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学习
“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圆觉经》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设计,为更有效传播
INEWS / 讲法节录
《華嚴經》課目之重講《華嚴經義海百門》 0023 - 上自下然法師宣講--字幕版




隨堂教材
 

唐 · 法藏大師 |《華嚴經義海百門》之緣生會寂門第一(自然法師校對句讀版)

 
本講隨堂教材:
 

華嚴經義海百門(并序)

京大薦福寺沙門法藏述


夫緣起難思。諒遍通於一切。法界叵測。誠顯現於十方。莫不性海沖融應人機而表一。智光赫奕耀世間以通三。殊勝微言輕毫彰於圓教。奇特聖眾纖埃現以全身。逈超情慮之端。透出名言之表。竊見玄綱浩澣。妙旨希夷。覽之者詎究其源。學之者罕窮其際。由是微言滯於心首。恒為緣慮之場。實際居於目前。翻為名相之境。今者統收玄奧。囊括大宗。出經卷於塵中。轉法輪於毛處。明者德隆於即日。昧者望絕於多生。得其意則山岳易移。乖其旨則錙銖難入。輒於一塵之上。顯其實德。窮茲性海。覽彼行林。總舉十門。別開百義。參而不雜。一際皎然。義煥爛於篇題。理昭彰於文字。庶入道之士。粗觀其致焉。所列名目。條之如左。

緣生會寂門第一 實際斂迹門第二 種智普耀門第三 鎔融任運門第四 體用顯露門第五 差別顯現門第六 修學嚴成門第七 對治獲益門第八 體用開合門第九 決擇成就門第十


緣生會寂門第一


夫緣起萬有。有必顯於多門。無性一宗。宗蓋彰於眾德。分其力用。則卷舒之趣易明。覽其玄綱。則理事之門方曉。今就體用而言。略分十義。

 一明緣起 二入法界 三達無生 四觀無相 五了成壞 六示隱顯 七發菩提 八開涅槃 九推去來 十鑑動靜

初明緣起者。如見塵時。此塵是自心現。由自心現。即與自心為緣。由緣現前。心法方起。故名塵為緣起法也。經云。諸法從緣起。無緣即不起。沈淪因緣。皆非外有。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縱分別於塵。亦非攀緣。然此一塵圓小之相。依法上起。假立似有。竟無實體。取不可得。捨不可得。以不可取捨。則知。塵體空無所有。今悟緣非緣。起無不妙。但緣起體寂。起恒不起。達體隨緣。不起恒起。如是見者。名實知見也。

二入法界者。即一小塵。緣起是法。法隨智顯。用有差別。是界此法。以無性故則無分齊。融無二相。同於真際。與虛空界等遍通一切。隨處顯現無不明了。然此一塵。與一切法各不相知。亦不相見。何以故。由各各全是圓滿法界。普攝一切更無別法界。是故不復更相知相見。縱說知見。莫非法界知見。終無別法界可知見也。經云。即法界無法界。法界不知法界。若性相不存。則為理法界。不礙事相宛然。是事法界。合理事無礙。二而無二。無二即二。是為法界也。



本集節錄:


參禪一下就有瑞相了幹什麼?那個瑞相現前你不是又捕捉感覺嗎?你好不容易懂得要回頭了,好不容易願意在身心上面,要念念開始發起那種要照見自己、照破自己生死的這個發心了,卻又去追逐那個幻覺嗎?你要是現在在修行之中,還在追逐那種幻覺以為的瑞相,你不就是墮在感覺嗎?你還捕捉感覺,拿捕捉感覺在心中,還在那邊稱慶、還在那邊慶喜,你什麼時候才能夠在一切感覺的勢力的當前,你能看得透他就是你的覺體。所以我常講那個應量器,就是我們常持缽,明明就是那一點上,你看對了就是覺,你看錯是感覺,誰在這邊為你主宰?應量而已。所以感覺的量若是大,你永遠背離覺體,就是這樣子如此。

感覺的量,什麼叫量?你天天在這邊起成情想計量的那個量。所以為什麼講說世間外道或者那一些情想多可怕,為什麼又把什麼佛法啦,阿彌陀佛拉,回什麼叫做基督耶穌?什麼那些有多可怕,那根本不是同一個心性上面站的角度說話的嘛,那就是在迷惑一切眾生,永遠找不到下手處嘛,永遠都是向外以為真有一個神明那種攀緣嘛,潛在意識都是那個意思啊。那為什麼如此?就是因為不好好修心故,念念之間吶,沒有辦法堅定念念在如是覺體上念念堅定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