明处;午中过了以后就是向下,向下而食就是心性之中随眼、耳、鼻、舌、身、意处处取着摄受,叫做食。行者发愿在任何感受之中,念念都要在大觉体上看这个感受绝对不能闇昧觉体说种种感受,闇昧就是未时。午时下面就是未时所以有的时候过午不食,只是在相中修行时,我们在食物上不去取食上你在性中建立一个行者坚定的心我连世间的所有的一切取食,滋养色身的这一些食物,我都在正午中说食所以我念念在滋养色身这一个念头当下,我回观全身上下所有一切六根、六尘我念念之间也不能够背离觉心大照而食,所以那叫「过午不食」。所以真能持「过午不食」,是无上功德!因为他念念之间,不但只是这一生中守着中午过后不吃饭他是守着性中绝对不会闇昧大觉心体而说种种食。所以才会说,闇昧说食是什么?鬼神食,就是鬼神嘛!就是你会堕在种种感想中,堕在种种妄想中,那叫做鬼神食。

这过午就是大觉而现,觉心正光明处。所以有很多的法中,他是有种种在形相之中他的启发性。所以刚开始学过午不食,虽然是相中启发可是你永远要相信-相就是性。过去方便跟你讲性相二法,但都是一心啊!所以有的时候为行者讲性,有的时候为行者立相。立相、立性,讲性跟立相都是为了行者归于一心。有的时候你找不到性,在相中诠你的性;有的时候你不能够断灭一切相,所以在性中还要告诉你一定成就一切相你断灭一切相,那就不叫性,所以不能起断灭。

所以佛门之中讲的「三昧正受」,尤其讲到大觉心体的「三昧正受」你会担当现前的所有一切所作那是连你现在平常的日用,平常的修行你都能够看到你心性已然…,行者心性已经安定在何处他念念之间当下就是什么?「返观觉体」,这才叫真三昧,这叫做三藐三菩提,这叫正观。这也就是说,八正道中来讲,正命、正见,这叫正观。你在这个正中,这个三昧之中你当然能够够看一切正受。正受是什么?你所有的行持都不只是流转在世间的种种的相状而已啊你虽然持受中都是世间的相法但是你将来会发现你开发的是你将来性中的智慧,不可思议的智慧。

所以这样的行者就是甘心什么?甘心在相上行持嘛!这也是律最初的为什么要立行仪。刚开始讲性你不在行仪之中若是你念念之间懂得呵护行仪时渐渐也能够见到心性这也是导引众生归家的法门方便。所以以最初的这一些根本的行仪之中为你最初的导引要以戒为师。那师中又不是说只是停留相师就是开启相,所以他会不断为你的前进解惑,不断为你授业这个讲到在你心中能够入种种道理。

所以一个刚刚开始入那个行仪处,也就是你念念之间已然在相中肯愿意从相中回头时。相中回头就是照见性,当你在性中若是大明时你一样坦荡于一切相这个叫性相圆满处,才是觉心现前时,才是你大觉现前时。所以自然而然在一切行仪中,在一切守持里面,你不怀疑: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什么这样子繁琐呢?为什么这样子斤斤计较呢?他不是在给你相上斤斤计较他是在看你的心里,你的心还有在种种感受、执受中还有一点点偏颇吗?还有一点点所重吗?还有一点点所珍、所贵吗?那都是执。他不但能够坏你现在的行为,他还要败坏你根本你将来要证得你心中的智慧,那目犍连你都败坏了你连声闻的智慧你都不能够证得!所以你懂得这个相中,所以才会知道为什么佛门中很重视行仪;没有这个行仪,你根本不能够达性法,你不能达心法,你根本不能见性。

所以有的人说:当下见性就好,何必着相!这叫做胡扯,叫做断灭!心中慈悲时,他就现出慈悲的面目你根本不必造作,就能够性相就是一如嘛!你还要说心中慈悲何必着相,你这句话我就可以肯定你就性相是二;性相是二,叫做分裂觉心。分裂觉心就叫做什么?就是精神分裂症。你还懂得什么?你不要再跟我讲别的,你现在精神都已经整不合,没办法整合,叫分裂。那你再讲到其他的,就叫什么?就叫扭曲;更何况就在这种言谈之中,这种气氛里面,可以看到行那种潜在意识的狂妄。真正达性的人,他一定什么?他一定忠于那个相嘛他一定能够,他一定能肯于去呈现那个相,他不会闇昧那个相。一个真正想要学习的人,他就一定会好乐这种学生相。所以在性、在法中、在相中你会发现他就是这样自然成就的,这个就是法性就是如此。

一个真正想要求世间知识的人,他就一定好乐赞叹学生相。虽然我不能上学,我没有办法,也没有因缘到学校,我在家自己苦读。我在家苦读,将来的成就不是在家的成就,是因为有这个苦读跟向学的心的成就。但一般人要怎么样能够慢慢培养这个向学的心呢?有的人他是要去上学,从上学之中培养向学的心。所以我看到学校的目的,不但只是传授知识,他还在培养接引众生念念之间长养向学的心。因为一切世间的成就都是向学心中成就的。我纵然没有到学校去,我也礼这个向学,所以我当然去恳求大家一样赶快好好上学。

你一定要好好上学,就像武训这样,这才是真正懂得世间知识的人。你不会在家把书读好了,一天到晚站在学校门口跟人家比啊,你看我在家读读,比你上学的人聪明这个人叫心理变态,知道吗?你一天到晚不出家,在那边说:我比你出家人聪明!你就看到世间人,世间有多少心理变态;这个当下就觉得你很奇怪啊!你要真正知道法性,你就知道为什么学校会形成、僧团会形成。因为你真的有个学习心故,在个学习心的赤诚里面你心性中自然而然你就会好乐大众研究。因为这个学习心绝对不是一法一相,你会好乐种种知识不断的融入贯通所以你不会觉得只是自己去闭门造车就可以了你会欢喜好乐在一切学者大家不断的共同讨论所以自然而然就有一个聚集的地方,一切学习的地方,学校相就生了嘛!这是法性、法相如此啊!

所以谁敢讲说:读书不见得要上学,这是断灭法门,断灭法相人。所以「修行不必出家」,讲这句话要小心你这样是断灭法性,根本不知道法相,也断灭法性的人。所以更何况还在家人,只是在家学了一点一天到晚跑到僧团,跑到门口跟僧团人辩法,就说:我比你僧人聪明当下这一念心就叫做什么?就叫做变态的。因为真正懂得知识的人,真正好乐学法的人,绝对不会有如是心、如是相,这就是魔;在这种心态上面,还不要讲到佛法,这是心理学,知道你变态。

可是现在有多少人,在外面不断的跟你辩论!所以你要知道,虽然有很多人出家,或者是他上学因为他毕竟是凡夫,他可能上学他不见得能够做好一个学生出家他不见得能够做好一个出家人。但是我已经礼敬、欢喜赞叹他有那一念现出那个相的功德我回向给他让他将来生中因为今天种了这一点相将来必定能够证得根本的心中的法性。这是在相中你都能够礼自性人,将来你生生世世,在将来生中你自然在世间相中,你就能够什么?开显性德,开显智慧了。因为过去你都这样子回向给别人,过去你都知道这样子期许于人你绝对不会在法相、法性之中,这样子不断的搅乱自己,不断的不断自己残害自己,惑乱于自己。

所以你是不是…,现在有很多人都讲他很懂啊!可能拿了这个世间说:唉呀,不用出家,我在家不也学得很好吗!你不知道你就是没出家,所以就差那一点点味道。军人啊,你不到部队去换上军装你就不是军人。你在门口一天到晚说:我也拿把步枪,我也拿把什么东西,你小被抓,你是死老百姓;你怎么样训练在军营门口,你还就是死老百姓!可是一个死老百性,一发愿我要从军,脱下俗服,换上戎装你就是雄纠纠、气昂昂的阿兵哥你不知道性中不可思议啊!你差那临门一脚,就差多少味道,差之毫厘根本失之千里!

我没有骂人的意思,怎么每次结束都是在骂人中结束的!

大众请合掌,第二节了嘛!我们回向一下。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弟子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