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学习
“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圆觉经》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南无阿弥陀佛
INEWS / 大乘经典
自然法师 | 重讲《华严经义海百门》0092(字幕版)
来源: | 作者:自然法师 | 发布时间: 2021-11-30 | 3116 次浏览 | 分享到:


宣讲法师:上自下然和尚

宣讲地点:台湾南行讲堂

宣讲时间:公元2021年11月21日


随堂教材

随堂教材来源于大藏经:


唐 · 法藏大师 |《华严经义海百门》之实际敛迹门第二


本讲随堂教材:


 第二门、实际敛迹门之结语


然上诸义实际难思。心行罕缘其致。真源叵测名言讵赜其端。然无言不绝言。依体兴其万用无事不辩事。随缘显。以一空明事。要必谈空。说体宁不开用。是故敛迹则缘心罔托。亡相乃妄识无依。方得称于缘生。将符顺于法界。

补充教材 :

实际难思:金刚三昧经云:实际之法、法无有际。无际之心,则入实际。又弥勒菩萨所问经论云:明一切法皆悉寂静也。故如来偈言:一切法无体,以实无诸事。不生不灭故,得名为实际。

摄大乘论释云:言实际者、真故名实。究竟名际。际声即是边际言故。

 


本堂摘录:


1不动道场那才是念念之间,为你过去与一切众生意识当前你念念懂得如是清澈的割舍,念念之间如是彻底割舍。

那如何叫做「割舍」?就是在一切过去所有一切行为之上,你一定是用过去有为的思量在做种种现前的认为或者是以为、在做着种种测度。但是,行者念念要归如是佛华严体时,念念观如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时,就在如是种种心念意识之前的种种造作当前,你都要直下去担当那个佛华严体当前,能够照察种种不同的种种思惟的变化。在不同的思惟、种种万化当前,其实那个觉心从来不动。


但是,汉传佛教大乘佛法行者回家之时,就是要直下去担当。就在这动与不动,你为什么能够知道动与不动,能知道动与不动的,一定超越一切动与不动,你才能够知道。我所谓的超越就是一定不堕动与不动,他才能够明白晓了一切是动非动。所以你在这些是动非动上面明了处,你根本站在念念之间你回光的是根本心中的不动。

 

但是在不动中当前,你明白一切现前的一切有为之中的一切因缘本末。所以,在法上的因缘本末明明知了了见。在明明知了了见时,你念念都能够体会当下明知了见处,你那个心中的根本不动道场。


2「真故名实」是告诉行者,你当下念念之间直下能够担当下手的 心中的方向。
 

什么叫「真故名实」?「真」者,容一切假故真。因为讲到觉心中的境界,没有一法你能够离开如是大觉心体。「真」是什么?在觉心之中所现的真,他就是一定能够包容觉心当前随缘的一切遍假,随缘的遍假就是一切假缘而起。因为假缘故假,因为缘假故假。


但是能够假缘,能够知道一切假缘处,能够现了一切缘假处,不都是你根本从来不二的一真吗?那就是你的根本法界之体。

 

所以真故名实,那意思就是你念念之间,你都具如是一真的根本本来的自性。所以你才能够什么?才能够贯穿一切缘假。那个「实」字啊,有一个「宀」,就是宝盖头下面是个「贯」。不但能够贯穿一切缘假,他也能够还缘假于一真。何故如是?因为一切都是佛华严体故,一切万法不离如是自性自心故。


假如你只是种种的单一的缘假,那其他的你根本不知。不知你又知道什么叫做万缘、一切种种万假?你根本不知道一切缘一切假,你就根本不知道缘假。在黑你只知道黑,你根本不知道白,所以你连黑都不知道黑。


你为什么在一切缘假起处,在黑在白你都能遍知。在一切在黑在白,这一切缘假假缘当前,你都能够如实明明知了了见。你不知道能明明知了了见、能够成就一切缘假处,不早就是你的一真的本来清明。


3、哪个念头不是你根本觉心之中的根本始末,叫做「都具万德庄严」。你在你的六根六尘所现之时,你都知道那句话「奇哉奇哉天下苍生本来都具万德庄严」时,你这个才叫做知道你原来念念是佛。

那不是你抓的一个我那个相中,还在起大贡高我慢,说以为这个躯体将来、或这个形态这个我执将来成佛。但是你每个念头之中你都知道都具万德庄严处,你将来必定成佛。那个佛就是什么?那个「佛」字,就是「真故名实,究竟名际」,入一切真际故,入一切实际故。


所以你明白六根六尘都本来都具足诸佛万德庄严,那你所起的一切起心动念,你还会在用凡情造作上面做种种衡量吗?不会啊!那你不会,你在做什么?就是每一个念头之中,你当下就习惯念念之间归家嘛。你就已经开始叫做回光、叫做返照,念念熟悉嘛!


4、「际」就是刚刚跟你讲,你要知道他能够深入一切种种差别。所以际声只是边际言故,边际而说。说如是边际处,你要知道他能够入一切差别边际的根本一真。那根本一真处,一定明白边际,你才知道他「一真」嘛!

 

就像镜子能照万色,你才知道他叫镜子。空一定是能容于万有,你才知道他空嘛。你绝对不会说「我家有个好大的空间,但不能放下一点东西」,那是空吗?

 

所以你要知道怎么样空?你看他容多少有,你就知道有多少空。那你要知道什么叫「有」,你明白那空时,就看到就是有。所以那个才叫做什么?那个才叫做「入实际」。


所以古德讲的「实际难思」是在这里难思,所以第二门之中教导行者「实际敛迹」。从第一门的「缘生会寂」,你刚开始入门之时,你要在一切缘生当前,你念念会寂。会什么?会你根本觉心的根本 清明本体,叫「缘生会寂」。


5、六祖在开篇的时候叫行由那一章时,他特别告诉所有来请法的,叫「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开始就告诉大众如是讲,在第二篇时就是告诉「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所以祖师开始教授就是要告诉先提携大家,念念之间先明白念念在菩提心上参,然后你才能够听祖师所示他的过去求法行由。

 

你要不在般若波罗蜜上、不在如是菩提自性中参,那说一切这些求法行由、得法行由,你都把他当成数他人家财宝啊。你不知道世间万法,符你种种因缘时,这符都是求法因缘处。世间万法虽然祖师的名字、祖师的环境、祖师的过往、祖师的生平。其实都是你心中念念向道那一念最初的契祖(契,契印的契)契祖的迹相。你才会发现不可思议,你没有如是因缘,你还碰不到如是名字、如是行由。


 6、「惠能」祖师的名字,名惠,就是告诉你念念之间,也就是那个六祖跟五祖讲的:「獦獠身与和尚身不同,佛性岂有差别?」你不要只听这句话以为「那我们这个身跟和尚一样」,错了!你没有和尚,你根本不能够称獦獠,你根本不知道獦獠,你才不知道什么叫做没有差别。


没有差别处,讲尽差别。和尚跟獦獠,就是差别。但是,你要如何能够知道佛性没有差别?因为要遇和尚。「和尚」是谁?和尚就是你心中的向往、依承。你要依于和尚时,你才能够方便说「獦獠身与和尚有差别,佛性何有差别?」

 
7、谁讲大道难会意,世事(世间中的事)早已泄天机。所以这个心中,就是他的父就是本贯范阳,我们那一念念念知道念念要参那一个能心当前,你会发现那个能心的现前,那其实都是范阳。因为在世间中都是在一切以觉阳为其依归陈序的,叫做「范阳」。
 

「左降流于岭南」。「左降」在世间法中左降叫做京官犯错,流放到岭南,才叫左降。但是在自心之中看「左降」呢?明明这一念心中,刚开始的命脉就是范阳,但是,左者从工(工作的工),右者从口。左者从工就是在一切作相,觉心随阳时,他念念就在作相之中,你会发现他是向下随缘而去,叫「左降」。


所以流于岭南,流放,那就是等于是什么?本来你这一念范阳的心本来是统御一切世间的种种政治的这些力量,就是力量跟智慧的。所以就如同京官一样,但是犯错,犯什么错呢?在自心中的犯错,就是错认缘起。那怎么错认缘起?就随其作相,就叫左降。左者,左这个字啊,他是从一个工,(工作的工)流于岭南。

 

「岭南」是什么?岭南在过去唐朝那时候叫化外之地。做新州百姓,新州就在化外之时,新者叫变化,于万化而居,依万化而居,如是芸芸的种种衆相流浪处,叫百姓,新州百姓。

 
你仔细思惟,我们每一个那一念心,那一念心种,念念懂得如是念念照察自己觉心惠能的那一念心种,依止惠能的那一念心种、那个命脉,都本贯范阳。
 

那为什么至今我们会沦落在感受的最末梢呢?因为「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啊!「从此以后,语音不正」。站在百姓,就是新州百姓变化苍生之中,什么叫「语音不正」?就如同八正道的讲的正见、正行。你站在感受之中说种种话,就是语音不正,就不是正见。

 

你要明白念念之间在觉心之中明白一切见,那都是正见。纵然你还未证得觉心,但你已经知道在一切见觉当前,你体会那个能见,那已经叫做向正见道。

 
8、所以六祖未遇和尚之前,卖柴为生,六祖遇得和尚之时,去什么?去这个大寮,就是苦行当中啊,去劈柴、踏碓,他一样劈柴。过去依你谋生之处,做你将来归家的资粮之本,谋生是「柴」。所以你已经在那边取暖、取种种光明。

回家,就是在破如是,过去你以为取的那个暖、取的种种光明之中的过去资生的行当,再要披剥如是行当。
我们也要念念之间,就在感受的最末梢中,你过去你以为资生的那种种你的念头当前,要劈柴、踏碓,舂出他的精华来。
 

你要真去读那个《坛经》啊,从开篇每一个字义上面,你都好像将来你在觉心上体会要深的话,都好像都在指引你,念念让你照察现前每一个念头,哪个念头不是那念头的根本命脉,哪个不是范阳?因为就是范阳,依阳而起,所以才能够左降,流于岭南,才会做新州百姓。


那明白如是道理时,你就在新州百姓就是种种杂念当前,就是新州百姓当前,你要知道他是范阳,就是依大觉的种种觉光所现啊,你明白是觉光所现,你就回家了。