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学习
“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圆觉经》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设计,为更有效传播
INEWS / 经文学习
《圆觉经》011讲(字幕版)
来源: | 作者:pmoe0bc1a | 发布时间: 2020-07-27 | 4099 次浏览 | 分享到:


自然法师
于二〇一四年九月一日 宣讲(文字稿初稿)

第十一堂课

大众先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阿弥陀佛! 请放掌。

早上说的是婆伽婆,虽然引述了很多世间的一些故事文化。但是事实上就是要让大家习惯,在大觉心体,他必定能够随缘遍照。随缘遍照处不是只是在照跟所照上面;随缘遍照处是要你知道,他根本心性之中的性德如是,他的德行如是。所以德行现前处,就如同早上所说的,他就是一切过去的远祖的禅位之时。那个禅位,就是一个心性交替一个心性,一个心性传一个心性;那是根本性中的作用。纵然现到世间来,世间都是彼此的世袭,都是彼此的败坏,彼此的争端;但你还要去认那个争端,其实都是你大觉心性,入世以后的所有一切作用。

假如你在入世以后的所有一切作用,你都不敢当那些争端;你反而就是被争端、所有一切闇障,所埋没的人。当你知道那些争端,是由何而起;你自然而然就在看到那些争端处,就是你明白性德时。因为心性就是如此。站在相中,他就是彼此有成、有坏,坏中就显他的成,成中他一定能够看到,你前一个法中的种种圆满处,也就是坏。成坏二相还是在《华严经》中讲的六相中;所以你后面还要担当,世间心性之中,所看见的六相。

所以这样子讲世间,大家久而久之,你就会真正在现在的世间执受上;你慢慢慢慢就可以出离。因为你真正能体会,连过去的祖先的名目,就那么样的不可思议;自然而然连他的时代、朝代、人民都是如此。当你能够知道都是如此时,你当然就会,对现在你每一个起心动念、业感现前处;你就会起成怀疑,那就叫做「疑心现前」。那个疑心现前、疑情现前,能够破障碍的,那会破你过去世间的执受;你都以为世间是真正这样子,世界就是如此。我站在这个世界观感上,我再来讲什么叫做学佛,那都叫搅绕。

当你能够知道,原来所有的一切,现前看到的一切名相、一切境界之中,你都能够体会;他原来就是心性随缘的表现而已、表征而已,就是他的表相而已。所以你自然而然就能够,在现前的每一个心念起处,你能够起成谨慎;因为你就知道那就是你的心。而且这一念心,他起成的是你下一念的世界;你自己要抉择,你自己要作一个,什么样的世间人。那你就在看你每一念心中,他为你成就的,是什么样世界的所有一切因缘。你将来能看到,你心中能够,起成一切的世间因缘时;你才会知道,原来这个觉心,他是超越一切因缘的。但是他一定能够,随缘变化种种界道的。这个人最初还能,够入华藏世界海,这种心中的智慧,他能够体会世界、众生的界道差别。但是你能明白差别时,这就是我一直在强调的,汉传佛教里讲的,能明白一切差别时;就是你早就超越一切差别处。所以那是性中的根本担当!

所以当你能够在一切法中、一切名相当下,都能体会觉心的作用;你自然对你现前的所有一切起心动念,你不再怀疑。那一切烦恼现前处,你就会分别,这个烦恼是什么心故,令我如是烦恼。我若是还是随顺此心,我将来又会堕在,什么样的烦恼境界中,你都会分析啊!当你会分析时,我先跟你保证,烦恼已经少了一半。你不必断烦恼,你知道吗?你不明白烦恼,你就被烦恼迁流了;你能明白烦恼,明白心性时,根本不必断烦恼。你要是真有烦恼可断;那叫头上安头,那就是「流转」。

你明白是一切心性时,你根本就不会在烦恼上面。所以他不但不会堕在烦恼上面,而且他还能够起成大担当。自心所起的过去烦恼障碍现前,他都还能明白他的变化。因为他能够明白他的变化故,所以他才能够为一切,同样业力的众生,讲尽出离烦恼法。你要不知道,你怎么能讲法?你自心都不流露故,你怎么讲法呢!上次还讲到自他交换,你的自心还要觉他,还要知道他有多少痛苦,你心中如同感同身受。连他的痛苦,你都能感同身受;你自心中起成烦恼,你怎么会不清不楚。所以那是大觉心体的作用。所以能够如是知的人,自然而然在世间上他就能够,找到根本断烦恼的毕竟法门。

所以那个根本断烦恼的毕竟法门,他真正就是大乘佛法中讲的;你当下就在烦恼上,看到你心性的作用,叫「烦恼即菩提」。你知道烦恼即菩提时,烦恼他不过就是什么?就是古德说的:假名而已。不过就是名字而已嘛!你看到那些相,你都能够清楚他的过程;他在你面前,不过就剩名字而已。一切不管他强、他弱,不管他里面的境界如何,如何翻腾;那些都变成只是名字,就只是名字。过去你讲到翻腾强,你就好像真正心中,就随他迁流流转,随他牵引;将来你讲说烦恼势力强,这个强在你心中,不过都是名字而已。你说人真的有这种智慧吗?你天天在用啊,你的心本来就不变;所以他才能够恒变,才能够感觉到生命的盎然。镜子因为他本来就不随色流转,所以他才能够呈现一切色的变化呀!当他能呈现色的变化时,色的相状感受再强烈;对镜体来说,不过假名尔!都是一个名相而已。所以这样的人,他从此以后才能真正,知道佛法在何处。

所以过去我们常常,大部份的人都会说:我们将来要学佛的人,要将佛法融入在生活中,对不对?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讲。讲这句话的,跟早上我讲的九教合一,同样无聊!行者言下,直下担当!什么还把佛法融入在生活中,佛法这个「佛」字,就是你根本心性。你不知道根本心性,焉能知生?你连「生」都不知道,何况还能说「活」!就是见到心,才能够知道生活的;就是看到这个觉体,你才知道你在怎么生活的。你能明白这一句话时,你会念念之间谨慎,念念之间不断就会回光。这个人才知道没有一刻、没有一念、没有一个剎那,离开心体;没有一个剎那,离开如是大觉心法,这叫做「佛法」。他不是像一般的世间语言,我们要把佛法融入在生活,听起来是好心,还在搅绕!都在搅绕!所以那不是行者的声音。

行者要言下直下担当,还有「融入」,那就是二。还有「融入」,你就执着现在的生活是真,有执着现前的所有一切表现,你还以为是真的,是实有。为什么你会认为是实有?因为你不知道,他是心性所成故;所以你抓的是实有。当你抓他是实有时,你又感觉你又抓不到东西,因为心在实有之中,他会不断的变化。

什么叫做心在实有之中,不断的变化?所以还好今天早上有讲到,祖先,还有各朝、各代的故事。夏朝在变处,到了极变就变化了。任何感觉一样,他在变处,到他变成时,他就马上转成另外一种感觉。镜子他一定能够随缘变化,当他随缘变化处,就变成了色;他一定会这样变,他法法都不住。你心中的作用,也法法不住;所以你以为是实有的,他都在变化中。若是没有变化,你根本没有生命,你知道吗?为什么?因为没有变化就是木头,木头是不知道生命的,我说的木头是死木头,当然这只是譬喻。他是不知道生命的,他根本没有变;你有变才能够讲盎然,才能知道生命。在剎那、剎那的生灭,你才能够感觉生命的盎然,叫「生生不息」,叫「新新不息」。

生生不息处,就前一念灭,后一念生。但是过去有福德的人,他在种种法灭处,他都知道下一念的生;这个人是有福德的,所以处处感觉到生机盎然。没有福德的人,自然每一个念头的生处,他都看到将要灭,是吧!所以他会觉得世间没有什么好活的。事实上你都活在哪里?你都在活在「生灭」二字当下,都活在这个当下而已。所以这叫做清楚觉心,念念之间都在,根本的心性上担当。你能这样担当的,我才可以把他拉回来,讲「婆伽婆」、讲「薄伽梵」。因为要是不是这样子,心中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再讲到薄伽梵,讲到婆伽婆,讲到他的六种功德,六种胜义;你还是数他人财宝!

因为讲到薄伽梵,薄伽梵就是婆伽婆,只是「婆伽婆」就是「薄伽梵」女声呼之,早上已经讲过了。所以他们同样具足六义,什么六义?在经文上说、佛法中说具足:第一自在义。第二炽盛义。第三端严义。第四名称义。第五吉祥义。第六尊贵义。这就不用抄,回去看一下佛门字典就有;薄伽梵,打开字典查一下就有这六义。所以他有一个颂叫做:「自在炽盛与端严 名称吉祥及尊贵。」那假如你根本,刚刚还不知道,根本大觉心体的薄伽梵、婆伽婆时,不知道这种两种变化之中,阴阳二边中的性德时;你讲这六义,都是数他人财宝。因为讲的都是佛,佛自在,我当然知道自在,谁敢讲佛不自在,那谤佛。那你说的谤佛是委曲相─因为佛是我尊贵的,我要讲他不自在,是谤佛。那这种谤跟不谤都叫委曲,你说我不敢讲说佛不自在,那也是委曲。因为什么?你根本不敢担当根本的佛性,能够照察自心;你不能担当就是自性。

一个人尚且在学法之中,尚且不敢担当原来学佛,佛这个字,就是根本自心之中的成就。就好像学一切善法,跟一切善人学一切善法,你不敢担当那个善字,就是自心的成就;你虽然天天跟善人学法,也叫做辜负善人!没有一个世间的圣贤、一个善人教你向善时,你一天到晚只是跟着我学啊!你所有的善行,都是依他起的,你自己不可能有,你依我才会有的。那这个人虽然现在可能行种种善行,因为自己心中潜在意识,根本不相信自己能够具足。所以将来若是心里闇昧,再也看不到圣贤,看不到他,所心中依赖的那个对象时;他就会流转在恶趣。一般的民间信仰就是如此,依他起种种善故,都是这样的。

所以既然讲到佛法,佛法就是「觉觉相照」。所以讲到六义时,你才能够明白,不单你能明白「佛」这个字中的六义,你直下就在观心。大觉心性无一法不在,叫「自在义」。自者,就是以前讲观自在菩萨,所以《心经》中常就讲观自在菩萨,所以自者,是常住义;在者,是不坏义。常常就在,常住不坏,叫做「自在」。所以那个自在,不是我们心中所去妄想,一种好像超越的那种感觉,那就不叫自在。凡堕在感觉上的,将来必定坏灭;这是佛说的,这也是觉心上本来就是如此。只要你抓着有一种感觉的,凡是有相、有作之法,将来必招坏灭。所以现在人讲自在,就是好像他无所谓,他什么都敢,叫自在。他能够自在敢,将来就自在受罪。

那为什么讲到自在是自性之中,根本常住不坏?因为你觉得,有、没有觉,都是觉显的。你觉得,我听得懂、听不懂,都是觉在显的。你就不习惯在我觉得听不懂当下,你体会一下;觉得懂不懂的是谁?那还不是觉吗!你先习惯,久而久之,你就找到觉,找到那一条牛,这就是宗门讲的寻牛。

你每天都要在任何感觉中,刚刚讲说在任何起心动念、每天的食衣住行上、酸甜苦辣中;都是你下手处。酸甜苦辣那一些,都是你下手处。那当然意根所起的一切,是有、是无;是好、是坏;是得、是不得;是清楚、是不清楚,你都要知道都是觉。这一些是意根所摄,酸甜苦辣是舌根所摄。那都一样,都是在这一些尘相之中;你要都知道都是觉。所以你觉得我找不到?我怎么听不懂呢?我怎么感觉,就是找不到这一念觉心呢?那你就要告诉自己,当下这一念不就是吗—「觉得我找不到是谁?」久而久之,你在这一念,念前的,尘相中的音声势力渐渐消。站在音声,尘相音声的势力渐消处,在你音声背后,你看到觉体能够出声的那一个觉性现前了;那才是最初你知道的声闻。他一定能传声,从一切声达一切闻。

所以到《法华经》中:以佛音声令一切闻。因为哪一个不是佛音声?哪一个不是大觉的音声,都是大觉传响;没有觉心如何传响?传响就叫做音。响就是音响的响。响中就有种种波动,在水叫波,在音中也叫波。你能够知道这个波,就是婆伽婆的婆,你能够敢担当。所以你直下讲的自在,是解释佛性,解释当下,那叫自在义。

第二个炽盛义。因为自在故,从来不坏;所以在任何感觉都能明白现前。是好是坏不是过去那么明白,你说:我觉得很明白,好坏我觉得很清楚啊!那是大觉令你清楚;好坏自己不清楚,因为大觉故,他才清楚的。就好像色,黑色白色,黑色白色自己不会照色。因为有镜子照故,他才能够现黑、现白。所以他能够炽盛,他能够照明,能够现前,是炽盛义。所以你在讲这六字,在讲到炽盛时,你不但解释佛名,你也马上觉察当下你自心。所以这里面才有回光义,才有回向义,才有觉体的作用。因为觉一定有回光相。觉,你正在觉他时,也是他在觉你处;所以叫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你正在觉得山时,山不就是正在觉醒你吗?如同大山吗?你会发现你每一个心中作用都在这里。

所以你一念之间,凡夫一念,一个眼中不小心看到善人一眼;他以为没有留在心中,事实上已经种下他将来生中,能够转恶向善的种子了。平常若是不拣择,在种种不好的环境里面,你以为不在意。就像过去说:「欸!你不要去那些怪力乱神,什么民间信仰,看那些什么乩童啦,扶乩啦!」还讲:「没有关系,我根本不信,我不在意;我只是看一下。」你看吧!你不知道众生处处着。等到有一天,突然你发现你的运气不好。在这运气不好之中,然后起成幻想,有那一些阴阴晦晦的,一些怪里怪气的一些感觉现前了;你才知道原来你已经堕在中间,染毒甚深了,已经难以自拔了!到那个时候叫你学佛,叫你忏悔,叫你觉心;你不会知道了!你一定要祈求怪力呀!人家给你画张符,喝张符水,你就觉得好;因为你从怪力染的病,怪力能治你那个病。但是怪力能治你那个病时,他同样种下,将来生生世世流转在怪力上,断灭法身的业力。因为他再也不相信觉心了,他就寻求怪力。所以那多可怕!那种魔王势力,那多可怕!所以你千万不要小看,现在所有的一切,你所每天亲近的东西。那个现前处就是明明白白,都能明明白白。但过去明明白白时,你不知道觉体,你不是在薄伽梵、婆伽婆上思惟,那就是世间流转。你要是在明明白白处,哪怕是世间的感受,是好是坏,或是极不好的地方;你都能够思惟,他原来就是薄伽梵,原来就是婆伽婆。那再不好的那种境界,你马上全收,都知道就是觉体;所以你才能够知道那个炽盛。所以那个炽盛之中,你不用坏一切相,你不必坏一切相,但你会马上就知道。因为现在讲的是薄伽梵,薄伽梵叫「主成就」,你马上知道当家作主的是谁—「主成就」,这是一部经中的六成就。

所以主成就不是只是跟你说,有佛就好了,佛那是主。那哪一部经不是佛说的;不是佛说,不能叫经;那当然都是佛啊!那主成就为什么都要讲佛?又跟你讲主成就?都是佛说,干嘛跟你说主成就?这是给一个念经的行者,念念行持的行者,就是如是我闻的行者,在大觉心体如是念念侍佛的行者;你要知道念念不能背离觉体,那叫「主成就」。

所以你才能够「一时佛在」,你唸这四个字,都还有无上功德啊!你要是根本不知道这个主成就,也根本不是在佛性上面去体会的「一时佛在」;你还以为只是,唸唸世间文字而已。所以「一时佛在」,你不要小看这四个字,你能够将来明白发心时;你念念都看到你那个「一时」。你那个一时就是现前的陈列处。

所以早上才讲:一大叫天。一切世界现前是在哪里?天界。大觉体中不立相的;但是大觉能现相处,才叫「觉行圆满」时。所以十地菩萨都是摩酰首罗,八地、七地以后就是从梵天开始,向下。你看错了,那是流转于凡;你看对了,那根本就是你菩萨性德。镜子照色就是镜性的性德,镜子他一定能够向下照色,随缘照色;你看错了就逐色,就是凡夫啊!你看对了,那些凡情上面,不是你的本来面目吗?所以那叫「梵行」。

梵者,林凡,林立一切凡。你不敢担当凡,你还不知道梵。你过去不知道梵时,你都堕在凡;将来你要找到这个梵,你要离开凡去找梵,你也找不到。你也找不到那个清净相,所以你要敢于担当。

所以这是真正佛法之中,尤其是汉传佛教,不能讲最深,最基本;所以有的时候这样讲的话,大家才会惭愧。基本的都不懂,你要惭愧,都是觉最基本的东西。你说基本观念你都没有,那当然啦,有很多东西,你就会搅绕,还在上面搅;甚至于都是世间语言—我们要把佛法融入在生活里,世间语言,这叫「世论」。这是菩萨戒都犯,这个世间言论。

第三、端严义。因为他能炽盛故,所以他能够端端安布。直下你就能知道这薄伽梵,因为他后面一个梵,他能够入一切梵。「伽」字早也有讲,他一定在人中说的。伽,从人从力从口,是在人中的表法中。因为人是一切大觉心体的最圆满处;你少了这种感情,你不能叫觉行圆满;你超过这种感情就叫阿修罗,就叫堕。所以人间是在中,取其中;所以人成,佛成。所以古人也讲,这是中国人讲的,人是阴阳相交,五行相会;根本一切万法的德行总会集处,那个叫做人。所以人写起来简单,一撇一捺,但是一撇一捺,你就被撇出去,就被捺掉了,人常常就在这个法中。所以人间是根本最清明处、圆明处。你能够担当这个人间,而让他念念之间不失,不失就是不能够让他不足,不足不以称为觉行圆满;也不能让他超过,超过就越过门阃,就是流浪。

所以大家知道为什么,弥勒菩萨都在山门处吗?那个识心最圆满,你出了门阃,你就在识心之中,就流转在世间名相,叫「好求世名」。你回过头来再看到,好求世名都是你根本心性识心的清净;那叫做「求世名心,歇灭无有」,那叫「识心圆明」。识心现前处,向外就是好求世名。因为识心现前处,哪个不是世间名字?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说黑说白,说好说坏都是识心。但是都在哪里说识心?世间名相上说的,你不能离开世间名相上说识心的。

但你过去超过了,就是追逐名色、名相,回头你要在名相之中回头,就要看到根本大觉心体,本来能担当一切名相的根本清净呀!他能担当名相,所以他从来不堕在名相中。那种心性之中的快慰,那种心性之中的本来的称性,所以弥勒常现笑。弥勒在山门口现笑,不是说看到众生流转,那么倒霉,他还笑得出来!你看到,你才能够发现,你心中根本称性的快乐。你过去流转,是忘记了、背离了性体;回来你才知道那是称性。哪一个感受不是称性而显的,没有这些觉性怎么会显?所以那是根本的「端严」,那是根本的「门阃」,不能超越的。所以那是在人中,那个力量、那个担当上,那种宣出处就叫做口。你能念念之间在人法之中,在人法当下,你念念都知道;都是你的大觉心体。念念不失去照察,知道大觉心体的作用,这就叫伽蓝。

伽蓝,你们大家会觉得为什么叫伽蓝呢?蓝字怎么写,一个艹字头,下面一个监,监察院的监。草就是万念开敷处,就像薄伽梵的那个薄字,他就是从艹,草是开敷,他是念念监察,念念照察,叫做「伽蓝」。 在那里照察?就在伽字上照察。你不能在上面各安种种名相,所以不能立头;但是你也不是没有缘由,所以你天天看都是大觉心体。你不能在感受中立名相,不能立头,但是你又不能闇昧大觉心体,那叫中,中间的中,那叫「中道」。所以伽蓝菩萨以谁为表,关云长。关云长找头找不到,对不对?你不能立头。但是关云长表忠,就表他的忠心。所以有很多人误会了,伽蓝菩萨是关云长,错了!伽蓝菩萨怎么是关云长呢?关云长是假名,关云长,发现他连关云长的头都没有了,他就是伽蓝了。世间的忠心,都是堕在种种感受之中攀缘气氛,以为效忠。出世间的忠心,是在过去所有一切,攀缘的业感之中;根本证得你那大觉心性,本来不偏不倚的本来作用,那才叫做「正忠」,那才叫做「忠心耿耿」。所以既当伽蓝,就已经不是关羽。

所以有的人说,我到行天宫拜拜也没有关系哦,我拜的是关公,就是拜佛教的伽蓝,错!你拜的是世间的愚忠,将来连头都找不到。就是在找不到头中,智者大师才安他为伽蓝菩萨!从此以后发现原来过去的攀缘,以为的忠孝,其实都是不断的在心中,心中攀缘的气氛,所以那个忠孝可能都是,他在这一方讲忠孝,可能其他就是祸患,其他方就成祸患。黑道不都很忠?他危害社会!那你不能歌颂他的忠吧!他就是黑道!那个才叫伽蓝,所以伽蓝叫云长,关云长。过去叫云长,云是雨气,水气凝聚处,他根本就没有定向的;没有定向你怎么论他长呢?你怎么能论他长呢!但是你要是真正在心性中看,一切没有定相那种云相,但是能云涌的云;那是根本不坏的自性,那叫自在义,那才是真云长啊!真忠啊!所以释迦又称什么?瞿昙,昙字怎么写,一个日一个云。大照于一切云涌处,觉心就是大照,一切云涌就是感受处,叫瞿昙。

没有一个名字是没有意义的哦!下次你才会知道,每一个字拆解出来,你就会知道原来你怎么下手。谁说不知道下手处?你把经文,把文字摊开来,要是真正知道道理,处处都是下手处啊!哪个不是都是告诉你,怎么样运用当下发心吗?所以我以前好像说过:「谁言大道难会意,世事早已泄天机」。看到世间上的事,都是根本的天机啊!所有的一切根本都是,教你怎么样当下下手的地方啊!所以有很多人都认为,不知道怎么样下手,汉传佛教好像没有下手处,谁讲的?你要是明明白白时,念念都是告诉你如何下手。就叫你在一切感受中担当,那叫做忠!那叫伽蓝!那个才能够叫做端严,处处能够显出安布相来。

名称既然在端严,所以处处敢于担当,敢于立「名」,敢于现一切称谓。所以过去虽然说一切名字是假名,假名是告诉一切,流转在名相中的众生;回头故,方说假名。将来你真正认得心性时,哪个假名不是你的本来的真性!所以《楞严经》最后才告诉你:五阴本来真耶。我说五阴本来真,你又不要跟过去众生的业感一样,五阴本来真,就抓着色、受、想、行、识;讲到五阴本来真,是根本你已经在性上看了。

过去就好像镜子照色时,你已经堕在色蕴中,忘记了镜性;那这个色蕴就是流转处,这个五阴就是流转。但是将来你看到镜性时,哪一个镜性不会起色蕴,他永远站的角度不一样;他是站在镜性中担当色蕴。你不敢担当色蕴,你也不能叫镜子;所以那个时候是真性流露处,那是回头担当时。这个时候担当有流转吗?绝对不会流转。只是过去我们在心中,这种微细的差别中,你分别不出来而已。

当你能担当时,你不知道色蕴吗?不知道受蕴吗?当然知道。你会讲清楚色是怎么变的,黑色是怎么起的,他的气氛是如何的,你都能明白。但是你是堕在蕴中说蕴的吗?不是耶!那哪个蕴中,色蕴到五蕴,那不是就是呈现镜性的光明处吗?没有这些色蕴、受蕴等等这种五蕴,镜性都不显啊!只是你站的角度不一样。所以我们要习惯跳出,超跃跳出,这个跳出就是宗门常讲的「向上一念」,就是「向上一念」。你念念之间要向上一念。

所以他有吉祥义,他能够「名称」现前「吉祥」。吉祥就是在名称之中,你看到都是力量、作用。虽然是差别的名称相中,可是每一个差别中,才能够显出不同的,种种力量跟作用。因为能够显出不同的力量、作用,所以我才能够知道,你真正智慧的力量。智慧的力量绝对不是一行、一相、一法;他能够随一切法中,都现种种不同的能力。我说这个人,是有大智慧的人。所以吉祥的吉,从一个士、一个口,大士力量,力用现前处。过去你要是有这个才能,你在国家能够担当一个职位,担当做官,能够为天下老百姓,黎民苍生服务,那叫「登仕」。你要起士用,所以士用现前就是吉祥义。

那「祥」跟「严」有什么不同?祥已经有个羊,羊字就是物相要呈现。刚刚端严是他必定能够安布,现在的祥就是物相全显,能够明明白白,所以一个开示、一个羊,物相全部显。但是这个物相呢,你要不知道是觉心时,种种物相,物中的现相,是非常猛烈的;因为他猛烈,马上就会把你的觉心闇障掉。就好像镜子照到色时,那个色相是非常猛烈的、凶猛的;他马上就把你的镜性遮蔽住,你就不知道是镜子了,你就会堕在相中。可是你明白心性时,那哪一个相不是祥?祥中就清清楚楚,但是他不猛烈,如同羊一般温顺,就叫祥。所以中国字写的,祥,安祥处,就处处明白时。他就给你画两只羊,过年就画两只羊,就表示吉祥;画一只牛就表示勤奋。然后尊贵义。你能明白这个道理,你当然知道,你念念之间,你在一切感受当下,每一个念头起成处,你都能够明白;那根本就是大觉心体之中的本尊嘛!他现前是担当一切念头,可是念念之间他都知道,这就是薄伽梵,就是婆伽婆,就是本尊。这句话在佛门中,大家常常听就会模糊。在一切感受之中,你就知道是本尊;所以你潜在意识还是分二的。将来要学会,在一切感觉之中,就知道就是薄伽梵,就是婆伽婆,他根本就是一。就是你将来要常常在镜色跟镜体上思惟,镜色就是镜子;所以你要在一切镜色上面知道是镜子。讲这句话时,你不能心中的潜在意识还暗存有二;连这种障碍你都要拔出来。你都要心中要体会出来,那根本是一。

但是我们因为是,过去流转在凡情上太久,你怎么样讲,你都会发现;你都是就在潜在意识里面,偷偷摸摸又要流转在二中,偷偷摸摸你又流转在执着的二相中了。虽然嘴巴说:看到镜色就是镜子。潜在意识你还是二;那没有当下担当,连这种障碍你都要体会,觉得是二,还是觉;所以念念就要在这边披剥。所以在这个上面,你要是真正知道大觉心体的作用、表法,他根本的性德的安布;讲到这种六个功德的名称,你自然就能够,在觉体上面去体会深入。在觉体上体会深入,再也就不是数他人财宝!不然每天在那边数:吉祥义、自在义。你讲的是佛,我知道,那干卿甚事?跟你没关系。为什么会跟你没关系?你心中一点觉都没有,你向上去觉的那种作用都没有,体会都没有。所以为什么叫修学人叫觉行者,是念念之间,都是在这边发明觉性。你能够发明觉性,这才能堪称觉行者。

所以念念要在,根本很多名相之中,你不但要解释,这个名相之中的根本道理;你也要在根本道理中看到,我们常常讲的一句话,尤其是现代末法,都是净土宗人,我自己都说我是净土门人。讲接引,你看到每一个法中,他根本相就有接引相。假如你在一切法中看不到接引相,你再说我是净土人,相信接引法门;那就叫妄说。那你说的接引都是心中的委曲。我列一个大力的神明,神明就来接我,;这种接引叫委曲相。我说的接引是当你真正心中,能够懂得心性中的作用时;你不管看山、看水,你会发现看山、看水时,他就在潜移默化你,他就在变化你的心境,那就是接引。若是没有接引,根本不能够称为大觉世间,这个世间就是闇障。你看山,山也不会启发你;你看水,水也不会启发你;你看世间万物,世间万物也不会启发你。那叫闇障,那叫断灭。

但事实上不是啊,你仔细观察,整个世间到处充满接引法门!但是这个接引法门,当然是在正法中说接引;恶法不说接引,恶法叫沉沦,是吧?所以沉沦也有接引相,你一念看到恶人的行为,将来你去沉沦了;他是不是也有接引相?但这里不说接引,这里叫沉沦。所以你才能够体会,原来你活的就是一个「觉」字而已!你活着就活在一个觉照,觉这个字之中而已!你在觉中,你才能够剖析生命、剖析自己啊!你连觉都不知道,那你当然就是根本凡夫。

那根本凡夫没有觉,他也没有那种凡夫的闇障。他说:「我很痛苦,我很愚痴!」请问:「你怎么知道你愚痴的?」「我觉得啊!」「那很好,你还有觉嘛!你不是没觉,对不?」你要是没觉的话;你应该「我很闇障」,你都不知道了嘛!你还有觉,那怎么叫闇障呢?只要是你觉得,你就要问问:「那能觉的是谁吧?」你觉得:我很闇障。你的觉若是已经是闇障,闇障不会知道闇障;能觉闇障的那个觉,从来绝对不会是闇障。慢慢剖析,他才会觉得惭愧嘛!明明我能觉的,都不是我现在所觉的种种名字、相状;我怎么老是堕在所觉之中,不断的逼迫他,自己相信那个是我,那不叫可怜吗?你要是没有这个根本,超越一切法的根本清明觉体;你也没有生命耶!我常常讲,生命为什么会觉得多彩多姿,那么盎然;是因为你能觉的那个心,从来法法不堕。因为他法法不堕,所以他法法生灭;因为法法生灭,所以你才会觉得生命盎然。所以你不要怕生灭,你要在生灭之中,要是体会一切世间物相的生灭;你连皮囊都放得下。因为我觉得我,跟我觉得我这个皮囊时;你常常若是都在觉心上观察,你都会在觉心中看这句话。你在觉心中看这一句话,那我的皮囊跟我,这句话的势力就消了;意思就是你也不会住在「我」的执受里,你也不会住在「我的皮囊」这种妄想里,叫做「早脱皮囊」。

你以为古德讲的,是假的吗?他当然能够脱却这一身皮囊啊!他知道这一些都是臭肉皮囊。你说:那法师你讲得自在,都臭肉皮囊!那不就在你身上吗?你要真正知道觉心,你才真正知道他是臭肉皮囊。他不过就是皮囊而已嘛!他不过就是大觉心体,随缘示现的一个表法而已嘛!刚刚讲那个波,水皮,他都是表法。能够表现、能够呈现,都是在表相上的,表现都是皮嘛;实质就是你的觉心。仔细思惟肉体也是。你在哪里?你在前一念,前一秒中、前一剎那那个我吗?前一剎那我已经不存在了。你仔细思惟,你以为真正这个形相就是我吗?你每天变化喜怒哀乐,形相都还变呢!所以你今生的气势不同;心中的血气不同,你的面貌都还会再变,你的面貌都一直再变。你知道哪个面貌是你?突然有一天生病了,气血不足的时候,突然脱形,还有脱形两个字。脱形,为什么会脱形?因为你从来不是那个形,你才会脱形。假如你说我已经是固定哪个形,那怎么脱?所以仔细思惟,连形状本来就是一种业感的表法而已。

所以当你能够念念住在觉体时,你是念念能够离出,后面执受中的厚重。当你执受中的厚重若减轻一分,你再来看世间,再来看你的肉身,你体会都不同了。所以我曾经说过,世间上的善人,他只是做一些世间十善而已,他在临死时;他都不会觉得有恐惧,他会安排后事耶!甚至于临死之时,虽然他不知道他自己要去哪里?因为他不是修心法的人,他只是做世间十善的人。可是因为这种福德故,他彷彿好像要去,一个很快乐的地方,隐隐约约心中就有这种气氛现前。因为他有福德,所以这种气氛现前时,他就自然安心会,全部住在这种气氛里,他不会住在现在要死、在病,那个气氛里;这是福德。既然他能够住在这种气氛里,不住在病、要死的这种气氛里面;那他还觉得自己有死吗?他还会认为这个老的皮囊是我吗?不修心法的人,乘此福德,临死之时;他还能够放下皮囊耶。皮囊还没脱,他都放下了。

你修心法的,一定要等到最后快死的时候,才能够放下吗?你修心法,当然,平常你就能够看得到,放得下;而且你绝对相信心法中的不可思议啊!就像上次讲的,不是说等你死了,才看到西方啊!你心中念念不一样的时候,世界的变化就不同。所以你自然而然就在世间中,别人听到都是世间的靡靡之音;你听到搞不好都是念佛、念法、念僧之声。心不一样故。

这不是讲玄,我上次已经比喻过,同样一个时间,同样一个地点,我们现在都在这边。我们两个心性不一样。我是在烦恼,你心中很祥和;我们看这灯光都不一样,摄受都不同。灯光不一样,摄受不同,感招不一样,你在这边待一天,回去以后心中,搞不好滋养是你的智慧;我在这边跟你一样,耗了一天时间,回去我搞不好起来的,就是种种障碍跟烦恼!那这种障碍跟烦恼中,再感招种种亲缘相聚,那就是恶缘来啊!

所以哪有真正的世间?当你心不一样时,你才会发现世界不一样。世界不同时,你才能够相信,决定往生西方极乐。那个西方,不是有一个定方叫做极乐,有一个定相叫做极乐。那是行者已然知道,大觉心体超越一切相中的清净,那叫「极乐」。因为你不可以用一种乐形容他故,所以叫做「极」;他必定能够称满一切故,所以叫做「乐」。那才叫「极乐」啊!所以你不用等到临死,才知道极乐嘛!一个人在修心的人,当然知道心性的转变,他当然知道将来要往生到何处。修心的人他当然就知道,现在你是活在什么世界;现在的世界就是现在的心境。连现在的世界,你都知道是现在的心境;你当然看到现在你所祥和的心境,你就知道将来要投往何处。

所以有的人还没有离开肉体,因为心中,心行善故、祥和故;他常常听到都是天籁之声啊!天上的祥和。有的人也没有离开肉体啊!他就是心中恶业故,常常就看到后面的人:「你后面跟三个(台语),你后面跟四个(台语)。」到底是别人跟,后面有鬼在跟吗?不是啊!是你的眼睛看,到处都是鬼。但是这个被你讲的人,因为他业障跟你相同,被你一讲,心生一惶恐、一惊吓;他跟你投入同样的业感。所以你害人哦!所以他就回去幻觉,真正跟了三个、跟了四个!其实哪有三个、四个?都是你的眼光之中,你的业感与余光之中,看的满天下都是鬼魅啊!这个人还未脱形,已然鬼道,将来必堕鬼道。这已经可以看到他的世界了,不是吗?聪明的人早就知道,对不对?鬼道先生你好?你们慈悲人,当下就可以度鬼了!这是开玩笑。

所以这是讲,真正的世间上,你是能够体会的。假如世界都能体会,当下你能够担当心性的变化。你能担当心性变化处,也是担当世界成就时啊!那个时候你就再也不是,像现在的凡情意识一样,着重于现在的执受,业感中的执受。其实这种业感的执受,还非常可怜、可悲;因为每个人业感不同,执受还不同哩!你却抓着这个执受,以为我们共同住的世界就是如此,这世界就是真的;不是太可怜了吗?那是你的感觉,还不是我的感觉。我却听你的讲法以后,我却相信你的感觉;你不是自己太愚痴了吗?

所以在人间之中,他本来就有二处,两个地方的人,来投在人间的;一个是善道中来,一个是恶道中来。因为世界是心性变化的,所以在恶道之中,他也能慢慢慢慢转圜。在大觉体中,我不是说,善道堕落;而是善道他本来就能够,这样子不断的下界。上界一定能够知道下界事,所以站到善道中来,是光音天下来的。光音天还是梵天,二禅。所以为什么讲,人是光音天下来,你知道吗?最初现的那个形,就是光也显了,音也相了,形状就出来了,最初的人。所以那个时候的人,人质是轻,轻就是没有重量,轻轻,明明白白的,轻轻的。恶道上来的才是浊重的,现在看到的挖出来那个化石,都是恶道来的,所以像人猿。恶道的骨头都重,所以留在世间上,连千年都不化。天人来的人,你根本找不到一点迹象的。你说不信找不到迹象,你现在心中的天德,你都找不到迹象;本来的天德你都忘了,你都被你感受之中遮障了。你能够感受到骨架明显、脉络清晰的;都是我们的业感。

所以世间也是一样的,你能够感觉到留下来的骨络明白,好像能够有种人文的脉络的;那都是恶道中来的。所以有的人不懂,人类进化从猴子来!他从来没有相信还有光音天,你是看不到的。猴子来,是一样一样进化,他是学着光音天的善行。所以我讲这个上下,人间的变化里面,也就告诉你,心性之中本来就如此嘛!所以人到人间之中来,人类的变化这是演化论,都还是在此中你还能够清楚;才不会堕在某一处中,捉执某一处,以为是人的演化。那你当然知道这世间的演化,也知道心性的演化;那才叫做最初明白薄伽梵。最初明白婆伽婆,因为不要忘记「伽」字,那都是在人间的现象之中,看到根本大觉心性,他本来能随缘的演化功德,叫「化物之德」,那才是真正懂得薄伽梵。

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